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孟子年薪过千万却还生气要辞职?难道不满足吗

孟子年薪过千万却还生气要辞职?难道不满足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465 更新时间:2024/1/24 7:55:06

贫贱不能移,当然不能移,没钱怎么移美国加拿大去?

这是孟子说的,那孟子是不是不在乎贫贱呢?

话是这么说,可孟老师手头不缺钱,给他年入千万,他还不乐意呢。

看看孟子的情况。他老人家在齐国当国卿的时候,年薪是10万钟粟。这是个什么概念?还是以齐国的经济情况来作为核算基础吧。根据《管子》的记载,在春秋时期,齐国一百亩田的粮食产量为二十钟粟,那么,十万钟粟相当于50万亩耕地一年的粮食产量。

考虑到战国时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有提高,那么,十万钟粟至少也相当于十万亩以上耕地一年的粮食收成。一年的收入相当于十万亩以上田地的收成,就算过去的一亩地的实际面积不如如今,那也是相当可观的收入。

且从当时的购买力来计算孟老师的年入,《管子》又记载:十钟粟可交换成一镒黄金,一镒相当于二十两或者二十四两。十万钟粟就是二十万两或二十四万两黄金。先秦时期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14克到16克之间,十万钟粟至少相当于300万克黄金,如今的黄金价格为每克300多元人民币,那么十万钟粟相当于9亿元!

战国时期的黄金价格不可与今日相提并论,那么还是《管子》的记载,一镒黄金可供一百辆战车及其驾驶员一宿的费用,孟轲老师一年的收入可供一百万辆军车一宿的费用!

《管子》讲的是春秋时期的事,但此书成于战国时代,而孟子是拿的战国时候的薪水,以上计算还是有合理之处,孟老师的年薪按照当今的购买力,可能不少于一亿元。

孟老师在齐国拿了几年高薪水,可是老板对他的策划没什么兴趣,重大决策时总把孟老师晾在一边,尤其在攻打燕国的决策上,主张和平的孟老师一向反对用武,雇佣方和被雇佣方犹如鸡同鸭讲,于是,讲究浩然正气的孟老师辞职。

齐王也觉得蛮愧疚的,既然不能用孟老师的策划,那就把孟老师当大师养起来吧,他托人向孟老师转达了自己的建议:孟老师,您还是别走了,既然辞掉行政职务,那我给你一个大师头衔,给你在国都的黄金地段建一个学院,让您讲学,年薪一万钟粟,好不好?“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

从十万钟粟唰地一下降到一万钟粟,降薪九成!这不只是欺负孟子,简直是欺负文化。

孟老师气不打一处来,说:“我辞掉年薪十万钟粟的工作,却来做年薪一万钟粟的工作,我有毛病吗?贪财也不是这么贪的,坚决不干!”

孟子的生气,主要是为理想不能实现,同时也是为齐王不长脑子的乌龙做法。

没见过这么不长脑子的老板,人家辞职了,你就客客气气打发人家走,既体面又客气,却用一份年薪只有原来十分之一的工作来挽留人家,这种情商和智商真的不适合在齐国混。

孟老师周游列国,没有固定职业,但待遇高得吓人,这引起了某些人士的不满。有个叫彭更的先生就对孟老师发难了:孟老师,您这些年在外面走动,光是马车就有几十辆,简直是一个大车队,后面还跟着几百学生,这么大张旗鼓地在各大诸侯国之间活动,不免也太嚣张了吧?

孟老师毕竟是大师,一点也不慌张,他淡定地回答:人家乐意给我高兴,我也没办法,因为他们看重的是我的策划,是我的“道”,他们不是为我的温饱买单,而是为我的策划买单,如果是这样,就算他们把整个公司让给我,我都不觉得嚣张;如果他们只是为养活我而给我待遇,那么,哪怕是一个盒饭,我姓孟的都不会接受。

“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之天下,不以为泰。”孟老师说这话的时候,可谓霸气侧漏。

要有薪水,必须得有工作,而对于工作,孟老师的观点很鲜明:无论是谁,都必须得找工作,没有工作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他曾经对周宵说:祖师爷孔子如果连续三个月找不到工作,没有老板聘用他,他就会惶恐不安,出外的时候一定要带着自己的履历。“孔子三月无君,则惶惶如也,出疆必载质”。

孟老师还引经据典地认为:如果一个人连续三个月找不到工作,那么大伙就得赶紧去给他做心理咨询了。

跳槽后对于前任老板的态度该怎样,他对齐宣王明明白白地说:老板采用我的策划,员工因为有事不得不辞职,老板客客气气地给他船票车票,还负责派人带路,辞职三年不回,这才消除档案清理办公室,如果这样,辞职员工应该终生尊重前任老板。如果老板对我的策划不理不睬,一旦不得不辞职,又连骂带打地赶人,走了不到三分钟,档案销毁,收回办公室,这样的老板,你就终生不要想起他。

