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小荷包里的大乾坤 古代皇帝也给臣子发“年终奖”

小荷包里的大乾坤 古代皇帝也给臣子发“年终奖”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226 更新时间:2024/1/4 10:17:00

这些荷包里包了什么吗?仅仅只是一个荷包吗?当然不是了,像现代人送红包,绝不会仅仅是个红包而已,它里面肯定还会有别的内容。古代也不例外,拿清朝前中期赐给蒙古公的荷包来举例,每至岁末皇帝赐给蒙古亲王的那对大荷包里,一般装有各色玉石八宝一份;小荷包四对,内装金银八宝各一份;又小荷包一个,内装金银钱四枚,金银锞四枚。不仅是年终,甚至将领平时打了胜战,皇帝也会以荷包赏赐作为奖励。如《啸亭杂录》记载“进围丹东角洛,收复革境三百余里。事闻,上愈嘉奖,赐荷包宠异之。”

往常,我们只知道荷包是爱情的信物,景颇族还有射荷包的习俗。也就是说在节日里,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细绒吊在竹竿上,用树枝左右摇动,让小伙子射击,谁先射中荷包,就把水先洒到谁的嘴边。荷包里一般装有一个硬币、几粒各谷子和几粒装饰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但是如何你关注一下荷包的历史,你会发现荷包更有趣更不一样的地方。据史料,“荷包”这一名称是在宋代以后才出现的。《通俗编·服饰》有言:“《能改斋漫录》载刘伟明诗‘西清直寓荷为橐’,欧阳修以‘紫荷垂橐’对‘红药翻阶’,皆读之为芰荷之荷。今名小夹囊曰荷包,亦得缀袍外以见尊上,或者即因于紫荷耶?”此处将宋代紫荷疑为荷包了。袁枚在《随园随笔》下有“紫荷非荷包”之注解,意在辨其非。

荷包,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服饰中,人们所随身佩带的一种装零星物品的小包。因为古代人的衣裤没口袋,但又有些必须要随身携带的物品,因此就有了这种荷包。不仅可手提还可肩背,也可挂在腰间。因此荷包也不叫荷包,而叫“荷囊”,“持囊”或“挈囊”,因为大多用皮革制造,故有“囊”之称。现存最早的囊实物是在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里发现的,以羊皮为之,呈长方形,长6.7厘米,宽3.7厘米,在口部有一拴系的皮带,为春秋战国时的遗物。

到南北朝,佩囊制度正式确立,人们所佩的囊,名称虽没变,依然叫“囊”,但其材质开始多样化起来,有皮制的,也有丝织物做的,《隋书·礼仪志六》:“(北朝)囊,二品以上金缕,三品金银缕,四品银缕,五品、六品彩缕,七、八、九品彩缕,兽爪。官无印绶者,并不合佩囊及爪。”也就是说,囊的佩带也有了地位、身份的区别或象征了,已经具备一定的礼仪功能。佩戴精巧绣制的荷囊者多是上层阶级。《礼记·内则》记述:“子事父母,鸡初呜,咸盥漱……右佩箴……衿缨,綦履。……男女未冠笄者,鸡初呜,咸盥漱,栉、纵、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衿缨”即编结的香囊,“容臭”则指香物。也就说年轻人在拜见长辈时,要佩戴荷包熏身,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到唐朝时,少数民族大多有佩带荷囊的习俗,其制作也越来越有特色,做工考究,甚是精致。后来,荷包渐渐成为珍贵的佩饰物,民间仿制为节日礼品相馈赠,但其盛物的功能依然没有消失,男女将荷囊常佩于腰间以盛杂物。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降诞》记载:“玄宗开元十七年,丞相张说遂奏以八月五日降诞日为千秋节,百寮有献承露囊者。”杜牧《过勤政楼》诗:“千秋令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承露囊,即荷囊。唐朝时,皇帝与大臣之间也已有荷囊相赠。与清朝有所不同的是,是百官向皇帝呈献。朝廷百官献囊,名曰“承露囊”,意为沐浴皇恩。真是小荷包虽小,乾坤却大。

标签:

