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卫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的诸侯国 卫国为什么能在春秋战国混战中屹立不倒,为什么卫国能出现了许多人才?

卫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的诸侯国 卫国为什么能在春秋战国混战中屹立不倒,为什么卫国能出现了许多人才?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256 更新时间:2024/1/18 9:09:04

卫国是周朝时期诸侯国,卫国立国前后共计907年,传41君,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也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这个周边都是强敌的小国凭什么活了900年?

卫国是周朝初年建立的诸侯国,第一任国君是周文王子康叔封,立国长达八百三十八年,传三十四任国君。卫国疆域包括今天黄河以北的河南濮阳、河北邯郸、河北邢台部分地区、山东聊城西部分地区。国都为朝歌,这里也是被周朝消灭的商朝末期的首都。

一、康叔仁德立国

卫国首任国君姓姬,名封,最初的封地在康国,因此也称作康叔封、康叔、卫康叔,他是周文王姬昌的嫡九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母亲是有贤德之名的太姒,为文王的正妻。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姬诵继位,因为成王年幼,由周文王四子周公姬旦辅佐。负责管理商朝遗民的“三监”——周公弟管叔蔡叔、霍叔不满,散布周公想篡位的谣言。管叔、蔡叔、霍叔后来监守自盗,竟然勾结商纣王儿子武庚反叛,史称三监之乱

康叔封果断地站在了四哥周公这一边,参与平定叛乱有功,所以周公就把商朝国都的故地改封给他,康叔封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了卫国。周公作《康诰》、《酒诰》、《梓材》等法令文书,教导康叔封依法管理殷商遗民,要明德宽刑、爱护百姓,问道于长者,了解殷商兴衰的道理等等。康叔封没有辜负兄长的教诲,在他的治理下,卫国出现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周成王长大成人,周公就还政于成王。成王亲政,以康叔封治国有方、守土有功提拔为司寇,掌管国家的刑狱、诉讼和监察等方面的事物,由康叔封的儿子卫康伯姬牟代理卫国国君,康叔封死后,卫康伯继位。卫国国君从康叔封开始到第七任国君卫贞伯一直称卫某伯,意思就是属于伯爵,到了第八任国君卫顷侯时,他以重金贿赂周夷王,提高到侯爵。

二、武公中兴强国

卫武公四十二年,第十一任国君卫武公姬和在位时期,犬戎大军攻打周朝国都镐京,杀死周幽王,灭掉西周王朝。卫武公闻讯,立即率兵协助周幽王儿子周平王姬宜臼平息犬戎叛乱。战乱结束,卫武公辅佐周平王迁都到洛邑,建立东周王朝,因勤王有功升为公爵。

卫武公在位期间广开言路,“百采众谏,察纳锥言”,常修康叔之政,使得卫国国泰民安,和平繁荣了近半个世纪。前758年,九十五岁高龄的卫武公仍然鼓励臣民时刻提醒自己,采纳直言,谨慎处理国是,不久病逝,子卫庄公继位。孔子曾经在卫国游学十年,可以想象春秋时期的卫国相对是祥和安定的。

三、懿公好鹤荒政

到了第十八任国君卫懿公姬赤的时候,这位国君自幼生长于王侯世家,对民间疾苦一无所知,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骄奢淫逸,早忘了祖先的教诲,很不得人心。他有个怪癖,就是喜欢养鹤玩儿。这些鹤享受卫国大臣都难以企及的优厚待遇,配有专车。他还按照每只鹤的体态、品相的不同,封它们大小不一的官职,并享有同等官职的俸禄。每次出游,这些鹤都要依据官职,排列顺序,乘坐华丽的马车跟随左右,而且每只鹤还要有诸多根据吃喝拉撒睡等不同需要设置的侍从。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一些投机倒把想捞取利益的官员就派人四处猎鹤,供应国君玩乐。猎获的鹤多了,宫苑里放不下,就大肆扩建,因此加重了卫国百姓的负担,卫懿公丝毫不在意百姓的疾苦,国内怨声载道。卫懿公的荒淫无道,造成国内人心离散,消息传到北方的狄国,狄王认为有机可乘,于是率两万铁骑杀向卫国。

