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福建长乐一农民挖出石碑,揭秘了中国历史上海军最辉煌的时期大明水师,震撼30余国

福建长乐一农民挖出石碑,揭秘了中国历史上海军最辉煌的时期大明水师,震撼30余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760 更新时间:2024/1/17 19:33:53

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是否强盛,主要就体现在军事力量上,其中海军的实力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你知道历史上海军最辉煌的时期大明水师,有多厉害吗?福建长乐一农民挖出石碑,揭秘了真相,明朝海军震撼30余国。

首先我们说说明朝海军的建立。

朱元璋在吃了海军实力弱小的亏之后,便开始着手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但是这支强大的海军直到他去世前也没有建设完毕。建文帝跟朱棣争权的四年又耽误了大明海军的建设,等到了朱棣顺利登基之后,大明海军才步入了建设的正轨。

永乐年间,大明国力日渐强盛。在这一时期内,朱棣开始着手重组远洋巡防舰队。其实远洋巡防舰队早在洪武七年春正月就开始组建了,朱元璋死后,明朝陷入长达4年的靖难内战之中,在内战当中这支新生的远洋巡防舰队随即覆灭。

朱棣登基后便下令重建远洋巡防舰队,到了永乐六年十二月底的时候,朱棣完成了远洋巡防舰队的重建工作,并从编制体制上强化了对沿海各省海警卫舰队的控制和管理,明朝海军恢复了“远洋—近海—岸基”的三层防御体系。

那么此海军有多厉害呢?

元1930年,福建长乐一位农民在天妃宫遗址挖土时发现一块石碑,这块石碑揭秘了明朝海军的实力。

在石碑被发现后,当时的长乐县长立即派人将碑保存起来,不过县长离任后,这块碑又被荒草乱石掩盖。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不让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文物郑和碑落入敌人手中,长乐人将郑和碑北运南平。抗战胜利后,几经辗转的“天妃灵应之记”碑,重新回到长乐。

这个石碑就是“天妃灵应之记”碑,此石碑记载了“郑和七下西洋”的珍贵史料。《天妃灵应之记》碑,又称《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俗称“郑和碑”,是郑和、王景弘等人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十一月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船队在长乐停泊等候季风开洋起航,在重修长乐南山的天妃行宫、三峰塔寺并新建三清宝殿后,镌刻而成,置于南山天妃宫内。碑高1.62米,宽0.78米,厚0.16米。碑文楷书31行,刻文1177字。

此碑详细记述了郑和七次奉使船队下西洋的时间和所经诸国,是目前中国仅存的记述郑和下西洋的碑刻,是研究郑和航海史的珍贵文献碑刻。

是这样的,实际上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在明成化年间早已销毁殆尽,后来修的《明史》基本都是“道听途说”,难免有错。这次郑和碑纠正了以往史书中的错误,填补了历史史料的缺漏和空白,是研究郑和下西洋最为确凿可靠的直接“证据”。

该碑文还原了当年郑和下西洋真正的目的,以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往返年代和意义,一直以乾隆年间张廷玉编修的《明史》为准。《明史》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寻找流亡海外的建文帝,并展示大明的兵力。但根据《天妃之神灵应记》上的记载,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土良,皆捧深执蛰。重译来朝,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资币资之”简单来说就是“往诸番国,开读赏赐”。

所以说明成祖朱棣叫郑和下西洋的内涵是经贸文化交流、和平外交,而不是什么寻找建文帝,扬我国威。这点我们错怪了明成祖朱棣。

除此之外,《天妃之神灵应记》碑文详细记载了郑和七次下西洋,所经过的国家从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进罗国、径直穿越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而后抵达西域的鲁谟斯国,木骨都束国,大小共30余国家,航行里程高达十万里的信息。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在明永乐三至五年,也就是公元1405年到1407年。公元1405年,永乐三年,率领船队到达古里等国。当时,海盗陈祖义在三佛齐国啸聚部众,洗劫抢掠外国商人,也来侵犯我们船队。后来在当地人的协助下,一鼓作气将海盗歼灭,到永乐五年船队回国。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是在公元1407年,永乐五年,他率领船队前往爪哇、古里、柯枝、进罗等国,当地的国王分别贡献了珍宝和珍禽异兽,永乐七年船队回国。《长乐碑》上记载:“永乐五年,统领舟师往爪畦古里等国,王各以珍宝,珍禽异兽贡献,至七年回还”。

郑和第三次是在永乐七年至九年。公元1409年,永乐七年,郑和率领船队去了以前到过的几个国家,途经锡兰山国时,有一个叫亚烈苦奈儿的国王,态度非常不好,还企图加害船队,识破他的阴谋后,活捉了那个国王。公元1411年,永乐九年,郑和带着俘虏的国王回国,不久之后得到皇上开恩,将他放了回去。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是在永乐十一至十三年。公元1413年,永乐十一年,郑和率领船队前往忽鲁谟斯等国。其中有个叫叫苏斡剌得人,在自己国家发动兵变,该国国王宰奴隶阿比丁,派遣使者向我朝廷求援,之后率兵剿捕伪王,活捉了苏斡剌,永乐十三年(1415年)带着俘虏的苏斡剌回国,同年,满剌加国王亲自率领妻、子等前来朝贡。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是在在永乐十五年十七年,即1417到1419年,《长乐碑》:“永乐十五年,统领舟师往西域。其忽鲁漠斯国进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阿丹、木骨斯夷国……卜喇畦国……爪畦、古里国),若乃藏山隐海之灵物,泥沙栖陆之伟宝,莫不争先贡献。或遣王男,或遣王叔,王弟资捧金叶表文朝员”。

