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历经四朝而不倒:郭子仪为什么能够寿终正寝

历经四朝而不倒:郭子仪为什么能够寿终正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27 更新时间:2023/12/21 2:08:04

武则天在执政时期提出“忘战必危”,兴起尚武精神,武举应运而生。郭子仪就是在那时候通过武艺和军事理论的选拔成为了一名地方军官。唐玄宗时期,郭子仪升为朔方军节度使安史之乱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如果没有这场战乱,郭子仪这个英雄不会这么快出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势如破竹挺近洛阳。当时有很多官员跟着变节投降,不少武将趁机向唐玄宗提要求,非得玄宗满足要求后才上战场。身为朔方军节度使的郭子仪被寄予厚望,没想到他二话不说奔赴战场。为了国家,郭子仪勇担重任。郭子仪分析了整个战争形式,派兵直捣敌人老巢,扼住了咽喉之地。史思明回到大本营进行防守,不料节节败退,差点被活捉。唐军的气焰高涨了起来,收复失地的信心开始建立。

正面战场的失利造成潼关失守。唐玄宗带着杨贵妃来到了马嵬坡,肃宗却与父亲分道扬镳在宁夏为王。当时的肃宗身边只有一些文臣,他急需郭子仪的人马前来护卫。当时的郭子仪占领了河北井陉关这战略要地,为了肃宗的安危,郭子仪牺牲个人甚至军队的胜利,派人迎接肃宗,自己也立马赶到宁夏。郭子仪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唐朝能够存留。

在郭子仪打下潼关后,收复河东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郭子仪为了与郡中的原唐朝官员联系,亲自潜入河东策反,后非常顺利的收复了河东,解决了侧面威胁。郭子仪为了国家,不顾个人安危。一切的一切,都说明郭子仪以国事为重。

郭子仪智退回纥兵

郭子仪智退回纥兵是怎么回事?在经历安史之乱后不久,大唐的国力还没有完全恢复,但这个时候也就是公元765年,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将自认为朝廷有负于他,于是他挑唆回纥、吐蕃一起举兵叛唐。

图片来源于网络

针对这件事情,朝廷认为派出郭子仪是最为合适的。郭子仪,大唐的名将,但此时的郭子仪已经年近古稀,而且兵力又很少,想要让回纥退兵只能智取。于是郭子仪派人夜探回纥军营,说服回纥与郭子仪联合,一同讨伐吐蕃。但当初仆固怀恩告诉回纥代宗已死、郭子仪也被害死,所以回纥人根本就不相信郭子仪还在世上,“如果真的还活着,能见一见么?”。

于是郭子仪决定要前去会一会回纥,毕竟原先回纥与大唐的关系想来交好,感情深厚,倘若可以直接动动口舌之力就可以免于战火,那就最好不过。但随同的将领都如认为这样太过危险,提出带上五百精兵一同前去。但郭子仪拒绝,称自己此次前去是以理服人,带兵前去反而不好。于是郭子仪来到回纥营前,命人报信说自己来了。

回纥兵大吃一惊,想不到郭子仪真的还在,回纥军的大帅见到郭子仪赶紧上前两步,抓着郭子仪的手。两个人一番寒暄后,郭子仪说仆固怀恩叛唐,不如一起联合共同讨伐吐蕃。之后郭子仪与回纥签订和约,回纥军也退兵,保证永不再犯大唐。

郭子仪单骑退敌

代宗曾握着郭子仪的手说“吾之家国,由卿再造”。郭子仪在唐朝中期平定了安史之乱,没想到在晚年还要披甲上阵,为国家散发着余热。他是国家遇到危难、衰败时,能带领国家兴亡的领袖,他的一生都以国事为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没有力量、政治腐败,不少节度使拥兵自重。其中有个叫仆固怀恩的,就曾唆使吐蕃和回讫联合对唐朝进犯。回讫和吐蕃的军队所向披靡,一直打到了长安的北面,当时的朝廷十分恐慌,鱼朝恩甚至劝代宗再次出逃。可是因为面子问题,代宗不好意思再逃跑,任命郭子仪击退叛军。

当时的郭子仪年近古稀,手上没有兵马,但他得知因为仆固怀恩的暴毙,吐蕃和回讫正在闹内讧。郭子仪想着自己之前与回讫的官员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想着与回讫官员见上一面,说服他们不战而合。郭子仪的这个想法遭到了儿子们的反对,他们十分担心郭子仪的处境,郭子仪却认为自己是以理服人,挑选了几百精兵就往回讫的军营去。

原来回讫受到仆固怀恩的欺骗,以为代宗和郭子仪都已经死了,这才没有遵守盟约来到了唐朝。郭子仪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趁机向回讫提出联合大唐击败吐蕃的想法,遭到了回讫的回应。后郭子仪和回讫订立了和约。吐蕃听到这个消息,连夜逃走。郭子仪不费一兵一卒,化解了这场本是赢面不大的战乱。