更多文章

  • 揭秘乾隆皇帝提拔侍卫出身的和珅的真实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和珅,对于中国历史上这个最大的贪污者,人们的研究实在已经够多够细了。不过,人们往往过多渲染了和珅火箭般蹿升中体现出的钻营功夫,而忽略了乾隆晚年的独特心态。事实上,和珅现象不过是乾隆晚年特殊心理需要的产物。如果在乾隆中青年时期,和珅绝无机会爬得这么高,当然,后来也不可能跌得这样重。晚年的乾隆被两个矛盾

  • 真正影响三国的十位英雄排名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no1、三国第一名将赵云常山赵子龙可以说是最受三国迷欢迎的人气角色,文韬武略,机谋胆色,赵将军无不是上上之选。作为一员虎将,他实在完美。长坂坡一战,赵子龙纵横曹营几万大军之中,出入自如,斩杀曹军50多员将领,竟然全身而退,没有受伤,虽然曹操在战斗中期曾经下令不许射箭,但毕竟以一敌万!一人一骑在千军万

  • 海上丝绸之路:西汉历史上著名的海上香瓷之路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洛阳、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

  • 隋唐五代服饰:隋唐胄甲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初唐的铠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着南北朝以来至隋代的样式和形制。贞观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服饰制度的改革,渐渐形成了具有唐代风格的军戎服饰。高宗、则天两朝,国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层集团奢侈之风日趋严重,戎服和铠甲的大部分脱离了使用的功能,演变成为美观豪华,以装饰为主的礼仪服饰。“安史之乱”后,重有恢复到金戈铁

  • 为什么宫殿的屋顶上都会有个带角的小怪兽呢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今天宫殿君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怪兽”的故事,它“蹲在”很多古建筑,特别是宫殿的屋顶上,但几乎没人知道它到底叫什么。当站在它前面的“兄弟”们都出名时,它却默默的沉寂着。哎!一声叹息啊。。。它到底长什么样呢?请看下图:是不是很熟悉呢?它一个人静静站在队伍的最后面,很孤独,很寂寞!众所周知,每个古建筑的屋顶

  • 揭秘:完颜阿骨打的抗辽大业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阿骨打的二千五百女真战胜了多于自己n多倍的辽兵,阿骨打次胜利了。因为经过这次战斗,阿骨打收编了许多包括契丹在内的其它民族士兵,女真人的军队第一次超过了一万人。于是辽人发出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恐怖宣言,因为女真人的英勇善战已经在辽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辽人在女真人面前的最后一点自信也已经荡

  • 雍和宫为什么姓“雍”:揭秘这座寺庙中的“紫禁城”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近日,有小伙伴向宫殿君请教了个问题:“宫殿君,我快要考四六级了,想去寺庙里拜拜,你说去雍和宫咋样呀,据说那里很灵!”宫殿君听完后,只能“呵呵”了,考试是自己的事,自己努力就是最大的“求神拜佛”,又何必花那个时间去寺院呢。当然,既然这里说到雍和宫了,本君就考大家个问题吧:“为什么雍和宫要姓‘雍’呢?”

  • 揭秘丘处机和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为什么待之如国师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情:暮年成吉思汗年老体衰,他闻听“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有养生长寿秘诀,便派人下诏请丘处机前往汗帐,想向他讨教长生之术;丘处机欣然应命,率领门徒不远万里前往西域大雪山,向成吉思汗进谏治国之本。那么,历史果真如此吗?在小说中,为了突出郭靖的大侠形象,金庸将丘处

  • 李商隐《夜雨寄北》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夜雨寄北》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李商隐。其全文诗词如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前言】《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

  • 揭秘:水浒传中的四大“二奶”谁的结局最悲惨?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导读:在水浒传原著中,我们发现在水浒的男人世界中写女人虽然不多,但奇怪的是坏女人却不少,巾帼英雄不多,二奶却不少。书中提到的“二奶”算来应该有金翠莲、阎婆惜、白秀英、李师师等人,潘金莲姑且不算,其他如蒋门神的“二奶”除了一露面被武松丢进酒缸里外,着墨不多。先说金翠莲,“金二奶”算是比较幸运的。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