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假如三国时期真的有穿越人的话,那么最大的嫌疑人一定是他

假如三国时期真的有穿越人的话,那么最大的嫌疑人一定是他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58 更新时间:2024/1/16 22:58:06

我们常用料事如神来形容一个人有智慧有远见,这句话放到郭嘉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预料的每一件事都完美准确,并且细节也都一一对应,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个文弱书生是不是看过三国的剧本了。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是对一个顶级谋士的一种较高的美誉了,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由古至今也不过那么一些,可是,三国时期,有一位鬼才,他不仅拥有这项绝技,甚至,他可以仅仅凭借众口相传而来的信息,判断一个人的盛衰生死,其准确度十分惊人,简直就跟今日穿越小说里的主角一样,所有的事情都能够料敌于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穿越的嫌疑人–郭嘉。

大家说郭嘉能够惊人地准确预言,好似鬼神一样。其实,郭嘉也是个正常人,只不过,他拥有正常人所不曾拥有过的特殊能力,这就是郭嘉精准预言的秘密。

首先,郭嘉此人,精通面相学。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面相,举止行为,他就能够判断,这个人大概是什么性格。当初刘备吕布赶出徐州,来投曹操之时,郭嘉见过刘备本人,便说,刘备此人有枭雄之姿,不会甘愿做他人之下,久之必反,反则恐成心腹大患,于是,他劝说曹操早日斩除刘备,避免日后龙入大海,再难图谋。

只可惜,当时刘备实在过于弱小,不容易引起曹操的警惕,再加上曹操需要爱惜人才的名声,因此没有除掉刘备。结果大家都清楚了,刘备最终成为了曹操的大敌,在曹操一统天下的道路上变成了最难啃的一块窝窝头。

郭嘉看相的本事还不止于此,曾经,郭嘉是先投奔了袁绍,后来才弃袁投曹,原因就是,郭嘉认为:“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要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通过袁绍的性格特点,来判断袁绍的胜败,这不是郭嘉唯一的一次判断了。

刘备偷袭徐州时,曹操讨伐刘备,担心袁绍会乘机偷袭他的大本营,郭嘉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袁绍优柔寡断,当刘备求援的消息传去,他要犹豫一阵子才会做出正确的决定,而战机瞬息万变,到时候曹操早就拿下了徐州,也不用担心袁绍做出偷袭的明断了。

甚至还有,在官渡之战爆发前夕,众人皆谓袁绍势大,只可与之而和,不可与之战,郭嘉却独到的提出十胜十败之论,料定此战袁绍必败,坚定了曹操的战心,从而也使官渡之战这一经典战役的产生。

郭嘉之能还不止于此,他的第二项能力,就是对于人心的把握和掌控。袁绍去世后,他的儿子袁谭袁尚继续抵抗着曹操,老子都不是曹操的对手,儿子们当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此,曹操连战连捷,众将都想乘胜追击,一举拿下河北,却遭到了郭嘉的反对。

郭嘉说:“袁绍很爱这两个儿子,一直没有确立哪一个是他的继承人,因此,这两人为了继承大位,和各自的谋士结成派系,相互争斗。现在我们攻得太急,他们就会相互扶持,我们攻势稍缓,他们互相争斗的心思就产生了。所以,我们不如向南进兵,装成要征讨刘表的样子,以待二袁的变化,变局已定,之后再向他们攻击,就可以一举成功了。”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不得不说,郭嘉对于人心的掌握,实在是如火纯青,他明白袁谭袁尚二人都有野心,于是设计令他们相斗,削弱河北的防御力量,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着实精彩。不仅如此,在河北平定之后,曹操在讨伐乌丸,远征辽东的时候,郭嘉依旧发挥了这项才能。当时曹操一方面是面对乌丸的威胁,而天气恶劣导致进退维谷,又担心刘表受到刘备影响偷袭许昌,便想着撤兵,放弃讨伐。郭嘉极力反对,他认为,刘表的野心不大,并且会十分忌惮刘备,必然不会对刘备言听计从,许昌的安危可以保证,现在袁尚逃到了辽东,如果乘胜追击,他就会联合辽东人,乌丸人对我们的大后方产生极大的威胁,对今后的统一战争产生掣肘,因此,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则乌丸必败。

而且,辽东是公孙家族的地盘,他们对于袁氏本来就没有什么好感,现在是迫于曹公大军压境,需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势力,如果我们剿灭乌丸后,再班师回归本部,这样公孙家就知道我们对他们没有敌意,既展示了武力,又显示了诚心,公孙家定然会献上袁尚的人头,归顺朝廷,这样我们对于这块地方的稳定就完成了。郭嘉的每一处推断,都在现实中一五一十的呈现,丝毫错误都没有。

郭嘉最后一项本事,是从大海般的众多信息中,挑选出不起眼但是十分有用处的信息,这么一种甄别能力。当初,孙策平定江东的消息传到许昌,表面服从朝廷,实际暗藏祸心的小霸王令曹操十分头疼,而郭嘉却丝毫不担心。

他说:“孙策平定江东,诛杀了不少当地的英雄豪杰,必然招来仇恨。然而孙策为人轻浮没有防备,即便有百万大军来犯,也无异于他孤身一人到了中原,如果有刺客伏击他,那么他也不过就是一人之敌而非万人敌了罢了,在我看来,孙策必定要死在一个普通人的手中。”这个预言是郭嘉的人生巅峰啊,他准确的料定孙策的死因,孙策的确是被许贡派出的刺客刺杀身亡的,但是,能从众多信息中察觉孙策的性格特点和危机所在,只有他郭嘉一人有这个本事。

