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不造反,他也会是个成功的商人

不造反,他也会是个成功的商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65 更新时间:2024/1/21 13:44:21

李渊刚开始起兵的时候,无兵可用,便四处借兵,他也曾向突厥可汗借兵,突厥和中原向来难以融合,这次更是大发战争财,也传下来了一个小故事,间接说明了李渊的精明能干。

“我要领兵南下,奉迎皇帝回来长安。我主政之后,仍然要与大突厥国恢复和亲关系,就像文帝时那样,大隋与大突厥仍是兄弟友邦!如果可汗愿意发兵与我一同南下,当然欢迎,只是希望突厥兵沿途不要侵掠百姓。如果可汗不愿出兵,等到两国间的和亲关系恢复以后,应该奉献给突厥的财宝珍货,我也保证如约交付,决不食言。”

李渊

这封信是李渊写给突厥始毕可汗的,信中的语气充满“暧昧”。有人说此时李渊称臣于突厥,且还是李世民建议的。如国学大师陈寅恪在《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中说:“独唐高祖起兵太原时,实称臣于突厥,而太宗又为此事谋主,后来史臣颇讳饰之,以至其事之本末不明显于后世。”不仅如此,军队的旗帜也换成绛色和白色参半。要知道,当时汉族的军旗一般是红色的,而北方的少数民族喜欢用白色。

实际上,此时的李渊不得不向突厥称臣。首先当然是为免除后顾之忧,其次可以借到突厥的军队,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始毕可汗看完书信以后,对突厥大臣们说道:“隋主杨广其为人,我是很清楚的。他一旦回到长安以后,一定会害死唐公,然后就会发兵来打咱们突厥。如果唐公愿意做中原的天子,我不避盛暑,也要亲自领兵去帮助唐公。”

从这句话可知,李渊向突厥称臣时用的是隋朝将领的身份。对于始毕可汗说要封李渊做中原的皇帝,李渊还不敢答应,毕竟这是耻辱。

这也十分难能可贵了,当时马邑的刘武周,榆林的郭子和,弘化的梁师都,幽州的高开道等都向始毕可汗俯首称臣,都受封“某某天子”的名号!

因此,始毕可汗可能认为李渊与其他附庸们也一样。

最后,可汗让自己的外交官给李渊回信,赞同李渊去打长安,且表示说,突厥愿意派兵相助李渊,只要李渊开口,出多少兵都没问题。

始毕可汗还命康鞘利作为特使,携文书与刘文静同去太原。

此外,康鞘利率领着一个庞大的贸易代表团,赶着一千匹胡马要去卖给太原人。这才是突厥最关心的。

混乱的中原,对突厥人而言,是一个大发战争财的好机会。

贩买战马,成为突厥人很重要的一项经济收入。这几年,始毕可汗一直是草原马匹贸易的大垄断商,发了不少大财。

太原的官员们十分高兴,不过李渊却迟迟不肯答应。

文武官员觉得很奇怪,劝谏说:“新军都已招募整顿完毕,但是战马却十分缺乏。如果还犹豫不决,一旦突厥人反悔,咱们的造反事业就很不好办了。”

李渊最终接见康鞘利,正式接受了突厥可汗的文书。

不过,在谈到了突厥人最关心的马匹贸易时,李渊却表现得十分吝啬:只肯出钱购买了其中的一半数量的马匹而已,而且还要挑选。

康鞘利的面子有些挂不住了。

而李渊的将领们也都着急了,纷纷表示:“末将们愿意私人出钱把那剩下的马匹全部买下来”。

李渊只好耐心地解释说:“突厥人的马匹来源很多,他们又贪婪于财货,以后肯定还会再来太原,强力推销马匹。现在就急于购买,只能是以较高的价格而买到质量较劣的马匹,很不划算的。等到将来突厥人再赶来成千上万的马匹贩卖时,你们还有余财再做购买么?我这次之所以买得很少,一方面是故意向突厥人哭穷,另一方面也是表示我们对战马的需求不是很迫切,以增强我们在商业谈判中的有利地位。我保证可以为军队买到足够的战马,不必诸位先生们掏私房钱来办公家的事情。”

标签:

更多文章

  • 李斯为什么最后关头反叛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秦始皇的死,千古以来一直都是个谜团,史料记载的也仅仅是“暴毙”二字,站在厚黑学的角度看,秦始皇的死完全有可能是赵高和秦二世胡亥的阴谋,可怜的李斯,只不过是权倾朝野的赵高的一把刀罢了。死亡,像癌细胞,一动就扩散了,可谁动了这一下呢?当然是李斯!胡亥有意,赵高建议,执行下笔的当然是李斯。这个刀笔吏头子,

