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他假冒崇祯皇帝的太子,居然混了几天皇帝,最后死在清军之手

他假冒崇祯皇帝的太子,居然混了几天皇帝,最后死在清军之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254 更新时间:2024/1/4 12:07:54

手头有两本书,一本是顾诚的《南明史》,一本是南炳文的同名书籍。

里面写到了很多类似的事,今天要讲的,是南明伪太子案,我们看看两位专家,运用了怎样的材料,进行了怎样的论证,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其一,伪太子案,是如何产生的。

当然就是京城被李自成大顺军攻破,崇祯皇帝觉得对不起列祖列宗,跑到煤山,在一棵歪脖子树上上吊。虽然死前对三个儿子做了一些安排,最终都被起义军俘虏。几经颠簸,不知所终。这是伪太子案产生的大背景。

其二、伪太子是怎么到达弘光朝廷的首都南京的。

顾诚写的是,1644年12月,鸿胪寺少卿高梦琪的奴仆穆虎,从北方到南方来,路上遇到个少年,结伴而行。

如此看来,当时穆虎应该是独身一人,走得百无聊赖。咦,正好遇上个小伙子,穿得也还不差,长得也还伶俐,两人谈得很来。再者,兵荒马乱,盗匪成群,多个伴也多个照应,安全。

为了省钱,两人晚上只要了一间客房,换衣服时,穆虎发现“少年内衣织有龙纹”。穆虎吓了一大跳。你想啊,这龙纹,只有皇家能用啊,这小伙子,竟然也穿着,难道不要命了吗?

于是“惊问其身份”。少年直接说我是皇太子。

这穆虎是又惊又喜。惊的是,皇太子居然还活着,看样子外面说他们三兄弟都被杀了的传闻,是假的。喜的是,我穆虎,这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啊,能跟皇太子共处一室。将来他就算当不成皇帝,至少也能封个王爷,肯定不会亏待我呀!于是他小心伺候,嘘寒问暖,生怕皇太子受到一点伤害——当然,这是我脑补的,顾诚只写了少年自称皇太子,然后就到了南京了。

穆虎把“太子”带到自己的主人家。高梦琪也没见过太子,不敢造次,生怕走漏了消息,给太子带来不利。于是将他隐匿于苏州、杭州一带。哪里晓得,这个“太子”,也太把自己当成“太子”了。高梦琪没少跟他说得低调低调再低调,但他就是不听,经常招摇过市,还装出个贵公子样,人家一问他是谁,只说北方来的,搞得神神秘秘,到处议论纷纷。高梦琪急了,只得上奏朝廷,说明事宜。至于高梦琪为何不在“太子”到了南京,就往宫里送,应该是身份未明,怕来个欺君之罪,掉了脑袋。

弘光帝派内官持御札宣召,“太子”三月初一,又到了南京。

南炳文怎么写的呢?

只有两句,“弘光元年春,鸿胪寺卿高梦琪忽然密奏太子自北而来,现在浙江。弘光帝遂命太监李继周持御札前往相招。”三月初一,到了南京。

其三,“太子”到南京后,有些怎样的遭遇?

顾诚写的是,他到了南京,被交给锦衣卫冯可宗处看管——注意,是看管二字。

南炳文写得稍微详细一点,说到了南京,先让他住在庙里,之后再派太监去接他入宫。但太监见过太子啊,一见这家伙,哟,哪有我们崇祯皇帝的血脉朱慈烺那么俊哟。假的!于是人也没接,跑回去报告,来人是个骗子。便送到锦衣卫冯可宗处——此处说明,为何顾诚用了“看管”一词。

其四、太子如何被证明是假的。

虽然太监说是假的,但弘光帝为了慎重起见——因为这事,很多人都知道了呀,很多朝臣,十分希望他就是太子,正好把之前名声不太好、不适合当皇帝——归纳起来叫“七不可”——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的朱由崧掀下台去——他不能落他们口实啊——一定得办成铁案。

因此弘光帝让北京来的王公大臣,都去相认,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顾诚用的证据,主要是大学士王铎的,因为曾经教过太子三年,一看就知真假啊。王铎一瞧,嘿,这哪是太子呀。于是写了封奏章,说我们的太子,“大目方颡,高声宽颐,厚背首昂,行步庄,立度肃”,哪是这个家伙有比的。我问他,你认识我吗?他说不认识。我的皇上哟,我教了三年呀,怎么可能不认识?我又问他,以前读书在哪里?他说文华殿,实际呢,是端敬殿。这就是个假的。

南文炳用的证据,类似。他说王铎指着教过太子的方拱乾问,这是谁?他说“乡先生”;又问另一个老师,就不认识了。给事中戴英问崇祯十六年,太子与皇帝共同审问吴昌时,当时太子站在哪个方位?这人连吴昌时都没听过。

不必再问了。太子是假的。

其五、那他到底是谁?

顾诚引用王铎的奏章及黄道周的记叙,说当时王铎已确认此人是骗子,喝令左右的拿下。他吓得屁滚尿流,哭声震天,直叫饶命,说自己叫王之明,是以前的驸马都尉王昺的侄孙。只因被人骗了说你扮太子,能搞到很多好处,我一时糊涂,于是做出了大逆不道之事,饶命啊饶命……而骗他的人,就是想浑水摸鱼的穆虎。

南炳文写的则是,戴英吓他,你是假冒的,如果从实招来,我救你命。于是他招了,内容,如上段所记。

从上可知,太子是假的。顾诚和南炳文的叙述,各有详略,将之综合,我们就能看出当时的大概情形。

这家伙命运如何呢?

