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宋军到底有多“怂”?所谓70%的胜率不过谣言而已

宋军到底有多“怂”?所谓70%的胜率不过谣言而已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71 更新时间:2023/12/19 16:30:10

宋朝虽说人民生活富足,在军事力量上却是最弱的,也可能是长期富足的生活麻痹了他们的神经,宋朝在面对外敌进犯时,几乎没有能与之一战的能力。

要论历朝历代军事之弱,宋朝龙头老大的位置怕是难以撼动——至少在人们印象里是如此。宋初二代皇帝赵光义御驾亲征和辽军干仗,被流矢射中,要不是御前侍卫拼死救出,怕是做了对方的阶下囚;宋代中期的徽、钦二宗,干脆直接让人家女真人冲到家里捉走,死后尸油被弄出来点油灯;宋朝末代皇帝赵隰更是被元军逼得跳海自杀……试问,有哪一朝的皇帝比宋代的皇帝混得还窝囊还丢人还悲催?所以,宋朝被挖苦为“送朝”,宋军也被戏称为“怂军”,一点不冤枉。

下面三幅地图,可以形象地证明“大宋”之“小”,宋军之”怂“。

唐代极盛时期版图(图注)

北宋版图(图注)

南宋版图(图注)

王安石进行军事改革前,宋军到底怂到什么程度?来开开眼。

一看体制。大伙儿都知道,北宋开国很不硬气——身为武将的赵匡胤欺负柴家孤儿寡母,十分不光彩地攫取了胜利果实。太祖赵匡胤担心别人学自己,于是定下本朝基本国策——“提防武将”,为此甚至不惜以损伤战斗力和降低军事效率为代价。一方面“以文制武”,部队训练由地方行政长官负责,专业将领不得插手;另一方面,指挥与管理训练分离,指挥员平时接触不到士兵,训练管理者战时指挥不了部队,“兵无常帅、帅无常兵”导致“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面对辽军和西夏部队,宋军为啥屡战屡败?根子就在变态的军事体制上。

电视剧《大宋传奇之赵匡胤》中,陈建斌扮演皇帝(图注)

二看兵力。北宋常备军在历朝历代中也许是最多的,但打的败仗也最多,怎会产生如此矛盾的现象?北宋实在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朝代,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奇葩”一朵。历代封建王朝开国后,工作重心由军事转入经济,大兵们会陆续退伍,军队数量逐步减少。北宋倒好,国都定在四战之地的开封,加之外患不断,又攥着逢灾年把灾民吸纳为兵以求稳定的“传家宝”,结果立国后兵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渐次增加,造成积重难返的“冗兵”问题。改革前,宋军总兵力最多时达125.9万人。当时,宋军和辽、西夏的大仗小仗不绝如缕,国库银子稀里哗啦倒进战争的窟窿,根本回不了本。就算不打仗,养这么多兵对国家来说也是沉重的负担。在太子身边工作、供职集贤院(相当于今天的社科院)的富弼指出:“自来天下财货所入,十中八九瞻军。军可谓多矣,财可谓耗矣。”

三看训练。宋朝统治者追求的是稳定,满足的是偏安,讨厌的是外战,所以摆支军队在那儿能震慑老百姓就行了,至于训练不训练,无所谓。战时要冲得上去,平时得看得出来吧,宋军平时是什么形象呢?披上盔甲,连马都上不去,好不容易上去了,跑出去不远就跌落下马;练习射术,弓拉不满,“皆往空发箭”,射出去20步就掉地上了,根本上不了靶……边防兵总人数挺吓人,可按照欧阳修的说法,“十人不当一人”,70-80万实际只有7-8万的战斗力。宋军什么总是打败仗?宋人自己做了很精练的总结:“以屡易之将驭不练之士,故战必致败。”

四看管理。管理是静态的战斗力,但宋军的管理相当糟糕。轮流站哨没什么技术含量,也是士兵的基本职责,但不少士兵自己不干,雇人代工,行军时连随身携带干粮都嫌重,也要雇人。宋军没有军人的样子,倒像街上的小混混,“终日嬉游廛市间,以鬻伎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欧阳修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着急:“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战斗乎!”

五看武器。体制不行、训练不行、管理不行,武器好也行啊,可宋军在装备上也一塌糊涂。史载,士兵们常“执钝折不堪之器械”。这话说得有点模糊,来点具体的:刀刃不锋利,结合部没粘牢,长短大小也不合适……进一步“追究”,则是体制问题。武器研制由三司胄案负责,“三司”是个什么衙门呢?管钱管物的。也就是说,军队武器装备研制居然由财政部下面的二级部负责!这些人对对财务报表还可以,在武器装备上完全是外行,由他们监制武器,可以想见结果怎样。史载:“造作之所但务充数而速了,不计所用之不堪。”您也许会问,难道没人告没人查也没人负责?答案是:“经历官司,又无检责。”此外,与北军作战,马匹也是重要装备,但宋军极度缺马。据宋祁(《旧唐书》主要作者)的说法,宋仁宗时期,骑兵没马的居然达到80%-90%。

宋军在辽军面前不堪一击(连环画)

六看实战。古代中国军队有“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之称,宋军尤其对得起这个评价。打仗一看将领,二看士兵,三看武器。宋军的士兵和武器不行,将领也不行。开国之初,宋军的战斗力应该是最强的,如果再有皇帝亲自带队,理论上应该表现不错。实际上呢?赵宋灭了南方诸国,又盯上北方,想从辽军手里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但宋军还是不给力,被契丹人揍得满地找也,连赵光义都中了箭,差点被俘,马也没了,只好连夜骑驴子逃跑,那个狼狈啊。至于宋代中后期的军队,就更不行了,在史家笔下是这样的形象:“兵谋战法素不知晓”;“战则先奔”。近年,居然有人为宋军翻案,说宋军的胜率达70%。上面聊了那么多,如果你还相信这个数据,我只能说你够勇敢。其实,胜率70%这个事,已经有人用科学的数据和严密的推理证过伪、辟过谣了,大伙儿可自行百度。宋军70%的胜率水分实在太大,怎么回事呢?如果把战争比作拳赛,宋军严重不自信,基本不主动进攻,而是双手紧紧护头,偶尔偷袭一下,好赖顶住对方7拳,然后撑不住了,被连打3拳败倒趴地。但统计数据却可以像美丽的肥皂泡——宋军胜率70%,对方胜率30%。一戳就破,有意思吗?