卫懿公九年十二月,北方的狄人攻打卫国,卫懿公准备抵抗,可是手下的将士抱怨不已,有的士兵说:“我们吃不饱饭,哪有力气作战?国君那么喜欢鹤,就让那些鹤去抵抗狄人好了!”卫懿公发现行政命令征兵行不通,就开始四处强征壮丁仓促迎敌,卫军与狄军在荧泽交战,这些强征来的士兵也没经过训练,再者说也无心作战。

两万狄军喊杀震天,卫军相继溃散,大败。卫懿公因不肯撤掉战车上的战旗,终于被狄军追上,乱刀杀掉。卫国大臣相继被俘,被装进囚车,逼迫劝城中百姓投降。守城军民寡不敌众,城破后死伤无数。卫国百姓失去国土,此时仅剩五千遗民,在宋国、郑国等资助下,暂且寄居在曹国。

前659年,在齐桓公的支持下,迁都楚丘,卫国大臣拥立卫懿公的堂弟公子申继位,即卫戴公,恢复了卫国。而此时的卫国昔日风光不再,早已沦落成了小国。直到第二十任国君卫文公时,避狄人侵扰,又迁都帝丘,经过百余年的休养生息,国力才逐渐恢复。

四、强弩之末

春秋晚期,卫国大臣孙氏、宁氏两大家族专权,君臣关系很紧张。在孙氏投晋、宁氏被灭后,卫庄公姬蒯聩与卫出公姬辄父子争国,国力再度被削弱。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卫国被夹在赵、魏、齐、楚等大国之间苟延残喘。前343年,魏国野蛮干涉卫国内政,废姬姓卫君,改立卫灵公的别支后裔子南氏为卫君。

前254年,卫国被魏国兼并,成为了魏国的附属国。卫怀君三十一年,第四十二任国君卫怀君朝见魏国国王时,被囚杀。魏国立国君安僖王的女婿卫元君为国君,这一时期,卫国已经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诸侯国了,只是国君依附他国,还有爵位有封地而已。

前241年,秦国攻打魏国,把卫国原有的国土划入东郡,将卫国再次迁徙到野王,以姬姓后代卫君角为国君,卫国从此又沦为秦国的附属国,秦始皇感念商鞅的功绩,因此对于他的故地卫国没有斩尽杀绝。直到秦二世元年,秦二世废卫君角为庶人,卫国这才彻底灭亡。战火持续不断的战国时代,卫国实力并非强大,但能够在强国之间躲过一次又一次的战祸,并非偶然,吴王梦寿的四子季札曾经赞美卫国——“卫多君子,其国无患。”

大家虽然你死我活地拼争,但都有冠冕堂皇的借口——“伐无道”,“有道”的卫国从立国以来就从未侵扰过周边邻居,谁又能陷自己于不义,与君子过不去呢?秦始皇也一样,某种程度上,他在天下树威,更要表现出自己坦坦荡荡正人君子的一面。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卫国出现了那么多人才?

首先我们来看吴起,吴起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全面的人才,在军事上首创魏武卒百战百胜从无败绩,政治上帮助楚国变法,使楚国强大一时。再看商鞅,商鞅是一位法家在帮秦国变法后,使贫困积弱的秦国慢慢变得强大,最后一统天下。最后说说吕不韦,吕不韦本是商人但通过帮助异人回国继承秦王之位成了他人生中最成功的一次投资,而其由其主导编写的《吕氏春秋》一书更是对后世又深远影响。除了以上三人,卫国肯定还出过其他的很多人才,那么为什么卫国一个弹丸小国,会有这么多人才出现呢?

这其中的原因跟卫国学说盛行有关,为什么说卫国学说盛行呢?我们从孔子周游列国就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而孔子在卫国就待了十年,在卫国收徒近三千人,这可以看出当时的卫国在教育可能是非常盛行的,要不然作为教育界先圣的孔圣人也不会选择待在卫国十年,还在卫国收徒近三千人。

另外,在历史上被称为谋圣的鬼谷子当时隐居的地方也在卫国,而鬼谷子也在卫国创立了鬼谷这个门派,为战国时期陪养了不少人才,像庞涓孙膑苏秦张仪都传言出自鬼谷一派,甚至还有传言李斯白起李牧毛遂徐福等等也都出自鬼谷一派,但这些只是传说没有什么依据并不可信,但有一点可以相信的是鬼谷一派在当时可能真的存在。

既然孔子和鬼谷子都选择在卫国开派立说,那么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否有别的学派也在卫国开派立说呢?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卫国出现这么多的人才就不足为怪,因为人才很多也是通过教育才能成才的

