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备是怎么一步步从一个平民成为一代枭雄的,刘备失败的原因真的是因为诸葛亮隆中对的失误吗?

刘备是怎么一步步从一个平民成为一代枭雄的,刘备失败的原因真的是因为诸葛亮隆中对的失误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501 更新时间:2024/1/17 17:18:44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后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是怎么一步一步,从一个平民成为一代枭雄的?

刘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草根,在还没有三顾茅庐跟诸葛亮定下“隆中对”战略构想之前,他的事业从来没有起色,就跟一个没头绪的苍蝇到处乱飞,时而袁绍,时而曹操,时而公孙瓒,时而吕布,最后被曹操追杀从中原逃到了荆州投奔了刘表。可以这样说,如打不死的小强一般的刘备,半身奋斗,实质上的事业进步根本谈不上,唯一的成功,就是刷得一手的好声望,成功在注重名望的那个时代,给自己的身份镀上了一层铂金,即所谓的“刘皇叔”。

刘备这个人其实是没有什么战略规划的,也就是说他的集团没有实质性的发展方向,大家都知道恢复汉室,可怎么个恢复法,完全没有概念。你看人家曹操一开始也很弱小,跟着袁绍混,后来趁袁绍东征西讨的功夫,悄咪咪茁壮成长,吸纳了一大批人才,最后官渡一战,统一了北方。

而可怜的刘备,搞了十几年,却连一块像样的地盘都没有,当然,这有刘备出身不高的客观原因,也有其缺乏战略眼光的主观原因。而“隆中对”其实就是为刘备量身定做的“远大前程”。倘若刘备没有这一份“企划案”,那么估计赤壁之战就没有刘备什么事情了,即便孙权赢了曹操,荆州也跟刘备没有丝毫的关系,最后可能刘备还是要跟着孙权混,或者逃到益州在刘璋手下打工。

“隆中对”的战略构思,先联吴抗曹,其次取荆州,再取益州,真正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这里面有两步非常关键,其一就是赢了曹操,不赢曹操一切空谈,其二就是取荆州。而这两步刘备的完成度都很高,极大地协助了孙吴抗曹没有扯后腿,在取得胜利后,又果断趁机占据了荆州好大一部分地盘,这才是“隆中对”战略实施成功的重要步骤。那么,倘若没有隆中对这个战略构想,刘备会怎么办?

荆州投降曹操,使得刘备失去了在新野立足的法理性,而他不可能投降曹操,此时他能够想到可以做的,大概就是继续跑路,至于跑到哪里去呢?跟孙吴从来没有交集,不熟,去了人家估计不待见,说不定还会吞并了弱小的自己,北方已经姓曹,虽然西北边上还有几个军阀在闹,但是刘备跟人家也不熟,而且距离太远,隔着曹操过不去,最后剩下的选项只有一个刘璋。

大家都姓刘,虽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刘璋看起来也不是多么厉害的一个角色,求他给个地盘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有了这么一块人家“施舍”的地盘,又有什么意义?坐观曹操跟孙权决战,曹操胜了,那么江东很快就会拿下,接下来孤零零的益州,还不是只能等死,人家曹操进攻益州,想来刘璋只能投降,刘备最后的结局还是成为曹老板的阶下囚。

倘若孙权胜了,那么,结果其实也不美好,益州必然成为今后曹、孙争夺的重要区域,反正结果要么归曹,要么归孙,这时候如果刘备还不想投降,继续跑路,又能跑去哪里?去南中当少数民族的座上客?还是偷渡到东南亚成为“华侨”先驱者?以刘备的战略眼光,这些事情都是真的可能发生的呀,不要怀疑,毕竟他一路就是这样走来的呀。而隆中对,给刘备提出了成为一方霸主的唯一可能性,当时人家曹、孙都是霸主了,他却连个小军阀都算不上。

综上,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当时刘备的最优解,没有之一,因为天下大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早就不是黄巾大乱时候的几十个军阀混战时期了。那时候刘备还可以凭双腿到处跑,可时间到了这里,已经没有地方跑了呀。

那他到底是如何空手套白狼的收拢积攒自己的政治资本呢?

