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国里面最显赫的家族原来姓-诸葛

三国里面最显赫的家族原来姓-诸葛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282 更新时间:2024/1/16 20:44:18

三国时期有许多显赫的姓氏,它们的家族中除了很多优秀人才,例如夏侯,袁氏等,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国时期的名门望族诸葛家族。

三国历史为人们熟知,三国英雄故事广为流传。那么,三国哪个家族最显赫呢?是荀家?王家?夏侯家?陆家?都不是。三国里面最显赫的家族是诸葛家。为什么诸葛家能比其他家族更牛?因为诸葛家是所有显赫家族里面,唯一能在魏、蜀、吴三个国家都掌握军政大权的家族。

《世说新语》载:“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是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诸葛三兄弟分别效力三国,世人以龙、虎、狗譬喻其才能人品。“诸葛大名垂宇宙”,诸葛亮的为人事迹,老幼妇孺皆知。而他的大哥诸葛瑾、从弟诸葛诞,虽然知名度不高,也是地位显赫,是两个国家的支柱。一家三兄弟,分辅魏蜀吴;既有血缘亲情,又限囿于政治对立。如此乱世奇景,在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

东吴“虎才”诸葛瑾

诸葛氏原籍山东琅琊郡,祖先诸葛丰当过汉朝司隶校尉。诸葛珪为太山郡丞,生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三兄弟。汉末天下大乱,诸葛三兄弟随叔父诸葛玄南下。诸葛玄被袁术推荐为豫章太守,后来中央用朱皓取代诸葛玄。诸葛玄和荆州刘表有旧交情,带着诸葛亮和诸葛均去投靠他。而成年的诸葛瑾,独自来到江东。

诸葛瑾在江东认识孙权的姐夫,为其所赏识,推荐给孙权。孙权非常器重诸葛瑾,把他和鲁肃当上宾对待。后来孙权任命他为长史,长期在孙权左右参谋。诸葛瑾善于揣摩孙权心理,对上劝谏很有技巧。孙权对下级的意见、对奖惩的决定,诸葛瑾有不同意的,大多通过旁敲侧击、譬喻暗示等方法讽谏,孙权最后都采纳他的意见。

(图)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赤壁之战前,刘备派遣诸葛亮到东吴商议联兵抗曹。孙权钦仰诸葛亮风采,对诸葛瑾说:“你们俩是兄弟,弟弟跟随大哥,天经地义,不如把他留下?”诸葛瑾说:“弟弟投效他人,名分已定,按义理不能怀有二心。他不留在这里,就像我不会离开一样。”后来吴蜀交战,诸葛瑾讨伐关羽。有风言谣传诸葛瑾暗通蜀国,孙权说:“我与诸葛瑾有生死不变的盟誓,他不会辜负我,就如我不会辜负他一样。”

孙权称帝后,诸葛瑾以宣城侯进位大将军,备极荣宠。诸葛瑾去世的时候六十四岁。他的儿子诸葛恪在东吴享有盛名,收服丹阳山民立有功勋,被封为都乡侯、威北将军。孙权病重,召诸葛恪回京,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受命辅佐幼帝。诸葛恪与中书令孙弘不和,各怀鬼胎。诸葛恪假装请孙弘议事,在坐席上把他杀害,由是大权独揽。

诸葛恪辅政之后,在魏国境内修筑堤坝,魏国兴兵来犯。诸葛恪率军四万援助,与从叔诸葛诞交锋,大败魏军,斩获万余人。大胜之后,诸葛恪益发骄傲自得、跋扈专政。以为天命在己,不顾朝臣反对,兴二十万军民讨伐魏国。无奈战术失策,围城久攻不下,又遭遇病疫,士兵死伤惨重。诸葛恪没有汲取教训,以刑威恐吓文臣武将,休兵没多久又谋划北伐。因屡次兴兵,出师无功,民怨沸腾。孙峻孙亮密谋,诬陷诸葛恪谋反,骗他入宫,在宴席之中乱刀杀死。诸葛家势败,三族之内被逮捕诛杀,无一人得免。

西蜀“龙才”诸葛亮

话说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和诸葛均投奔刘表,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没有了依靠,诸葛亮兄弟只能回到乡下,一面耕田种地,一面读书。诸葛亮与襄阳名士多有交往,经常自比管仲乐毅,了解他的人深信不疑。

当时刘备驻屯新野,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刘备说:“即是人才,你带他来。”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求见他,不能随便呼唤来。”于是,就有了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隆中对”的传奇故事。曹操南征,刘备狼狈南逃。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出使东吴,以三寸不烂之舌战群儒,说服孙权联兵抗曹。于是,才有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诸葛亮为刘备谋得一容身之地,以及喘气的机会。