毛主席曾经这么评价过郭嘉:“世界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郭嘉这个人足智多谋,他的思想是值得战略家和军事家认真研究的,也因此,中年夭折的郭嘉,使得曹操大哭不止。”的确,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其道理存在,只是人们还没有发现,便将其归因于鬼神之事,郭嘉就是个普通人,他也会生老病死,只不过,他的思想十分别致,出乎常人罢了。我们所需要学习的,也正是郭嘉的思想。

标签:

更多文章

  • 他一向受皇帝的信任,最后却带兵斩了自己的老板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隋朝末期,杨广眼看无力回天,便眼不见心不烦,一心享乐无心朝政,众大臣武将见江山无望,纷纷出逃。杨广越消沉,江都越是乌烟瘴气,粮食快完了,人心就涣散了。很多思念家乡的关中将士,见杨广不返长安就罢了,还要继续南迁,军心动摇了。此时,值日军官发现,他们在巡营点名时,总会发现各军营少了几个人,尽管武器装备还

  • 为什么道士总是被人认为是招摇撞骗的骗子?并且有深深地芥蒂!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道教作为我国本土的宗教,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在现代人看来,道教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遥远,并且道教的各种学说都给人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有这样一种人,在短发盛行的今天他们依旧蓄着长发,簪着木簪,梳着道士头,穿着一身朴素的道袍。他们就是道士,是中国特有的宗教道教的特有产物,他们是有着深刻的中国文化的浸透

  • 古代中日皇室之间为什么没有联姻?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古代的国家皇室之间联姻,除了出于政治目的之外,更多的目的就是保证彼此之间血统的高贵了,因为王室是不可能与低贱的平民通婚的,但是王室成员就那么多,近亲通婚是不科学的,于是不同国家王室之间的通婚就逐渐流行开来。欧洲的皇室很多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因为这些皇室主要是由联姻或者和亲分封构成的,如英国的维多利亚女

  • 宋朝为什么被评为最贫弱的朝代?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宋朝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算是最为发达的了。据史料记载,自宋太祖时期开始,铸币叠增到年500万的数量,其两年的铸币数就要超过400年后明朝276年所铸之总和。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三项产生在宋代,唐宋八大家中有六家属于宋。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样一个高度发展的朝代,却一直处于被动挨打

  • 大明万历皇帝:种下了明朝灭亡的祸根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万历,熟悉《明史》的诸位知道,这个存在了48年,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也是从它的时代开始,大明王朝走向了日落西山的地步。那么,为何万历年间,大明王朝在经历了嘉靖中兴、隆庆新政后,却走向日落西山呢?一切,都需从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说起。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13位皇帝,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第3子。公

  • 古代亡国后这些帝王被擒获,等待他们的命运是什么样子?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古代亡国后的帝王有如明朝崇祯皇帝自缢身亡的,也有如南宋帝昺被大臣抱着跳海自杀的,还有像商纣这样自焚身死的。不过也有很大一部分王朝的末代帝王,虽然国亡但是身未死,等待这些人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呢?1、秦王子婴:秦二世死后,即位的子婴已经不能再叫秦三世了,而是退称秦王。此后咸阳向刘邦投降,子婴落在了刘邦手

  • 古代帝皇也爱大洋马 他们的跨国恋情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民国时期,国人对外国美女统一赋予一种美称“大洋马”首先,跑不了的是在历史上以风流著称的唐玄宗李隆基(不知道为什么,小编想到某影星了~)说到唐玄宗,那你们肯定第一反应就是:杨贵妃,杨贵妃,杨贵妃……四大美女之一,据说有点丰满,有点肉感。你们不知道的是那时候的唐玄宗还找了个“大洋马”洋贵妃。关于唐玄宗

  • 中兴之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公元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驾崩,儿子朱祐樘继位,是为明孝宗,也就是历来常说的那位明朝中兴之主,弘治帝。大明王朝作为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在弘治帝时期,可谓是政治清明,百姓真正的安居乐业。在朱祐樘皇爷爷朱祁镇在位的时候,陋习百出;在他皇父朱见深的时候,奸佞冗官横行。他的即位,不仅去除了自英宗以来的陋习,

  • 盘点世界史上十大被掠夺文物,12兽首在列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1:圆明园兔首、鼠首。原属于中国清朝圆明园中十二生肖报时喷泉的一部分,一八六〇年英法联军入侵时被劫,中国宣称拥有所有权。法国著名的商人及收藏家弗朗克斯•皮诺特(françoispinault)在2009年6月28日将青铜鼠首和兔首归还给了中国。2:西元前十四世纪古埃及纳芙蒂蒂皇后半身像。世界雕塑史上

  • 日本的皇帝为啥称“天皇”?竟是因为徐福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日本的皇帝为啥称“天皇”?按日本人自己的说法,是因为日本皇帝是天照大神的后裔,理所当然就是“天皇”。其实这是扯,真正的原因跟徐福有关。公元前219年,齐人方士徐福上书秦始皇,称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神山上有长生不老的奇药,并表示愿意前往求取神药献给始皇。始皇欣然同意,并挑选数千童男童女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