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备“永安托孤”的难言之隐,诸葛亮到底做了什么?

刘备“永安托孤”的难言之隐,诸葛亮到底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837 更新时间:2024/1/16 0:18:45

蜀汉章武三年四月,公元223年。

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在永安宫中召见诸葛亮李严等人。

就在一年前,刘备大败于夷陵,颜面无存,身心俱疲。

这位经历了汉末大动乱,足迹遍布神州大地,长江南北的一代枭雄,自知时日无多,遂将后事托付于人。

在蜀汉众多官吏中,刘备将身后是重点交给了诸葛亮。

大家都知道刘备著名的那句托孤之言: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诸葛亮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你如果主政,一定可以安邦定国,保守蜀汉江山社稷。我儿子如果能行,你就辅佐他,如果他真不成器,你就取代他做蜀汉之主!(有人翻译成“用其他儿子取代”,实属无厘头,根本不对)

其实在三国历史上,君主临终托孤并非刘备一家。如著名的孙策曾托孤张昭,曹丕、曹睿后来也托孤司马懿

但是,所有托孤之君,唯有刘备说出了这句话:“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句话等于亲口赐予了诸葛亮“合法篡位”的无上权力,这是在当时世人难以想像的事情。至于李严等人,其实都要靠边站。

后来刘备又命令太子刘禅对待诸葛亮要像对待父亲那样。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这就等于有为诸葛亮日后“篡位”加了一层保险!

诸葛亮受宠若惊,感激涕零。

(诸葛)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诸葛亮后来苦心操劳,连年动众,对刘禅苦口婆心,又当爹来又当娘,最后活活累死在前线。也算是了兑现了他“继之以死”的誓言。

“刘备永安托孤”,历来为人津津乐道,有人说刘备这是“以进为退,逼迫诸葛亮宣誓效忠”,有人说这是“刘备试探诸葛亮的忠心,假如诸葛亮敢有异心,直接除掉”,还有人说“这是刘备让李严等人看的”。

总之,对于“虚伪”的刘备枭雄本色,是大家的固有印象,因此,便开始对永安托孤用种种揣测。

但是,笔者却认为,刘玄德永安托孤,实在是真心实意,没有半分虚假!而他之所以这么做,其实就是四个字:“被逼无奈。”

刘备和曹操都是生于公元160年左右,算是汉朝的“50后,60后”,他们这一代人,生于汉朝未乱之时,算是见到了汉朝最后的余辉,而就在他们成年之后,黄巾之乱爆发,天下大乱。

曾经繁华的都市变为废墟,曾经丰美的良田变为荒地,曾经安逸悠闲的生活不复存在。

到处是动乱,到处是杀戮,到处是战火。

刘备为什么一生都喜欢用武勇过人的部下?因为在那个时代,武力是活下去的最佳保证。

见识了董卓屠洛阳,李傕屠关中,曹操屠徐州,以及数不清的屠杀和战火。

人们的生活朝不保夕,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

曹操的诗词虽然大气磅礴,雄心万丈,但也时时吐露着苍凉和悲壮。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为什么是这种风格?原因无它,战乱岁月看了太多的死伤别离。

其实就算是曹孟德也不知道自己出征后,能不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他每次统兵打仗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三国志》记载:太祖(曹操)之征陶谦,敕家曰;“我若不还,往依孟卓(张邈)。”后还,见邈,垂泣相对。

翻译过来是:曹操为父报仇征伐陶谦,临出征前对家人说:“我要是回不来,你们跟去找张邈吧。”曹操活着回来以后,见到张邈就哭了。

经历过汉末大动乱,见识了那个“十个人活不下一个人,人吃人屡见不鲜”的时代,曹操、刘备他们对生命的看法,岂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人能够完全体会的呢?(参阅拙作《喜欢三国时代?请进人间地狱!》)

刘备从小不好读书,他没办法像曹操那样慷慨赋诗,抒发自己对乱世的那份悲怆感悟。

但是,我们从他一生的事迹,完全可以体会到他垂暮之年的心境。

刘备在公元184年与关羽张飞一起兵,那一年他只有24岁。一路走来,他跟随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孙权刘璋,足迹遍布河北、徐州、中原、荆州、江东、益州,整个中国,除了关中之外,老刘几乎走遍了,这一点连曹操都自愧不如!

