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战斗力彪悍的秦军士兵为什么都有啤酒肚?

战斗力彪悍的秦军士兵为什么都有啤酒肚?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908 更新时间:2024/1/23 13:05:56

兵马俑的挖掘,让人们感受到了千百年前,铁血秦军的赫赫威名。关于兵马俑的研究也慢慢摸出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小细节,比如秦军的官制,秦军的战甲,以及秦军为不戴头盔,最奇葩的是,兵马俑中发现了秦军一个非常好玩的特点,就是秦军士兵竟然有啤酒肚!

这种呈现富态慵懒的体型是怎么回事?要知道秦军可是春秋战国时有名的虎狼之势啊,横扫六国势不可挡啊,怎么会有小肚子呢?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规模宏大,栩栩如生,有两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其一,秦国的士兵没有一个人戴头盔,一些士兵戴的是麻布做成的小圆帽,更多的士兵则把长发盘在头上,挽成一个个发髻。其二,秦国的士兵们肚腹微凸,现代人称作“啤酒肚”“将军肚”。

在战场上生死拼杀的士兵,怎么可以不戴头盔这种个体防护器具呢?这毫无疑问会增大士兵伤亡的机会和比例。秦国自商鞅变法起,国力日益强盛,士兵不戴头盔显然与穷无关。韩非子披露:秦人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兴奋得嗷嗷叫,根本就无所谓生死。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同样记载: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原来,秦国士兵打仗不戴头盔,是渴望多杀敌、不怕战死的表现。既然渴望多杀敌而不吝惜生命,那就不必头戴妨碍杀敌效果的头盔。秦国士兵打仗不戴头盔,甚至脱去铠甲,显示勇武和自信,无疑会从气势上压倒敌人。

作为能征善战的士兵,怎么会出现肚腹微凸的富态?一般来讲,作为士兵在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和频繁的战场厮杀环境中,是不容易形成如此体型的。事实上,秦国士兵训练有素,战场上的厮杀也是家常便饭,问题还是出在他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上。秦国士兵在两军开战之前,一般都要喝酒,因为酒壮英雄胆嘛。酒至微醺,豪气胆量徒然升起,打起仗来就不惧生死。难怪古书会这样写道:微醺的秦国士兵光头赤足,坦胸露背,英勇无比,左手提着人头和兵器,右胳膊下夹着俘虏,疯狂地追杀自己的对手。六国的军队和秦军相比,就像婴儿碰到了大力士,怯夫碰到了猛士,双方之战犹如千钧之力击于鸟卵之上……只要遇见了这样的虎狼之卒,那么,任何一支军队都无法幸存。

难道秦国士兵真有什么金刚罩铁布衫之类的刀枪不入的神功吗?非也!秦国士兵不惜生命奋勇杀敌的主要动力在于获取军功。

商鞅两次变法都有针对军队的改革,最重要的两条就是:“颁发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级制度。”商鞅建立的军功授爵制度规定,凡行伍中人,不论出身门第,一律按照其所立军功的大小予以赏赐。即便是秦国的宗室也是这样,宗室未立军功者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不得拥有爵位。

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赏赐就越重。证据是敌人的首级。

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甲士”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释放。若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如果军功杰出,岁俸不低于450石粟米,并可衣食600户的租税,也可养士(自己的家臣与武士)。二十级爵位(彻侯)岁俸1000石粟米,约合现在的30750公斤,对应大将军之职。打一次胜仗,小官升一级,大官升三级。在军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甚至都不一样。获三级爵位的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两级爵位的只能吃粗米,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仅能填饱肚子。同样,对军人的惩罚也是严酷的。

军有千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者,处如下刑罚:“身戮家残,男女公于官”。“什伍连坐”规定:一伍中有一人逃跑,其余四人就要受罚,如果能戴罪立功斩敌首级一颗,则可免除刑罚。“百将”、“屯长”率领自己的兵卒在作战时若得不到敌人首级,“百将”或“屯长”是要被杀头的,如果“百将”和他麾下的一百名兵卒或“屯长”和他麾下的五十名兵卒能得到敌人33颗首级,就算满了朝廷规定的数目,“百将”或“屯长”可以升爵一级。

由此可以看出,秦国军队的勇敢既是军功授爵制度催生的,也是严刑峻法逼迫出来的。问题是,这样的“勇敢”不仅对敌人残忍,对自己人也毫不留情。据考古发现,秦狱吏“喜”用竹简记载了秦军攻打刑丘时发生在部队中的两起案件。在攻打邢丘的战斗中,士兵甲斩首了敌人一个首级。士兵乙企图杀死士兵甲,据首级为己有,却被第三个士兵发现,图谋不轨的士兵乙当场被捉拿归案。另外几枚竹简上说:两个士兵为了挣抢一个首级而大动干戈。勇敢的人以生命冒险,不以良心冒险。

秦军的“勇敢”在一定条件下也极易转化为“怯弱”,比如由于资源有限,无法再实行军功授爵制度,比如在强敌面前没有取胜的可能,比如敌方有足够的物质诱惑。秦末黔首造反,秦军的战斗意志和不怕死精神几乎荡然无存,降将降兵多如牛,似可诠释之。利欲熏心支配下的行为,不能算作勇敢,只能叫做铤而走险;要挟胁迫下发生的行为,也不能算作勇敢,只能叫做逼上梁山。因加官晋爵和严刑峻法而产生的勇敢,是靠不住的勇敢,也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应该源于内心,目的高尚,不为物役,不受胁迫,不惧强敌,不畏困难,不怕牺牲。

