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日本浪人和日本武士之间有什么区别,他们又为什么会大批量的涌入中国?

日本浪人和日本武士之间有什么区别,他们又为什么会大批量的涌入中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594 更新时间:2024/1/18 7:05:53

对于日本浪人这一类人是既熟悉又陌生,在一些影视剧中他们的行为不是烧杀抢掠就是到处找人单挑,那么日本浪人日本武士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他们又为什么会到中国来?

一、古代日本的“浪人”

古代日本虽然小国林立,但是其传统疆域仅限本州、四国、九州三个大岛,北海道是虾夷人的领土,直到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人才强行侵占北海道,变为其领土,由此日本领土由三大岛变为四大岛,因此日本传统化也仅限于本州、四国、九州三个大岛。浪人原本意思是离开自己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小国流浪的一类人,也称作“浮浪”。

二、镰仓时代(1185年-1333年)、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的浪人

这一时期浪人所指范围缩小到专指武士人群中失去领地、藩主,经济上没有依靠的人。日本社会阶层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士”就是指武士,他们处于社会的最高层,包括高级武士和中下级武士。武士以自己的阶层为荣耀,忠心保护领主(也就是大名)的安全,并从领主那里获得俸禄。武士所遵守的道德是“忠君、节义、勇武”,如果领主被杀或失去领地,这些武士一般不会选择新的主人,就暂时处于流浪状态,直至他们找到主人为止。另一个背景是这时期小规模战乱不断,各处大名需要的是真正能战斗的士兵,武士选择新主人的机会就相应变少。这样一来,没有领主就意味着没有俸禄,武士阶层除了战斗和保护主人,没有其他长处,又不能降低身份去经商,失去经济保障的这群武士就发展成为浪人。他们经结党偷盗、制造混乱,变为日本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时期的浪人意思与“浮浪”意思接近。到室町时代末期,因浪人犯罪后坐牢又出现了“牢人”一词。(在日语中“浪人”和“牢人”发音相同,都读作“ろうにん”,所以在这里“牢人”一词属于一语双关。)

三、战国时代(1467—1585年)的浪人

日本的战国时代是一个大小合战不断发生的时期,战乱导致人口丧失严重,这一时期即使领主被杀成为浪人,再次获得职位的可能性也很大,而且他们还崇尚用实力说话,武士与领主的主从关系并不紧密。如果不满领主所给的俸禄,可以随时离开,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领主,甚至普通武士也可以凭借自己实力变为大名。比如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士藤堂高虎一生共换过10个领主,最后自己还凭实力成为伊势津藩的第一代藩主。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三岛后,大规模战乱逐渐平息,领主不再需要人数庞大的武士家臣。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上位,关原合战(关原之役)后大批领主遭到打击,领地规模和收入都降低了,领主养不了过多的闲人,于是又产生了一大批浪人。

四、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的浪人

进入江户时代,浪人群体又有了新变化。一方面,由于德川家康结束了战国时代的混乱局面,日本政局趋于稳定,各领主对武士人数的需求降低,出现了武士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德川家康又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大名的政策,特别是原本属于丰臣秀吉的外样大名遭到严重的打击,不仅大名的名分被废除而且后代也无法继承身份,大名数量的减少直接导致大批武士无领主可以依附。在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下,一大批武士“失业”发展成为浪人。幕府视浪人为巨大威胁,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如限制居住、流放郊外、不再任用官职等。1633年至1639年,幕府先后5次颁布锁国令,开始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朱印船贸易(对外贸易)和对外交通。这对于浪人来说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限制了浪人出海成为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等地的数量;二是留在国外的日本浪人无法返回日本制造混乱。

到了江户末期,浪人积极参与政治运动,尤其是明治维新时期,这些中下级武士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段时间内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部分武士思想发生转变,出现了很多崇尚自由,自动脱离领主的人,自动成为浪人;二是由于江户末期,日本身份制被迫放开,一些小工商业者或普通百姓等非武士阶层喜欢“苗字带刀”,自称浪人,浪人的群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明治维新后,“士农工商”四个阶层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四民平等”的政策,浪人的身份也就消失了。

当然,明治中后期开始,日本加快了侵略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步伐,这些已经被废除的武士阶层,闯入朝鲜和中国耀武扬威,欺凌当地百姓,日本习惯上也称之为“浪人”。

五、日本现代社会中的“浪人”称谓

虽然从明治时期开始,浪人作为一个群体已经消失,但是日本现代社会仍然存在“浪人”的称谓,比如日本高中生没有考上大学(日本与中国不同,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计划第二年继续考大学时,就会在一些培训学校或预备学校复习备考,这段时间就称为“浪人时期”。第一年没考上大学的人称为“一浪”,第二年没考上大学的称为“二浪”,以此类推。

除此之外,在就业考试、各种资格考试中没有通过考试,备战第二次、第三次考试的人也会被称为“浪人”。有趣的是,暂时离开工作岗位一段时间的人也被称作“浪人”,当然现代日本社会的“浪人”只是历史上浪人的衍生意思,这也是我们了解日本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其实说简单点,浪人,就是日本武士发展了很多年后的样子,德川时代,日本的社会一共有四个阶层,等级和我们中国一样也是士农工商,毕竟制度就是我们学的。而这个武士,就在士这一阶层中他们也是日本的领导者之一,但是后来日本明治维新,武士阶层被革除了,没有了特权,没有土地,这些人彻底成为了闲散人员,而当年和他满同等级的一些贵族则是早就直接成为了资本家,运气好一点武术靠着自己的人脉关系,勉强自己能打工打工,能创业创业,好歹是活了下来。