刘备经历了太多的人和事,如果他能写自传,我想一定比曹操的自传更令人感兴趣。

刘备最鼎盛的建安二十四年,称汉中王,挥师北伐。

然而,仅仅半年之后,关羽就败死荆州。

一年后,张飞被杀,又过一年后,他自己也大败亏输,狼狈逃窜。

从他和关羽、张飞一同起事,到他永安托孤,整整40年。

40年白云苍狗,岁月流转。

那些与他同时的乱世豪杰大都已经不在人世,早年跟随他的原从人马关、张二人也都惨死,他一手提拔的蜀汉第二代将领又都被自己断送在夷陵战场上,回顾过往,刘玄德怎能不心痛悲伤?又怎能不心灰意懒呢?

故人星散、前途渺茫,所有一切都如梦幻一场。刘备在弥留之际,所思所想,或许更多的是他这一生中相敌相友的故人,以及这辈子所经历的爱恨情仇。

而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都已成过眼云烟。

我想,假如他不是皇帝,刘玄德这时大可眼含热泪,面对自己无悔的一生,与世界说声再见,无牵无挂。

这样人生状态下的刘备,还会有心思去整人?去试探诸葛亮?他就算要整诸葛亮,也绝对不会用这么“愚蠢”的托孤的方式。

其实,作为一国君主,曾经的乱世枭雄,刘备明白,他在临死前必须安排好后事,他要对活着的人负责。

这就是他永安托孤的真实目的!

当时的蜀汉内忧外患,就在刘备夷陵战败后,蜀汉各地反叛蜂起,曹魏和东吴又虎视眈眈,蜀军连续遭到荆州和夷陵的失败,精锐部队丧失殆尽,名臣宿将大多亡故,可谓“人心涣散、各思前程、朝不保夕”!

“知子莫如父”,自己的儿子是什么德行刘备比谁都清楚,他明白儿子难堪大任。如今蜀汉风雨飘摇,只怕自己一死,就要亡国灭种了。

原从人马已经凋零,仅剩的赵云等人不堪大任,巴蜀豪强新近归附,人心难测。

放眼四周,除了荆州派的代表人物诸葛亮,他刘备还能用谁?除了这位跟随自己十六年,还算忠实可靠的孔明,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刘备临终托孤给诸葛亮,明确授予诸葛亮“合法篡位”的权力,既是刘备的真情流露,又是他的无奈之举。

同时,这也是这位暮年英雄的大手笔的政治行为!

永安托孤,并无什么阴谋和不可告诉人的秘密。

这是就一场经历了汉末大动乱,面对生死早已看破的人之间的权力交接;是一个政治家为了整个集团利益考虑,而舍弃家族利益的政治智慧;是尔虞我诈的乱世中,难得一见的君臣知遇的典范!

笔者个人认为:永安托孤,使刘备这个人一生的格局得到了升华!

而诸葛亮后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行为,则为“永安托孤”成为千古传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休止符。

(本文为“老不看三国”头条原创首发,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疑问和出版合作意向,请联系qq:2059507522)

标签:

更多文章

  • 四海龙王为什么不能灭红孩儿三昧真火,观音菩萨一句话道破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第69章、为何泾河龙王擅自下雨被杀,孙悟空三次让龙王下雨都没事?叶之秋西游世界是一个有着严格等级、繁复规则的世界。不但是卑微的人类要受律法的约束,时刻不得自由。即便你是仙人,也不能为所欲为。大名鼎鼎的泾河龙王,只因擅自改了下雨的时辰、雨量,结果就被推上了斩龙台。虽然说,泾河龙王的死,其实是观音菩萨导

  • 叶之秋:三国赵云、水浒武松为什么都和嫂子有绯闻?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三国赵云、水浒武松为何都和嫂子有绯闻我喜欢三国,也喜欢水浒,昨天写有关赵云和樊氏的那点事,写着写着忽发奇想,觉得赵云竟然和水浒武松有着惊人的相似。赵云一生最大的功业就是长坂坡救阿斗。在几万曹军的包围中,赵云冲阵多次,斩杀曹军五十多员战将,最后全身而退,堪称三国第一人。之后在孙尚香回归东吴时意图带走阿

