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涨知识:为什么宫殿的屋顶上都有这个“保护神”

涨知识:为什么宫殿的屋顶上都有这个“保护神”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49 更新时间:2024/1/16 10:27:08

今天宫殿君想先跟大家玩一个“看图找相同点”的游戏,请各位仔细观察下面几幅图片找一找他们的相同点:

这三张图片取自于三个不同的宫殿,大家有没有发现他们有什么样的“相同点”呢?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已经看出来了,它们的“相同点”就在屋顶上,而且是在屋顶的最高处(如下图):

是不是三座宫殿的屋脊上都有这个不知名的“小神兽”呢?

如果你参观过很多宫殿的话,就会发现,咱们中国很多宫殿的屋顶上都有这个神兽。可别小看它,它可是有“大来头”的哦!接下来,宫殿君就给大家好好涨涨知识,科普科普这个“神兽”到底有什么样的秘密!

这个神兽,长得凶狠但又透着点萌萌哒,它有很多名字,而且在不同的朝代,它还会变幻不同的样子。

据史料记载,此物名叫螭吻,同时它还有很多名字如鸱尾、鸱吻、蚩吻、龙吻等。在最早的时候,据说在汉朝时,它就出现了,当年汉武帝建建章宫时,有人上书说大海中有一种鱼,尾巴翘起就像鸥鸟一般,而且能喷浪降雨,可避火灾,驱除鬼魅,因此汉武帝就将此物放置在宫殿的屋脊上,起到防火驱邪的作用,因其尾巴上,被称为蚩尾。

而以后各朝继续沿袭这种传统,也在宫殿的屋脊上放置这个神兽,只是名称和形状稍有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将其名称改为“鸱尾”,而且让它的尾巴向里卷曲。唐朝时,“鸱尾”改名为“鸱吻”,据说是受到了佛教里“摩羯鱼”(即鲸鱼)形象的影响,摩竭鱼在佛经中是水神的坐骑,能灭火,装饰在屋脊两头可以灭火消灾。宋朝时,根据宋徽宗的《瑞鹤图》中显示,这个神兽的形象有了“龙”的样子,不仅它的头上长了角,身上布满龙鳞纹饰,而且背上还出现了“抢铁”。

明清时期,鸱吻正式和“龙”攀上了关系,不仅其长相和龙差不多,而且被说成是龙生九子之一,据明朝东阳的《怀麓堂集》记载:“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同时,这个时候,鸱吻的背上多了一把剑,相传这把宝剑是“神功妙济真君”许逊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可以辟邪,妖魔鬼怪们看到这把宝剑就会逃跑;二是因为这鸱吻兽特别贪玩,为了防止它擅离职守,不好好保护宫殿,就在其背部插一把刀,把它困在屋顶上,好好工作。

那么这个鸱吻兽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古人们这么钟情于将它安置在屋顶上呢?

第一,象征意义。古代的宫殿大多是木头造的,碰不得一点儿火星,而鸱吻兽在古籍里是能降雨的瑞兽,和水有关,同时在明清时,“龙生九子”的传说里,它是龙的三儿子,喜欢登高望远,吞火吐雨,因此,古人们将它放置在殿顶上,希望它能防火赈灾,驱邪避祸。

第二,防止雨水侵蚀屋脊。据古建专家研究,此鸱吻兽放置在宫殿的屋顶是有实际功能的:

鸱吻所在的位置正好处于屋顶上正脊的两条戗脊(或垂脊)的交点处,古时建宫殿,殿顶的正脊和檐角是两坡的交汇点,雨水特别容易从此交汇点的缝隙渗入,因此吻兽在此起到严密封固瓦垄,使脊垄既稳固又不渗水的作用。

第三,起到“避雷针”的作用。现在的房屋建筑都安装了“避雷针”,而古代的宫殿因为是木制结构,一遇雷电就起火,因此,工匠们也想了一个办法来“避雷”,其实就是安装这个“鸱吻兽”。怎么“避”呢?

咱们现在避雷主要是在房屋顶端安一个“避雷针”,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而古人将“鸱吻兽”安装在殿顶,也基本遵循这个原理:一到下雨打雷时,“鸱吻兽”身上必然积攒雨水,水是导电的,这些雨水就会将雷电引入地下,起到“避雷”的作用。但是,请各位小伙伴记住了,这种“避雷”的作用只有下中雨以上时才能显示出来,一般下小雨就没这作用了。

(故宫太和殿“鸱吻”)