(图)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

之后刘备利用刘璋的暗弱轻信,带兵进入益州平乱,最终霸占益州。曹丕篡位之后,群臣拥戴刘备称帝,承汉之嗣。自此,三国鼎立之势形成,一如诸葛亮“隆中对”所谋划。诸葛亮进位丞相。刘备每次出征,都留诸葛亮镇守后方,粮食兵力供应从没缺少。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文武政事无大小,皆由其裁决。蜀国在诸葛亮治理下,政治修明,民益国饶。遂治戎降武,意在伐魏。

诸葛亮以蜀汉为汉代传嗣之正统,恢复中原、统一华夏为他毕生愿望。在生命的最后七年,诸葛亮六次北伐,企图消灭曹魏反叛力量。数次北伐都有斩获,然始终不能在关中站稳脚跟。希望像刘邦韩信一样暗度陈仓,出关中而平定天下,成为不可实现的梦想。司马懿老谋深算,跟诸葛亮对峙数年,皆采取被动守势。诸葛亮病死军中,全军而退,司马懿视察他行营布阵旧址,赞叹说:“真乃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是刘备的女婿,官至尚书。司马氏伐蜀,邓艾奇兵直扑益州,诸葛瞻带领首都最后的军队出城抵抗。邓艾以王爵诱降,诸葛瞻大怒,斩了来使,与之大战,兵败身死。诸葛瞻的小儿子诸葛京在蜀国灭亡后,移居河内郡。诸葛亮血脉保存。

诸葛亮因为之前没有生儿子,大哥诸葛瑾把儿子诸葛乔过继给他。后来诸葛恪三族被灭,诸葛亮又生了后代,就把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过继回大哥,以传承其香火。

中州“狗才”诸葛诞

后世称诸葛诞为家族之“狗”,大都受害于背负“反叛”的骂名。如果诸葛诞是“狗才”,不可能以平常的出身混迹成高官显宦。何况,诸葛诞年青的时候身负才学,擅长玄谈义理。他与当时的名士何宴、夏侯玄、邓飏等平辈论交,彼此推崇。后世所说的“正始之音”,就是这些俊才名士的言谈辩论。魏明帝曹睿曾经不喜欢他们通过浮华的言辞邀取名誉,全免了官。

诸葛诞后来复官当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王凌起兵反抗司马氏政权,司马懿东征,以诸葛诞为镇东将军,封山阳亭侯。诸葛诞跟东吴侄儿诸葛恪交战不胜,转镇南将军。毌丘俭文钦起兵反抗,想拉拢诸葛诞。诸葛诞斩来使,与司马师共同攻击他们。毌丘俭和文钦失败后,诸葛诞以征东大将军镇守寿春。

(图)诸葛诞(?-258年),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诸葛诞原来与夏侯玄、邓飏等关系亲密,他们因为不满司马师把持朝政被害死,诸葛诞因而与司马家有嫌隙。据《魏末传》记载,司马昭派贾充慰劳四方,来到寿春,对诸葛诞说:“洛阳城的大臣们,都赞成皇帝禅位,您是什么意思?”诸葛诞厉声说:“你难道不是贾逵的儿子吗?世代深受魏国恩宠,为什么想辜负国家,把皇室送给别人?如果首都洛阳有难,我将以死报答!”贾充回洛阳,在司马昭面前谮言诸葛诞有反心,应该把他调回首都。司马昭征召诸葛诞为司空,命令他离开军队,回到洛阳报到。

诸葛诞拒绝接受司马昭“诏书”,杀死扬州刺史,率兵造反。司马昭挟持傀儡皇帝曹奂来征寿春,将诸葛诞重重包围。诸葛诞向东吴求助,吴主派遣三万人相援。围城战持续了八个月,双方伤亡惨重。司马昭用离间计,策反东吴全怿投降。随着围城日久,粮食匮乏。原投降东吴的文钦为了节省粮食,想把北方人赶出寿春,只留东吴人防守。诸葛诞不能采纳他的意见,争执之下,杀了文钦。文钦的两个儿子逃跑出城,司马昭命他们巡城招降,军心由是瓦解。城破,诸葛诞被杀,三族被夷灭。

诸葛诞属下一百多人,因为不肯投降,被判决斩首,临死前慷慨而言:“为诸葛公死,无恨矣!”不以仁德怀绥人心,哪得如此忠贞下属。后世喻为诸葛家之“狗”,是很明显的恶意贬损,有失公允之论。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清以来,票行千里,无处不在的“山陕商人”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中国古代有很多成功的商人,他们走南闯北,带动了商业的发展,也使得自己积累了大量财富,今次我们就来聊一聊陕西、山西两地的商人。从明朝开始,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物资交流的主动脉,两岸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纷纷到这里,抢占商机,分攫市利,使这一区域逐渐形成了以运河为商品流通主干线的城