  • 元朝最后一位大救星:察罕帖木儿(李察罕)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察罕帖木儿是有元一代著名的军事将领,在他短短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他以平定天下、匡复社稷为己任,将区区数百之众奋起义兵,东征西讨,南战北平,几以一师之力歼灭百万红巾军,力挽元政府于倾覆,克复了自红巾军起义后四分五裂的北中国。然而就在他即将消灭红巾军东路军余部的时候,却为叛将暗杀,遇难益都。察罕帖木儿的死

  • 封神演义绝代勇将苏护,为什么宁肯造反,也不把女儿妲己嫁给纣王?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选自《封神局中局》名将苏护:生命贵在折腾,折腾需要权谋(之一)作者:叶之秋和千百年来绝大多数人一样,商朝冀州候苏护总是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可是,与众不同的苏护,却只是八百诸侯中普通的一个。如何在平凡中脱颖而出,开创不同寻常的人生,一直是苏护多年来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苏护拼尽一生。尽管最终,他依然只是

  • 西游取经,唐僧一共经历了八十二难,多出来一难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第170章、九九八十一难都是局(下)作者叶之秋其三、千算万算,少算一难。护法神向观音菩萨汇报唐僧经历劫难,最后算来算去,竟然只有八十难。观音听闻,好着急,她说:“佛门中九九归真,圣僧受过八十难,还少一难,不得完成此数。”她吩咐揭谛,立刻赶上八大金刚,制造出第八十一难来。那八大金刚正驾起香风,送唐僧师

  • 趣闻 | 秦始皇陵的诅咒会解除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秦始皇千古一帝,在位期间的丰功伟绩可以说古今罕有。秦始皇陵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埋藏了诸多的未解之谜,使得后世的人们对其猜测纷纷。如秦始皇遗体是否完好?地宫到底有多深?地宫的珍宝到底有多少?秦始皇使用铜棺还是木椁?里面是否有自动发射器?下面学社君陪同大家一起来了解。秦始皇遗体是否完好?20世纪70年代

  • 前宰相侄子vs武则天:他是永远打不死的大唐传奇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大唐传奇:永远打不死的小强人生作为大唐曾经优秀的宰相,裴炎的人生中充满了各种变数,尤其是他在中宗睿宗与则天女皇之间辗转腾挪,力图找出自己执政的着眼点,结果不一小心,既背上了女皇鹰犬的骂名,又被女皇给卸了磨杀了驴,好不伤悲。只是,他的人生再怎么让人感慨,远不如他的侄子裴伷先来得惊心动魄。裴伷先的人生,

  • 人中龙凤,世之枭雄,这些证据告诉你刘备的江山真不是哭出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英雄有两种,华莱士那是一种,刘备是另外一种,是不是懦夫主要看你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免于一死,单纯求生,那么就是懦夫,刘备很显然不是——《三国演义》之故事,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所谓天下英雄属曹刘,然刘备“乱世之枭雄”之称,却多遭诽议。其皆言刘备“妇人之仁”,一介懦夫,唯倚孔明方得称霸西蜀;更有甚

  • 西游记中最神奇地秘药是什么?鱼吃了化神龙,草沾了变灵芝!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第127章、孙悟空为何会悬丝诊脉成了神医?孙悟空凭啥救好了朱紫国王?朱紫国王生了重病,孙悟空揭了皇榜,入宫给国王看病。国王本就缠绵病榻数年,咋听的孙悟空声音凶狠无礼,长相刁钻古怪,当场吓得战战兢兢,趴在龙床上起不来。国王表态,这病不看也罢。孙悟空听了,哈哈大笑说:“列位错怪了我也。若象这等慢人,你国

  • 刘备究竟做了什么,令曹操满嘴流血,刻骨铭心?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四月,曹操命大将曹仁、史涣为前锋,率领曹军主力部队渡过黄河,进攻位于黄河以北的河内郡。曹操的这次军事行动前期进展十分顺利,曹仁率领的曹军精锐部队迅速扫平了河内,将其控制。随后,曹操留下大将魏种镇守河内,自己回师敖仓。这原本应该是一场值得高兴的胜利,但是,曹操事后却懊恼终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