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李广之子李敢,真的是死于霍去病之手吗?

李广之子李敢,真的是死于霍去病之手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02 更新时间:2023/12/23 10:16:24

古代朝中官员往往会因为政见和理念不合而深陷复杂的派系斗争,而这种现象出现在武将身上,则就更简单粗暴,直接诛杀,霍去病李广的儿子李敢就是这么做的。

李敢是西汉著名的将领,飞将军李广的幼子。曾多次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后来由校尉渐升至郎中令一职,并封关内侯。后因击伤卫青而被霍去病射杀。

李敢以英勇着称,也是霍去病的部属。元狩二年,李敢随着父亲一起出征。这场战事由于张骞延误战机,导致匈奴左贤王率领了四万骑兵包围了父亲李广。看见这样的情况,李广的士兵又是吃惊又是害怕,于是,李广派儿子李敢骑马往匈奴军中奔驰。李敢独率自己几十名骑兵飞奔,直穿匈奴骑兵阵,又从其左右两翼突出。回来报告李广说:“匈奴很容易对付啊!”士兵们这才安心。

后来在元狩四年,李敢又以校尉的身份跟随霍去病攻打匈奴,李敢英勇的夺取了匈奴左贤王的旗帜,获取战功,于是被赐爵关内侯,拥有丰厚的赏赐。一天,后来李敢得知父亲李广去世的消息,认为是卫青陷害他的父亲李广,于是一怒之下殴打卫青,而卫青因顾忌加之内心有愧,没有声张。但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去看不下去,不能接受部属殴打自己舅舅,于是颇为怀恨。后来,汉武帝狩猎,李敢与霍去病一同前去。霍去病怀恨在心,趁打猎之时,一箭射死了李敢。那时因为霍去病深受汉武帝的宠爱,就掩藏了谋杀一事,对外发表声称“李敢狩猎时被鹿撞死”的消息。面对这一人物,杜牧曾评价说:“念尔跨马事敌,执戈同仇,壮比文鸯,勇同李敢。”

霍去病为什么杀李敢

《史记》中对霍去病杀李敢一事有相关的背景介绍。其中说到,漠北大战中,李敢在打击匈奴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回到朝廷后,汉武帝封李敢为关内侯,并担郎中令一职。不久后,李敢想要杀掉卫青为父亲李广报仇。

李敢便冲动的前往卫青处,打伤了卫青。卫青为人宽厚仁慈,便没有追究李敢的责任,这件事情便不了了之了。不久之后,霍去病知道李敢打伤舅舅卫青一事,便想为卫青报仇。在汉武帝一次狩猎活动中,霍去病便把李敢杀掉了。深思一下,霍去病为什么杀李敢,仅仅出自于想要为卫青报仇吗?汉武帝年间,朝廷之中势力最大的家族莫过于卫氏。虽然霍去病身为卫青的外甥,但是他和卫青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也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汉武帝为了抑制卫氏家族势力,便打算以霍去病压制卫青。加上,霍去病在战场中立下的功劳远比卫青显赫,卫氏家族肯定不愿意权力过渡于霍去病身上,于是便采用李敢来刺激霍去病。所以,有可能卫青手下在狩猎之前将李敢打伤卫青一事告诉了霍去病。霍去病个性冲动,根本没有考虑个中利益,便在人多而杂的围场中,将李敢杀死了。这样一来,汉武帝对霍去病心生怀疑,渐渐会疏远霍去病,并打算重新重视卫青。对于卫青来说,灭掉了李氏家族,更加有利于巩固卫氏在朝中地位。

所以,霍去病为什么杀李敢可能出自于一个政治阴谋。

李敢怎么死的

“念尔跨马事敌,执戈同仇,壮比文鸯,勇同李敢,”这是杜牧对李敢的评价。史上的李敢这一人物曾多次与匈奴作战,并且屡立战功,官职由校尉渐升至郎中令,并封关内侯。后来因为击伤了卫青而被霍去病射杀。

关于霍去病杀死李敢的具体原因,据说霍去病早就对李敢心存杀机,而卫青这一事件只是霍去病杀李敢的借口而已。霍去病曾是刘彻一手调教出来的青年才俊,不单单只是会打仗,司马迁曾评价他:少言寡泄,就足以证明他是个很有头脑的人,也绝不是个意气用事,不计后果的人,杀李敢的事只是因为他有太多的理由杀李敢。

关于卫青,是霍去病的亲舅舅,是一名著名的大将军,一个小小官位的李敢竟然敢击伤了卫青,足以是霍去病要杀他的理由。其次,李敢在他手下做事,如此伤了自己的亲舅舅,也实在让他无法给卫家和舅舅交待,毕竟当时他们二人分掌兵权,虽然是一家人,但是无论如何,并没有那么亲,还是有个你我之分的,至少在旁人眼中是如此。而这次,李敢伤了卫青,在旁人看来就感觉好象是他霍去病在向卫青示威,而他本人却没有这样的意思,所以他生气,他不能容忍,所以这也可以是霍去病杀李敢的原因。