第一步:获取名师资源

如果在三国拍一部黑帮片,男主角不选刘备那真是瞎了狗眼,刘备年轻时候那是多么一个具有陈浩南气质的古惑仔呀。《三国志》记载:先主不甚喜读书,喜音乐、犬马、美衣服。翻译过来就是刘备不爱学习,平常喜欢k歌,打撸啊撸,刷淘宝。就是这样一个学渣,竟然拜了卢植为师。

卢植何许人也?他是刘备的老乡,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不但官居尚书,还是当时的海内大儒,士人领袖。相当于现在的正部级干部,并且还是全国著名的博士生导师。刘备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够想到去拜卢植为师,实在不简单。《三国志》记载,刘备年轻时“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卢植不是腐儒,也许他正是看中刘备身上那种“豪迈之气”与“稳重之度”才收他为学生。我觉得在刘备起家之初,他“卢植门生”的名号,比他“汉室宗亲”的名号,还要有噱头。就好比现在你去知名企业应聘时,你拿出清华北大的学历毕业证,绝对比你摆几百年前的家谱要管用。

第二步:借助同学资源

现在有很多家长,明知道自己孩子学习不好,还拼命托关系花钱把孩子往名校送,因为能上名校的人,成材几率都很大。即便自己孩子成不了成材了,他的同学成材了,还能去抱个大腿。刘备虽然学习不好,却在卢植那里结交了一名很牛x的同学——公孙瓒。

公孙瓒何许人也?贵族出身的帅哥一枚,而且声音洪亮,首届《三国好声音》大赛第一名,因此成了涿州太守的女婿。遇到这样一个高富帅同学,以刘备的情商绝对猛抱大腿。《三国志》记载: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这个大腿没白抱,日后公孙瓒成了威震北方的诸侯,刘备落难时去投奔他,老同学很大方,给了小弟一个“别部司马”的官职,并给刘备兵马让他抵御袁绍。后来刘备凭借战功当上平原县令,算是在乱世中暂时站住了脚。

第三步:交结名士资源

人生总是能收到意外的惊喜,在平原的刘备忽然收到一封求救信,这真好比买彩票中了一个五百万。因为求救者名叫孔融。孔融何许人也?孔子的第19世孙,年幼时因让梨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还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天下名士。“名士”这个称号在当时可不得了,大名士对某个人的夸赞或者批评,关系着这个人在社会上能否立足。比如曹操年轻时,经常苦于自己没有名望,不能挤进上层朋友圈。乔玄让他找大名士许子将。面对曹操的跪舔,许子将说了一句:“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后曹操名声大显。

刘备没有这么优质的人脉资源,结识不到许子将这样的大名士,但另一位大名士孔融却主动投怀送抱。怪不得刘备收到求救信时,激动的说出三国最屌丝的一句话:“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我很能理解当时刘备的心境,这就好比一个在朋友圈做代购的微商,某天忽然收到马云的求救信,我估计这哥们肯定激动的昏死过去。

刘备救完孔融之后,他的名声果然像搭火箭一样飞升,之后惊喜接连而至。陶谦送上了特种部队丹阳兵,陶谦死后干脆把徐州交给了刘备,大土豪糜竺也连忙提供了赞助资金,他瞬间由一名客将变成了封疆大吏。此时刘备终于有了“政治资源”。注意,是资源,不是资本。因为资源是可以夺走的,资本是夺不走的。

第四步:转化政治资本

有了一定“政治资源”的刘备,虽然不能笑傲江湖,但起码已经能够做到百毒不侵。所以他不管多落魄,走到哪里都有人收留。说白了,都是把刘备当成第二个孔融。希望通过救他,获取他身上的政治资源。刘备在投奔曹操时,曹操的谋士都劝杀掉刘备,曹操非但不杀反而厚待刘备。曹操比谁都想杀刘备,但曹操知道刘备身上的资源比他的性命更加重要。刘备看出曹老板的心思,索性半推半就,坐地起价,在曹操身上榨取更多的政治资源。

《三国志》记载:曹公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左将军”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这下刘备不但成了京官,还有了军衔。在许都的刘备又中了一次五百万,那就著名的“衣带诏”。在衣带诏事件之前,可以说曹操集团和汉政府是一个整体,但衣带诏事件之后,曹操和汉政府成了对立面。这就释放出了一个非常有利用价值的信号,那就是反曹即等于拥汉。刘备通过与衣带诏事件与曹操正式决裂,并成功的打造出自己的政治路线,用刘备自己的话就是:“每与操反,其事乃成。”通过这条路线,刘备终于获得立足天下的政治资本。

此时的刘备虽然没地盘,没兵马,但他却有一项更为重要的东西,即名望与地位,还有“反曹”的政治路线。与孙权、曹操的相比,刘备的政治资本是无形,而且还不是父辈留给他的,而是靠他的努力一步一步赚来的。日后刘备投奔袁绍时,袁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投奔刘表时,刘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求助孙权时,孙权“既宿服仰备…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一个昔日一无所有的小屌丝,能混到这份上,不服不行呀。

