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裴寂究竟是如何说动唐高祖李渊造反的,裴寂曾为唐朝第一功臣,为什么晚年会被流放?

裴寂究竟是如何说动唐高祖李渊造反的,裴寂曾为唐朝第一功臣,为什么晚年会被流放?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214 更新时间:2023/12/12 9:10:21

裴寂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出身河东裴氏西眷房,隋末曾任晋阳宫副监,与唐高祖交好,后参与策划太原起兵,将晋阳宫物资充作军用。唐朝建立后,裴寂担任要职,深受宠信。贞观三年,裴寂受僧人法雅牵连,被免官削邑,放归原籍,后流放静州,不久,裴寂便病逝。

裴寂字玄真,和当时李渊关系十分好。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宰相。小时候裴寂过的不是很顺。在裴寂五岁的时候他的爸爸就去世了,传闻中裴寂年仅五岁的裴寂失声痛哭,看着裴寂的表现根本不能相信他只是一个小孩子。爸比去世了以后,裴寂被自己的各个养大。由于家中十分的贫穷。在裴寂步行去长安的路途中,经常会遇见一座庙。

看着这座庙裴寂不禁想起了家里。于是裴寂就进到庙中开始许愿。愿望里面裴寂说,因为家里十分穷苦,所以现在我对于我的未来一片迷茫。如果说神明可以帮帮我的话,请指引我一条明路。就这样当天晚上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裴寂真的做了一个梦。梦里遇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告诉裴寂等到40岁的时候裴寂就会出人头地,并且还能在朝中当大官。就这样没过多久裴寂进入了京城当了官。

在大业12年的时候,李渊那个时候去上任太原留守,因为裴寂和李渊两个人好朋友。也就是因为这个李渊对裴寂十分礼貌。两个人经常在闲暇时间一起喝酒聊天。当时李世民有很大的报复,所以李世民一直在想一件事情,那就是起兵与隋炀帝对抗,但是呢李世民害怕李渊不同意这件事情,所以就让打算在李渊的好友裴寂上面下功夫。

李世民知道裴寂有一个毛病,那就是裴寂喜欢赌钱,所以呢李世民就给了龙山县令数百万钱,并且让龙山县令和裴寂打赌,并且要龙山县令故意输给裴寂。这样呢赢完钱之后的裴寂就十分高兴,这样李世民就去找裴寂办事情,裴寂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他早就看了出来龙山县令是被李世民授意的,并且龙山县令故意输给他的。但是呢裴寂很高兴的就接受了这些钱。就这样裴寂和李世民的关系是越来越好。

大业十二年,唐国公李渊出任太原留守,裴寂和李渊是老朋友了,因此受到李渊的礼遇,两个人经常有事没事就凑在一起喝酒为乐。李世民想要起兵反抗隋炀帝,但是他害怕李渊会拒绝此事,便将主意打到了李渊的好友裴寂身上。李世民知道裴寂喜欢小赌,于是他交给龙山县令高斌廉数百万钱,并交待他在和裴寂打赌时故意输给裴寂。裴寂赢了钱,心情就好,心情一好,李世民才好拜托他帮他做事。

裴寂这种人精怎会不知道高斌廉是故意输给他的,他也看出这是李世民授意的,但他欣然接受了,与李世民的关系也渐渐亲近起来。后来,李世民告诉裴寂,希望裴寂能帮他说服父亲李渊同意他起兵反隋,裴寂觉得这是一件可以成功的事,就答应了李世民。这个时候李世民表达了自己的来意,并且裴寂同意了李世民的意见。

就这样过了没多久裴寂就去找李渊喝酒,喝到兴头上的时候,裴寂找来了几个宫女去伺候李渊,就这样李渊中了裴寂的险境。醒来后才知道这几个女人是隋炀帝的,隋炀帝不会放过自己的。无奈之下裴寂被绑在了这条贼船上面。

唐朝建国之后裴寂因为劝进之功,又加上他是李渊的好友所以受到了李渊极大的恩宠。李渊加封裴寂为尚书右仆射每次上朝的时候都与裴寂同坐,退朝的时候甚至将裴寂召入宫中对他言听计从,当时唐朝的皇亲国戚都没有裴寂所受的待遇高。高祖既受禅,谓寂曰:"使我至此,公之力也。"拜尚书右仆射,赐以服玩不可胜纪,仍诏尚食奉御,每日赐寂御膳。高祖视朝,必引与同坐,入阁则延之卧内,言无不从,呼为裴监而不名。当朝贵戚,亲礼莫与为比。

