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大明万历皇帝:种下了明朝灭亡的祸根

大明万历皇帝:种下了明朝灭亡的祸根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332 更新时间:2024/1/24 6:34:01

万历,熟悉《明史》的诸位知道,这个存在了48年,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也是从它的时代开始,大明王朝走向了日落西山的地步。

那么,为何万历年间,大明王朝在经历了嘉靖中兴、隆庆新政后,却走向日落西山呢?

一切,都需从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说起。

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13位皇帝,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第3子。

公元1572年(隆庆六年),隆庆皇帝朱载垕驾崩。朱翊钧以10岁的年龄即位为皇帝,是为明神宗,习惯上称他万历皇帝。

要说这万历皇帝10岁冲龄即位,还是年幼的紧,难以执掌朝政。

于是是有了万历前10年的中兴气象。而这10年间,万历皇帝只是皇帝,母亲李太后听政,所有的军政大事都由张居正裁决。

概括说来,万历朝的前10年,在小皇帝明神宗的支持下,张居正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府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状况也大为改善。那时候的大明王朝,自隆庆以来还是呈现了中兴气象的。史书上把这段光彩的事迹唤作“万历中兴”。

前五年以政治改革为重点,后五年以经济改革为主要任务的张居正改革,使得正德、嘉靖两朝以来形成的颓势大有所转变。但随着公元1582年(万历十年),一代名臣张居正的病逝,明神宗开始了亲政道路后,大明王朝开始风雨飘摇。

公元1582年,20岁的万历皇帝亲政。

亲征之后的明神宗似乎缺少了管束,变的放纵起来。

先是万历十年(1582年)三月,那时候张居正还没有去世。万历皇帝就曾效仿他的祖父世宗的做法,在民间大选嫔妃,一天就娶了“九嫔”。上到女色,下到小太监。明神宗那时候的荒唐与明武宗倒有点类似。尤其小太监的玩弄,当时有号称“十俊”,都给事御前,万历皇帝与他们同卧起,好不荒唐。

再到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万历皇帝不知是染上鸦片烟瘾还是沉湎于酒色,搞的很糊涂。

万历十七年(1589年),万历皇帝索性不再接见朝臣,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有相关明代史料记载说,万历皇帝曾经因为立太子的事情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的结果索性是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真是任性的没有道理。

不得不说的是,万历皇帝虽然有这么些不好癖好,怪诞做法。但在他亲征之后的十年间,主持并完成了大明王朝著名的“万历三大征”,还是有功劳的。

万历三大征,主要是指大明王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它们分别是:

1——李如松李成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1592年(万历二十年)

2——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1592延至1593年(万历二十至廿一年)、1597延至1598年(万历廿五至廿六年)

3——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1599延至1600年(万历廿七年至廿八年)

大明王朝“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虽然消耗甚钜。但并没有削弱大明王朝实力。那时候三大征实际军费是由当时的内帑和太仓库银足额拨发。从明史研究记载来看,三大征结束后,内帑和太仓库仍有存银。

虽然在万历皇帝中期,基本上是不上朝。但放诸到大明王朝的阉宦之乱中,万历皇帝时期是没有出现的。没有宦官之乱,没有外戚干政,也没有严嵩这样的奸臣,朝内党争也有所控制,倒也是有所为。

万历皇帝虽然忽略朝政,但对一些重大的国家大事还是有所反应的,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三个:

1——日军攻打朝鲜

2——女真入侵

3——梃击案

从这个层面来说,万历皇帝还是透过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但确实在他在位期间存在着东林党争国本之争等重大事件,也导致了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期。

所谓东林党争,无非是因为万历皇帝朱翊钧的荒怠造成的。史料记载,明神宗晚年身体虚弱,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上朝基本上是没有,倒是有不少谕旨。从不愿意上朝听政,到连大臣们的奏章也不批复。可想而知,在大明王朝,皇帝是唯一决策者,一旦皇帝不愿处置但又不轻易授权于太监或大臣的时候,整个文官政府的运转就可能陷于停顿。

在万历晚期大明王朝的官场大势是这样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委顿于上,百官党争于下。皇帝懈怠政务,百官从东林党到宣党;从昆党到齐党浙党,官僚队伍中党派林立,门户之争日盛一日,互相倾轧,大明王朝能不衰落吗?

所谓国本之争,无非是立太子的问题。国本之争主要围绕着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之间展开,正是因为万历皇帝迟迟不立太子,令群臣忧心如焚。一边是东林党争,一边是国本动荡。国本争论过程梃击案的展开,让本来已走下坡路的大明王朝再度风雨飘摇。

比较滑稽的是,已经长期不上朝的万历皇帝,这次最终一反常态,25年来第一次召见大臣,宣布他的命令,将梃击案草草收场。

纵观《明史》我们可以看到,就在明神宗万历皇帝晏处深宫,“万事不理”,大明王朝从内廷到外廷闹得不可开交之际。辽东后金迅速崛起,不断出兵南犯,向明军发动进攻,辽东战争爆发。

结果可想而知,东征援朝战争和矿税使高淮乱辽以后,边防空虚;再加上后期万历皇帝用人不当,明军屡屡败北。从万历四十四年到万历四十八年,万历皇帝在与后金斗争,但终究是为时已晚。情绪低落,愁眉不展的万历皇帝最终在公元1620年驾崩。