可以说,一支糟糕军队所有的毛病,宋军几乎都集于一身。尽管国家把服役年限延迟到61岁(比秦国的56岁还晚),但宋军除了在数量上壮观,其他方面几乎一无是处。

王安石变法,在多数人的印象里,是一场经济改革。其实,王安石也给军队动了手术,而且连下6刀……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代有没有僵尸,如果男僵尸碰到女僵尸会发生什么事情?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僵尸这种东西,娱乐一下看看就好,千万不要当真,中国古代有类似的故事记载,不过也只是存在于野史当中。亲们看过《盗墓笔记》、《鬼吹灯》这些书。早些时期,香港还流行过僵尸片,现在美国人也喜欢拍这一类的题材。那么,到底有没有僵尸呢?在一些志怪类的笔记里,倒是经常可以看到僵尸的记载。比如有一个叫《僵尸求食》的

  • 为什么说五指山对孙悟空来说或许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后,方才经过菩萨的安排,被路过的唐僧救了出来,不过他的人生也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但是这条路真的对吗?这里说的结局是对取经前那个无法无天的孙悟空——扰乱天庭、天庭镇压、大闹天宫、如来降服、五指山。对孙悟空来说,除了五指山还有别的结局吗?有,死亡!为什么这么说,孙悟空上天是必

  • 赵武灵王:如何摆平反对派?我比商鞅高明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现在看来无非就是换了套衣服打仗,然后装备了弓箭而已,但在当时却受到了很大的阻挠,且看当时的改革家是如何处理的。几乎所有的改革,都会遭遇强大的反对派。“胡服骑射”尽管只是换套衣服,也未能幸免。如何摆平反对派,是改革家们非常头疼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最铁腕的当属商鞅,不管你赞成还是

  • 历史上最能睡的人,皇帝竟赐给他3个美女,号称睡仙呀!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自从中学时期起,面对沉重的学业,我们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好好睡一觉睡到天荒地老,不过比起下面这位神仙来说,我们的睡觉就显得非常小儿科了。五代宋初时期著名道教学者陈抟应该是历史上最能睡的人,他字图南,自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他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

  • 原来中国历史上不止一次敲打过印度?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过他这个历史就是一部被殖民侵略,被奴役的历史。最近中印边境局势紧张,印方不断挑衅并企图越过边境线,这是赤裸裸的作死行为。不过其实在历史上,我们已经教训过印度很多次了,奈何阿三迷途不知返。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般不怎么招惹别人。然而大伙儿都知道在上世纪60年代

  • 他当皇帝为什么杀了自己百名侄子?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说起十六国那段历史,北燕占了比较浓重的一角。慕容家统治北燕,一直到慕容云时期(后燕惠慜帝慕容宝的养子),故事出现了一点点转折。慕容云此人疑心病太重,当了皇帝但是却认为自己不是鲜卑人,内心有点小自卑。他为了收买人心,天天开放府库,赏赐文武百官,这个皇帝做的也是相当的不容易。慕容云的手下有一名大臣冯跋,

  • 为什么《布列斯特要塞》在军迷圈中口碑这么好?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上周五的正片,军武带领大家体验一回战斗种族的军事文化之旅,那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部二战电影:《布列斯特要塞》。此片战争场面真实而惨烈,空袭、爆炸、火炮、坦克重机枪、火焰喷射器,样样都有,是值得一看的大片。关于这部电影剧情的介绍是这样的——苏德战争爆发,靠近波兰边境的白俄罗斯小城布列斯特要塞最先遭受德军

  • 一句话杀死吕布的,并非刘备,而是他,曹操的死忠和看护人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曾经如孤狼般独行在中原大地上的吕布,成了乱世枭雄曹操的俘虏。对于吕布,曹操还真有些舍不得杀,因而他将询问的目光瞅向了身边的刘备。“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说的很绝:“明公,你难道没有看见吕布是怎样对待丁原和董卓的吗?”这“神补刀”的杀伤力很大,将吕布定型的同时,也是为吕布形象

  • 竹子做盔甲?看似寒酸的日本古代武器工艺之精值得我们深思!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制刀:日本古老的“阳光职业”日本刀是举世闻名的古代兵器之一。日本在8世纪就研发出了独特的兵器制造工艺,日本刀无论在刀形还是规格上都有其特殊标记。日本文武天皇(697—706年)在位时,有个名为“天国”的铸刀名师,类似中国的干将莫邪,从他之后日本古兵器开始正式摆脱中国刀剑的式样自行研发。这段时期,日

  • 1946,民国北京真实寺庙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1946年,北平。白云寺道士1946年,北平。白云寺道士,110岁。1946年,北平。北海的大西天寺,在北海西北角1946年,北平。碧云寺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其金刚宝座塔建于明代,共八座,这是其中一座。1946年,北平。东岳庙内,文臣武将。1946年,北平。喇嘛教妙应塔,俗称白塔。19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