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同为大唐开国功臣的他们二位,为什么结局天差地别?

同为大唐开国功臣的他们二位,为什么结局天差地别?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76 更新时间:2024/1/16 16:50:58

一个人处在社会之中,必然要与其他人打交道,因此与人交流的高情商就很有必要,尤其是在皇帝身边做事的人,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招致灾祸,我们从初唐的两位开国功臣身上,就能够看到这个道理。

做人的智慧在于韬光养晦,全身远祸。

刘文静李靖都是唐朝开国元勋,一文一武,首屈一指的大功臣,但二人的结局却迥然不同,一个惨遭杀身之祸,一个晚年安享富贵尊荣。原因何在?

刘文静乃一谋士,足智多谋,按说应比作为武将的李靖要聪明一些,但他却输在气量上,这也是文人的通病,聪明反被聪明误。他有谋事之才,却没有谋人之能。他不能深谙君主的心机,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和同僚,身临危险境地却不自知。他和裴寂原为好友,同在太原辅佐李渊起兵,可谓开国元戎。可在打下天下后封赏时,刘文静却远不及裴寂。刘文静自以为功劳大,最起码不比裴寂差哪去,因为二人履历差不多,有可比性吗。大家都差不多,干吗厚此薄彼呢?刘文静想不通,想不通不要紧,他却把气撒在了裴寂身上。心道,你裴寂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仗着和皇上老子走得近吗,凭什么压着我刘文静!于是,刘文静便发牢骚、使性子,专和裴寂作对,一种不合作水火不容的劲头,原先的一对好友,成了死对头。裴寂何人?乃李渊身边近臣,也不是什么大气量的人,心里话,你刘文静算老几,不就是一个小小的谋士吗,竟敢和我争功较劲过不去,我裴寂和皇上是什么关系?和我斗?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于是,就合该刘文静倒霉了。

你想,这裴寂随侍李渊左右,能给刘文静添好言吗!还有就是,刘文静曾唆使士兵强行胁迫李渊举事。当时李渊坐镇太原,虽早有谋取天下之心,但他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在静观其变,李世民、刘文静他们觉得该起兵了,李渊又不同意,就使了招术,逼迫李渊起事。虽然事做成了,李渊嘴上说不出什么,心里对刘文静却不悦悦,心存猜忌,一直耿耿于怀。都这样了,你刘文静还不知收敛,争什么功较什么劲?太没有自知之明了。岂不知,越是功劳大越容易招祸端。如果刘文静明智点的话,应尽量想办法打消李渊的顾虑,夹着尾巴做人,厚结李渊身边的近臣,帮着自己说说好话,或许可以免除祸患,千不该万不该和裴寂这样的人作对,化友为敌!

我们再看人家李靖是怎么干的。

说起来李靖和刘文静也是朋友,还有一点相似之处,就是也曾得罪过李渊,并且得罪得比刘文静大发多了!这李靖在没有追随李氏之前,曾仗着书生意气到杨广那里揭发李渊父子谋反,后让李渊知道了,差点把他杀掉,多亏李世民爱惜他是个将才,把他保了下来。后来李靖保着李氏父子打天下,带兵打仗不含糊,屡建奇功,的确是一军事奇才。须知,李靖并非一介武夫,不然,怎赚得红佛姑娘的芳心,甘愿冒死和他夜奔呢?他虽看起来有点书生气,可在大事上一点也不糊涂。他头脑很清醒,恪守为将为臣的本分,不参与派系斗争,不居功自傲。要说李靖为大唐立下的功劳太大了,简直是盖世奇功,其他文臣武将没法比。特别是他领兵以少胜多,临机应变,一举消灭了东突厥,去掉了大唐的心腹之患。可回到朝里,不但没得封赏,还遭到不少人的弹劾。李靖何等聪明,他深知这些大臣哪敢明目张胆和他李靖作对?这些人还不是揣摩了圣意才这么干的!为什么?这还不明摆着吗,自己这仗功劳太大了,功高震主了,人家没法封赏了,得找些错杀杀你的威风!他深知功高震主的后果,面对大臣们的刁难,并不去申辩,只是连连谢罪。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不但得不到封赏,还要低头认罪,一般人能想得开吗?李靖却深知个中道理,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封建专制社会就是这么奇怪。功臣立了大功,不能面露喜色,受了委屈,也不能申辩,这样才能获得皇帝的信任。聪明如李靖,还有中唐时的另一位有名的大将郭子仪等人,有时看看自己的功劳太大了,君主有些受不了了,同僚开始眼红了,就会自己主动犯些小错误,把功劳往下降降,把封赏削削,让大家都有面子,都能接受。只有这样,才能相安无事,得以保全自己。

由此可见,做人应知到进退,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应知退。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退也是进,以退为进吗。应知,树大招风。木秀于林,风必吹之。韬光养晦方能远祸,首先要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才能谈得上去建功立业。古人早就深谙此中的道理,那是千百年来从无数血淋淋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古人的话有时还是要听的。

因此,做人切莫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小人得志便猖狂,君子是谦虚的。有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人的含量、修养,于其平时对人对事上就可见一斑。本人一直恪守“三不抢”的原则:一不抢话说;二不抢风头;三不抢功劳。矮化自己,低调做人,庶几可以心平身安。

