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朝黄马褂有什么用,哪种黄马褂含金量最高?

清朝黄马褂有什么用,哪种黄马褂含金量最高?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192 更新时间:2024/1/9 0:26:09

当我们在看宫廷剧的时候,有些犯人穿上黄马褂,会受到特殊对待,当时是不是非常的奇怪,这黄马褂是什么衣服?为什么权力这么大。

清代官吏的制服有四种:礼服(朝服)、常服、行服和雨服。马褂在清初只有营兵穿着,康熙末年,有些富家子弟也有穿着者。雍正时,因为穿马褂骑马、射箭颇为方便,穿着者逐渐多起来,以至后来无人不穿。马褂之中以黄马褂为最尊贵,非恩赏不能穿服。

赏穿黄马褂分为两种,即“赏给黄马褂”和“赏穿黄马褂”。一字之差性质却有很大的不同,赏给黄马褂只是赏给一件,不得自己制作服用,如皇帝侍卫、行围、校尉及比武得胜时所穿的黄马褂;赏穿黄马褂则是赏赐给穿黄马褂的权利,一件穿破了,可以自己制作服用,如赏给有功武大员的黄马褂。

综合来看,能够服用黄马褂的,不外乎三种人:

第一,皇帝巡幸随扈人员所穿的黄马褂。

这种黄马褂因职务关系而穿,所以称为“职任褂子”,任职期满或解除职务后便不可再穿。按规定:“凡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前引十大臣、护军统领、侍卫班领,皆例准穿黄马褂”,一般随行人员不得穿用,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工作服。

第二,随皇帝狩猎行围时射中猎物及校射比武等赏赐的黄马褂。

清代咸丰以前,每年秋天要到木兰大猎二十天,称为“行围”,在打猎时射中鹿的,打猎完蒙古人在路上献禽的,赏给黄马褂及其他奖品。这种黄马褂只有在行围时才能穿,因此也叫“行围褂子”,俗称“赏给黄马褂”。

第三,赏赐给立有功勋的高级军事将领或统兵文职大员的黄马褂,即“赏穿黄马褂”。

清代对于有功武将,除加官进爵外,还赐“巴图鲁”名号、赏戴花翎及赏穿黄马褂等,而赏穿黄马褂被认为是一种极高的荣誉,这种黄马褂称为“武功褂子”。将黄马褂赏赐给功勋卓著的官员是乾隆以后的事,但是在道光以前都极为少见。咸丰以后因战事频发才逐渐盛行起来。

武功褂子是清政府赐予高级将领的最高荣誉,被赐予者均会登记入册,与前两种不同。有功大臣因特赐才能穿着,因此清代官员视获赐黄马褂为一种特殊恩宠,也代表着政治地位与权利。这个穿出去才真正算是光宗耀祖,光耀门楣了。不过一般来说,这些大臣们会复制一件跟原件差不多的黄马褂穿出来显摆,而原装正品还是会放在家里供奉起来。

特使特赐是皇帝派大臣担负重要外交任务时御赐的黄马褂,以示皇恩浩荡,不负重托。

电视剧中把黄马褂说成有类似免死金牌的加持效果,不过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除了皇宫里的侍卫穿着的黄马褂外,其他人得到黄马褂主要是作为一种荣誉赏赐,就好比我们今天给有突出贡献的人颁发荣誉勋章和奖状是一个道理。

清朝得到赏穿黄马褂资格的大臣为数不少,但要说到谁的黄马褂价值最高,那恐怕非得属鸿章身上穿的那件了。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朝惨败,所以迫不得已派李鸿章前往日本交涉战争赔偿事宜。在谈判的过程中,日本人咄咄相逼要求清朝赔偿白银三亿两,而且不断以扩大战争相要挟。李鸿章手中没有什么底牌,所以在谈判中一直处于劣势。

1895年3月24日,在双方进行第三轮谈判期间,李鸿章在路上遭到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枪击。李鸿章左脸被枪击中,血染黄马褂,幸而未危及生命。不过,枪击事件让日本人的谈判优势顿时大减。当时想在中国得到更多利益的英、美等国也立即对此事发表谴责。日本人原本就理亏,同时又担心西方列强出手干预,最后只好做出“让步”,将索要的战争赔款从三亿两白银减到二亿两白银。

李鸿章挨了一枪,间接为清朝减少了一亿两白银的赔款。李鸿章在迷糊中看着被鲜血染红的黄马褂,长叹一声道:“此血可以报国矣”。

不管是哪一种黄马褂,其目的都是皇帝笼络臣子的一种手段。统治者利用官员们的这种心理,用黄马褂作工具收买他们,麻醉他们,愚弄他们,利用他们。是使他们长期为统治阶级服务,以便封建统治更加巩固。

