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张作霖在当时又是什么态度?

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张作霖在当时又是什么态度?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48 更新时间:2024/1/7 12:27:06

1912年时溥仪的退位诏书被公布于众,但是溥仪依然在紫禁城内生活着,这段时间可以说他过的是非常自在,不仅享受着超人的待遇还不用关心国家事,1922年,溥仪大婚时,北洋政府众多政要纷纷厚礼相赠,还有大批的军警为其站岗护卫,可谓是风光一时。但这种日子才仅仅过了两年溥仪以就被驱逐出紫禁城了,溥仪被驱逐紫禁城的时候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期间,直军第3军司令冯玉祥,因不满吴佩孚排除异己,在古北口一线按兵不动。为了麻痹吴佩孚、曹锟,冯玉祥仅派少数部队轻装前进。每到一处即以电报报告行踪,并借口修路,把炮兵火力潜伏在沿路两旁的城镇,不露神色。

待吴佩孚嫡系第三师开赴山海关前线后,冯玉祥立即班师回京,由孙岳部策应入城,包围总统府,囚禁民国贿选大总统、直系老大曹锟。

控制住京城的局面后,仅仅过了小半个月,1924年11月初,冯玉祥便干了一件轰动中外的大事。

4日,冯玉祥下令将守卫紫禁城的一千两百余人全部缴械。

5日,冯玉祥部属鹿钟麟和临时内阁代表李石曾带着手枪队,拿着临时内阁总理黄郛签署的《修正清室优待条件》来到紫禁城,他们要求十八岁的末代皇帝溥仪在修正书上签字。

修正书的核心内容是取消国民政府对清皇室的一切优厚待遇,并限令清廷所有人员三个小时内搬出紫禁城。

冯玉祥摆出的这个阵仗,直接把紫禁城里的鼠辈吓尿了。

内务府大臣绍英见天降横祸,一时急的要命,他先走到李石曾跟前攀旧交:“你不是大学士李鸿藻的公子吗,如何也帮着当局欺压清室?”李石曾压根不搭理。绍英又哆哆嗦嗦地走到鹿钟麟面前哀求:“你不是太傅鹿传麟(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姐夫,做过军机大臣)的嗣子吗,如何对清室如此苦苦相逼?”

鹿钟麟不耐烦地从怀中掏出一个炸弹,往桌上重重一放,喝道:“要是再不搬出,我就要令景山上开炮了。”听到开炮威胁,绍英只好踉踉跄跄地跑去储秀宫找溥仪。

据溥仪回忆,当绍英拿着修正书跑进来时,他和婉容正在聊天,吃苹果。一听民国要废止优待条件,溥仪吓得一下子跳了起来,刚咬一口的苹果也滚到了地上。

溥仪接过修正书仔细看:第一条、大清宣统帝从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与中华民国国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一切之权利(革命起来,冯玉祥丝毫不顾大局、信誉);第二条、自本条件修正后,民国政府每年补助清室家用五十万元,并特支出二百万元开办北京贫民工厂,尽先收容旗籍贫民(等于是把原先给溥仪的钱,拿出来做慈善了);三、清室应按优待条件第三条,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得自由选择住居,但民国政府仍负保护责任(驱逐令);四、清室之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民国酌设卫兵妥为保护(酌情考虑就是桌面上的糊弄);五、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民国政府当为特别保护,其一切公产应归民国政府所有(这条受到的诟病最大,紫禁城里的财产怎么分出公私,最终还不是枪杆子说了算,明摆着这就是打劫)。

溥仪看到这样的内容,是什么看法呢?

一开始他以为冯玉祥会要他的命,见小命无忧,他顿时觉得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可怕。但鹿钟麟提出的限三个小时内全部搬出去,还是让溥仪的“出离愤怒”了。三个小时怎么分出公私!三个小时又能搬走多少东西!这分明是赤裸裸的打劫嘛!

午后两点钟,婉容一行人提着包裹,在御花园东头与溥仪、文绣、荣源等人汇合。

不一会,摄政王载沣也疾步赶到,载沣感慨了一番后,便与其他三十多人一起走向了御花园的顺贞门。之前,溥仪对太监和宫女进行了遣散,太监领取十个银元,宫女领取了八个银元。溥仪等人走到神武门,看见几辆等候的轿车。

鹿钟麟告知溥仪:“这是要接你们到北府去!”说完径自上了车,溥仪被指定坐在第二辆车上。萎靡不振的婉容和一个宫女坐进了第三辆车,文绣则坐在了第四辆车里。第五辆是负责殿后的鹿钟麟乘坐。绍英等人坐在最后一辆车上。

宫门两旁站立着全副武装的手枪队和大刀队,轿车驶出神武门时,街上除了警戒的军队外,还挤满了围观的百姓。街上的人朝汽车指指点点,在不断的鸣笛声中,轿车驶向了什刹海北岸的醇亲王府。这时的宫中还是哭声一片,太监宫女相拥而泣。

当时的宫中还有敬懿、荣惠二太妃并未搬出,她们在十八天后才搬到东城大公主府。宫中悬挂的“宣统十六年十月初八日”的牌示也被摘掉。溥仪车队到达醇王府后,溥仪与鹿钟麟握手表示,他愿意作一个中华民国平民。