郭子仪为何能够寿终正寝

郭子仪享年85岁,被称为“五福老人”。当时唐朝的人均寿命是50多,要是放在现代,郭子仪的年龄可以上百。郭子仪的一生,可以说是激情岁月,他的一生中夹杂着智慧、幸运、牺牲,近乎完美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寿终正寝。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郭子仪长寿,子孙众多。要知道郭子仪在拜寿时就有八子七婿,孙子孙女加起来有好几十。搞的郭子仪在寿宴时只能对他们简单的点头微笑,因为根本就记不得孙子们的名字。如今,郭子仪的后代分布在中国各个省,血脉众多。

郭子仪十分富有,单是经历了四代皇朝,皇帝们赏赐的金银珠宝就不计其数。郭府家大业大,郭子仪的亲人和仆人合计有三千多人。郭子仪的生活其实有些穷奢极侈,但是没有人说他的不好,因为他一年的收入就有24万石,郭子仪即使奢侈,用的也是自家的钱,都是有迹可循清清白白的钱。

郭子仪一生康予。虽然郭子仪是武将出身,戎马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战役。所幸郭子仪都没有受很重的伤,平平安安的度过了一生。再加上郭子仪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他朋友遍天下,走到哪儿都能得到帮助,很多事情化险为夷。

郭子仪始终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临危受命,不仅造就了国家,也保全了自己。他睿智能干,很多人对他都有极高的评价,皇帝为了赏赐他把他的画像放入了凌烟阁,让凌烟阁在100多年后为郭子仪重,这是多大的荣耀。

郭子仪不得罪小人

郭子仪在唐朝为官时立了很多功,他立命的根本就是功勋战绩,甚至到了功高盖主的程度。但他却没有遭到皇帝的猜忌,走过了接近完美的人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郭子仪的情商颇高。他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达到朋友遍天下的地步。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郭子仪情商高是如何体现呢?他以真诚打动皇帝,推心置腹感动同僚。他得到了官兵的拥戴,与官员、回讫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且他从不得罪小人。这里的小人其实可以理解成宦官,经常有宦官嫉妒郭子仪位高权重,想着法子把郭子仪拉下马。但是郭子仪面对宦官的挑衅,不反抗,不抱怨,而是及时检讨自己的责任。

最讨厌郭子仪的宦官是一个名叫鱼朝恩的人。他讨厌郭子仪到什么程度呢?他竟然派人把郭子仪父亲的坟给挖了!要知道,祖坟被挖是一件奇耻大辱,更何况郭子仪当时是鼎鼎有名的将军,挖郭子仪父亲的坟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是鱼朝恩做的,甚至连代宗都知道。当郭子仪从前线回来时,他只字不提鱼朝恩,只是说因为自己常年征战,肯定破坏了不少别人家的祖坟,现在自己的祖坟被挖,是遭到报应了。郭子仪在叙述祖坟被挖的整件事中,完全没有涉及到朝中官员,为了不起内讧,郭子仪牺牲了很多。

又有一次,鱼朝恩邀请郭子仪前去参观新修的庙宇。嫡亲都劝郭子仪多带些兵马过去,可是郭子仪是带了几个仆人。鱼朝恩看到郭子仪到来,也对郭子仪只带几人的做法表示奇怪。郭子仪大方表示如果鱼朝恩是来杀自己的,少带人还可以减少鱼朝恩的难度,表示对鱼朝恩绝对的信任。鱼朝恩十分感动,至此不再刁难郭子仪。

郭子仪心胸坦荡不设围墙

郭子仪待人宽厚,不与人结仇,不得罪小人,以真诚打动皇帝,朋友遍天下。他的一生没有做过亏心事,心胸坦荡;平易近人,府中不设围墙。宦官鱼朝恩之前十分嫉妒郭子仪,甚至去挖了郭子仪的祖坟,后被郭子仪感化。军官李光弼担心郭子仪得势后报复,后与郭子仪合作无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郭子仪心胸坦荡,面对宦官的恶意中伤,一直对自己进行反省。有一次,鱼朝恩邀请郭子仪前去参观修建好的庙宇,寻常人肯定把这次邀请当作鸿门宴,郭子仪的儿子也都劝郭子仪不要前去赴宴,即使赴宴也多带些兵马。郭子仪却只带了几个仆人就走了。当鱼朝恩看到郭子仪到来,只带了没几个人,也很疑惑。郭子仪解释说,外界猜测鱼朝恩将对自己不利,只带了没几个仆人,如果猜测属实,鱼朝恩能更方便的解决自己。郭子仪对鱼朝恩的信任让鱼朝恩感动不已,其实这都是因为郭子仪十分大度,他明白朝廷中如果起内讧会对国家不利,所以郭子仪宽容地对待着宦官对自己的嫉妒伤害。