相关人物简介

刘文静(568年-619年),字肇仁,京兆武功县人,唐朝宰相、开国功臣。

刘文静原为晋阳令,后联络裴寂与李世民,协助李渊起兵反隋,并奉命出使突厥。李渊起兵后,刘文静随军南下,击败桑显和、俘获屈突通。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刘文静出任纳言,成为宰相,后随李世民平定西秦薛仁杲,任户部尚书、陕东道行台左仆射、鲁国公。

武德二年(619年),刘文静与裴寂产生隔阂,并于酒后狂言,被小妾告发谋反。唐高祖听信裴寂谗言,将刘文静杀死,抄没其家。

卫国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祐,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标签:

更多文章

  • 宦官专权不止明朝特有,唐朝宦官更加猖獗,竟敢命令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说起宦官乱政,我们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明朝,其实宦官每个朝代都有,只不过明朝比较严重,其实唐朝晚期,昏庸的皇帝和腐朽的政治也诞生了很多宦官乱政的现象。很多人会有这样一种主观印象,那就是强大的唐王朝不存在宦官专权。其实不然,唐朝中晚期的宦官专权也非常严重,丝毫不落后于其他朝代。这篇小文的主角鱼朝恩便是唐

  • 他是北宋第一书呆子,做所搞笑糗事一箩筐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书呆子这个词虽然是现代人发明的,但是这种类型的人古来有之,在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书呆子,他们闹出过很多搞笑的事情,北宋的这个著名书呆子,甚至糗事被编成了书,还一度销量很好。假若真有“时光隧道”,你不妨穿越至九百多年前,漫步于北宋时期繁华的汴梁街头,随便找个读书人打听:“本朝首屈一指的书呆子是谁?”他们

  • 春节归乡造成的春运潮,并不是现代专属,且看明朝的春运难题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为了防止官员权力威望过大,威胁到中央的统治,我国很多朝代都有着异地为官的政策,即地方官员不能在本地任职,有时候甚至要到遥远的外省任职,南北互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每到过年过节,春运的大潮就浩浩荡荡开始了。西门庆在本地做官,腊月24日封印休假后,不用舟车劳顿,可以立马回家团聚,老婆小妾热炕头。按照明朝规

  • 横扫欧洲的古罗马帝国,揭秘其武器和长盾的秘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罗马帝国的军队是古欧洲唯一的职业化军队,相比于其他国家那些由农民、手工艺人和奴隶组成的军队,罗马军队的战斗力要强好几个档次,正是凭借这无情的杀戮机器,古罗马才建成了横跨亚欧非的庞大帝国,将地中海变为它的内湖。罗马帝国早期的军团装备变革中,最主要的变化出现在胸甲和头盔方面。著名的库鲁斯g型盔和环片式金

  • 揭秘太平天国的丑恶嘴脸,竟想联合列强瓜分中国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太平天国是清朝时期的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对清王朝的统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深深撼动了大清的统治根基,但从根本上来说,这并不是一场正义的,完全为民的起义战争,甚至还传出了太平天国要勾结西方列强瓜分大清的传闻。公元1864年,曾国藩同其弟曾国荃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洪秀全于天京沦陷前去世,忠王李秀

  • 他是梁山水军的头领,最后却成为了国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不然也不可能以平庸之才入选梁山好汉,但是随着连年的征战,这些人才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水浒108将,征讨方腊后,很多人再也没能回来,而回来的人中,除了公孙胜、朱武、燕青等人外,也没几个能善终的。在这些善终的人中,有一人后来大有作为,这个人就是混江龙李俊。李俊

  • 历史上的荆轲和盖聂是什么关系,他们是至交好友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盖聂的名字我们应该都听说过,他是秦朝时期的知名剑客,我们最初知道这个名字应该就是在荆轲刺秦的故事中,那么他与荆轲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真如故事中描述的那样是至交好友吗?荆轲和盖聂产生交集,居《史记》中的记载,是出自《史记。刺客列传》。说荆轲曾经去拜访盖聂,和他论剑,因有所论不合盖聂的心,结果被盖聂怒目瞪

  • 作为我国历史上时间跨度最长的朝代,周朝的首都在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从周朝时期开始,各个部落之间开始融合,华夏文明逐渐形成,给后来的汉朝文化打下了基础,那么最开始西周的首都是哪里呢?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继奴隶制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朝代,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所建立,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

  • 他是历史上有名的赌徒皇帝,竟然用封官职来偿还赌债?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赌博的根本是根据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面而发明出来的游戏,它能够使一个人丧失理性,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赌徒,其中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好赌之人,就是汉宣帝刘洵。在中国的历史上好赌之徒不胜枚举,甚至很多皇帝、大臣也是滥赌成性——汉景帝、汉宣帝登基前都好赌,东晋大司马桓温、南朝尚书郑鲜之等亦均是好赌之徒。正所谓“上之

  • 康熙首次见到12岁的康熙,就被他惊艳到了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康熙帝亲笔题名的圆明园,还曾见证了康熙、雍正、乾隆的唯一一次三代帝王同框,这是康熙第一次见乾隆,一下就被这个孙辈过人的天资吸引了。圆明园是康熙帝亲自提笔命名的。为什么叫圆明园?园子的第一位主人雍正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其中,“圆”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