冯玉祥驱逐溥仪的举动,除了南方孙中山通电支持和赞赏外,其他各方要么是抗议,要么是反对。

连一向激进的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都说:”这不是政治问题,而是道德问题。这不是采取何种政体的问题,而是是否还有礼义廉耻的问题。“

张作霖更直接说,冯玉祥就是想进宫偷东西。理性地从大局看,此举不仅伤害了民国信誉,更为日本分裂图谋提供了可乘之机。

标签:

更多文章

  • 盘点三国时期八大特种部队,个个战绩惊人!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部队,但是它毕竟是小说其中,有些部队和历史不符如董卓的"飞熊军"就并不存在,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八大特种部队。一,白马义从按照时间排序,可能最早成军的王牌部队就是公孙瓒手下的"白马义从"了。公孙瓒年轻时,"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骑

  • 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杀死了 司马迁为什么可以详细描述皇陵内的结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一些帝王修建陵墓都会提前很久来修建,比如说秦始皇的陵墓,从开始修建到彻底结束共计耗时三十九年,时间长达那么久可以想象整个结构究竟有多么的庞大。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即位为秦王,也就是在这一年,嬴政就开始为自已修建陵墓,直到秦始皇去世的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陵已经修建了3

  • 秦始皇在赵国时期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可以说他是众多帝王中最凄惨的一个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在历史中皇帝童年时期几乎都是锦衣玉食的,但也有一些比较凄惨的,在这些凄惨行列中排名第一的定数秦始皇,在他九岁以前的生命里,死亡是唯一与他常年厮混,不离不弃的伙伴,但最后仍旧统一了六国,一跃成为千古一帝。那他同年时期都是怎么度过的呢?一个人长大了什么样,我们要去看他的童年经历了什么?秦始皇成年后的表现

  • 毛遂自荐之后的第二年为什么直接挥剑自杀了,是他人之过还是妄自菲薄?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毛遂自荐的故事都知道,推荐自己前往楚国,使得楚赵两国联合,被誉为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但就在他自荐后的第二年却自杀了,这是为什么呢?毛遂当年在平原君跟前做了三年的食客,这几年的日子过得很平淡,他的才华没办法表露,他的能力也没机会体现,他为人思想严谨,行事小心,这反倒让平原君没有正眼看过他,当然事关国

  • 雍正在位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敢贪污?他采取的这个方法让官员打心里害怕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在中国的历史上几千年都是处于封建社会中,而最后一个封建清朝在末期的时候可以说给整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清朝中也不乏有过好皇帝,比如康熙、雍正、乾隆。其实康熙在晚年的时候是变得有些昏庸的,因为康熙亲眼见证了自己的儿子们争夺皇位,这件事情使得康熙开始不信任自己的儿子,康熙开始觉得只有大臣们才是忠于自

  •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的时候诸葛亮是怎么把东风借来的,他使用什么样的手段?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位十分厉害的人物,有诸多桥段能体现出他的能力,借东风这一事件更是让人觉得他神乎其神,那诸葛亮的东风究竟是怎么借来的?三国时代赤壁大战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他在南屏山七星坛上披发仗剑、踏罡步斗、施法术借东风的场面,使人们几乎无法分辨诸葛亮到底是人还是神仙妖怪。难怪

  • 历史上三个不杀功臣的皇帝,最后都流芳百世成为千古一帝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在我们的印象之中,每当乱世打下天下坐上皇帝安稳之后,那么接下来那些曾经帮他打天下的功臣们那就惨了,往往他们都不会寿终正寝,因为自古有这么一句话功高震主。当上皇帝以后肯定要为自己的后代考虑了。但是在历史长河中也有那么几个却不是这样的。自古以来,就流传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俗语,说的就是

  • 清朝乾隆有着自己的宫殿 但却经常住在养心殿?原来是这个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清朝乾隆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皇帝,在一些清宫剧中也经常有他的身影出现,但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乾隆有着自己的居住宫殿但却经常在养心殿休息,这是什么原因?在清宫剧的剧情当中,经常会出现皇上对太监说,摆驾养心殿,太监也经常跟妃子说,皇上在养心殿,去养心殿找皇上等这样的话,从这些话当中就可以看出来,皇上基本上

  • 朱元璋临终连喊三遍朱棣来否 为什么朱棣就是在南京城外不进城?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在明朝的时候朱棣是非常想成为皇帝的,但在朱标死后朱元璋竟然直接立了孙子朱允炆为太子,在朱元璋临终之际的时候最放心不下就是手握重兵的朱棣,最后宣朱棣进南京城,这时候朱棣明明就在城外,但为什么却一直不进去?朱元璋建国之后,吸取前朝的教训,严格制定了皇位的继承法,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他的皇位,因此他的太

  • 清朝的宫女为什么睡觉不能仰面朝天?宫女的入睡规矩你想象不到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很多清宫剧一出场的时候就受到很多人的热捧,特别是一些宫斗戏,看着都让人揪心,其中的宫女有时候动不动就要受罚,在真实的历史上清朝的宫女是怎么生活的呢?宫女几乎是每个朝代都存在的,这类群体跟太监一起,似乎是一种标配。宫女和太监在宫中都是奴才,都是下人,但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太监虽然少了某个生理部位,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