反正就是这些藏于深山、隐潜海中的灵异之物;深伏沙漠、栖息陆地的、伟岸的珍宝,郑和到的地方的国王莫不争先呈献;有的还派遣王子,有的派遣王叔、王弟、携带捧奉着金叶制成的表奏文书,前来朝见。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是在永乐十九年至二十年,即1421年到1422年。公元1421年,永乐十九年,他率领船队让忽鲁谟斯等国长期留在京城的使臣们,全部返回自己的国家。此后,这些国家比以往更加守职分、作贡献。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是在宣德六年,即1430年到1433年。永乐死后,郑和下西洋遭到反对,令郑和守备南京在至宣德五年反对派失势,郑和才准备第七次下西洋。出发前修刘家港天妃宫,立碑刻。此次有钦差太监相洪同行,有三十多艘船只。去阿丹,逼罗、爪畦、满刺加、苏门答刺、木骨都东卜喇哇、竹步八国。

从碑文的描述可以看出,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三十余国,所经过的30多个国家无不臣服,而他所凭藉的力量仅仅是明朝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当然,碑文的描述生动的体现了大明水师的强大,震撼30余国。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大明海军的确堪称世界第一。在1420年,大明水师达到了鼎盛,当时的大明水师拥有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共计3800艘船,郑和船队也只是强大的明朝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可惜的是后期的明朝海军最终还是没落了,成了历史浪潮中的一朵浪花。

标签:

更多文章

  • 卫子夫可谓千古一后 是汉武帝的最爱 那汉武帝又为什么要杀她?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汉朝汉武帝在位期间的时候有位非常宠爱的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谥号的皇后,这位皇后叫做卫子夫,卫子夫在执掌后宫的时候一直没有出过什么乱子,即便是年老色衰的时候汉武帝对她还是信任有佳,但最后卫子夫会被汉武帝逼迫的自尽了呢?刘彻的第一任皇后是表妹陈阿娇,虽说曾经留下“金屋藏娇”的美名,但却是一桩地地

  • “及时雨”宋江的收入来源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他撒钱的时候眉头都不皱一下?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水浒梁山中有不少的有钱人,但唯独宋江把自己的财富散发出来帮助别人,凡是遇到困难的人只要找到他一般都会给上一些银两,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他‘买’到了及时雨的称号,那宋江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古代能有个好名声,钱是必不可少的,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在宋江成为大丈夫前肯定是个不可一日无钱的

  •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一生都没有册封皇后,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秦始皇在中国古代中被誉为千古一帝,他一生中留下了很多的功绩,也是唯一一位实现大一统的皇帝,在他身上谜团令人费解,他一生中妻妾无数,但却一直没有立一股味皇后,这是为什么呢?中国古代第一个称帝的人是嬴政,他在统一六国之后,自认功劳胜过三皇五帝,于是就给自己取了“皇帝”的称号,“皇后”称号也随之出现,比如

  • 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和她很是相像 但为什么武则天却没有把皇位传给太平公主?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登基称帝的女皇帝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下引起了不小的动荡,同时也拉升了当时的女性地位,甚至在晚年的时候还包养了四个男宠来为自己寻欢作乐。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李治的第二个女儿,武则天视她为掌上明珠,她对这个女儿宠爱有加,可谓是无所不应。那么在她的内心有没有想过将她的大周皇位传位给这个

  • 为什么在晚清时湘军的战斗力最强悍,湘军战斗力强悍的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曾国藩奉命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为何在晚清时湘军的战斗力最强悍?湘军战斗力强悍的原因是什么?1851年,当广西的洪秀全在金田举起旗帜反抗腐朽的清政府的时候,太平天国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城陷地,一路北上,到1853年

  • 秦始皇子女墓穴被打开,真相令人不敢直视,胡亥竟如此残忍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皇帝,他的功绩与战绩堪称传奇,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世界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帝王还有很多,但他们的实际影响却无法同秦始皇相比。中国人口历史上一直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对中国有重要影响就可视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而且由于中央集权和忠君思想,帝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远大于对其他许多国

  • 如果曹操一直在世 司马懿还敢造反吗,曹操明知道司马懿有反心 为什么不趁早杀了他?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权臣,他的政治智慧无与伦比,他的城府深不可测,他的野心世所罕有。最终成为三国最终的赢家。如果曹操一直在世,司马懿还敢造反吗?曹操明知道司马懿有反心,为何不杀了他?司马懿作为诸葛亮的毕生对手,三国时代的最后赢家,才华横溢的辅佐曹丕时助他上位,曹丕称帝后司马懿平步青云成为魏国文官集团

  • 他是皇帝最心爱的男宠,拒绝丞相勾搭,结果被皇太后毒死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同性恋并不是现代才有的产物,汉唐许多皇帝都有着类似的喜好,虽说个人的性取向无可厚非,但是这在当时是不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的,而为了几个男宠争风吃醋就显得荒唐至极了。也怨不得曹雪芹把唐朝和汉朝说成“脏唐臭汉”。汉初几个在历史上名号响当当的皇帝,在生活作风上确实都比较滥,他们不仅喜爱女色,同时也痴情于男色

  • 国共两位高龄长寿上将的特殊情缘,相见恨晚惺惺相惜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张学良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方恢复人身自

  • 什么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二者区别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我们应该都听说过大乘佛教和小城佛教的说法,那么同宗同源的佛教,为何会衍生出两个分支呢?他们二者又有何区别呢?佛教为什么要分“大乘”、“小乘”?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是什么最初的佛教并无小乘、大乘之分。只不过后来在内部崛起的一股新势力觉得自己有别于、甚至高于别人,就自命为“大乘”(为“菩萨道”),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