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备有遗嘱吗 为什么说诫子书是刘备的政治遗嘱?

刘备有遗嘱吗 为什么说诫子书是刘备的政治遗嘱?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70 更新时间:2023/12/29 11:36:24

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征吴兵败,退守白帝城。次年,即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于白帝城“永安宫”染沉疴不起,急招诸葛亮星夜来白帝,听受遗命。当时和诸葛亮一起来的还有刘备次子鲁王刘永和三子梁王刘理,留太子刘禅守成都。也就是说,刘备临终,刘禅并不在身边。清人毛宗刚评点“三国”,于此点评说:“先主在白帝,而刘禅在成都,与曹操在洛阳,而曹丕在邺郡,临终之时,父子皆不相见,仿佛相似。”情形相似,然若论彼时心境,则曹、刘大不同也。

由于刘禅不在身边,刘备手书的“遗诏”便只能由诸葛亮带回成都,这份“遗诏”,也就是后世所谓刘备“诫子书”,罗贯中《三国演义》所引和《三国志》“裴松之注”所载文辞略有出入,然大抵不差,不妨照录:

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后转生杂病,殆不自济。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更求闻达,至嘱至嘱!

这份遗诏不啻是给刘禅的“政治遗嘱”。其中最为后人耳熟能详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两句。后世皆以“防微杜渐”之意解前句——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终成“大恶”;以“积寸为尺”之意解后句——“小善”积多了也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这样解读固然不能说就错,然却并未能尽刘备本意。若推原刘备本心,此语实有“不得已而言之”的无奈与悲凉在。刘备本识世知人之主,况于其子哉?深知刘禅之“无用”,无行“大善”之本领,不得已以“小善”励之;刘禅甚至无行“大恶”所需之魄力,故以“小恶”戒之。其实这也不能算什么新鲜的解读。清人毛宗刚即言:“先主教太子之言,已知太子之无用也。何也?刘禅固不能为大善,亦不能为大恶者也。不能为大善,则但勉之以小善而已;不能为大恶,则但戒之以小恶而已。”刘备枭雄之才,却谓“汝父德薄不足效”,看似谦虚,其实是看透了自己所擅之权谋通变,亦非“无用”之阿斗所能学也。

刘备于白帝托孤时对诸葛亮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后人皆谓此语实是刘备欲结孔明之心,故以语激之,其实亦是深知刘禅之“无用”,否则即使“欲结其心”,又何苦出此既损君臣体面,复伤孤忠之臣感情之语!读史至此,遥想当年白帝悲风,千载而下,犹让人不能不兴“龙种跳蚤”之叹!

说刘禅之“无用”,自然是就君主所需之识见与权谋而言,若论个人的道德修为,刘禅身上可訾议者并不多。刘禅固“无用”,西蜀宫廷却也因此而绝少魏、吴那样的让人不寒而栗充满刀光剑影的算计与屠戮,孟德斯鸠说:“那种历史记录读来乏味的国家是幸福的。”从这个角度去看,刘禅也并非一无所取吧,然这已经是另外一篇文章的题目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这个人以为自己能当郑成功,结果却被打没子弹了竟用银元当子弹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清末时期的白莲教相信大家都是听说过的,但是比白莲教更令清廷头疼的大概就是海边的农民起义了吧。白莲教起义发生在嘉庆元年,愈演愈烈,一共持续了九年。这九年时间内,波及川、楚、陕、豫、甘等省。据统计,为了平息这场起义,清廷耗费的军费就达2亿两白银,死在前线作战的一、二品大员有二十多名。白莲教剿灭之后,嘉庆

  • 金缕玉衣价值千金为什么盗墓者竟不屑盗取?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相信看过盗墓笔记的人都应该对“金缕玉衣”不陌生,当时进入墓地盗墓的人可是对这件价值千金的衣服眼馋不已,可是实际上盗墓贼根本不屑于盗取这件金缕玉衣,这是怎么回事呢?前期,一批解放军在河北满县施工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西汉古墓,格局庞大到惊为天人。在发掘过程中,几件价值连城的“金缕玉衣”出现在世人面前,再

