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国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只是单单看重了他的才华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三国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只是单单看重了他的才华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773 更新时间:2024/1/16 10:57:51

三国时期诸葛亮是一位顶级谋士,刘备正是因为把他请出山之后才成功的建立了蜀汉,那当初刘备清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只是单单看重他的才华吗?

公元200年,刘备弃袁绍前往荆州投靠刘表(好有远见,同年袁绍被曹操大败),刘表何许人也?你既然来,我也不能不接待啊,新野(荆州离曹操最近的地方)你就待着吧。于是乎,刘备开始了在新野的辛勤耕耘。在此期间,刘备曾经向司马徽询问求才,司马徽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

公元207年,徐庶又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并说此人只可去请,不能让来。刘备一听,大才啊。于是有了闻名天下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好一副臣才主贤的场景。这其中是否会有不为人知的秘闻?

诸葛亮,自称“布衣”。家有丑妻,其岳父黄承彦。

这个黄承彦还是有点厉害的,他的老婆与刘表的后妻是姐妹,都是蔡讽的女儿;而且蔡讽姐姐的儿子就是蔡瑁。换句话说,刘表就是黄承彦女儿的姨夫,蔡瑁是她的表舅。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刘表已经是诸葛亮的姨夫了。

诸葛亮除了有兄弟外,其实还有两个姐姐。大姐、二姐嫁的都是荆州当地的五大豪族之一。不管诸葛亮他愿意或是不愿意(我想他应该是愿意的,不然为啥要娶丑妻,他自己可是才高八斗的大帅哥)他都与荆州五大豪族有着莫大的关系。可见他这个“布衣”是当真有点不太布衣啊。

其关键是刘备手下没有一个能够为他整合当地士族的贴心人。曹操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荀彧,荀彧为曹操招募了当时颍川一带的大小士族,成为曹魏统治的基本班底。孙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张昭,张昭为他集结了流亡扬州的北方士族,成为他的基本班底。甚至就连吕布都有陈宫为他整合兖州、徐州一带的士族班底获得支持,才能“纵横淮泗”一段时间。这样一个人刘备手下在遇到诸葛亮之前是没有的!所以刘备在诸葛亮出山后对关羽张飞说的那句话:“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三国志·诸葛亮传》)真是发自肺腑,因为他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帮他整合士族集团实力,把自己做大的人才啦!

这样一个人很难得。第一、这个人必须出身士族大家,这样才能进入士族圈子说得上话,荀彧是颍川士族领袖、张昭是徐州一带士族大家都是公认的名士。第二、这个人同时必须与真宗的大士族有些距离,荀彧因为娶了宦官家的女儿被主流士族不容,在袁绍哪里混不下去,才投靠的曹操;张昭可能是想正经当个隐士或者看不起陶谦,拒绝过陶谦举茂才,也被赶出了徐州。这样的人在遇到曹操,孙策的时候才会倾心归附:曹操把荀彧当成自己的张良、孙策把张昭当成自己的管仲就是这个道理。第三、这个人必须要有能力而且要能够给自己的主公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比如,荀彧背后的颍川谋士集团出了荀攸郭嘉这样的一流谋士,陈群这样一流政客;张昭则为孙策招揽了张纮顾雍诸葛瑾步骘这样的大批人才。

而刘备找不到一个荀彧、张昭式的人物来辅佐自己。而且随着曹操的强大,刘备的情况越来越糟,还经常要面临曹操的挖角。在诸葛亮之前刘备遇到过几个类似这样的人才,但统统都跑去跟曹操混了。比如他在接替陶谦掌管徐州的时候,陈登陈元龙就是这样的人才。陈登这样的人虽然尊重刘备,也在一段时间愿意为刘备出力,但是当曹操出现后,刘备就再也不能和陈登建立起后来和诸葛亮那样的关系了。再比如陈群,最早是刘备当豫州牧时候征辟的别驾,还给刘备出谋献策,但是曹操手下的荀彧看中了陈群,找来做自己的女婿,陈群就不跟刘备混了。所以刘备身边一直只有关羽、张飞这样出身微贱的铁杆兄弟和糜竺糜芳这样的儿女亲家。

因此,刘备要找的这个人必须具备前面荀彧、张昭的一切素质之外,还要必须不能被曹操这样的人抢走。曹操抢人才的能力太强了,一方面是天子正统的号召力,另一方面面是曹操求贤令的陈恳感召,更重要的是天下十分之七都在曹操手里的形势,导致天下士人都愿意为曹操服务,甚至张昭在赤壁之战前都主张对曹操投降。这个时候出现一个人来投靠刘备充当他的荀彧、张昭,就只能是诸葛亮了。

首先,诸葛亮出自名门:琅琊诸葛氏,在东汉出过几个2000石级别,也就是今天省部级的高官,在东汉末年属于可以进入士族圈子里的人;其次,诸葛亮家里没人支撑又让他和真正的士族大家蔡冒、王璨等人有区别,即让他并不真正受这些大族待见(非要他娶个丑女,就是欺负人),但同时也可以让他独立打拼,不必像徐庶那样顾忌太多;最后,他本人自在荆州地区多年,凭借和刘表的亲戚关系以及自己的才华在当地的士人圈子里名声卓越,徐庶称其为“卧龙”(语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庶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有影响力就有人愿意投奔,赤壁之战后,刘备的班底,基本都是诸葛亮帮他物色的。更重要的是,他童年时在徐州遭遇曹操屠城,这也让他不可能也不愿意前往条件更好的曹操处任职,也就是说曹操给再多好处,诸葛亮都不可能舍弃刘备投奔他,这一点尤为重要。