纵观刘备一生,靠拜学大儒,结交同学,登上政治舞台,又靠结交名士,营救诸侯,获取政治资源。并摸索出一个具有号召力的政治路线,并将其打造成为自己政治资本。当他拥有政治资本的那一刻,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由“平民”到“枭雄”的身份转变。

标签:

更多文章

  • 牛李党争是一场祸及唐朝半个世纪的政治风暴 牛李党争的主要分歧是什么,牛李党争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牛李党争是指唐代统治后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宦官专权、唐朝腐败衰落的集中表现,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从唐宪宗元和三年至唐宣宗大中初年,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李德裕为代表的官僚集团之间展开了尖锐的斗争,史称“牛李党争”

  • 义和团运动: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主义启蒙运动 义和团运动爆发起因是什么,义和团运动为什么最后会失败?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19世纪末,在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主要针对西方侵略者及其在华附庸,是具有强烈的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完全由民间自发的暴力运动。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相信很多人对于义和团,我们是熟悉的

  • 秦灭巴蜀之战为什么是秦国统一六国最重要的战争,秦国是如何审时度势 抓住战略机遇先于楚国借势灭蜀的?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蜀。此后,秦国达到了进一步“富国”、“广地”、“强兵”目的,战略上还形成对楚的侧翼包围,为尔后南进创造了有利态势。秦灭巴蜀,为进一步灭楚和统一六国准备了条件。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仅为名义上的共主,各国早已自行其是。本来周初分封之际,巴国国王仅得

  • 司马氏三代篡夺曹魏政权 建立西晋 历史上篡位的人多不胜数 为什么唯独晋朝司马氏千年来遭到世人鄙视?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晋朝是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的朝代,很多人认为统一天下的会是三国中的其中一个,可曹魏内部却发生了变化,曹家用几代人打拼而来的基业全部被司马家族窃取,便是三国合而归晋。中国历史上篡位之人多不胜数,为何司马家族特别为后人所鄙视?相信许多历史爱好者们对于三国史非常着迷,一个谋士与武将云集的时代,名将之间的对决

  • 没想到偷窥后果这么严重,太子胤礽直接让康熙给废了!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九龙夺嫡是清朝比较有名的一个事件,九个皇子争夺王位,其中牵扯到的利益集团和形势变幻,本身就是一篇非常精彩的小说了。今天跟大家再聊一聊九龙夺嫡。大家都知道这讲的是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皇位的事情。历来,皇子相争是很头疼的,像康熙朝争得这么火热,候选人之多,战局之接近,形势之反复,时间跨度之长,在脑洞老师的

  • 没想到美国的国土竟然三分之二是用钱买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如今高度发达的国家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累累的白骨上的,不过美国的西进运动也不是很顺利,那么这么广阔的土地都是怎么得来的呢?亲们都知道,某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比如公元前2世纪的汉朝、七世纪的唐朝、十五世纪的明朝、十九世纪的英国。而最近这个时代,不得不说,地球上

  • 民国教师的他给物理卷作诗的学生六十分,成就了新中国首任刑厅长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如果你在物理考试的时候,面对全部不会做的难题,索性写了一首诗在白卷上,你猜猜老师会把你红烧了还是清蒸了?在建国前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个老师是德高望重且开明的魏荣爵,而这个学生,是新中国北京第一刑庭庭长谢邦敏。那是发生在重庆南开中学的一次考试,南开中学当时有个学生,叫谢邦敏,这个学生严重偏科,他极

  • 赫鲁晓夫说苏联造导弹就像造香肠,美国惊呆了,结果你懂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领导了冷战中的两个对立的超级大国,他们两人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就是阻断了猜疑链,相信对方不会动用核武器,然后自己也没有动用核武器,核战争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将会对人类造成灭绝式的打击。今天脑洞老师跟大家介绍一个很有名的政治人物: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这位先生在国际上可是大大有名了,人称

  • 围观古代的忠臣是如何表忠心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在封建王朝的阶级斗争中,拉帮结派站队是抱团生存之法,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你对敌人越凶残,就越能证明你的忠诚。有句老话叫“态度决定一切”,这话肯定特深入人心,因为在咱们这个地方,每到关键时刻,都要求人赶紧表态,看你站哪一边,看你心诚不诚。这事是很重要的,因为你不站在我这一边,就必然属于敌人那一边,就是

  • 此国在历史上一直自认为是正宗的中国,到了现代却开始和中国作对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在亚洲地区,我国古代可谓是霸主级别的存在,周围万国来朝,没有敢不称臣的,虽然这种情况在工业革命后就一去不返,但是我们现在正在逐渐回复世界强国的地位,对此,我们周边的国家可谓胆战心惊。在中国的南方,有一个国家在历史上长期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但现在却总是和中国作对,但是又在政治和经济上很依赖中国,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