  • 鲁肃竟然是个不务正业的败家子,鲁肃干过什么败家事儿?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鲁肃这个人物其实是非常出色的,在三国中很多关于他的事迹都被按在了别人身上,诸如单刀赴会,比如舌战群儒。由此可见此人的本事还是非常厉害的,可是为什么要说鲁肃是个不务正业的败家子呢?鲁肃干过什么败家事儿?要说到不务正业,我们先要看什么算得上正业,在漫长的中国社会,读书人的正业,就是金榜题名了,或者叫学成

  • 这个氏族到底做了什么竟惹恼朱元璋要世世代代惩罚他们?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这个人物在历史上默默无闻,该姓氏甚至在百年后还出了一个名人,但是这个姓氏却非常的落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先祖得罪了朱元璋。那么他们到底做了什么可恨的事情,竟然惹得朱元璋要世世代代惩罚他们的族人?朱元璋对他们的惩罚就是,让这个姓氏的人世代不能为官,而且把他们的后代男的一一充军流放,女的就为娼为奴,让世人

  • 娼妓出身的四位皇后 为什么只有一个得善终?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有句古话叫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是这句话,放在封建时代的皇帝身上,根本就不合适,这道理很简单: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皇太子们,他们一没有吃苦,二没有受罪,就直接干了皇帝的位置,成为了权力最大的皇帝。难道是命好?谁要说命好,很可能会被扣上一顶“迷信”的大帽子。小编现在换一个话题,皇帝的老婆叫皇后

  • 白娘娘身边跟着的小青到底是雄蛇还是雌蛇?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白素贞报恩的故事我们已经听过无数回了,但是奇怪的是在不同的故事里,她身边的小青却忽男忽女,这是怎么回事呢?白娘娘身边跟着的小青到底是雄蛇还是雌蛇?也就是白素贞一开始是一心向道的,没有思凡,但是后面却以婚姻的方式报恩,而且陷入进去不可自拔,这说不通,而且小青一开始出来是男儿身。小青初见白素贞是这样说的

  • 慈禧定制的棺材比楠木还贵重 为什么到死都没用上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因痢疾引发心脏衰竭病逝西苑仪鸾殿,享年七十四岁。作为晚清的最高掌权者,慈禧太后的葬礼自然是风风光光,隆重异常,规模空前,世人皆为之震撼。与豪华葬礼相对应的是无比奢华的陪葬品。慈禧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这些东西也要一同下葬,据后人统计,慈禧

  • 为什么说晋景公的死很有特色,晋景公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历史上死法奇葩的皇帝有很多,有的人死的荒诞无稽,有的人死了竟让人无法表情。晋景公显然属于后者,虽然死亡是一件沉重的事情,但是关于晋景公的死,想要憋住不笑也确实挺为难人的,只能说晋景公的死是非常有特色的,那么这位晋景公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晋景公是陷于粪池中而死。现代人所著的《春秋左传人物谱》中赞扬了晋景

  • 康熙其实是被毒死的,康熙被毒死的可能性有多大?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康熙的死因在历史上也是个难解的谜团,因为皇帝在死前总会留下遗嘱,而且事关重大,所以很多皇帝都搞得神神秘秘的,康熙也是这样,他在死前也是闭门不见人的,所以很多关于他真实死因的历史就被掩埋了,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认为康熙是被毒死的,那么康熙被毒死的这种说法可能性有多大呢?康熙帝是清朝第二个皇帝,君临天下

  • 秦国竟然一直有买官的传统,在秦国是怎么买官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卖官鬻爵这种事,在古代都是被认为国家将亡的迹象,但是在秦国的发展历史上却发现他们竟然一直有搞买官这样的活动,不仅没有亡国,还逐渐发展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那么在秦国是怎么买官的呢?能买到官,是因为有人卖官。谁卖的?古代是“家天下”,连天下都是皇帝家的,自然官是皇帝给的,这卖官生意首先也是皇帝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