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道光帝临死前给咸丰留了什么难题,最后咸丰帝是怎么解决的呢?

道光帝临死前给咸丰留了什么难题,最后咸丰帝是怎么解决的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84 更新时间:2023/12/26 20:13:11

每个人弥留之际似乎都会有一些未完的遗憾,需要交代后人去做。道光作为皇帝,临死前也给咸丰留下了四个问题。说起来也是极为简单的,但是做起来却让咸丰无比的为难。那么这四道难题分别是什么呢?最后咸丰帝是怎么解决的呢?

道光帝在临死前,留下了四道遗嘱,简单的说就是:一、他死后不配天。也就是不要将他的神牌供奉到天坛的皇穹宇皇乾殿内;二、他死后,其神牌不升祔太庙。但可以升祔奉先殿,其画像可以悬挂到寿皇殿、安佑宫;三、他死后,不要在他陵寝的五孔桥南为他建圣德神功碑;但要把“大清某某皇帝”字镌刻在明楼碑上,陵寝名称刻在明楼碑的背面。碑文不可以有“以圣神功德”字样称呼,如果新皇帝要写歌颂我生平的碑文,则可以把碑文刻在神道碑亭的石碑背面。四、在他死后,只将他生前穿用过的几件衣服供奉在皇宫内的四执事库,以示节俭和留念。自鸣钟殿内一些不用的砚墨,也没有必要长期保留收藏。

这四道遗谕看似简单,但在事实上,却给刚继位的只有20岁的咸丰帝出了不小的难题。后来,咸丰帝经过仔细思考,且在诸大臣的参议下,最终将道光帝的遗谕作了如下的三个决定:

一、道光帝神牌仍配天、升祔太庙。只是从咸丰帝开始,清代帝王不再配天坛。

皇帝死后配天,升祔太庙都是大清国历代奉行不替的祖制家法,是神圣不能改变的。也是中国历朝历代都照办不误的成宪,是天经地义的。在民间,老人去世了,还要立牌位供奉起来,按时按节上香行礼,接受后代人的香火。

作为大清皇帝,一代人王地主,岂能死后不升祔太庙?后两条比较好办,咸丰帝都照办了,唯独这前两条,使咸丰帝左右为难。

特别是道光帝在遗谕中十分坚决地说:“若继体之君、顾命之臣不遵朕谕,任意强行,则是甘为我大清之不孝不忠之人矣!”是“诬朕以不德不孝。”是照办还是不照办?

在道光帝死后的第三天,咸丰帝下令朝臣们,就这件事进行了一次大讨论。参加这次大讨论的,上至亲王,下至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大家各抒己见,纷纷发言,讨论得十分热烈,甚至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经过20多天的讨论,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仍遵照以往成宪办理。也就是仍配天、仍升祔太庙,不按道光帝的遗嘱办。这一意见由礼亲王全龄将上奏给皇帝。

咸丰帝看了众臣的意见后,经过再三考虑,最后决定采纳群臣的意见,配天祔庙。同时决定从自己开始,以后各帝不再配天。他降旨将道光帝的第一条朱谕和自己的这道谕旨抄录一份,悬挂在天坛的斋宫内,永世法守。

二、道光帝的龙泉峪陵寝不再建圣德神功碑楼,将圣德神功碑文按照道光帝的意思,刻写在神道碑亭的石碑背面。为道光帝补建陵寝方城明楼。道光帝的第三道遗谕,可是一个很令人费解的问题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清楚圣德神功碑及其陵寝功能,也许才能正确理解道光帝的真正用意。古制,陵寝的功德碑均由后人树立。是记录死者一生功德事迹的石碑,为了有保护该石碑和装饰陵寝作用而建造的建筑,则称为功德碑楼。因此,圣德神功碑楼,也称圣德神功碑亭(现在也可以简称大碑楼)。外形是神道碑亭的缩小版本,里面竖有两通高近7米的石碑,石碑上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碑文。圣德神功碑楼的附属建筑是海墁四角各树一根洁白晶莹的盘龙石柱,正式名称叫华表,也有称擎天柱的。在清代陵寝建筑中,只有顺治帝及其以前的皇帝陵的功德碑亭才能称之为神功圣德碑亭,从康熙帝的景陵开始,一律改称为圣德神功碑亭。

知道了圣德神功碑的作用和功能之后,就不难理解道光帝为什么不让他的儿子给他建造圣德神碑了,因为据说清朝有一个规定,皇帝在位,凡丢失国之寸土者,皆不准树立圣德神碑。

道光二十年(1840)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致使大清帝国丧权辱国,与西方列强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但赔偿英国2100万两银子,还割让了香港,不仅没有了天朝大国的尊严,还致使国家领土不完整。

于是,道光帝深感自己没有功德予后世子孙,更无脸面见自己的列祖列宗,于是他才决定自己子孙不要给自己建造圣德神碑。而道光朝之后的各朝更是割地赔款,丢失了数百平方公里的国土,所以从道光朝开始,其他皇陵陵寝也就不再建造圣德神碑。

虽然能理解道光帝的心情,但道光帝此时复杂的内心世界,却给人造成了难以完成他遗谕的尴尬境地。圣德神碑不让建造,却还有让写圣德神碑碑文的意思,并交代把碑文写在神道碑亭的石碑后面。

按照道光帝的意思,他的神道碑亭又赋予了兼有圣德神功的功能。因为圣德神功碑楼是记述皇帝生平功绩的主要建筑,而神道碑亭是内竖镶刻帝后谥号石碑的方亭。虽然这样做有些不伦不类。