唐高祖李渊在位的时候裴寂显赫一时群臣王公大臣无人能比,然而在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不久裴寂却接连倒霉后来甚至被流放到南方死在了异地他乡。那么裴寂是因为什么事情被李世民所整治的呢?原来当时有个和尚叫法雅因为妖言惑众被下狱审查,法雅在狱中揭发裴寂早就知道他说的那些妖言。于是李世民便借此将裴寂免职将他的食邑削去了一半,并且让他返回家乡不得在京城居住。裴寂被遣返家乡后不久又出了一件事,当时有个叫信行的狂人,他对裴寂的家奴说裴寂是个有天命的人。裴寂得知后便派人准备将这个家奴杀掉,谁知后来这个家奴从裴寂的家中逃出。而更为凑巧的是这个家奴后来因为犯法被抓供出了信行当初对他说的话,李世民得知后大怒便将裴寂流放到了交州。

那么李世民真的是因为裴寂和法雅、信行这样不入流的人物有关系很整治他的吗?我们看裴寂的遭遇很容易看出李世民整治他并不是这些查无实据虚无缥缈的事情。李世民整治裴寂的主要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两个。

1:唐高祖和裴寂的关系非同一般

这个原因我认为是很好理解的,裴寂在唐高祖一朝受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恩宠,并且李渊和裴寂还是数十年的故交。李世民整治裴寂是必然的,我们知道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的,唐高祖李渊退位给李世民显然是不心甘情愿的。所以为了坐稳皇帝宝座李世民在登基之后肯定会对裴寂下手,这也是为什么裴寂受法雅牵连时李世民将裴寂驱除京城的原因之一。

2:裴寂曾害死李世民的心腹刘文静

刘文静、裴寂本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当年晋阳起兵的时候,刘文静是晋阳的县长,裴寂是炀帝晋阳行宫的总经理,两人还是喝酒打牌的好哥们。哥俩都积极参与了晋阳起兵的策划。刘文静助李渊除掉炀帝的眼线太原副留守高君雅和王威,又以三寸不烂之舌去忽悠突厥,换取突厥的支持。而后又在潼关大战屈突通手下桑显和,拿下潼关,为李渊立下赫赫战功。

裴寂是李渊的老哥们,起兵的时候,他利用职权之便,倾晋阳行宫之财力,大力支援老友李渊。晋阳行宫的九万斛粮草、五万段杂彩、四十万领甲胄被他一股脑地倒腾给了李渊。李渊打下长安后,立代王杨侑为帝,裴寂多次卖力劝谏李渊称帝。李渊称帝后,老友裴寂出任尚书右仆射,成为宰相。而刘文静自认为战功在老裴之上,却出任纳言,排名在裴寂之后,心中难免不满,发发牢骚。到了武德二年以后,裴寂和刘文静这两位曾经的好哥们已渐行渐远,暗地里给对方出了不少幺蛾子。

一次刘文静与其弟刘文起豪饮,酒后失言“必杀裴寂”,后刘文起又召来巫师为哥哥家驱邪。此事被刘文静一个失宠的小妾揭发,添油加醋地把刘文静抹黑成诅咒朝廷,图谋不轨。刘文静谋反专案组成立,刘文静的对头裴寂是专案组成员。专案组另一个成员萧瑀认为刘文静谋反罪名不成立,李世民也力挺刘文静。而裴寂却出于私心,在李渊的耳边吹风:若留文静,后患无穷。于是李渊采纳了裴寂的建议,将刘文静处斩抄家。可怜开国功臣刘文静在临行前长叹“高鸟尽,良弓藏”。刘文静因开国之功,曾获免死待遇。李渊选择性遗忘,说过的话也不算数了。

李世民继位后,并没有立即对裴叔动刀。毕竟李世民与老爹之间的权力交接是非正常的,一些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相反,他还给他裴叔戴了顶高帽,将老裴的食邑增加到一千五百户。李世民有次在祭祀的时候,命裴寂和长孙无忌同乘皇帝的车辆。裴寂赶紧辞让,李世民话中有话地说:“你是辅佐太上皇的开国功臣,无忌效力于我,你们是最有资格与我同乘一车的人”。说白了,李世民就是说:你老裴不是我的人!

贞观三年的时候,李世民放大招了。和尚法雅妖言惑众被砍掉脑袋,裴寂因“知情不报”落马,被放逐老家蒲州。裴寂倚老卖老,想留在长安,老侄世民干脆和他撕破脸皮,痛斥他德才不配,傍上老皇帝李渊才官居高位。这下裴寂彻底凉了。裴寂灰头灰脸地被赶回老家后,还是厄运不断。当地有个叫信行的人狂言乱语说裴寂有做皇帝的命。裴寂没有将此事上报朝廷,却欲杀死知情的家僮。于是,裴寂再次被放逐,这次被赶到了静州,就是今天的四川旺苍一带。