不管怎样,刘备真的走了一手好棋。得一诸葛亮,人才其一;势力其二;名声其三。从此,刘备刘皇叔刘豫州,真的就是如鱼得水,直至建立蜀汉帝国,天下三分有其一。

标签: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杀了很多大臣 但为什么一直没有对程咬金动手呢?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唐朝时期武则天上位的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杀掉了诸多的前朝大臣,但却一直没有对程咬金动手,这是什么原因?程咬金,唐朝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行十九。原投身瓦岗军,后归王世充,因王世充胸怀狭隘,投于李世民,在其帐下立下赫赫战功,官至卢国公,世袭普州刺史。隋朝末期,民不聊生,各地盗贼蜂拥而

  • 古人喜欢把东西装在袖中 走路的时候双臂垂落 东西为什么掉不出来?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在看古装影视剧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喜欢把东西放进袖子里或者胸前,胸前的很容易理解,但古人的袖子那么宽大东西放进去难道不会掉出来吗?更何况走起路来的时候两手都是处于一直摆动的状态。这就要提及问题中的一个误区了——古代服装的袖口并不大。汉服的设计,在历史发展中,有着不同的变化,汉服中的衣袖具有装东西的功能,

  • 李世民年轻是身强体壮 为什么这么好的身体素质依然没有长寿呢?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的寿命几乎都是比较短的,皇帝之间也是很少有长寿的,唐朝李世民年轻的时候身体是非常的好,但他也是没有长寿,这是什么原因呢?中国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中,总共有400多位皇帝。其中生老病死可查的皇帝约有200人,这些皇帝的平均寿命居然为39.2岁,也就是说,一多半的皇帝都活不过40岁。李世民他

  • 西夏皇太后为情夫所杀,宋仁宗为什么辍朝一日?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埃及艳后作为世界历史上有名的女性统治者,相对于其政绩,人们似乎更加关心的是她的艳史,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过这么一位美艳无双的高层女性,她的故事相比于埃及艳后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历史上,太后豢养面首、淫乱宫廷之事屡见不鲜,西夏第二任皇帝李谅祚的生母没藏氏榜上有名。没藏氏当过人妻,当过尼姑,当过西夏开国皇帝李

  • 秦朝帝国灭亡绝非仅因暴政!这才是根本的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秦国能以一国之力吞没蚕食其它许多同类国家,力量可谓大矣,统一天下后,把天下之力聚为一国所有,力量可谓空前绝后矣。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力量膨胀到了无限的秦朝平安之日只有十余载,在一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叫花子队伍的攻击下顷刻间土崩瓦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不可一世的大秦朝的迅速灭亡?关于此,历代的人们几

  • 总所周知圣诞节是国外的节日,那么民国时期的圣诞节是怎么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总所周知圣诞节是国外的节日,那么民国时期的圣诞节是怎么的呢?作为中国开放较早的港口城市,上海一直是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前沿阵地。欧美国家最为流行的节日??耶稣圣诞节,被开埠后定居上海的外国侨民带入上海,并由此推至全国,掀开了它进入华人世界的序幕。华东师范大学刘芳在《制造圣诞》一文中说,从清末上海开埠到

  • 给活人办丧,逼死自己亲舅舅,汉文帝为什么干出这种荒唐事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伴君如伴虎,虽说在帝王身边做事能轻易取得成功,但是却也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因为很多时候皇帝做事情并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是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即使你是皇帝的亲戚,如果你做了有损国家的事情,一样不会被饶恕。汉文帝刘恒是是位孝顺、仁慈的好皇帝。他崇尚以孝治天下,对母亲薄皇后特别的孝顺。薄皇后一家人丁并

  • 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晋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 如何在九年内称霸中原 开创晋国百年霸业的?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重耳在长达十九年的流亡过程中辗转八个诸侯国,作为一个落难的公子,他虽然受到过礼遇,却也受尽了冷眼和侮辱,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这十九年的游历,促使他六十二岁即位之后发奋图强,励精图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次子,与当

  • 两根铁棍骗了日本人两千两黄金,却成了中国的汉奸,日本的神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明朝实行的海禁政策对贸易有着非常消极的影响,减少了非常多的财政收入,在这一时期倭寇横行,其中有中国人也有日本人,王直就是其中一个很大的海贼头子。相信很多亲们都知道,明朝的倭寇之乱实际上是一帮中国海盗、走私海商在作乱,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大海盗王直了。王直既有徽商与生俱来的经营头脑,又有江湖侠客的豪气,

  • 古代科举中的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只是相当于初中生吗?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在古代的科举中是为了给国家更方便的筛选可用之才,其中的秀才是等级最低的一种,有人说古时候的秀才就相当于现在的初中生一样,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古代文盲率比如今高多了,以认识几十个字就算过了识字的标准,建国初期统计的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多,古代封建王朝的文盲率约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一个村也难出一个识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