但是最底层的武士们要什么没什么,常年依靠政府的补助,脱离了政府则是完全活不了,整天依旧闲逛,但实际上已经没有社会地位,而那时候这样的日本武士有十几万人,而就是这些人成为了日本的浪人。谁带一提,明朝的倭寇其实并不完全是武士们,这些人很多人都是日本战国中败将、难民、再加上一些海盗、商人和中国过去的好多叛徒等,这些人才是倭寇的完全体。

而紧接着,浪人则成为了日本军队的急先锋,这些无业游民开始随着日本人侵略中国,在日本占领了东北以后,浪人们看到了似乎在这里有着光明的前途,很有可能混上一官半职的,于是就开始随着大部队移民到了这里,镇压东北的抗日活动,对当地人们烧杀抢掠,尤其是伪满洲国成立后,这些原本的无业游民一下就成为了顾问,成为政府官员,帮着日本“治理”东北地区,于是他们恢复了往日的霸道,在东北这片土地上面肆意的撒欢,据说当年有一队反抗组织因为潜入军营中杀了几个浪人,就引来了这些人的疯狂报复,导致一个村的人民都被他们屠杀。

而这些浪人在中国土地上的罪行相信大家在很多的纪录片和影视剧中都有看到,这里就不再多提,简单地说,浪人其实就二十日本当年社会革新后所诞生一些无赖人员,虽然他们并非是日本军队的正经编制,或者薯片他们干脆就是移民,但是他们在我们土地上面的罪孽,丝毫不亚于当年的侵华日军。

标签:

更多文章

  • 项羽武功盖世,初露锋芒的项羽拿了谁试刀?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项羽的武力值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在项羽还未成名的时候,通过哪件事让他名声大噪,从此威震天下呢?陈胜起义的消息也越过大江,传到了江东大郡——会稽,这会稽郡,说起来可是个大郡,管辖着今天浙江的大部分和江苏的南部,居民在百万人左右,下设大小20多个县城,当时在任的郡守,唤作殷通。会稽,其实就是会计。绍兴有座

  • 永乐皇帝朱棣的迁都之谜,为什么要迁都?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北京是明朝时期我国北方的边境,面对着北方外族的入侵,北京是首当其冲者,既然这样,朱棣为何还要将首都迁往北京呢?明太祖定都南京。到了第三代明成祖(十三陵长陵埋的那个皇帝)时,把朝廷搬到北京来了。这件事情在历史上有什么意义?他当时为什么非迁都不可?前面讲到,明太祖的军队打到北京以后,元顺帝跑掉了,元朝失

  • 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刘备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将蜀汉的国家大事托付给了诸葛亮,并示意他可以在刘禅昏庸无能之时取代刘禅,这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巨大的信任。当刘备听闻关羽被杀后,死活不听诸葛亮之良言相劝,执意攻打东吴,结果,被东吴火烧联营之后,狼狈逃回白帝城,然后,一病不起,也就是此时,恰好诸葛亮前来看望他,于是,刘备开始将刘禅

  • 三国中真正不惧怕关羽的名将,你知道有哪几位么?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被称为“美髯公”,因为他的胡子很长很美。《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被称为“武圣”,纵观关羽一生,斩颜良、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震江东堪称万人之敌。那么,在三国里面谁能与之匹敌呢?第一位:吕布字奉先,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在

  • 三国时期,司马懿为什么要害死张郃,理由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在三国当中,张郃原本是袁绍的部将,在官渡之战投降曹操,侍奉曹魏三代君主,也是三国后期少有的良将之一,可为何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之时,司马懿为何要害死张郃呢?为何要害死他?《三国志》注引《魏略》记载:“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

  • 二战传奇,这个普通的美国大兵,成功俘虏1500名日本兵,原因竟靠这个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近代历史上二战时期可以说是,涉及到了全世界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作为侵略者的日本,受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影响,日本士兵在战场上几乎个个都是亡命之徒,可是你知道有位普通的美国大兵,成功俘虏1500名日本兵,原因竟靠这个。盖伊·加保顿,是1926年3月出生在洛杉矶的墨西哥后裔。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12岁时被当

  • 秦国灭亡 是章邯一人的过错还是项羽太强了?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秦末,章邯是秦二世手中最后一枚棋子,而且章邯同时也对秦朝忠心耿耿,令人不解的是,章邯却在最后和项羽的战争中却主动向项羽求和,这一求和直接导致了秦国的迅速崩溃瓦解,那么秦亡是章邯一人之过还是项羽太强?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助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历经500余年,32代君王,至前207年

  • 明朝灭亡 只因崇祯皇帝的三大昏招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话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且屡次剿灭都平息不了,最后大大缩短了明朝的寿命,很多人觉得这些原因归结到明末吏治腐败,政府财用匮乏以及灾横行催化内部矛盾上,其实不然,明朝的灭亡只因崇祯的三大昏招。这么说的话可能会有人就不同意了,崇祯皇帝勤勤恳恳十七年,一生节俭平日吃穿用度俱不讲究,自己也总是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

  • 历史上秦始皇聪明吗?你看看这三点就知道了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建立封建王朝的皇帝,更是为后来几千年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统一六国修建长城无不在诉说他的丰功伟绩,这样一位君王可以说的上是很聪明的,那么他的聪明体现在哪呢?你看看这三点就知道了。第一,我们都知道在他还没有统一六国的时候,那些诸侯国都各自为政,所使用的文字形体也都不一样

  • 在古代打仗为什么一定要攻打城池,绕过去不行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在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攻城的这个画面,士兵扛着云梯,舍生往死前冲,而城楼守方的士兵则往城下投石块,金汁热油既然攻城伤亡惨重,为何一定要攻打城池,不选择绕过城池呢?直奔目标不是更好吗?其实古人打仗也不想打围城战,因为消耗实在是太大了。但是,城池却是不得不打,因为如果不打下城池,直接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