除了以上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所处时代的家族观念。那时的家族观念是当时名门望族中最为重要的,任何人不能挑战他卫.霍两家的权威,而李敢伤了卫青,就是相当于在挑战霍去病的威信和对家族的热爱程度,所以这大概也是要杀李敢的原因吧。

标签:

更多文章

  • 刘备并不信任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这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诸葛亮在我们印象中是蜀汉的栋梁,刘备应该对他十分信任才对,但是事实上,刘备虽然在其他方面信任诸葛亮,但是却在军事方面并不看好他,这是为什么呢?刘备之所以不信任诸葛亮,主要是由于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看好。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出奇招、险招。刘备求功心切,不欣赏这样的谋士。所以刘备把他定位为相才,而不

  • 华国锋如何从县委书记跃升为党政军一把手?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新中国成立这一年,28岁的华国锋同志南下湖南。从这时到1971年,他长期在湖南工作。那时年轻的他怎么都想不到,今后的自己会在初生的共和国内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1951年6月,当华国锋被从湘阴县调到湘潭县担任县委书记,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湘潭县委书记特殊的重要性——毛泽东正是湘潭县人!1949年8月1

  • 两万太平军悲壮远征 最终全军覆没 为什么说太平军北伐像是一场假北伐,太平军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金田起义,后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后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2万多人北伐。太平军北伐,孤军远征,长驱六省,虽为精锐之师,但后援不继,最终全军覆没。北伐,一般都是讨伐帝都,直接奔着皇帝宝座去的。中国历史上,有无数次北伐。发端于南方的革命力量,往往在占据了南方后,都会

  • 历史上哪个皇帝最能喝?折合32瓶啤酒下肚不失态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你见过的最能喝的人能喝多少酒?在现代工业的基础下,酒精度3度到5度的啤酒,能喝一箱就算是很好的酒量了。可下面这位皇帝的酒量,则可以用恐怖来形容。历代皇帝中不乏能饮者,如三国的孙皓,南朝的陈叔宝,大辽的耶律璟。孙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照此推断,孙皓本人至少能喝七升,要不然他也

  • 这个皇帝总爱割人鼻子,却因“爬灰”被儿子削去鼻子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削鼻子可谓是一项非常具有侮辱性的刑罚了,俗话说,出来混的迟早要还,下面这位皇帝没事就爱削人的鼻子,结果最后被自己的儿子削掉了鼻子,真是惨。在开国皇帝的非正常死亡录中,战死沙场的有之,命丧政变的有之,囚禁饿死的有之,为爱殉情的有之。或壮烈,或悲惨,或苍凉,或凄美,因为头上闪耀着开创王朝基业的绚丽光环,

  • 于谦力挽狂澜 挽救大明半壁江山 明英宗为什么却要处死功臣于谦,为什么说明英宗杀于谦杀错了?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于谦是明朝一位杰出的英雄人物,土木堡之变后,在于谦的努力下,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使得大明江山转危为安!然而,于谦却在夺门之变后惨遭明英宗清洗。明英宗为何残忍处死功臣于谦?为何说明英宗杀于谦杀错了?于谦,明朝名臣,有经天纬地之才,一人独当一面保卫京师,与岳飞齐名,是明朝有名的民族英雄。说到明朝,难

  • 飞将军李广战功赫赫 令匈奴人闻名丧胆 却一生未被封侯 命运多舛 累及子孙 李广为什么难被封侯?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李广是西汉时期的名将,一生屡经磨难,战功卓越却未得封爵。李广虽然数战匈奴,但却也只是令匈奴惧怕他个人,而没有取得什么实际的战功,更是常常因为自己的冒进行为,延误战机、缺乏考虑,因此这也是李广一生难以加官进爵、封侯拜相的原因所在。唐代诗人王昌龄有一首著名的七绝《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武则天的15个模样,比比哪个最具“女皇范”?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从史书中记载以及知名画家流传下来的作品来看,武则天是一位端庄大气,气度非凡的女性帝王,那么根据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武则天画像,我们能够一窥这位千古一帝的尊容,哪一款是你最喜欢的呢?武则天画像武则天画像武则天画像武则天画像武则天画像武则天画像武则天画像武则天画像武则天画像武则天画像武则天画像武则天画像武则

  • 刘备最信任的人竟然不是诸葛亮,而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在刘备败光家底的夷陵之战之前,诸葛亮曾经极力劝阻,但还是没阻止刘备,这让诸葛亮开始无比怀念一个已经故去的谋士,他就是刘备一直敬重信任的法正。222年8月,蜀主刘备统帅的东征大军在夷陵在东吴大将陆逊击败,蜀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到成都,负责留守的丞相诸葛亮慨叹道:“法孝直若在,一定能制止主公

  • 大清最强盛的康乾盛世,采取的是什么民族政策?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清朝康乾盛世时期,我国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民族问题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么这一时期的清政府采取的是什么民族政策呢?北方与西北清初蒙古分四大部。其中准噶尔汗国与沙俄友好,其可汗噶尔丹灭领叶尔羌汗国与青海和硕特,又占领喀尔喀蒙古,喀尔喀三部南下投靠清朝。康熙帝时期首先派萨布素于雅克萨战役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