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顺治帝废了几个皇后,频繁废立皇后是为什么?

顺治帝废了几个皇后,频繁废立皇后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1273 更新时间:2023/12/24 7:37:14

历史上皇帝由自己的喜好随意废立皇后的事情很多,按理说皇后是一国的形象,随意废立只会降低皇家的威信,那么顺治为何还要多次废立皇后呢?

顺治帝福临刚14岁时,就选立了皇后,这位皇后天生丽质,且聪明灵巧,但是婚后刚两年,小两口却反目成仇,在顺治十年九月,福临不顾群臣苦谏,废了这位皇后,将其降为静妃,改居侧宫。……

第一任皇后,静妃

顺治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生母的娘家侄女,乃多尔衮为顺治所选定。顺治八年(1651)二月,皇后之父蒙古科而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亲自送女儿上京,等待举行大婚典礼。但顺治对婚事很不情愿,一直借故拖延。拖到了秋季,亲王实在等得不耐烦了,于是四处活动,请求诸亲王替他禀明太后。八月,皇太后下旨,令皇帝册立皇后并举行大婚仪式。这次大清入关建朝后第一次举行的册后典礼搞得分外隆重。

那天,有皇帝派出的满、汉大学士尚书各二员,引导龙旌凤辇,在宫娥内监侍卫执事等数百人的簇拥下,来到行馆迎接皇后入宫。到了乾清宫,顺治登上玉座,皇后在宫女的搀扶下,着黄色锦服,披五彩绣帔,金凤盘绕,珠翠盈头,满身珠光宝气,徐徐步行上殿。由礼部尚书捧读玉册,鸿胪寺正卿赞礼,引导皇后跪伏听命。读完玉册,鸿胪寺正卿引导皇后起身,文华殿大学士捧上皇后宝瓕,武英殿大学士捧上皇后瓕绶,由坤宁宫总监跪接,转授给宫眷佩在皇后身上。皇后再向皇帝跪伏谢恩。之后,皇帝退朝,皇后坐上龙椅,接受群臣贺拜。

然后,皇后再入宫,在礼乐伴奏声中与皇帝行礼。大婚典礼至此结束。顺治因厌恶多尔衮与太后的暧昧关系,所以也对皇后心存芥蒂,始终冷落皇后,尽管皇后聪明美丽。尤其顺治喜欢简朴,而皇后好铺张奢华,性又善妒,更不得顺治欢心。所以,仅过了两年,皇后便被降为静妃,改住别宫。这以后,前皇后的堂妹、蒙古科而沁贝勒绰尔济的女儿为继后,称孝惠皇后,即小博尔济吉特氏。但依然不为顺治所中意。

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

孝惠章皇后是顺治的第二位妻子。她小顺治三岁,在顺治17岁时,先被聘为妃,后册封为皇后。此时,顺治是刚刚废掉了博尔济特吉氏。对于这样新皇后,顺治依旧没有产生爱恋的感情,尽管顺治的已到了情窦大开的年龄,也许正是如此,顺治才对自己心中的理想伴侣做了更完整的描画。

历史上对这位皇后的脾气禀性并没有过多介绍,从顺治帝找不出废后的借口来分析,孝惠章皇后应该是个安静的女孩,但毫无个性可言,也就是说没有生活的趣味,更确切地讲,她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少女。而这时,顺治的生活中突然有了董鄂氏,于是满腔地热情就转移了方向,本来就对她冷淡的顺治,就再也没有一丝好感了,幸而孝惠章皇后从不管他与董鄂妃的关系,更没有争风吃醋,而是安静地呆在自己的后宫,了度这青春如花的年华。

第三任皇后,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生母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满镶黄旗人,都统佟图赖女,生于崇德五年,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康熙即位后尊为慈和皇太后,康熙二年二月崩,年二十四。