标签:

更多文章

  • 贪官和珅因打败仗找借口 竟牵出一个贪污大案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乾隆做皇帝时,每年夏天都要前往承德避暑山庄避暑。乾隆四十六年夏天,已经71岁高龄的乾隆照常前往避暑山庄,从北京到承德的一路上,乾隆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自从军机首席大臣傅恒、尹继善、刘统勋相继去世之后,乾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接替人选,现在的首席军机大臣阿桂虽然忠勇,却少了些文采,乾隆总感觉与阿桂少了那么

  •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进行了持续29年的报复,刘禅为什么要报复诸葛亮?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在刘备死后,刘禅几乎就是把诸葛亮当父亲一样看待了,这似乎就是刘禅继位后的蜀汉最寻常的场面了。所以诸葛亮死后,刘禅痛哭流涕了一番也是应该的,但是为什么刘禅已经做足了场面却要在此后进行持续29年里的报复?《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激动人心的描写:“且说后主在成都寝食不安,动止不宁,忽然李福启奏丞相已亡。后主闻

  • 十二岁就当了太监的郑和为什么子孙后代四百多号人?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在古代太监娶妻实在是太寻常不过了,尤其是在明朝这种宦官当权的时代,但是十二岁就净身当了太监的郑和为何后裔子孙如此繁盛呢?郑和当然和历史上那些玩弄权术的太监是不一样的,也没传出什么秘闻说他娶妻之类的,他一生最大的功业就是航海事业了。据中国的历史记载,郑和是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和军事家。郑和十二

  • 岳飞勇武无双却为什么考取不了武状元?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在演义小说中曾提到岳飞夺取武状元的事,但是历史上的岳飞其实根本就不是武状元,以岳飞的才能竟然没考上武状元?要说到宋朝的名将,岳飞一定是当仁不让的,然而岳飞为什么没能考上武状元呢?难道是宋朝的武举有什么特别所以岳飞才考不上吗?其实岳飞本人从未参加过武举考试。而且,以岳飞的性格,是根本不可能考得上武状元

  • 清朝人的尸体为什么会在秘鲁被发现?原来这里藏了这样一段历史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落叶归根是中国人的传统情节,如果客死他乡难免给人身世飘零之感。之前外媒报道过一次考古发现时,有16具清朝人的骸骨在秘鲁的一处古印加金字塔内。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这些清朝人会客死他乡呢?根据考古人员的说法,这些遗骨是上个世纪来这打工的华人。这些人为何漂洋过海来这里呢?英国在1840年至184

  • 兵马俑的工艺有多复杂?千人千面的陶俑制作还比不上陶马的工艺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兵马俑被发现的时候,就震惊了全世界。兵马俑能列入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并不是靠数量。这件两千多年钱的惊世之作能够成为古代中国文化的名片,能够成为民族的骄傲,是靠的非常罕见的工艺制作,那么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到底有多复杂?兵马俑为什么能够称得上是举世罕见的伟大艺术之作?在先秦时候,活人殉葬是非常出名的。秦始皇

  • 明朝郭桓案影响有多大,为什么郭桓案被称为千古奇案?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明朝反腐力度非常强大这一点已经成为了明朝的标签。然而这个标签之所以会形成,或许就来源于明朝初年的郭桓案,明朝郭桓案影响有多大?为什么郭桓案被称为千古奇案?这个“奇”字反应在反贪腐的力度之大,牵连被杀的人数之多,案件影响之大在当时足够震动朝局。郭桓案杀了多少人,对于这个问题古往今来一直是个谜团。郭桓案

  • 这个太监墓为什么能成为申遗项目?原来他证明了我们没有夸大历史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历史就像个小姑娘,任人打扮,打扮成什么样就是个什么样,关键就在于看谁来打扮。因为历史被认为影响了很多,所以就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郑和下西洋时留下的谜团。郑和下西洋是我们古代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航海壮举,成为中国古代在世界史上最后的辉煌,然而这段历史却一直遭到西方学者的质疑,因为郑和下

  • 乾隆皇帝曾经娶过朝鲜女人,为什么乾隆皇陵地宫有朝鲜女人的尸体?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皇权统治,这是历史常识,而清朝由于和蒙古合作,一直执行满蒙联姻政策,也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要说那哪个皇帝喜欢朝鲜女子,大概也就是元朝人,为何在大清皇陵中竟然会有朝鲜女人的尸体呢?早期清朝皇帝的后妃,多为蒙古女子。到了中期,女子逐渐增多。乾隆皇帝为了加强与新疆上层人物的团结,巩固已平定

  • 欧阳修被贬滁州竟是因为乱伦绯闻?揭秘欧阳修被构陷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相信大家一定对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不陌生,这篇必背篇目也让不少人吃过苦头,但是这种苦和欧阳修蒙冤被贬却小太多太多了。那么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欧阳修被贬滁州写下了这篇佳作呢?欧阳修是怎么被贬到滁州去做官的呢?大宋王朝到了宋仁宗时代,已有了不少积弊,譬如,冗官冗员开始显现,贫富差距开始拉大,社会矛盾逐渐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