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吕后这么狠毒,还残害大将韩信,刘邦为什么不杀她?

吕后这么狠毒,还残害大将韩信,刘邦为什么不杀她?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974 更新时间:2024/1/14 14:16:47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最狠毒的女人,吕后可以算一个了,不仅对别人狠,就算对刘邦的后人也是一样的。在刘邦死后,吕后杀死了戚夫人和刘邦的三个儿子,严重威胁了刘氏的统治。虽然这是在他死后,但是在生前吕后杀韩信彭越何等,刘邦也知道留着危险的吕后对刘家子孙是什么后果,但为什么刘邦没有杀掉吕后呢?

韩信的第一大历史功绩是其赫赫武功。在他所指挥战争中百战百胜、无一败绩,其中最辉煌的是在该下之战中,击败了“战神”项羽,刘邦之所以能建立大汉帝国,韩信居功至伟。

他的第二大历史功绩是文化。与他为主的词汇、成语之多古今无人能及,胯下之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拔旗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他还与张良共著兵书三部,据说中国的象棋也是韩信发明的。

如果说韩信的历史功绩是前无古人,那么他的成就应是后无来者了,一句“王候将相,宁有种乎?”道出了世人的多少无奈与艰辛,而韩信却集王、候、将、相于一身(齐王、楚王、淮阴侯、大将、右相国),该成就千古仅他一人。

第二大成就为受封三齐王(与天同齐、与地同齐、与君同齐),御赐五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君不杀、没有砍他的刀、没有杀他的剑)。

韩信的这个成就可以称以前没有,今后也不会有。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神话般的功臣,仍然躲不过“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结局,难道“五不杀”的护身符过期了?

青竹蛇儿口,黄蜂尾后针。两样皆不毒,最毒妇人心。

韩信拥有的“五不杀”护身,应该是已达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境界了,然而这个看似无解的难题却被刘邦的皇后吕雉给破了。

当然,能够成为汉高祖的皇后,光靠颜值是远远不够的,从刘邦被匈奴大军围困于白登山,大汉朝廷群龙无首,吕后却能运筹帷幄,终使刘邦全身而退中看出,她不但领袖后宫是游刃有余,而治国理政也是如烹小鲜,韩信得遇这样的主母真不知是幸与不幸。

当吕后接密报说韩信有谋反之意时(诬告),便起了杀韩信之心,但苦于汉高祖“五不杀”的御赐,于是,她在经过一番布置之后,便派萧何把韩信骗至长乐宫,她命人用布匹将门窗遮掩,不见一丝天光,又用地毯将地面铺严,不见一寸土地。

当韩信进宫一见此景大惊失色,这时吕后冷笑道“我知道你还要说没有砍你的刀,没有杀你的剑,请放心,我都为你准备好了”。

然后她一挥手,从两旁冲出几十个手持棒槌和竹枪的悍妇,瞬间就把韩信砸成了肉泥。这样,她既未违反汉高祖刘邦的“五不杀”的谕旨,又除掉了一代“兵仙”韩信(她可能没有想到还有白登山之围,如果是韩信领兵,被围的必定是匈奴的大单于)。

但是这里有一个怪圈,也可以说是宿命吧,那就是项羽曾经活擒了吕雉(差点把她做成肉羹),韩信又打败了项羽(逼得他自刎于乌江),最后吕雉又杀了韩信(砸成了肉泥),这三位古人是不是很纠结?

韩信是西汉第一功臣也是西汉第一个被杀的功臣。那么,吕雉杀韩信的动机,除了韩信的自负之外还有什么?