在静州的时候,裴寂还曾带领家人平息羌军叛乱。李世民闻及,大概又想起了当年晋阳起兵的情谊,念起了裴叔的好。贞观三年,裴寂被令征召回朝。可是六十岁的裴寂这时已油尽灯枯,病死在静州。同年,已死去十年的刘文静被恢复名誉,追复官爵。

标签:

更多文章

  • 西晋是如何建立的,西晋为什么被称为窃取的王朝?西晋为什么仅传三帝便迅速走向灭亡?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沾祖父、伯父、父亲两代三人的“光”,终于在公元265年代魏建晋,开创一个大帝国,并在15年后一统南北。然而,统一后的西晋只存在36年时间便走进历史。西晋经历了什么而走向灭亡?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无论中原多么动乱,总会有人出面建

  •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李林甫为相十九年 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 李林甫为什么能长期得到重用?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李林甫是唐朝时期宰相,为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李林甫历来受到责难,被视为“口蜜腹剑”的小人和促成李唐由盛而衰的罪魁祸首之一。“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李林甫为何能长期得到重用?李林甫在大唐盛世任相十九年,几乎是独自全权处理国事,大唐由盛转衰的锅,他肯定要背。但是

  • 曹操野心大能力强 谋士将才尽聚麾下 是最有希望统一三国的 但为什么最终未完成统一大业?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然而,曹操为什么没能统一中国?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此外,曹操还是精通韵律,是音乐专家。曹操所作的乐府诗,被之管弦,便能成章。曹操一生最

  • 发迹于隋末乱世中的萧铣 在南方建大梁国 拥兵四十万 为什么却被李渊所灭?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萧铣是梁国皇帝,少时孤贫,事母至孝,宽仁大度。鸣凤元年,称帝于岳阳,国号为梁,年号鸣凤,设置百官,一如梁朝故制,势力范围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北至汉水,拥有精兵四十万,雄踞南方。萧铣统治后期,猜忌诸将,离心背德。鸣凤四年,为李孝恭和李靖所败,献土归唐,押往长安处死。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号称有

  • 唐武宗李炎实现中兴挽救大唐王朝,却突然暴死 在位仅七年时间的唐武宗 为什么能开创会昌中兴这一治世局面?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唐武宗李炎是唐朝第十五位皇帝,性情沉毅,雄谋勇断。在位期间,对内打击藩镇和毁佛运动,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度呈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自安史之乱后,唐朝国运衰败,再加上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外族入侵等因素,逐渐走向崩溃的边缘。到了晚唐时期,唐朝出现了一位皇帝,他颇有一番作为,本来能挽救

  • 一代雄主晋献公 晋国百年霸业的开启者 为什么却无法撼动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晋献公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富氏子弟及桓庄之族,巩固君位。晋献公是春秋时期雄才霸略的一代英主,“假道伐虢”这个成语,就是出自他连灭虢、虞两国的高超战略。在他的在位时期,晋国版图扩张到此前的三倍,成为当世首屈一指的强国。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国,在春秋的中前期创造了百

  • 春秋时期的弭兵会盟到底是怎么回事,晋楚争霸 宋国凭什么能在晋楚两国之间两次居中调停?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都是超级大国,因为晋楚争霸时间较长,几乎横跨整个春秋时期,并且双方交手频繁,所以,促使大部分诸侯国都希望晋国和楚国能够停止交战。在此背景下,宋国曾两次在晋楚之间居中调停,从而促成了弭兵会盟。宋国凭什么能在晋国、楚国之间居中调停呢?在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是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晋楚争

  • 三国后期 司马氏是如何夺取政权逐步实现统一的,司马氏统一三国 为什么受到世人们的口诛笔伐?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氏所掌控。司马氏先后消灭蜀汉、东吴统一天下。司马氏是如何夺取政权逐步实现统一的?提起群雄奋战、诸侯割据的三国时代想必我们都不会陌生,而对实现真正统一的司马家族后人给予他们的评价又是什么呢?蜀国在诸葛亮死后已经

  • 宋文帝刘义隆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刘义隆三次北伐为什么都失败了?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宋文帝刘义隆是南朝刘宋的第三位皇帝,在位三十年,年号“元嘉”。即位后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使得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史称元嘉之治。军事上,继承刘裕北伐的政策,先后三次北伐北魏都遭到惨败。元嘉之治的有为之君宋文帝刘义隆开创“元嘉之治”,实际上是接的他老爸的班,继承了刘裕的改革

  • 宋朝姑娘为什么个个难出嫁?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现在中国的婚姻状况是男多女少,很多适龄男青年无力负担高昂的婚姻成本,娶媳妇成了一件很难的事,可是在宋朝时期刚好相反,女子出嫁是一件很难的事。在九百年前就是宋朝时期,为何姑娘都出嫁那么难?我们举几个宋朝的例子。第一个例子,范仲淹的族规。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做过大官,积攒了不少钱,他发家以后,一个人把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