孝康章皇后(1640年-1663年3月20日),佟佳氏(本姓佟,汉军正蓝旗人,康熙时抬旗入满洲镶黄旗,改姓佟佳氏),生于崇德五年,佟图赖之女,顺治帝妃嫔,康熙帝生母。顺治十年(1653年)入宫为庶妃,顺治十一年(1654年)生皇三子玄烨(康熙帝),后晋升为康妃。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皇帝驾崩,康熙帝即位后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慈和皇太后。康熙二年(1663年)崩逝,年仅23岁,葬清孝陵,上谥号“孝康章皇后”。康熙、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

第四任皇后,孝献皇后,董鄂妃

顺治宠爱董鄂妃,便又想借故废掉孝惠皇后。幸亏太后讲情,也因皇后历来温厚纯良,这才使顺治作罢。但皇后一直没有得到顺治的关爱,独居西宫,形如守寡。不久,董鄂妃染疾身亡。顺治郁郁寡欢,第二年便卧床不起,很快即随董鄂妃而去,死时才二十四岁。

孝献皇后(?-1660年)董鄂氏,又译栋鄂氏,世称董鄂妃,清顺治帝福临宠妃,内大臣鄂硕之女,抚远大将军费扬古之姊。

董鄂氏18岁入宫。世祖对其眷之特厚,宠冠后宫。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进为皇贵妃,行册立礼,破格颁诏大赦,其父亦进为三等伯。次年,董鄂氏生皇四子,仅三月夭折,未命名,封荣亲王。

董鄂氏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卒。世祖哀痛至极,亲制行状悼念。追谥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合葬清东陵的孝陵。

顺治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生母的娘家侄女,乃多尔衮为顺治所选定。

顺治八年(1651)二月,皇后之父蒙古科而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亲自送女儿上京,等待举行大婚典礼。但顺治对婚事很不情愿,一直借故拖延。拖到了秋季,亲王实在等得不耐烦了,于是四处活动,请求诸亲王替他禀明太后。八月,皇太后下旨,令皇帝册立皇后并举行大婚仪式。这次大清入关建朝后第一次举行的册后典礼搞得分外隆重。那天,有皇帝派出的满、汉大学士尚书各二员,引导龙旌凤辇,在宫娥内监侍卫执事等数百人的簇拥下,来到行馆迎接皇后入宫。

到了乾清宫,顺治登上玉座,皇后在宫女的搀扶下,着黄色锦服,披五彩绣帔,金凤盘绕,珠翠盈头,满身珠光宝气,徐徐步行上殿。由礼部尚书捧读玉册,鸿胪寺正卿赞礼,引导皇后跪伏听命。读完玉册,鸿胪寺正卿引导皇后起身,文华殿大学士捧上皇后宝瓕,武英殿大学士捧上皇后瓕绶,由坤宁宫总监跪接,转授给宫眷佩在皇后身上。皇后再向皇帝跪伏谢恩。之后,皇帝退朝,皇后坐上龙椅,接受群臣贺拜。然后,皇后再入宫,在礼乐伴奏声中与皇帝行礼。大婚典礼至此结束。

顺治因厌恶多尔衮与太后的暧昧关系,所以也对皇后心存芥蒂,始终冷落皇后,尽管皇后聪明美丽。尤其顺治喜欢简朴,而皇后好铺张奢华,性又善妒,更不得顺治欢心。所以,仅过了两年,皇后便被降为静妃,改住别宫。这以后,前皇后的堂妹、蒙古科而沁贝勒绰尔济的女儿为继后,称孝惠皇后,即小博尔济吉特氏。但依然不为顺治所中意。

顺治宠爱董鄂妃,便又想借故废掉孝惠皇后。幸亏太后讲情,也因皇后历来温厚纯良,这才使顺治作罢。但皇后一直没有得到顺治的关爱,独居西宫,形如守寡。不久,董鄂妃染疾身亡。顺治郁郁寡欢,第二年便卧床不起,很快即随董鄂妃而去,死时才二十四岁。