其一,吕后为了扫清障碍。吕后的儿子刘盈是个文弱的小年轻,虽然上有刘邦吕后照顾,可是一旦刘邦驾崩,自然无法驾驭韩信。吕后知道,太子今后要继承大统,如何不为儿子去掉荆棘。

其二,韩信的资历较低。韩信虽然立下盖世功劳,但他不并不是萧何曹参之流刘邦的旧部,半路追随,多少有点不是本乡本土的意思。

其三,吕后为了自己专权。要知道吕后想着重用外戚,而韩信是刘邦手下的名将,这就造成大臣与外戚之间的矛盾。

如果说吕后为了外戚专权而杀异己,聪明的刘邦没有发现吗?

我想刘邦早就发现了,但是他不敢杀!

势力这种东西,一向就是把双刃剑。可以自保,也会引起雄主的忌惮,对刘邦来说,可以全身心信任的人,大概只有无欲无求的张良。

至于萧何和韩信,前者纵然比后者时间长感情深,但介于背后那一大堆的利益集团,要说没有猜忌是不可能的,连忠心耿耿的萧何都不能幸免,要靠贪腐来自保,吕氏集团的势力就更让刘邦忌惮了。

这点和刘邦同学的良心无关,不能说是因为吕后对汉朝建立的功劳,如果功劳是个免死符,那韩信坟头上的草怎么长出来的?吕氏族人在军中任职的至少有十几个,和樊哙等人关系密切甚至有亲戚关系,这股庞大的势力岂能轻易铲除?

就算能除,也势必动摇自己的根基,灭了外戚,谁又来牵制功臣?

不得不说,刘邦的一辈子都在玩平衡术,韩信不过是牺牲品。

刘邦不杀吕后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仔细去看看历史,刘邦本身杀的人就不多,更何况他一直在塑造自己的形象,让他去杀了自己一无所有时候就在一起的结发之妻,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刘邦立了太子之后,肯定不会杀吕后了,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把江山托付给了吕后了。

不嫌刘邦穷,一张空头支票娶到了富户美女。当年,吕父在家乡本是富户望族,因与人结仇,无奈之下,投奔了朋友沛县县令。县令不但收留了吕氏父女,还将他一家人当作上宾,给沛县上下官吏打招呼,让他们到吕父家祝贺。于是,大家都准备了贺礼前去祝贺。刘邦听到这个消息,自然不能落后。只是,别人祝贺,都送了钱。

千里寻夫,不离不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颁发诏令,命令各郡县押送刑徒到咸阳,修建秦始皇陵墓。沛县县令命刘邦负责押送。刘邦讲义气,到达大泽后,逃走了一些刑徒,刘邦干脆把其他的人也放了,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他带领十多个人,到芒砀山的崇山峻岭间落草了。

还有刘邦虽然在现代人看来,名声不太好,大多数人都说他无赖,但却很少有人说他狠毒。其实刘邦很仁厚,要不怎么得民心,与动不动就屠城的项羽相比,刘邦很少杀人。很多人都说刘邦屠杀功臣。这也是很多皇帝的通病,更何况刘邦杀的功臣也就寥寥数人而已,而且其中很多是吕后杀的。比如韩信,就是死于吕后之手,跟刘邦无关。还有彭越,刘邦本来只是把他流放了,是吕后力主杀死他。可见,刘邦并非心狠手辣之人。让他杀死自己的结发妻子,还真有点难为他。

作为妻子,吕雉与刘邦同甘共苦,共担患难。刘邦在世的时候,她绝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贤内助,至于后来的狠毒,那都是权力争斗的结果。所以,吕雉既是贤内助,又为刘邦做了那么多的事情,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刘邦又怎么会蠢到去杀掉她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关羽兵败麦城 逃跑路上死在了马超的封地之上 当时马超为什么没有出手相救?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关羽在三国中的勇猛也是少有人能够与之匹敌,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一生中的战绩很是辉煌,但唯独在荆州上出了纰漏,当时关羽败退的时候距离马超的封地很近那马超为什么没有出手相救呢?这时候独自一人守荆州城的关羽已经没有了任何发展的,前进不能攻克襄阳樊城,退不能守荆州城,这时候关羽本来应该从

