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备摔阿斗的真正原因,绝对不是收买人心那么简单

刘备摔阿斗的真正原因,绝对不是收买人心那么简单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63 更新时间:2023/12/26 15:20:41

三国演义42回有这么一段话:行二十余里,见玄德与众人憩于树下。云下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云喘息而言曰:“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人身带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怀抱公子,身突重围;赖主公洪福,幸而得脱。适来公子尚在怀中啼哭,此一会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视之,原来阿斗正睡着未醒。云喜曰:“幸得公子无恙!”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后人有诗曰:“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对于上面这段故事,好多人都觉得是刘备收买人心的手段,不过想起来应该也不尽是这样的。

首先,刘备扔孩子说明:

1,救孩子是一件很危险很困难的事情。刘备此举不一定是虚情假意,而且当着众人的面,“造假”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2,赵云不是一个仅有匹夫之勇的平庸之人,要不好好表扬一番即可,没有必要,也不会为他扔孩子。刘备的话明确表明他认为赵云的价值要大于自己的亲生孩子,从对马谡的评价可以看出刘备看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确的,而他也显然不会认为随随便便一个人就会比自己儿子重要的。

那刘备扔孩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1,主要原因:刘备与赵云的关系其实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刘备知其才而不能尽用其才,知其忠而不敢尽信其忠。刘备交接贤士的水平是很高的,他曾恋恋不舍的送过三个人,一个是田豫,一个是徐庶,一个就是赵云。三人都堪称国士,但有意思的是前两个人都以母亲为理由离开了刘备,抑或揆刘备终不能成大事邪?三人之中,若论综合水平,赵云应排第一,若在曹操手下,定能与张辽一争高下(试想若张辽在白门楼给喀嚓啦,不少人应该把他当垃圾看了吧,呵呵,一句题外话)。以这么高的水平却整日陪着刘备东窜西逃,始终无用武之地。主公对自己又心怀猜忌,有意压制,应该是够郁闷的。在长坂坡冒死窜了七个来回,既是证明自己的能力,也是表明自己的忠心,捎带报刘备的知遇之恩。

有人说赵云叛变投敌了,刘备急的要灭了他,说:“子龙不弃我走也”,说明刘备是深知赵云之忠诚的,但赵云的忠诚是忠于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仰,而不是对某个人的愚忠,赵云投公孙瓒时说:“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而私明将军也”,正是这样一种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行为原则,让刘备始终无法对他彻底放心。但有一点刘备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赵云决不会在他危难之时离他而去。

对这样一个人,这样一种行为,如果不给予足够的褒扬和肯定,是难保赵云日后不会离他而去的,那刘备也就不是刘备了。

2,次要原因:刘备一向有扔老婆孩子的习惯,在这一点上显然和刘邦很像,并将其发扬光大,《三国志》评刘备“盖有高祖之风”是很有根据的,习惯成自然,长坂坡再来一次,对刘备来说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赵云却愣是冒死把他儿子给救了出来。如此一来,二人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光辉高大,义贯金石。一个猥琐龌龊,薄情寡意。而尴尬之下的扔孩子行为显然很好的起到了转移人们注意力的作用,使人们更多的看到刘备对人心的笼络。声明:本文纯属推测,仅供消遣,不是对所谓“信史”的研究。目的只是要为俺喜欢的赵云伸伸冤。

标签:

更多文章

  • 胡搅蛮缠的无赖家庭会有好报吗?这里有一个清朝的例子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嘉庆十九年,西元1814年,江苏仪征发生了一起上吊命案。本来是想假戏以敲诈,哪知流氓弟弟横下一心,使之变成了真做,使得流氓哥哥一命呜呼,把咱们的主人公家害得好惨。主人公,叫张集馨,字椒云。生于1800年,29岁中进士。最后做到署理巡抚一类职务。官虽不很大,辈分却比较高。晚清重臣曾国藩、胡林翼在给他写

  • 崇祯皇帝竟然想用大臣家丁去对付李自成,也是醉了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刘文炳,与崇祯皇帝同辈分。崇祯皇帝生母孝纯皇太后是刘文炳父亲的姐姐。只不过,虽为皇亲国戚,什么加官进爵,赏赐金银,那都是后来了。再往前追,刘家并不显赫。孝纯皇太后,为万历皇帝太子朱常洛的嫔妃。在朱常洛即位前数年,她便因“失光宗意,被谴,薨”。至于到底是怎么死的,《明史》中并未给出明确的说法。她此时,