他没死在弘光帝手上,死在了清军手上。

弘光帝没敢杀他,因为当时南京城里很多百姓真诚地认为他是真太子;而地方大员们呢,本来对朱由崧继位不爽,左良玉、黄得功、何腾蛟等人都上奏折,请求刀下留个,以安民心。就连被目为奸臣的马士英,都在此案上持平而论,没耍手段。

到得清军攻南京,弘光帝、马士英等出逃,王之明竟被乱兵拥立为皇帝。不过闹剧只持续了几天,清军入城,王之明被俘投降。后与朱由崧一起被杀于北京。

欢迎关注屏山石(时评、历史、娱乐)

标签:

更多文章

  • 刘备与孙夫人真实感情揭秘,她为什么想偷走阿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这两天与网友分享刘备妻妾的故事,可能立场不同,观点不一样,让部分网友失望了。昨天《刘备三个老婆的命运结局》的故事发出去后,有网友回复说福宁客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福宁客了。看了确实挺伤感的。其实有一点小编在这里声明一下,关于三国的文章,本号以摘编为主,内容和论证都是网友提供的,晒出来只是让大家讨论,并不代

  • 10张清朝末年陕西古建筑的珍贵照片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图为清朝末年的西安府衙,它的所在地就是如今钟楼世纪金花的下沉广场处。上世纪780年代时,曾改造为省文化厅的招待所,上世纪90年代初世纪金花广场开始改建后便拆除了。清朝末年的西安文庙牌坊。西安文庙建于宋朝,是用于祭祀孔子的祠庙,也就是孔庙。直到1

  • 清十二帝后宫疑案(三)顺治帝废后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顺治的后宫,爱新觉罗-福临,24岁就早逝了。在后宫中发生了大事。就是废后事件。清十二位帝王,只有他的废后是真正的。这样的奇特帝王,有怎样的性格特征?《燕途纪行》中记:“气狭性暴,拒谏太甚,间或手刃作威。”气性特别大,不听劝。喜怒无常,偶尔会乱杀人。天子这样的性格特征,与儿童期教育影响。一定是这种教育

  • 美国u-2最牛侦察机,被打下十五架,有多少是被中国击落的?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似乎是在咱的历史教科书里学过还是在哪本杂志上看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制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侦察机u-2。有多先进呢?一是飞得高,两万一千多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8848米,比两个珠峰还高;二是飞得远,最大航程5700公里。大家开动记忆的闸门,想一想,咱们小学学地理时说的地球一周是多少公里

  • 同朝功臣大多遭屠戮,而汤和却能安享晚年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在元朝腐朽残暴的统治下,朱重八(也就是朱元璋,朱重八是一开始的名字,朱元璋是后来参军的时候才改的名字)的父母双双饿死,那时候的朱重八,无人肯伸出援手,没有可充饥的食物,就连父母死后,连找块可用的土地埋葬都找不到,后来还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父母才得以安葬。后来朱重八去了庙里当和尚,就是为了能有一口饭吃。

  • 刘禅并非扶不起的阿斗,有一方面比其父刘备大气多了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庞永认为:“残暴之君在位,臣民颂他为救星;仁德之君在位,百姓视他为赘疣。”孟德斯鸠说:“那种历史记录读来乏味的国家是幸福的。”王学泰说:“统治者的招抚政策能使更多老百姓活下来,无论在当时老百姓来看,还是从当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都应该是一件好事。因为被招安的老百姓不必再用生命的代价去换得一日之果腹;从

  • 刘备为什么不想营救汉献帝?诸葛亮一条妙计暴露了惊人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读《三国演义》的网友都知道,书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处处可见,有人甚至把这称为是罗贯中的“封建正统思想”。不过这可能不是罗老先生的初衷。《三国演义》是在明代成书的,而早在宋代“尊刘贬曹”的思想就已是三国类文艺作品的主基调了。罗贯中只是顺应广大民众的意愿,继承了这种倾向。同时,罗贯中的“尊刘”也并非刘备

  • 他宁愿被火烤死也不帮日本人办事,结果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当年日寇侵略中国犯下的暴行一件件被我们剥开,面对敌人的凶残之举,面对那些无辜倒下的人民,经常有网友感叹,中国人缺少狼性。恨那些被杀被抢被糟蹋的人们不反抗!不过事实并不是这么绝对的,我们记录过在日寇淫威之下失去意志,而成片被杀的场景,同样也记录过奋勇反抗誓死如归的英雄壮举。1943年

  • 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二人都得到了,怎么没有取得天下呢?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是《三国》的一句名言。在《三国》,这段话出现过三次。第一次,刘备马跃檀溪后,由小童接入司马水镜的庄园,水镜向他介绍天下名士,这次只是个铺叙,所以让司马水镜卖了个关子,忽悠得刘备不得要领,但刘备记住了这句话。第二次,曹操扣押徐庶的母亲,迫使徐庶离开刘备。临行时,徐想

  • 夫妻吵架引发的满清十大奇案,就这样被接生婆给破了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都是我害了你呀,都是我害了你呀!雍正十三年七月二十四日,湖北麻城县衙之内,一衣衫散乱的女子大哭着,她搂着堂上男子的脖子,不断喊着是我害了你是我害了你!男子有气无力地耷拉着脑袋,泥似地摊在地上。他已被折磨了整整一年了!此刻,他完全听不到老婆在哭什么叫什么,他的意识,已然模糊,只当是衙役们对自己的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