  • 戴笠的这种刑具 让日本女间谍见了也毛骨悚然 不得不招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从古至今,情报在战争中至关重要,从中国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就可以得知,而且在二战的时候日本为了获取情报就培养了很多女间谍,让他们深入到国民党军的高级军官群体,伺机用美色引诱他们,套出有价值的情报,所谓见招拆招,如何反制这些女特工就成了军统大佬沈醉的任务,于是戴笠就用这种刑具,让日本女间谍见了也毛骨悚

  • 传说中的济公,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相信我们大家都听到过这样的一首歌,“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从字面上我们就能想到这是一个多么邋遢的人了。但是有好多朋友都在纠结历史上真的有济公这个和尚吗?那么今天就来告诉你真相!据史书记载呢,济公是南宋的一位高僧,原名叫李修缘。其实济公的出身还是不错的,他出生在官宦世家,但是到了他父亲这一代

  • 唐太宗李世民发明一职业 古人恨之入骨 现代却遭无数人争抢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现如今如日中天受无数人追捧的一个职业是什么,想必大家都知道是什么职业了,没错,就是明星,然而现代的明星在古代的叫法便是艺伎了,这个职业还要追溯到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这一职业正是李世民发明的,古人恨的牙痒痒,现如今是无数人想争抢的一个职业。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富裕的朝代的,当时国立强胜外国都是不

  • 宋江和方腊到底谁更强一点,为什么征方腊,宋江会损失那么惨呢?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水浒传中有两支武装力量都是农民起义,一个是宋江的梁山,还有一个是方腊领导的起义军。对比梁山跟方腊,到底是梁山更厉害一点还是方腊这边更厉害一点?我们从地势上面看的话,梁山这边的位置非常好,梁山是一个只有一面靠着山的,还有三面都是水,这个地方如果是当做一个土匪窝点的话是非常好的,只需要把水军发展好,然后

  • 如果蜀国死的若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 结局会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水镜先生曾言道: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然而卧龙凤雏最后都在刘备账下效力,可见刘备此时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谁也不会想到蜀军入川之时,庞统便死于落凤坡,那么蜀国死的若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结局会如何呢?三国历史会不会就此改写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种猜想。其一,刘备阵营人才鼎盛,繁荣发展众所周知,诸葛亮有

  • 爱因斯坦在临死前为什么选择烧掉自己的笔记?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爱因斯坦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55年4月

  • 此人公然羞辱吕太后,刘邦恨之入骨,却都不敢动手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中国历史上汉高祖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可以说是雄才大略,可是有一人让刘邦恨之入骨,却都不敢动手,甚至刘邦死后对吕太后公然羞辱,也安然无恙。此人就是冒顿单于(前234年-前174年),挛鞮氏,冒顿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杀父而自立。他首次统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庞大强盛的匈奴帝国,是匈奴族中雄才

  • 历史上难以解释的神秘现象:长江离奇断流两次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众所周知,黄河长江是我国两大河流,这两条河流孕育了无数生命,黄河位于我国北方,而北方降水量少,加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下游的“地上河”的话断流实属正常,但是长江属于南方,降水量丰富却离奇断流过两次,这是啥情况呢?据记载长江断流共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发生在公元1298年的元朝,位于江苏泰兴的长江突然

  • 南朝第一帝刘裕 一生杀了六位皇帝 刘裕屠尽司马宗室 谋朝篡位 为什么还能被称为南朝第一帝?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刘裕是南北朝刘宋的初代皇帝,本为北府兵将领的刘裕,以其赫赫功业代晋建宋,历史由此进入南朝。刘裕代晋的意义,不止是改朝换代而已,也标志着门阀与皇帝“共天下”的局面结束。刘裕谋朝篡位,为何还被后人夸誉为“南朝第一帝”?自古以来,谋权篡位者皆被世人唾骂成乱臣贼子,纵使是一代枭雄曹操,也曾背负这样的骂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