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未央宫的后宫地下竟有如此多的地道:是后妃偷情所用还是其他

未央宫的后宫地下竟有如此多的地道:是后妃偷情所用还是其他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508 更新时间:2024/1/17 7:51:04

上一期,宫殿君给大家讲了未央宫,相信大家对这座历史上工龄最长的宫殿有了基本的认识,不过可惜的是,未央宫再雄伟,再出名,它都已经不存在了,如今的未央宫仅剩遗址,而对它的考古挖掘一直都在进行着。今天,本君就给各位讲讲未央宫的一个考古发现,这个“发现”还牵扯出了汉朝统治者的一个“大秘密”。

在对未央宫的考古发现中,研究人员惊讶的发现了一个“秘密”——宫殿地下竟然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地道”。皇宫里有地道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皇帝嘛,从来就怕死,他们住在地面上的宫殿里时不时就会发点感叹:“万一有人行刺或者有意外情况咋整?”于是乎,从古至今,皇帝家一般都会布置最高级别的安保措施,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在地下布置暗道,以防发生意外可以到地道躲避或者逃跑;现在的很多影视剧里还将皇宫下面的地道“娱乐化”为皇帝偷偷出宫寻花问柳的暗道,当然,这是胡编乱造的。

那么,在未央宫地下发现的这些地道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一、这些地道最先发现于椒房殿。

“椒房殿”,是花椒做的宫殿吗?

当然“不太是”,既是又不是,因为这座宫殿主要还是砖、石、木的结构,只不过宫殿的墙壁上使用了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进行粉刷。这种“天然花椒漆”是可爱哒的粉红色,还有芳香的味道,同时还可以保护木质结构的宫殿,有防蛀虫的效果。当你走进这座宫殿时,有阵阵香气,同时还有粉色的墙壁,哇,简直就是hellokitty的房间嘛,无数少女梦中的“卧房”。

当然,这么梦幻的房间不是给皇帝住的,主要是给皇后住的,因此,在汉代,“椒房”也是皇后的代称。咱们很熟悉的吕后就住椒房殿(长乐宫的),而自吕后之后的汉代皇后们几乎都住在未央宫的椒房殿里,比如窦漪房陈阿娇卫子夫等。

当考古人员发现椒房殿下面有地道时,其实并没有在意,以为它就是一个地下储藏室,毕竟女人嘛,总会收藏很多东西,在地下搞个储藏室也是常见的。可随着未央宫其他宫殿的挖掘,研究人员发现,不仅仅椒房殿地下有地道,其他妃子和太后居住的宫殿下面也有,这些地道长度基本都在20米到30米之间,约2米多高,有的还设有门房。而且奇怪的是,这些地道仅仅后宫宫殿里有,像皇帝办公的前朝宫殿里就没有。

难道,这是女人们暗中挖地道要与宫外的男子约会?

但是,这些地道只是将两间屋通过通道连接起来,而且仅限于各自的宫殿,并没有和别的宫殿或外界连通。因此,“地道偷情说”就被否决了,你没和外界相连,就不可能会有男子通过这进来和逃走,而妃子和皇后总不会在地道里和阉人私通吧。

二、和汉代的政治制度有关?

这些地道仅仅存在于以女性为主的后宫中,而在皇帝处理政务的前朝宫殿里几乎没有,这基本排除了是给皇帝逃生或者后妃私会情人的可能性。那它们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有学者指出这和汉朝的政治结构有关,即皇帝过分依赖外戚。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统一天下后,大封自己的家人还有异姓诸侯王,如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越王等,但是刘邦在实际统治过程中对自己的兄弟还有这些曾出生入死的异姓诸侯王们是一万个不放心的,怕他们夺了自己的皇位,于是他在位时想了很多“理由”把曾经帮他打天下的人都杀掉,如臧荼张敖、韩王信、彭越、韩信、英布等。

这里,尤以韩信死的最“惨”。当年韩信想谋反,他策划让陈豨在外地反叛,使刘邦亲自前去平叛,然后自己袭击留守都城的太子和吕后。结果这计划败露了,于是吕后和萧何设计诱使韩信来到了长乐宫中,用麻袋将其套住,并用削尖的竹棍将其戳死。为啥要这样杀韩信呢?主要是因为刘邦念在韩信曾对自己建国有功,曾与吕后约定如要杀韩信要“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器”,于是用麻袋套住他,就是不见天、地,用竹棍戳死,就是不见铁器。

其实刘邦打心眼里就不相信这些曾帮他打天下的人,但你要统治天下,总得有点“依靠”吧,比如心烦时,你是不是也得找个人倾诉倾诉啊,于是,刘邦“相中”了吕后,同时也“相中”了吕后身后的家族—外戚。

自刘邦开始,汉朝的很多皇帝和外戚之间都有着很“微妙”的关系,这些皇帝即位时都很小,大权都被自己的妈妈太后把持着,他们眼巴巴的望着自己老刘家的江山被老吕家,老王家,老许家把持,心里肯定特难受,但因为年纪小,朝堂关系错综复杂,又不得不依靠这些外戚们,因此,皇帝和外戚间往往是一种很“矛盾”的关系——皇帝既要用,又“不想”用。

