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野史和网文曲解历史,真实的唐朝其实是这样的

野史和网文曲解历史,真实的唐朝其实是这样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85 更新时间:2024/1/17 11:05:28

我们了解历史要通过全方位的渠道,不能只通过影视作品和野史小说,这样了解的历史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1.唐朝人以胖为美?

一说到唐朝,很人多会认为唐朝崇尚“丰颊肥体”,著名的杨贵妃就是个丰腴的人,但实际上这是对唐朝审美观的误读。盛唐时期,对额宽、脸圆、体胖的女性的确有特殊的偏爱,但事实上,唐朝的审美是多元化的。如玄宗的爱妃杨玉环“丰腴艳美如出水芙蓉”,另一位爱妃梅妃则“清瘦俏丽如梅”,这至少说明清瘦也是符合当时的审美的。

那唐朝的主流审美究竟是什么呢?我们首先来看玄宗当时为太子选美女时的标准:高力士派人选民间美女“细长白晳者”五人以赐太子。同样,我们再来考察唐代诗人笔下的审美取向。在唐诗中,咏叹女性纤细的诗句随处可见,“细腰”等形容词用的最多(《全唐诗》中有50次)。如:“杨柳小蛮腰”、“秋千细腰女”、“愿作轻罗著细腰”、“舞风歌月胜纤腰”等。杜牧在陕西曾遇到一位身材肥硕的酒妓,还特意写了一首《嘲妓》来讽刺对方太胖。可见,在唐朝纤细柔美依然是社会所崇尚的主流。与此相对的是,在唐诗中咏叹身材肥硕的诗文却很少,偶尔的诗句也描绘的是“玉肌丰”,但“丰”并不等于“胖”。

也许我说到这里还是有很人多不信。那我们再来看唐代画家们画的宫女仕女图。以著名《步辇图》为例,《步辇图》中画了9名宫女簇拥着唐太宗前行,这9名宫女身材标准,根本算不上胖。而《簪花仕女图》中的人物也只能算得上是“丰颊”(因为当时的北方女性多为方脸、宽脸)。

事实上,在多元化的审美观念中,唐朝不仅有历代所崇尚的瘦为美的主流审美观,同时加入了对壮硕、丰满的另类审美,尤其是初唐时,受胡俗影响,时人多追求壮硕。而且唐代女性服饰宽大,这也导致了通常认为的唐以胖为美的谬误。张泌《妆楼记》中就称:“妇人作裙……用布一匹”,以至于唐文宗时不得不规定“衣袖一律不得超过一尺三寸”。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人将胡人风俗当作动乱原因之一,所以在审美观上摒弃了对壮硕的追求,恢复了华夏单一的“细瘦、纤弱”的审美习俗。

2.贞观之治李世民坐享隋朝留下的大量粮食的成果?

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的贞观之治是一场骗局,因为隋朝提前准备了100年的粮食储备,而唐朝总人口又少于隋朝,所以隋朝生产出来的足够全天下人食用数十年之久的粮食,就构成了李世民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

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先来比较下隋唐两朝的人口峰值数。据《通典》记载,隋大业五年(609)是隋朝的人口高峰,“炀帝大业五年,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六,口四千六百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此隋之极盛也。”即890万户,4600万人。

唐朝的人口峰值出现在天宝十三年(754),《旧唐书》记载:“十三载有户九百六十一万九千二百五十四,口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即961万户,5288万人。

唐初人口数少于隋朝,武德年间全国不过200万户,这主要是因为隋末战乱导致的,并不是因为唐朝经济实力不如隋朝无法促进人口增长。

接下来我们再逐一分析认为隋朝粮食储备很多的史料依据:

(1)贞观十一年(637),监察御史马周曾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

很多人将这条记载解读为隋朝的西京府库储备充足,一直用到了贞观年间。但实际上,早在隋朝大业年间,府库就已靡费一空。

《通鉴》记载,隋大业十二年(616),“四海糜沸,食无仓凛,唯资野掠,常苦不给。”为解决粮食问题,李密发兵攻克隋朝兴洛仓、洛东仓,“开仓恣民所取”,当时盘踞东都的王世充也因缺粮来夺取这两处粮仓,多年的拉锯战,最终导致粮食耗尽。

再来看唐军情况,《旧唐书》记载,李渊进入西京长安,“倾竭府藏以赐勋人,而国用不足”,可见,此时隋朝留下的府库早已空虚。

贞观二年时,尚书左丞戴胄也曾说:“及大业中年,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今丧乱之后,户口凋残,每岁纳租,未实仓廪。”并建议在各地设立义仓,储存粮食。

那为什么马周说西京府库一直用到了贞观年间呢?因为唐朝一直在往府库中储备粮食。《通典》说的很明确:“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

我们现在的粮食储备期是4-5年,因为超过这个年限粮食就会发霉引起中毒。如果隋朝真有如此巨量的粮食储备留给唐朝,这些粮食又是如何历经数十年(期间还有战乱)而保存完好的呢?