标签:

更多文章

  • 曹操有着高超军事才能和卓越谋略 为什么会中黄盖的诈降之计,曹操麾下拥有那么多谋士 在赤壁之战真的没有人看出火攻?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用5万多的兵马在长江赤壁一举击败了曹操号称八十万的大军。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赤壁之战的胜利得益于火攻,若论谋略,曹操其实也是非常出色的,为何一向智谋高超的曹操为何会中黄盖的诈降之计?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此战,刘备和孙权联军以少

  • 刘备是怎么一步步从一个平民成为一代枭雄的,刘备失败的原因真的是因为诸葛亮隆中对的失误吗?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后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是怎么一步一步,从一个平民成为一代枭雄的?刘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草根,在还没有三顾茅庐跟诸葛亮定下“隆中对”

  • 牛李党争是一场祸及唐朝半个世纪的政治风暴 牛李党争的主要分歧是什么,牛李党争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牛李党争是指唐代统治后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宦官专权、唐朝腐败衰落的集中表现,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从唐宪宗元和三年至唐宣宗大中初年,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李德裕为代表的官僚集团之间展开了尖锐的斗争,史称“牛李党争”

  • 义和团运动: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主义启蒙运动 义和团运动爆发起因是什么,义和团运动为什么最后会失败?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19世纪末,在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主要针对西方侵略者及其在华附庸,是具有强烈的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完全由民间自发的暴力运动。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相信很多人对于义和团,我们是熟悉的

  • 秦灭巴蜀之战为什么是秦国统一六国最重要的战争,秦国是如何审时度势 抓住战略机遇先于楚国借势灭蜀的?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蜀。此后,秦国达到了进一步“富国”、“广地”、“强兵”目的,战略上还形成对楚的侧翼包围,为尔后南进创造了有利态势。秦灭巴蜀,为进一步灭楚和统一六国准备了条件。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仅为名义上的共主,各国早已自行其是。本来周初分封之际,巴国国王仅得

  • 司马氏三代篡夺曹魏政权 建立西晋 历史上篡位的人多不胜数 为什么唯独晋朝司马氏千年来遭到世人鄙视?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晋朝是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的朝代,很多人认为统一天下的会是三国中的其中一个,可曹魏内部却发生了变化,曹家用几代人打拼而来的基业全部被司马家族窃取,便是三国合而归晋。中国历史上篡位之人多不胜数,为何司马家族特别为后人所鄙视?相信许多历史爱好者们对于三国史非常着迷,一个谋士与武将云集的时代,名将之间的对决

  • 没想到偷窥后果这么严重,太子胤礽直接让康熙给废了!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九龙夺嫡是清朝比较有名的一个事件,九个皇子争夺王位,其中牵扯到的利益集团和形势变幻,本身就是一篇非常精彩的小说了。今天跟大家再聊一聊九龙夺嫡。大家都知道这讲的是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皇位的事情。历来,皇子相争是很头疼的,像康熙朝争得这么火热,候选人之多,战局之接近,形势之反复,时间跨度之长,在脑洞老师的

  • 没想到美国的国土竟然三分之二是用钱买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如今高度发达的国家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累累的白骨上的,不过美国的西进运动也不是很顺利,那么这么广阔的土地都是怎么得来的呢?亲们都知道,某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比如公元前2世纪的汉朝、七世纪的唐朝、十五世纪的明朝、十九世纪的英国。而最近这个时代,不得不说,地球上

  • 民国教师的他给物理卷作诗的学生六十分,成就了新中国首任刑厅长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如果你在物理考试的时候,面对全部不会做的难题,索性写了一首诗在白卷上,你猜猜老师会把你红烧了还是清蒸了?在建国前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个老师是德高望重且开明的魏荣爵,而这个学生,是新中国北京第一刑庭庭长谢邦敏。那是发生在重庆南开中学的一次考试,南开中学当时有个学生,叫谢邦敏,这个学生严重偏科,他极

  • 赫鲁晓夫说苏联造导弹就像造香肠,美国惊呆了,结果你懂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领导了冷战中的两个对立的超级大国,他们两人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就是阻断了猜疑链,相信对方不会动用核武器,然后自己也没有动用核武器,核战争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将会对人类造成灭绝式的打击。今天脑洞老师跟大家介绍一个很有名的政治人物: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这位先生在国际上可是大大有名了,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