  • 细思不蠢的问题:为什么孙悟空有尾巴?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不知道朋友们在观看西游记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过,孙悟空如果是猴子的话,他为什么没有尾巴呢?那他如果是猿的话,他为什么长得又那么像猴子呢?《西游记》剧照孙悟空为什么有尾巴?有朋友说:怎么还有这么弱智的问题!孙悟空是猴子,猴子当然有尾巴了!然而贫道又要婆婆嘴了,《西游记》是一部复杂的作品,我们看事情,可不要

  • 这个时期日本人的生活 与同时期清朝的一样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日本的明治时期大致是我国的清朝,那么在那一时期,日本普通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什么样的呢?下面一组珍贵的老照片能够告诉我们答案。这组照片反映的是明治时期日本人的生活,当时刚刚打开国门的日本,几乎比同一时期的清朝还要贫穷。图为当时的乡村。图为明治时期一家日本人。图为明治时期日本的两个村妇。一个母亲和她的两个

  • 北宋百万大军挡不住十万金兵:皇帝妃子一锅端,还要年年赔巨款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我国历史上许多时候都是多个政权并存的,宋朝就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辽、金平分天下,北宋靖康元年,金攻破北宋都城汴京,北宋亡国,史称靖康之耻。靖康之变是中国汉人王朝史上的一次著名悲剧性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

  • 为什么说他是中国历史没有缺点的帝王?几个小故事可以告诉你!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虽然继承了大汉的名号,但几乎是白手起家,他是史学家公认的最优秀的皇帝,虽然名气不大,但是通过流传下来的史料记载,他几乎是一个完美到没有缺点的皇帝。刘秀所在的汉代是中华文明的青年期,英雄气概十足,就是司马迁这种文人都有一种英雄情节,轻生死,重大义。所以说项羽作为一个失败者得到更多的

  • 他是大清颜值担当,后成全国首富,死后妻妾为他殉情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我们都知道和珅是著名的贪官,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和珅是清朝著名的美男子,他跟夫人感情很好,但是还不耽误和珅养了几个小妾,爱情事业双丰收,美女金钱怀中抱,和中堂真可谓人生赢家。在上学的时候,和坤这个英俊少年就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他叫英廉,时任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好一对比翼鸟英廉的儿子和儿媳妇的寿命都很短

  • 挟天子令诸侯,简直就是曹操翻版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一场安史之乱,将世界最强的帝国大唐拖入了无尽的深渊,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复往日强盛的模样。自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朝廷与藩镇、藩镇与藩镇之间,展开了无休止的战争,政令不出都门,事实上国家已经是四分五裂,尽管名义上还保留着一个中央政府,但藩镇俨然成为老大,军阀混战,谁也没把蜗居在长

  • 大明难得的治世良臣–李贤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说起有才能的忠臣名将,大明可是一点都不缺,但是由于皇帝的昏庸,许多人才都冤死,十分可惜。要说起大明最著名的重臣,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位“北京保卫战”中一战成名,对明朝江山有着再造之功的于谦。不过,赫赫有名的“于少保”最终却被以“谋反”罪名斩首。显然,“夺门之变”只是一撮小人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的一场阴谋。

  • 他是北宋亡后伪政权的代言人,被处死后,等待他妻子的是什么命运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北方的女真金政权再次南下攻宋,大军长驱直入包围了都城开封。最后金军攻破开封城,掳走了徽钦二帝。可是金人却没有足够的实力占领整个北宋的疆域,所以他们采取了培养伪政权的办法,开始了在宋朝官员中寻找自己代言人的工作。很快的一名叫做张邦昌的官员出现了在了金人的视线里,张邦昌原为

  • ”销魂“销的真是魂魄,古人诚不欺我,中医告诉我们怎么护魂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销魂也作”消魂“,现代常用来形容极度兴奋仿佛魂将离体,一般都在言情作品或瘾君小说中常出现这个词。其实从中医角度来说,销魂真的是在销魂魄。古早就认识到三魂的重要性,如许多成语“魂不守舍”、“神魂颠倒”等就是体现,我们来看一下中医的认识:一、中医对魂魄的认识三魂七魄,源于道家,成于中医,认为三魂乃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