(2)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

事实上,含嘉仓虽修于隋代,但在唐初时才成为重要的储备粮仓,一直到北宋还在使用,但这并等于宋朝时还在吃隋朝留下的粮食。

所谓“炭化的谷子50万斤”的确存在,却并不是隋朝留下的,因为刻铭砖上明确写着“天授”、“长寿”、“万岁通天”、“圣历”等字样,这些都表明,炭化的50万斤谷子最早也在隋亡七八十年后的武则天时期了,怎么可能是隋朝留下的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经历过数次比较大的人口起伏,这个朝代是历史上人口最少的朝代。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中国是现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实在历史上,我国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人口起伏时期,随着战争和和平的交替,人口数量也是起伏不定。除却远古时期,中国历史上人口最少的应该是五胡乱华吧。在三国时期,那时人口已经减至数百万。并且三个政权战争不断到三分归晋后,又经过八王之乱,以及少数民族的屠杀。那时候应该中国历

  • 深入了解晚晴漂泊的怪才辜鸿铭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辜鸿铭是我国晚清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他学贯中西,曾经留学多个国家,在多个领域均有相当的建树。辜鸿铭故居在柏树胡同,是典型的中国式建筑。辜鸿铭故居在一条长长的胡同里面,这个胡同大约有500多米长。当时这个胡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椿树胡同,因为该地原种有一棵椿树,所以便得了这样一个名字。辜鸿铭故居拆迁前照

  • 百姓人家大门上都有门神,那么汉朝的门神是谁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在门上贴门神是我国百姓家的传统习俗,现代人家的门神一般是唐朝的秦琼和尉迟恭,那么在唐朝以前的汉代,百姓家的门神是谁呢?门神为民俗所奉的司门之神,由来已久。《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可见自先秦以来,上自天

  • 宋军到底有多“怂”?所谓70%的胜率不过谣言而已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宋朝虽说人民生活富足,在军事力量上却是最弱的,也可能是长期富足的生活麻痹了他们的神经,宋朝在面对外敌进犯时,几乎没有能与之一战的能力。要论历朝历代军事之弱,宋朝龙头老大的位置怕是难以撼动——至少在人们印象里是如此。宋初二代皇帝赵光义御驾亲征和辽军干仗,被流矢射中,要不是御前侍卫拼死救出,怕是做了对方

  • 古代有没有僵尸,如果男僵尸碰到女僵尸会发生什么事情?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僵尸这种东西,娱乐一下看看就好,千万不要当真,中国古代有类似的故事记载,不过也只是存在于野史当中。亲们看过《盗墓笔记》、《鬼吹灯》这些书。早些时期,香港还流行过僵尸片,现在美国人也喜欢拍这一类的题材。那么,到底有没有僵尸呢?在一些志怪类的笔记里,倒是经常可以看到僵尸的记载。比如有一个叫《僵尸求食》的

  • 为什么说五指山对孙悟空来说或许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后,方才经过菩萨的安排,被路过的唐僧救了出来,不过他的人生也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但是这条路真的对吗?这里说的结局是对取经前那个无法无天的孙悟空——扰乱天庭、天庭镇压、大闹天宫、如来降服、五指山。对孙悟空来说,除了五指山还有别的结局吗?有,死亡!为什么这么说,孙悟空上天是必

  • 赵武灵王:如何摆平反对派?我比商鞅高明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现在看来无非就是换了套衣服打仗,然后装备了弓箭而已,但在当时却受到了很大的阻挠,且看当时的改革家是如何处理的。几乎所有的改革,都会遭遇强大的反对派。“胡服骑射”尽管只是换套衣服,也未能幸免。如何摆平反对派,是改革家们非常头疼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最铁腕的当属商鞅,不管你赞成还是

  • 历史上最能睡的人,皇帝竟赐给他3个美女,号称睡仙呀!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自从中学时期起,面对沉重的学业,我们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好好睡一觉睡到天荒地老,不过比起下面这位神仙来说,我们的睡觉就显得非常小儿科了。五代宋初时期著名道教学者陈抟应该是历史上最能睡的人,他字图南,自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他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

  • 原来中国历史上不止一次敲打过印度?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过他这个历史就是一部被殖民侵略,被奴役的历史。最近中印边境局势紧张,印方不断挑衅并企图越过边境线,这是赤裸裸的作死行为。不过其实在历史上,我们已经教训过印度很多次了,奈何阿三迷途不知返。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般不怎么招惹别人。然而大伙儿都知道在上世纪60年代

  • 他当皇帝为什么杀了自己百名侄子?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说起十六国那段历史,北燕占了比较浓重的一角。慕容家统治北燕,一直到慕容云时期(后燕惠慜帝慕容宝的养子),故事出现了一点点转折。慕容云此人疑心病太重,当了皇帝但是却认为自己不是鲜卑人,内心有点小自卑。他为了收买人心,天天开放府库,赏赐文武百官,这个皇帝做的也是相当的不容易。慕容云的手下有一名大臣冯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