大、小博尔济吉特氏便双双守寡,可怜她们从未得到丈夫的关心,更在如花年纪丧夫守寡,从此独对清灯,无限凄凉。其中孝惠皇后一直活到康熙五十六年才死,享年七十七岁。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代女子陪嫁的红色筷子,有什么寓意吗?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我国古代的习俗虽然有很多不可取的糟粕,但是大部分习俗还是能够让人接受并且有着美好的寓意的,那么女子陪嫁一双筷子又寓意着什么呢?在不同场合用不同颜色的筷子,如喜事用红筷子,而丧事忌讳,要用白筷子,表示对死者的尊敬。一双筷子要同一色,如果用杂色筷,预示家庭不和。筷子在古人的婚姻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 李清照的第二次婚姻生活,给她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婚姻犹如传说中的一般美满,可是一切都随着赵明诚的病逝烟消云散,李清照的第二任丈夫则给她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并留下了一生的污点。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伤痛百般走投无路的绝境。孤独无依之中,

  • 项伯是刘邦能够在鸿门宴逃生的关键人物,他为什么要告密?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鸿门宴的故事我们都非常熟悉,刘邦在不失体面和礼数的情况下成功从杀机四伏的鸿门宴逃脱,最终成就一番大业,这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就是项伯。刘邦夺取关中,一反平时好色、贪财的毛病,专心经营。亚父范增对项羽说,刘邦素有大志,我令人观他身体之色呈五彩,恐有圣人之相,应杀之。项羽从之。本来历史很简单的就

  • 这个晚唐时期的宦官,是如何控制皇帝的?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国家颓败之时总会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宦官乱政,最终宦官也是导致国家灭亡的关键因素,唐朝晚期的宦官仇士良就是一个非常善于控制皇帝和朝政的人。仇士良,汉族,循州兴宁(今广东兴宁)人。他曾担任五坊使、神策左军中尉、内侍监等官职,十分善于玩弄权术。那么,这位骄横跋扈的宦官仇士良如何控制皇帝的呢?仇士良如

  • 姜子牙是怎么做到通过卦术预知未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姜子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他也是小说《封神榜》中的重要人物,那么历史上帮助周朝实现开国大业的姜子牙,是否真的有小说中那般法力无边的本领呢?很多人知道姜子牙这个人物就是因为一本历史长篇小说《封神榜》,在这本小说里面众英雄帮助周文王取得了江山的故事。《封神榜》小说里面的姜子牙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 从“七大恨”问题,细数努尔哈赤在后人口中是如何评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起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清帝国,因此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后世又是如何评价他的呢?他的“七大恨”指的又是什么呢?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王朝的奠基者,公元1559年生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其父替其取名为努尔哈赤,满语的意思为“野猪皮”。这个名字的来历,伴随着

  • 汉堡比房间大,马鞍也能做美食?唐朝的吃货们真是脑洞大开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富庶强盛代表的大唐自然要做个表率,在唐朝时期,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更进一步,因此也诞生了很多著名的美食家,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两则有关美食的奇闻。有吃货就必然有满足他们愿望的好厨师。令人拍案称奇的是,除了专业的厨师,在唐朝或者稍后的行政界和军界都有一批善于烹饪的大师级人物。在

  • 史书上积贫积弱的宋朝,其实有更高的现代化程度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在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历史书中,宋朝一直都以一个积贫积弱的形象出现,但其实宋朝的现代化程度很高,社会文明程度和文化繁荣程度都排在历史前列。钱钟书曾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一向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数得到宋代。启蒙主义思想家严复说:“若研究人心、政

  • 赢得了九子夺嫡的雍正皇帝,是如何对付自己的兄弟胤禵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有众多子嗣,但是这也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继承人的争夺异常激烈,兄弟相残十分常见,最后胜出的雍正皇帝,对他的兄弟们都使用了哪些手段呢?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在皇位上坐了六十多年,阅人无数。他对自己的儿子们又格外用心,胤禵只是一个贝子,他的前面有十几位兄长,康熙皇帝

  • 雍正提高行政效率的方法,竟然如此奇葩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清朝雍正时期,为了提升政务效率,在特殊战争时期特殊对待,雍正皇帝设立了军机处这一部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一部门的设立,是如何提升朝廷的办事效率的。军机处为清朝独有,首创者乃雍正帝。雍正为何要设立这么一个机构?根本原因是想有效发挥君主集权的优势,有此动念的起因是一场发生在帝国西北边陲的战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