综合评价来看,万历帝朱翊钧曾作为一代英主,在张居正的辅佐下,使大明王朝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但当时文官集团的党争使得政治日益腐败黑暗,东北的女真趁虚兴起,成为了大明王朝灭亡的祸根。终归是他也曾穷奢极欲,横征暴敛,背负了千古骂名。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代亡国后这些帝王被擒获,等待他们的命运是什么样子?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古代亡国后的帝王有如明朝崇祯皇帝自缢身亡的,也有如南宋帝昺被大臣抱着跳海自杀的,还有像商纣这样自焚身死的。不过也有很大一部分王朝的末代帝王,虽然国亡但是身未死,等待这些人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呢?1、秦王子婴:秦二世死后,即位的子婴已经不能再叫秦三世了,而是退称秦王。此后咸阳向刘邦投降,子婴落在了刘邦手

  • 古代帝皇也爱大洋马 他们的跨国恋情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民国时期,国人对外国美女统一赋予一种美称“大洋马”首先,跑不了的是在历史上以风流著称的唐玄宗李隆基(不知道为什么,小编想到某影星了~)说到唐玄宗,那你们肯定第一反应就是:杨贵妃,杨贵妃,杨贵妃……四大美女之一,据说有点丰满,有点肉感。你们不知道的是那时候的唐玄宗还找了个“大洋马”洋贵妃。关于唐玄宗

  • 中兴之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公元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驾崩,儿子朱祐樘继位,是为明孝宗,也就是历来常说的那位明朝中兴之主,弘治帝。大明王朝作为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在弘治帝时期,可谓是政治清明,百姓真正的安居乐业。在朱祐樘皇爷爷朱祁镇在位的时候,陋习百出;在他皇父朱见深的时候,奸佞冗官横行。他的即位,不仅去除了自英宗以来的陋习,

  • 盘点世界史上十大被掠夺文物,12兽首在列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1:圆明园兔首、鼠首。原属于中国清朝圆明园中十二生肖报时喷泉的一部分,一八六〇年英法联军入侵时被劫,中国宣称拥有所有权。法国著名的商人及收藏家弗朗克斯•皮诺特(françoispinault)在2009年6月28日将青铜鼠首和兔首归还给了中国。2:西元前十四世纪古埃及纳芙蒂蒂皇后半身像。世界雕塑史上

  • 日本的皇帝为啥称“天皇”?竟是因为徐福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日本的皇帝为啥称“天皇”?按日本人自己的说法,是因为日本皇帝是天照大神的后裔,理所当然就是“天皇”。其实这是扯,真正的原因跟徐福有关。公元前219年,齐人方士徐福上书秦始皇,称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神山上有长生不老的奇药,并表示愿意前往求取神药献给始皇。始皇欣然同意,并挑选数千童男童女随

  • 看了这个,你就知道南宋灭亡是有原因的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最后的南宋小朝廷怎么灭亡的,大家可能都有所了解。可能不为人所知的是,最后的军政掌权者,犯了严重的战术错误,直接导致南宋的灭亡。那就是宋末抗元名将张世杰。张世杰,民族英雄,太傅,枢密副使,封越国公,与陆秀夫、文天祥并称“宋末三杰”。先后拥立南宋二帝,誓不降元,最终兵败崖山海战,因飓风毁船,溺死于平章山

  • 关于古代洗澡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人类对于水有一种天生的迷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似乎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天起,就深信水拥有圣洁,清洁的作用,然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水能清洁,能帮助体内废物的排泄,而且用水洗涤身体,特别是沐浴的时候,真的有一种放空一切,无比舒心的感觉。或许是痴迷于这种感觉,从古至今,无论中外对于沐浴这件事,看得无比神圣,干一

  • 三国一个贫困县,因他而富可敌国,如今留下81座古迹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核心提示:曹操的谋士荀彧、毛玠建议迎接天子于许。曹操准备接纳汉献帝,但各地军阀势力不允许。一三国时期是许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作为曹魏故都,三国文化遗迹颇多。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雄踞许昌25年,使许昌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二公元前221年,秦始

  • 吕后这么狠毒,还残害大将韩信,刘邦为什么不杀她?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最狠毒的女人,吕后可以算一个了,不仅对别人狠,就算对刘邦的后人也是一样的。在刘邦死后,吕后杀死了戚夫人和刘邦的三个儿子,严重威胁了刘氏的统治。虽然这是在他死后,但是在生前吕后杀韩信、彭越何等,刘邦也知道留着危险的吕后对刘家子孙是什么后果,但为什么刘邦没有杀掉吕后呢?韩信的第一大历史功

  • 关羽兵败麦城 逃跑路上死在了马超的封地之上 当时马超为什么没有出手相救?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关羽在三国中的勇猛也是少有人能够与之匹敌,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一生中的战绩很是辉煌,但唯独在荆州上出了纰漏,当时关羽败退的时候距离马超的封地很近那马超为什么没有出手相救呢?这时候独自一人守荆州城的关羽已经没有了任何发展的,前进不能攻克襄阳樊城,退不能守荆州城,这时候关羽本来应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