据《明史五行志雷震》里记载:“正吻被雷击而没有引起火灾的有六起”。

可见,这小小鸱吻兽真是每个宫殿都离不开啊!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们动则几万斤黄金的赏赐,为什么到最后黄金都不见了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自古以来中国的皇帝酷爱用黄金来赏赐文臣武将。可到了北宋以后,无论宫廷开销,还是功臣受赏,所用的黄金数量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几万斤、几千斤减少到几十两甚至几两?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国家对待忠臣的态度改变,还是国库空虚?有人说,在过去,书上说的黄金是黄铜,后来的史书记录的黄金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黄

  • 史上唯一敢跟父亲争权力的皇帝女儿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女儿。韦后所生,小名裹儿。先嫁武崇训(武三思子),后嫁武延秀(武承嗣子)。中宗时,开府设官,略卖官爵,宰相以下,多出其门。曾自请为皇太女。强占民田、民房,大兴工役,生活奢侈。景云元年(710年),与韦后等人毒死中宗,不久在李隆基(玄宗)发动的宫廷政变中被杀。其实,生为女皇武则天的儿女

  • 曹仁:三国又一不受重视的名将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曹操最重要的班底曹仁在三国名将中可算是最郁郁不得志的一位了,在罗老的演义笔下,曹仁最威风的只是在南郡中守周瑜时成功以三百骑突袭吴兵,接着就一直到死都没有什么发挥,好像废人似的。曹仁,字子孝,乃曹操的族弟,他和曹洪在曹操刚起事时带来的千余子弟兵成为了曹操打天下的本钱。曹操破袁术时,“仁所斩获颇多”。及

  • 刘备携民“渡江”的幕后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关于曹操南征荆州时,有多达十万的荆州官员和百姓携家带口跟随刘备逃窜的事情,很多网友至今迷惑不解,不但质疑荆州百姓的愚蠢做法,更质疑刘备的动机。铁友czcix在其帖子《另一个角度看携民渡江》中表达了极度的困惑,并使用“居然”的措辞来陈述,“居然发生了十多万百姓追随大耳贼的事件”。半年前,有一个愤怒青年

  • 女鬼当道:揭秘中国古代传说为什么女鬼居多?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因为鬼虚无缥缈,没有一定之规。不过中国人心目中的鬼,却有着生动的形象,他们是长发飘飘的聂小倩,是深情款款的杜丽娘,是笑语盈盈的婴宁……与这些善良、美丽的女鬼相比,男鬼就显得比较苍白,为什么中国有个性的女鬼多?中国著名民俗学家、鬼文化研究专家徐华龙先生为我们解答了这个疑惑。中国

  • 水做的女人有多能哭?盘点历史上最能哭的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贾宝玉曾有一句话:女人是水做的肉。古往今来女孩子们往往多愁善感,她们的心情如饱含了水分的海绵一样,轻轻的一拧就能拧出一大片的水渍来。在这用水做成的心情里,富含的是稠稠黏黏的情感分子,如果这些分子遇到大风大浪的情感冲击,往往会石破天惊,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五大哭女:“斑竹”娥皇、女英、“撼城”孟姜女、“断

  • 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兽首是谁设计的呢,乾隆为啥觉得原设计有伤风化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说起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兽首,相信大家一点都不陌生,毕竟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太多了,咱们的成龙大哥还专门以此拍了部电影,据说票房还不错。那么,这12生肖兽首是谁设计的呢?翻阅圆明园的历史档案,我们会在很多地方看到一个洋人的名字——郎世宁,而这十二生肖兽首就是他主要负责设计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设计过程中,

  • 中国古代奇葩之同性恋皇帝,让男友代替自己当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导语:性乃人之常情,帝王三宫六院美女不乏其数,自古帝王爱红颜,当然古时候也有出现同性恋,董贤和汉哀帝的断袖之癖就是其中的典型。董贤,字圣卿,云阳人。董贤在汉哀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在身边做舍人。起初,汉哀帝并没怎么注意到董贤。有一天,董贤在执勤,被哀帝看到了。哀帝发现,董贤越长越俊俏了,一张俊美得后宫佳

  • 一句谣言亡了西周,西周灭亡时流传了什么谣言?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历史上的谣言是很有意思的。人们不难发现,每到一个王朝的末世,社会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谣言女神以温暖的姿态光临天下。举个非常熟悉的例子,秦始皇时期,公元前213年,贵为天子的秦始皇刚刚从北边巡视回来,谣言女神便降临到他身边。有童谣唱:“亡秦者胡也”。《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

  • 《太子妃升职记》火了,你知道太子为什么住在东宫吗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一部《太子妃升职记》最近爆红网络,奇葩兼狗血的穿越剧情,颜值又超级爆表的男女演员,让这部剧火到没天理。关于剧里的历史情节,咱们没有必要去过度探究,追根问底,毕竟,它就是一部小说改编的,不是历史纪录片,不过里面主角既然是太子和太子妃嘛,所以,今天宫殿君就来说说“太子”。“太子”,商周时期就有这称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