从这番谈话可见,孟子多少带点刺头的味道。当然,如今的情况不同于战国的情况,人走了,就得自动清理好办公桌。像孟子那样还要老板三年不动你的东西,这显然是浪费行政资源。

标签:

更多文章

  • 谁用草鞋击败武艺第一的吕布成为最强高手?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谁是隐遁在三国中的真正高手?若问您,谁是三国中文武双全的真正高手,可能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在您脑中飞速闪过各类五花八门的答案时,或许很少有人会把他与“文武双全”的高手联系在一起,依我看来,这个人就是刘备。有人笑我愚:在群雄逐鹿的大三国时代,刘备怎么能与“文武全才”的高手扯上关系呢?请您莫急,且

  • 村民开山偶然发现千年古墓 金钱铺路重达三吨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1986年河南永城芒砀山,几名村民正在开山采石,一声爆炸之后,村民偶然发现了一个小洞口,村民好奇,就拿锤砸这个小洞,一锤下去,锥子掉进去了,很明显里面是空的,因为附近有很多墓葬,所以就怀疑这里是一个古墓,所以就报道了文物局,专家赶到发现这里确实是一个古墓。在墓中发现了一个墓志铭,从墓志铭中可以得到这

  • 明朝哪段号称盛世被看成艺术的黄金时期?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时下的艺术市场上,“永宣”艺术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这指的是明代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艺术,历时虽只33年短暂一瞬,却博得后世高度评价。今年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中截至目前的第一高价拍品,就是一只明宣德款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以2.29亿港元于苏富比香港春拍成交。即将举槌的佳士得香港春拍上,一系列来自“

  • 晁盖之死揭露了梁山集团内部的惊天黑幕!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熟读《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晁盖死于史文恭之手。其实细细品味与分析。事情并不是所说的那样简单。他并非死于史文恭之手,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里。晁盖之死,揭露了梁山集团内部政治斗争的残酷与凄凉。试想,是谁说晁盖死于史文恭之手的?是晁盖死后,暂时代领老大职位的宋江当中说道:“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

  • 木乃伊心脏仍在跳动!人类史上惊天谎言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导读: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未解谜团,而对于未知世界的谜团,人类始终都充满了好奇。它们到底存不存在,是真是假最终只能考历史和实践来证明,小编盘点了世界上十大惊天谎言,真所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到有时有还无”。惊天谎言之一、百慕大死亡三角在众多科学骗局中,百慕大传说是影响最大且流传最广的一例,但它的起因

  • 历史上是怎么评价刘瑾的,他与和珅比谁更有钱?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刘瑾是明武宗时期一个非常有名的奸宦,在明武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刘瑾就一直跟在太子身边伺候。等太子登基成为明武宗之后,刘瑾等随身太监也一步登天,当时八个太监被称为“八虎”,刘瑾为八虎之首。明武宗登基后,刘瑾等人想法设法诱导武宗玩乐,借此逐步掌握国家朝政。到了后来,刘瑾基本上已经是一个手握大权的奸宦,专权

  • 清初四僧之一石涛的画真的价值连城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石涛,清代著名的画家,出生于1642年,大约在1707年前后亡故。石涛年幼时出家为僧,他是明朝靖江王朱守谦的后世,他姓朱,叫若极,他的法号是原济,人称苦瓜和尚。他的存世名画有《山水轻音图》、《竹石图》、《搜尽奇峰打草稿图》等等。石涛山水画石涛一生大半的时间云游四海,得山水精髓和灵性,石涛山水画是他画

  • 改革作出的牺牲————为什么说雍正的皇位是夺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雍正严厉治贪,有些贪官畏罪自杀,想把财富留给家人,但是雍正对他们的子弟也不放过。这些贪官污吏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他们获罪之后又流落民间,大肆发泄对雍正的不满,就说他得位不正。话说康熙六十一年冬,大清圣祖仁皇帝玄烨驾崩在畅春园,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即位,改明年为雍正元年,从那时开始,就有很多人纷纷传说,雍

  • 慈禧并不喜欢政治为什么却要握住政权不放?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慈禧太后在咸丰帝死后逐渐掌握着整个清朝的大权,在近半个世纪中她是清朝真正掌握掌权的人,而那些所谓的皇帝只是一个傀儡罢了。但是我们都知道,掌握整个政权的慈禧并不是像武则天一样整颗心都放在政治事业上,相反地她更热衷于私人生活之中,每天处理完政务,都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化妆、游赏、宴饮、看戏。所以从这里看出,

  • 吕布之后美女貂蝉去哪里了?答案竟是查无此人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貂蝉在《三国演义》第一次出场只是做了简单描述其能歌善舞,色艺俱佳,并没有特别的过人之处。后续也是通过吕布的“目不转睛”,二人眉目传情,秋波频频,以及后来董卓大笑:“真神仙中人也!”等从侧面描写了貂蝉的貌美。而后又分别用两首诗赞叹貂蝉的歌舞双绝。貂蝉的美貌自不必多言,名列四大美女之一,素有“闭月”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