标签: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究竟有哪些原因导致它失败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太平天国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随着太平天囯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在1861年洪秀全实行“改政”,先后将国号改为“上帝天国”和“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从这一国号也能看出洪秀全实际上是依靠宗教立国的,与满清儒学治天下截然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太平天国会失

  • 嘉庆毫无预兆的驾崩 真的是被雷劈死的吗?其实只是因为他得了一种病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清朝嘉庆做的最为出名的事情就是彻底扳倒了和珅,让大清朝的国库变得再次充盈起来,但嘉庆在位期间却对贪官污吏整治的不够彻底;嘉庆去世的原因也被很多人认为是被雷劈死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作为一位平庸皇帝,嘉庆在位25年没有显赫的政绩,是一位很平庸的帝王,可他的死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嘉庆二十五年(182

  • ​常遇春年仅四十暴毙军中,​常遇春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常遇春是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常遇春其实一开始并不是跟随朱元璋的。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常遇春最先投靠的是刘聚,

  • 女人缘好的杜月笙,讲诉了一代江湖传奇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曾经有这么一句话:“杜月笙在上海滩跺跺脚,黄浦江都要震三震”,说明了他当时的地位以及影响。他曾经在上海滩叱咤风云的老大,一个从小混混开始打拼,而后一跃成为上海滩最有权势的人,一手创办了“恒社“,是当时上海滩的风云人物。很多人都有一个武侠梦,很多人都向往那一段段江湖传说。那么杜月笙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应

  • 为什么盗墓贼从来不光顾宋朝皇陵?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宋陵地处郑州、洛阳之间的巩义市,陇海铁路穿境而过,开洛高速贯穿东西,南有嵩山,北有黄河,依山傍水,风景优美,被人誉为"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风水宝地,是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皇陵群。但是自宋朝灭亡至今,在这其间盗墓都竟没有对宋朝的陵墓下手,这是为什么呢?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皇帝陵墓必定是恢弘大气,

  • 她是乾隆的洋媳妇,第一位洋贵妃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古代皇帝的后宫都是有众多的妃嫔,在清朝乾隆帝的后宫中就有这样一位洋媳妇,她是第一位洋贵妃。她就是淑嘉皇贵妃(1713年-1755年)金佳氏,她的祖上也确实是朝鲜义州人(今天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不过她却不是贡女,而是在她的祖上时就已经成为了满人的俘虏,做了皇帝的奴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务府包衣出身

  • 孙思邈临终前为什么要弟子 毁掉一个流传几百年的药方呢?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药王孙思邈,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为医学和药物学作出重要贡献,而这位伟大的医学家,他曾多次上奏皇帝要求全国范围内销毁一药方,是什么药方让孙思邈临死前都念念不忘呢?临终前,他还反复要求自己的弟子:“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方子,孙思邈为何对它如此深恶痛

  • 真实历史上纪晓岚跟和珅的关系很不好?其实另有其人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相信很多人对纪晓岚的印象都是来自于《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影视剧,在剧中纪晓岚是人们心目中的清官,跟和珅斗智斗勇,每次吃亏的都是和珅,最终扳倒反派和珅,那么真实历史上纪晓岚跟和珅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跟和珅斗来斗去的是谁?纪晓岚斗过和珅吗?纪晓岚斗过和珅吗?窃以为斗不起来,老纪与和珅的关系,大概属于有意识

  • 康熙的景陵在哪个地方,为什么至今不对外开放?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康熙帝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1722年,康熙去世,被葬在清东陵里历时五年才修成的景陵,景陵地宫中到底藏有什么秘密呢?为何至今不对外开放?康熙大帝的景陵自公元1676年营建,位于唐山遵化马兰峪清东陵昌瑞山脚下,清孝陵东约一公里处。景陵背靠昌瑞山,南望象山,峰峙山川,山水交映,可谓是景物天成,“上

  • 汉武帝征伐匈奴,战果辉煌,为什么晚年停止对匈奴作战?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经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等一系列的发展经济与民生政策之后,西汉王朝的国力已蒸蒸日上。汉武帝在承袭这些政策同时,积极准备军事力量的发展。公元前129年,汉军曾对匈奴展开三次重大反击作战,将匈奴人赶往漠北,结束了“用和亲换和平”的屈辱历史,彻底解决了北方匈奴带给汉民族的威胁。公元前133年至119年,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