但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是道光帝特意交代的,于是,咸丰帝亲自写了一篇有839个汉字的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刻在神道碑亭的石碑背面,也算是对道光帝遗谕内容的一个部分交代。如果从节俭和见缝插针的角度说,神道碑亭的石碑后面刻写功德碑文还算能将就过得去,因为毕竟有一个空白的石碑可以写字。那么接下来这个有字却无处下笔的难题,则不可避免的摆在了道光帝儿子面前。因为道光帝临死时告诉他的儿子:“我死后,在明楼的石碑正面刻写‘大清某某皇帝’,用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书写,在这石碑的背面,则可以刻写我陵寝的名称。”

三、咸丰帝对道光帝的第四道遗谕,处理起来还是很容易的,按照道光帝的意思,找了几套穿过的衣服,供奉在皇宫内的四执事库里面,并且自鸣钟殿里面也不在收藏历代的砚墨。

纵观咸丰帝对道光四个遗谕的处理情况,第一道谕旨虽然这次没有得到落实,但在咸丰朝则开始得到了彻底执行;第二道谕旨没有落实;第三道谕旨得到了部分落实,另外的那部分则以变通、打折扣的形式。

也被执行了;第四道谕旨得到了彻底执行。这种被执行的结果,目前来看,还算是比较圆满的完成了道光帝交代的任务,想来道光帝在九泉之下,也应该比较满意了,要知道,这也花费了咸丰帝和大臣们很多的脑力劳动的。

标签:

更多文章

  • 慈禧死后带走多少财富?陵墓被盗后她趴地上10天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慈禧太后掌权48年,这48年里,是中国老百姓过的最苦的时期,在这48年里,清王朝对外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例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出在慈禧身上,比如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其实就是慈禧太后当年挪用海军军费导致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导致的,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则是因为慈禧太后的

  • 将自己的老婆女儿送给敌人 他是最窝囊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今天此文要讲的正是北宋的靖康之耻,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说起靖康之耻也是非常的搞笑,当时堂堂大宋朝,居然被一个只有几

  • 大汉天子汉顺帝下葬一个月之后 为什么被盗挖皇陵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皇陵是禁地,除了后妃、宫人守陵,还有一定数量的护陵队伍。所以,一般情况下,若非王朝覆灭,皇陵是非常安全的。不过,大汉天子汉顺帝刘保的宪陵是个例外。刘保(115年—144年),汉安帝刘祜之子,六岁被立为皇太子。延光三年(124年),刘保遭奸人诬陷,被废为济阴王。汉安帝死后,外戚阎显立北乡侯刘懿为皇帝。

  • 他的陵墓竟然被炸过七次竟没有盗墓贼进过主墓室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朱元璋儿子很多,但是四岁的时候就封王的仅仅只有朱栋一个人,这个一生都在践行孝义的皇子死后陵墓竟被炸过七次,盗洞也被打得到处都是,可是主墓室竟然从来没有盗墓贼进去过,这是什么情况呢?朱栋,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出生,四岁时即被分为郢王(明朝仅此一位),封地安陆州(今湖

  • 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到底去哪儿了?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不管是分析建文帝削藩的冒失也好,分析朱元璋为何要给朱允炆留下朱棣这个大患也好,最终朱允炆和朱棣之间的矛盾最终还是爆发了。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的失踪也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朱允炆到底去了哪儿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由于皇太子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先他而死,于是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这就是建文帝。由于太祖在

  • 唐代选妃要求体重过百,唐朝皇帝口味真的这么独特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出了一个杨贵妃,一度把大家都视线都扯偏了,难不成唐代选妃要求体重过百?好似唐朝的皇帝都喜欢这种肥胖型美女,唐朝皇帝口味真的这么独特吗?这里要注意了,即便是肥胖,人家也是美女,可见美还是第一位的,只不过唐朝人偏好圆润美,而欣赏不来骨感美。大家都知道在唐朝繁盛时期,国富民强;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百姓,大多

  • 坐拥天下的皇帝竟然喜欢偷东西,随便一偷还抓住了谋反大臣?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中国历史果然还是太悠久了,君临天下的皇帝没那么稀罕,反正历朝历代都有不少,可以说是各种款式各种花色都有。其中比较奇葩的有什么木匠皇帝,抠门皇帝啥的都不稀奇了。今天要说的这个皇帝,竟然喜欢偷东西。在大家的印象中皇帝都是君临天下,威严十足的九五之尊。但这位皇帝跟别人不太一样,他整天游手好闲,经常混迹于市

  • 电影中的僵尸为啥都是跳着走的?原来背后的故事竟是这样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在我们印象中,几乎所有的僵尸电影中,描写僵尸的活动,都是靠着跳跃前进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奇怪的设定呢?这种设定是创作者自己想象的吗?当然不是,说起来这背后还有这样一个阴森的故事。真正有人记载僵尸的存在,是从1789年开始的,第一本关于僵尸的记载是有大名鼎鼎的铁齿铜牙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里面记

  • 水浒中阎婆惜为什么会出轨,难道宋江真的是性冷淡?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宋江虽然当上了梁山的一把手,但是后院起火这件事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污点了。我们都知道宋江在梁山上是没有娶妻的,其实他一生都没有娶妻,仅仅就纳了个妾,就是阎婆惜,还出轨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宋江性冷淡?以前有光棍娶不到老婆,多半是因为穷,但是这点宋江是不符合的,因为他很有钱啊,如果不是他有钱,

  • 假设历史没有王莽篡汉 西域会脱离汉朝统治吗?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众所周知,西汉时期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外戚专政:从汉惠帝时吕后专权开始,到昭宣二朝霍光独揽大权,再到皇后王政君历元、成、哀、平四朝而呼风唤雨。外戚的地位可谓蒸蒸日上,而王政君所在的王氏家族更是独步朝野,王政君皇后的侄子王莽便利用外戚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起初,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随后又升为射声校尉。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