郭子仪在家时常要求下人不要关门,也不在门口设有护卫,谁都可以自己进去。他的儿子劝说郭子仪摆出威严来,堂堂一个显赫的家庭不能如此随便。郭子仪却说,郭府虽然人员众多,但都是靠朝廷给的俸禄养活,如果郭府一直都大门紧闭,不是给有心人找到理由来找郭府的麻烦嘛。现在打开大门,就是让所有人都监。

标签:

更多文章

  • 昭陵是不是疑冢?皇太极陵寝地宫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导读:今天,我们漫步在沈阳北陵公园内,看着满眼的古树森森,等走到尽头、看到一个超级大的“土馒头”,每个人都会非常好奇,这土馒头底下的地宫到底是什么样子?地宫里的那些传说都是真的吗?里面有什么国宝级随葬品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的棺椁又是怎样的呢?有人进过地宫吗?现如今,皇太极可没有像曹操那样被考古发掘

  • 民国大总统曹锟晚年的生活:为什么饿死也不当汉奸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曹锟(1862-1938),字仲珊,天津人。幼年失学,以贩布为生。1882年投淮军当兵,后入天津北洋武备学堂,1890年毕业。继而在袁世凯新建陆军任职。1912年民国成立后,任陆军第三师师长。1916年任直隶督军,1917年兼任直隶省长。1923年当上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

  • 揭秘北齐权倾一时女权臣陆令萱:让皇帝言听计从!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过女皇帝,但从未有过女宰相。不过北齐时还真有一位权倾朝野的女权臣,她也姓陆,叫陆令萱。在此,本文为你揭秘这位皇子乳母如何让皇帝言听计从。“女侍中”并非女性侍中陆令萱可不是什么贤臣,她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欢部将骆超之妻。骆超谋反被诛,她配入掖庭,成为高欢孙子高纬的乳母,并得到高纬生母胡太后的喜

  • 揭秘:明代哪位皇后跟着太监信天主教并起外文名?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在煤山自尽,大明灭亡。在这18年逐鹿鼎革的乱世之中,曾经涌现出一位太监界的奇人——此人姓庞,名天寿,崇祯在位的时候是内廷御马太监。不过他除了太监这个身份以外,还有一个十分特殊的身份,他是个天主教信徒。庞天寿信教以后,表现得相当虔诚,跟京城以及南方的教会人士一直保

  • 盘点水浒中10大无能之人:108将中谁是最没用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由施耐庵著,罗贯中编次,施耐庵祖籍一说苏州,一说今江苏兴化。《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

  • 水浒传病关索杨雄如何死的?病关索杨雄简介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水浒传病关索杨雄怎么死的?病关索杨雄简介杨雄,小说《水浒传》中人物。祖籍河南府,因为“一身好武艺,面貌微黄”,而得绰号“病关索”。上梁山后,坐第三十二把交椅。后在征方腊时病死。人物资料杨雄星号:天牢星(因为担任押狱)绰号:病关索(关索是野史中关羽的三儿子,杨雄面色微黄,故称“病关索”)武器:冷艳锯齿

  • 揭秘:“荒唐皇帝”朱厚照干过哪些不荒唐的事?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如今,只要一提及明朝那些荒唐的皇帝,似乎就少不了正德,在许多史书里跃入我们眼帘的他,分明就是一位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因为有许多资料显示,朱厚照天资聪颖,只要是和做皇帝无关的事儿,从斗鸡走狗、骑马射猎到吹拉弹唱,甚至于梵文、阿拉伯文,都一学就会。据史料记载,说朱厚照“荒唐”,没有冤枉

  • 涨知识:故宫里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琉璃瓦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朱墙金瓦,朱门金钉”,可以说是故宫建筑的最大特色。当年,民间谣传,说故宫所有宫殿都是用金子做的,包括屋顶也是全金子的;还有人说每当正午时分,你只要从山上瞅瞅故宫,就会发现这座宫殿放射出如金子般的亮光。其实,屋顶发出金子般的亮光,这不假,现在故宫开放了,包括它对面的景山公园也开放了,你只要爬上景山公

  • 涨知识:为什么很多道观的正殿都要叫“三清殿”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你去过道观吗?相信很多人都去过,没办法,现在中国的道观已经不仅仅是道教的“信徒聚集地”,更多的是作为旅游景点,只要花上门票钱,每个人都可以进去一睹道教世界的“风采”。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道观的正殿都叫做“三清殿”,这是为什么呢?一般来说,正殿都是整个建筑群里最牛的,能住在里面的“人”一定是最尊

  • 这座宫殿是皇帝的临时招待所,承德避暑山庄的“弟弟”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今天,宫殿君想给大家讲一座宫殿,这座宫殿是皇帝专属,但皇帝又不是每天都去,它更像是一个“临时招待所”,皇帝出游时路过它了,就会进去歇歇,同时它还有一个和观音菩萨的家“紫竹林”相似的名字。它是谁呢?又在哪儿呢?就是它:紫竹院行宫。行宫,通俗来讲,就是皇帝外出游玩、打猎、疗养、拜谒陵寝时临时居住的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