  • 满清唯一蒙古状元崇绮的妻女,真被数十个八国联军轮奸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今日看到篇文章,介绍满清唯一的蒙古族状元崇绮的。庚子年,义和拳乱,八国联军侵华进京,作者写道,“战乱中,崇绮的妻子女儿被拘押到天坛,遭到八国联军数十人轮奸,全部自尽。京城沦陷、家人殉难的噩耗传来,崇绮自知光复无望,难辞其咎,于是留下‘圣驾西幸,未敢即死,恢复无力,以身殉之’的遗书,自缢于莲池书院”。

  • 朱三太子是谁,反清成功,真的会找他做皇帝恢复大明吗?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朱三太子是谁?输入搜索框,会出来个人。叫朱慈焕。还有个真真假假的故事。说崇祯皇帝生有七子,死三余四,长子、三、四、五子存活。朱慈焕是最小的。不过,他与四哥同年,所以,活下来的兄弟里,他与老四,都算是排行第三,所以,又被称为朱三太子。当然,听到这个三太子,大家更熟悉的,其实是哪吒三太子。因为现实里,太

  • 刘备手下两大能人诸葛亮与李严到底是谁才是老大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品读三国,对于李严与诸葛亮的官职和地位问题,一直都存在着争议,甚至有一部分人觉得李严权力比诸葛亮还大。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李严的文治武功,才干超群是不容质疑的。要不被曹操称为天下英雄的刘备也不会在章武二年就将李严任命为尚书令,也就是国务院秘书长。可见李严是一个蹿升极快的政治明星。而对于孔明于李严两人

  • 贾谊故居,两千余年重修六十四次,最近一次,毁于日本侵略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前数日,至长沙,游太平街。街地面为青砖,颇似古朴。两侧店铺,吃用俱全。然此街之所以出名,乃在贾谊故居,位于此处。故居需门票。不过不必花钱,排队登记姓名身份证领取即可。排队之时,听到不少人讲,贾谊是谁啊?没听说过诶;去看看吧,反正不要钱……当时有感而发,在空间写下——贾谊故居,逗逗拉着我们来排队。天生

  • 这是真相吗,日本之所以要脱亚,是对中朝恨铁不成钢?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昨日写一篇《清朝的赔给日本的钱,竟然被北洋政府捞回来了?》(清朝的赔给日本的钱,竟然被北洋政府捞回来了?),未料其后留言的网友,多称咱在找心理安慰。实际却是,我的观点,与他们一致,不认为北洋政府贷款未还是捞回了清朝赔的钱,但他们未看完全篇即予评论,实让我有些不知乍办。也许,今天这篇下去,又会争议连连

  • 壹贰叁肆伍,数字背后的上万粒官员人头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今日写个请款单,大写的一二三四五忘怎么写了,于是查了下,却发现,壹贰叁肆伍之使用,竟然还有着那样一段血淋淋的故事。原来,明初出了个郭桓案。此人是户部侍郎,与人利用空白账本搞贪墨,事泄被查,牵连极广,严刑之下,数位尚书及上万地方官员被杀。追赃之时,整个国家的小富家庭破户无数,民怨极大。最终,朱元璋又将

  • 明朝的太监教育很“;专业”; 学生都成香饽饽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在封建皇权社会,太监一直是个离不开但又要防备着的特殊群体。离不开是因为宫里头的活须有人干;防备着是因为太监往往可以借着操作日常事务而进入政治生活领域,带来负面影响。众所周知,宫里头的活不只是砍柴挑水之类的体力活,更多的是诸如掌管典籍、文书之类的技术活,不识字不行,光识字而不明白意思也不行。朝廷也不得

  • 孝全成皇后死因之谜:死于非命还是自杀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孝全成皇后死因之被迫自杀,此说法有两个版本,一是为父乞官被太后责备,羞愧自杀。《清宫词》中第二首写孝全成皇后的诗云: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杯鸩毒兆当筵,温成贵宠伤盘水,天语亲褒有孝全。作者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贵妃摄六宫事,旋正中宫,数年暴崩,事多隐秘。其时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严,宣宗亦不敢违命也,故特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