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曹操一生之中都想让曹植继位 为什么临死之际却突然变卦选择曹丕?

曹操一生之中都想让曹植继位 为什么临死之际却突然变卦选择曹丕?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30 更新时间:2024/1/16 5:13:16

三国时期曹操称霸一方之后却一直没有选择称帝,这其中有着诸多的原因,当时他最想让曹植成为皇帝,但为什么到临死之际的时候却变了呢?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十一月,曹丕登基称帝,曾对群臣感叹:“孝廉长兄(曹昂),最应当继承这个位置。如果仓舒(曹冲)还在,也轮不到我来当皇帝。”目的是说,我这个皇位来得十分幸运,所以我一定会非常珍惜,努力当一个明君,希望大家能够全力支持。

可见,当初曹操虽有25个儿子,但他心目中最佳的接班人应该是长子曹昂和环夫人所生的曹冲。

曹昂,字子修,“聪明且性情刚胆谦和”,二十岁举孝廉。只可惜在曹操一征宛城张绣期间,为了掩护父亲逃生,他将自己的战马让给父亲,自己则步行护卫,不幸战死。

曹冲,字仓舒,“曹冲称象”足见其智、聪,“智救库吏”足见其慧、仁,被称当世神童。仅年13岁,不幸夭折。曹操因另一神童周不疑,只有曹冲才有能力驾驭,而曹丕无此才能,因此将周不疑处死,以消后患。由于曹冲之死,令曹操伤痛万分,老泪纵横,比赤壁大败对他的打击还要大。从此,他称霸天下的热血渐渐冰冷,曾经写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豪情诗句的身影再也难以看到。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赤壁之战前后的曹操简直判若两人。其主要根源就是因为赤壁大战期间,曹冲病死对他的打击。正所谓:“知子莫若父。”对于勉强可以继任的曹丕和曹植哥俩,他们有多大的才能,曹操心知胆明,绝对无法完成自己的遗愿,因此在他病逝之前,也从未对曹丕提到一统天下之类的遗言。可以说,曹冲之死犹如一把屠刀斩在了曹操的雄心壮志上,给人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

后来,曹植自小聪慧而颇受曹操喜爱,又因他提笔而就《登台赋》,力压满朝文士,所以曹操对他寄予厚望。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打算东征孙权,封曹植为临淄侯,令其留守邺城,并告诫他:“你和我当年一样,都是23岁担任顿邱令,希望你能发奋图强,做出成绩来。”这明显的就是曹操给他一次独当一面的机会,想以此来检验他的能力。

曹植是一个天才,性格狂放不羁,说话与做事都看自己的心情。爱看书、爱写文、爱喝酒,经常喝得大醉。因此,早期的他深得父亲曹操的喜爱。二十多岁时,就被封为食邑万户的临淄候。

这个时候的曹操是重点培养曹植的。他为这个最聪明、最有才华的儿子挑选的属官都是一些稳重成熟的名士,如司马孚邢颙等。他希望曹植能够像他期望的那样,褪去才子表面的光环,去掉内心的浮躁,成为一名合格的继承人。

但曹植却一次又一次地让自己的父亲失望,他不喜欢那些父亲为他挑选的说话做事一本正经,常常规劝他不能恃才傲物,说话做事要给自己留后路的名士们。却对那些和他一样骄傲却棱角分明的人异常亲近,久而久之,那些曹操给他选择的名士们都离他远去。

曹植丝毫没有意识到,他的这些行为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他仍然整天我行我素,对自己以及身边属寮的行为不加约束。

原本曹操好几次几乎已经下定决心想立曹植为太子,只是因为他的文人气、才子气太浓,常常我行我素,不注重自我休养,饮起酒来毫无节制,因酒误事时有发生,因此很令曹操失望。

由于曹操长时间的犹豫不决,朝中渐渐形成了两大“党派”,即:一派是拥护曹丕的桓阶、邢颐、吴质贾诩等人;另一派是拥护曹植的丁廙、丁仪、杨修、孔桂、杨俊等人。他们各自结成党羽,相互算计,制造舆论。当时杨修在曹操身边任主薄,对于曹操的想法把握颇准,因此曹植的一举一动颇受曹操欣赏,对于曹丕极为不利。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司徒赵温举荐曹丕任职,但是曹操认为赵温举荐他的儿子,并不是因为曹丕有真才实料,而是有所图谋,因此命守光禄勋郗虑持节奉策,罢黜赵温的官职。

可见曹操对曹丕是多么的不看好。

面对如此不利局面,曹丕向贾诩问计,贾诩告诉他:“只要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了。”之后,曹丕处处以孝、仁、善的形象处理各项事务,因此曹操感到他是一个实心用事,踏实勤奋的人,但依旧难以决断。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曹植又因两次喝酒误事,给他的顺利继位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第一次,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当曹操外出巡查之时,曹植借着酒兴,不顾朝廷法度,私自坐着王室的马车,擅自打开王宫大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曹操闻报后大怒,当即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第二次,当曹仁关羽围困期间,曹操任命曹植担任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前去解救曹仁。但是,命令下达后,当时的曹植却是酩酊大醉,无法受命,于是曹操大失所望,从此不再重用于他。