皇帝“依赖”外戚,当他遇到难事想跟这些外戚商量,又或者深宫中的皇后想和自己娘家的人商议点“国事”时,是不敢“堂而皇之”的让其自由出入宫廷的,因为后宫历来不得干政,你这光天化日之下的这么“宠幸”外戚,外堂之上的其他大臣们都会看在眼里的,到时免不了用口水淹死你,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引起国家动乱。因此,当年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就“聪明”的在后宫的宫殿底下修筑地道,秘密的与他“信任”的那些外戚大臣们商谈大事,顺带再干点“见不得人”的政治勾当。

标签: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最能混淆历史的五个片段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本文没有任何抹黑三国演义的意思,目的在于提醒各位三国志只看了几页的小白:有时候,你头脑里的印象比正史更顽固。第五名:周瑜气死多亏了近年来三国志等正史的普及和各种“讲坛”,大部分人已经知道周瑜不是气死的了。恰恰相反,周瑜是一个心胸很阔达的人,正史上他和诸葛亮会面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南郡也没有被诸葛亮趁机

  • 中国一夜之间为什么冒出数百枚洲际导弹?美国迷茫着了道!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先来看看美国近日的行动,先后出动了十一艘航母中的六艘,其中还有一艘在加紧训练中,其中有三分之一的部署在了中国南海附近,当然了,美国的名义就是为了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打击恐怖主义,对于美国恐怖主义的中国,美国人就编造理由为打击海盗。这些都是掩人耳目的破借口,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抑制中国和俄罗斯的发展,并且

  • 揭秘清代的八旗旗奴们:害怕见身份比己卑的旗主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旗奴虽然名字难听,却是享有特权的。清军入关以后,曾以圈占明皇室和勋戚庄田的名义,把京城方圆五百里内、约十六万余顷的田地全部圈分给了八旗将士。而在清初,旗人在社会上享有显赫的地位,不少汉人也主动加入到汉军旗中,成为旗奴,由此获得经商上的便利。旗奴是世代沿袭的,若是因公犯罪,只废黜本人的旗籍,其子孙依然

  • 水浒传浪里白条张顺如何死的?浪里白条张顺简介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水浒传浪里白条张顺怎么死的?浪里白条张顺简介张顺,《水浒传》里的人物,在梁山排第三十位,水寨八员头领第三位,因为水性极好所以外号“浪里白条”,天损星。在对抗朝廷的几次围剿里,张顺接连擒拿牛邦喜、高俅,威名大振。最后随宋江征讨方腊,在涌金门被乱箭射死,死后,被西湖震泽龙君收做金华太保,留于水府龙宫为神

  • 一入宫门终身误:揭秘中国古代宫女的悲惨生活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在红墙黄瓦的内宫中,最为五彩缤纷的要数嫔妃这个层次,好似十里飘香的荷池,个个丽人如朵朵出水芙蓉,亭亭玉立,迎风招展。在中国,民间一直把皇帝拥有的女性称做“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完全是民间的通俗说法,没有什么严格的依据。当你踏进故宫参观时,会发现三宫是由二宫一殿所组成的,即皇帝居住的乾

  • 乾隆的尸体为什么没有头?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裕陵是清入关后第四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陵寝,位于孝陵以西的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乾隆十七年告竣,耗银170多万两。乾隆帝这个如意之君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比如,倍受关注的裕陵盗案,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1928年7月,流氓军阀孙殿英悍然盗掘了乾隆帝的裕陵。采用的办法一是砸。他

  • 揭秘:在西游记中黑熊精的天赋适合什么岗位?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黑熊精的天赋适合什么岗位?黑熊精的职业是个妖精。妖精,放在今天,可以理解为:自己占山为王,开公司,靠坑蒙拐骗、强取豪夺赚取人生第一桶金的黑心老板,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但黑熊精这样的人,适合吗?还有人说,如来给观音三个箍咒,应该对应的是唐僧的三个徒弟,黑熊精得到了“禁箍咒”,按理说,黑熊精应该取代猪八

  • 揭秘:是谁毒死了康有为?呕吐一夜七窍流血而死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七窍流血,猝死青岛先生在今日,成为举国之所嫉视;若夫他日有著二十世纪新中国史者,吾知其开卷第一叶,必称述先生之精神事业,以为社会原动力之所自始。若是夫,先生果为中国先时之一人物哉!——梁启超南海康有为先生,为吾国近代先觉之士,天下所认同……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

  • 中国这几件法宝:将让美国其有来无回!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你知道中国有哪几样武器让美国胆战心惊吗》可以让美军有来无回吗?小编下面就为那么揭晓~022型导弹快艇022型导弹艇(英文:type022missileboat,北约代号:红稗级,英文:houbeiclass)是2004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厂所建造的新一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导弹快艇。因其首艘编号为220

  • 水浒传小李广花荣简介 小李广花荣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花荣简介花荣为中国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108将之一,有“百步穿杨”的功夫。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九,为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之首。原是清风寨副知寨,使一杆银枪,一张弓射遍天下无敌手,生得一双俊目,齿白唇红,眉飞入鬓,细腰乍臂,银盔银甲,善骑烈马,能开硬弓,被比作西汉“飞将军”李广,人称“小李广”。只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