后来有一天,曹操私下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但是贾诩却闭口不言,曹操再次相问,贾诩这才道:“魏王,下官正在想袁绍刘表啊。”袁绍和刘表皆因废长立幼,造成兄弟间相互攻伐,最终便宜了曹操。曹操一听这话,心下了然,于是不再犹豫,决心立曹丕为太子。

可以说,劣势曹丕能够打败优势曹植,即位大统,其转折点就是曹植的两次喝酒误事,与贾诩的一句“下官正在想袁绍和刘表啊。”这才给了曹丕扭转乾坤之机。也因此,依计行事害死曹昂、曹安民典韦的张绣及后人遭到曹丕的报复,而其主谋贾诩反倒颇受曹丕气重,被拜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附马都尉,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所以,贾诩才是曹丕成功上位的核心关键。

标签:

更多文章

  • 董福祥是谁,为什么八国联军点名处死,慈禧都不敢不动他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许多优秀的将领,例如郭子仪,霍去病等人,而晚清末期也有,他就是董福祥,那么为什么八国联军点名处死,慈禧都不敢不动他呢?清末时期的清朝,已经可以说是油尽灯枯的状态。没有多少勇将。各个贪生怕死,关键是自己的主子都是一副这样的状态,手下们更是不敢有丝毫越居。但是也有英勇之人,比如说清

  • 才子官场发迹后,竟对妻子说只能做妾!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都说现代的社会有许多的渣男,但是在古代也有这么一位渣男,他是著名的诗人戴复古,官场发迹后,竟对妻子说只能做妾,这是怎么回事呢?南宋著名诗人戴复古,他是一个十分自由散漫的诗人,他的一生都未曾入仕,一直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这也是他自己的追求。他浪迹了一生,直到后半辈子才隐居。他曾向陆游学习写诗,因此他

  • 四代才子之唐伯虎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我们经常都能在电视上看到周星驰演的电影,其中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让人印象深刻,四大才子中的唐伯虎被演的搞笑不禁。四大才子是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和周文宾。而唐伯虎是四大才子中最出名的一位,今天我们来说说唐伯虎的两则小故事。唐伯虎不仅擅长绘画,而且书法颇佳,诗文也不拘一格,他的扇面书画极为有名。

  • 关羽被擒,曹操为什么没有杀他,曹操不杀关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关羽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关羽在下邳时曾被曹操擒获,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曹操当时不杀关羽呢?建安五年,袁绍和曹操的战争蓄势待发,迫在眉睫。此时的曹操,正决意东征讨伐已经占据徐州的刘备,为了在与袁绍正面冲突前,先扫

  • 嘉庆赐死和珅之后丰绅殷德报复嘉庆皇帝的手段算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只可惜了和孝公主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清朝时期的和珅是一位大贪官,一生中所犯下的罪过只多不少,在嘉庆上位之后就直接赐予白绫让和珅自缢而亡,按照大清律法,不但和珅本人,就连他的儿子丰绅殷德也难逃一死。但砍了丰绅殷德的脑袋,和孝公主就是寡妇,在清朝的时候,公主是不允许再嫁的。嘉庆思前想后,便决定从轻发落丰绅殷德,只是革去了他的伯爵和贝子的爵

  • 世界上唯一一个太监皇帝——阿迦·穆罕默德·汗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阉人,又叫太监、宦官,是古代一类特殊人群,在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非常长的时间里面都存在。周朝开始的太监制度但是没有留下第一个做太监的人名因为在西周作为一个部落时就已经开始有受过宫刑的人伺候贵族的事。我们其实不要小看了这两个字,太监在历史上有做到权力通天的像赵高,魏忠贤,在中国历史上却还没有一个太监活着

  •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 为什么那个时候匈奴不敢入侵中原?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匈奴在历史中经常来犯中原,三国时期的中原一直动荡不安犹如一盘散沙,按照匈奴人以往的习惯这个时候肯定会落井下石,但在三国的时候却很少看到匈奴的身影,这是为什么呢?匈奴的发展如同抛物线一般,是从弱小到强盛,再到衰弱,最后到灭亡的过程。匈奴人的先祖是夏朝的后裔,商灭夏后,一部分夏朝人向北逃入大漠,由于北方

  • 武则天临死前,为什么将皇位归还给李家?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所以使得贤才辈出。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唐高

  • 成吉思汗喜欢屠城,但这三种人不在里面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相信大家对这句话都不陌生吧,这正是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对于成吉思汗的最高赞美。铁木真时代,可以说是蒙古大军征服世界的军旅史的时代,他率领着他的蒙古铁骑,踏遍欧亚大陆,建立了人类有史以来疆土面积最大的国度。战争就意味死亡,成吉思汗在扩张自己国土的时候,着实是一名

  • 古代士兵行军打仗的时候 吃的军粮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在古代,行军打仗,军粮是很重要的,因为士兵吃饱了才有力气与敌人抗争,那么,古代士兵征战用什么做军粮?军粮不足的时候又是靠什么充饥的呢?行军打战最重要的就是粮草,如果粮草不到位的话,那么对于整个军队的士气以及斗志都是有很大的联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种粮食一直被他们所沿用,并且用着还特别好,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