  • “其若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废掉刘禅自己称帝呢?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后,亲口说出了“其若不才君可自取”,我们不知道这是一句客套话还是真的有这个诚意,但是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或许诸葛亮取代刘禅对蜀汉是一件好事。提到三国中蜀汉帝国的灭亡,很多人将责任推在了扶不起的阿斗身上。甚至有激进的观点表示,如果诸葛亮真的取代了刘禅的王位,说不定就一统中原,恢复汉室了

  • 历史上能讨的原配欢心的小三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小三是婚姻中插足的第三者的俗称,也是现代社会才有的称号,但是这个行为在人类社会由来已久,只不过古代男子能将小三正大光明娶回家称为妾室。女人做小三,往往让人寒心,让人不齿。不过做小三,做到极致,倘若能让原配为之动容,帮腔说好话,方才是真女人。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历史上的确有这样的人,此人名叫聂胜琼

  • 民国七大奇案之:鬼市人头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在上个世纪的天津,文玩市场逐渐兴盛起来,在每天凌晨天还漆黑的时候,就有文玩贩子聚集在城楼根,这吸引了大量的文玩爱好者,久而久之,这里不仅贩卖文玩,越来越多的商品也加入到了小贩的列表中来。在天津西广开,总有那么一群人,天没亮就在那儿转悠,等到天亮了,才散了各自回家,有人说了,你说的这是邪教组织吧?不是

  • 李斯其人,不甘于苟且却又死于苟且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说起大秦的兴衰,我们难免会想到秦始皇的功绩,但其实秦国能够实现迅速富强,与李斯有着很大关系。对于大秦帝国的丞相李斯,想来大家都不会陌生,对于他的很多事迹,我们也是耳熟能详。现在有一个流行词叫“苟且”,我想从苟且的角度,再来解读一下李斯的一生。(图)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

  • 洪秀全死后也不得安宁,被挫骨扬灰,侍女全被连累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洪秀全是我国清朝最大,也是历史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的领袖,但是这次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他也遭到了挫骨扬灰的对待,死后仍旧不得安宁。《清史稿·卷四百七十五·列传二百六十二》有传,本传中用简短的文字记载了洪秀全墓的兴废情况:“是月洪秀全以金陵危急,服毒死。群酋用上帝教殓法,绣缎裹尸,无棺椁,瘗伪

  • 慈禧亲自督办的刺马案,到底造成了如何的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清朝时期发生的大案有很多,但是能惊动朝廷,让慈禧亲自督办的案件却寥寥无几,作为清朝四大奇案之首的刺马案则更加离奇,那么这到底是个怎样的案件呢?刺马案作为清朝四大奇案之首,其影响力之大是其余案件无法比拟的。这件案子当时可谓震惊朝野,就连慈禧太后都被惊动,慈禧太后钦点曾国藩为主审大臣。刺马案是一个怎样的

  • 古代妃子做裸体模特,被皇帝处以极刑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裸模是现代艺术的产物,但是如果在保守的古时候,有女子甘愿做裸模,那可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西汉的这位恃宠而骄的妃子,就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据《汉书·广川惠王去传》记载:西汉时期广川惠王刘去的一名妃子叫做陶望卿的,曾经请画工为她画像,画像时“袒裼粉其旁”,充当裸体模特,这是岂今为止,中国有史料记载

  • 刘邦死后吕家大权独揽,清除吕氏外戚的功臣竟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刘邦死后,太后吕雉专权,并拼命提拔吕氏族人,自此西汉皇室刘氏大权旁落外戚干政,若不是他的即使出手,很可能会酿成灾祸。这个人就是刘邦临死前托付的周勃。周勃除掉吕氏家族也是不得已的,在他的眼里不负刘邦的嘱托就是他最大的使命。临终前汉高祖刘邦还将大汉的江山托付他照看,并说:“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天下者必

  • 慈禧掌权时重用汉人,原因竟然是这个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慈禧执政时期,满人的贵族早就在几代人的安乐生活之下变得腐朽不堪,没有能打仗的兵,也没有可用的贤才,因此慈禧才重用汉人。满清入关时,那可是满人的天下,中枢高官全是满人把持的,满人权倾一时,比当时的汉人的地位可谓高人一等。讲白了汉人那时候就连给他们的做奴才的资格都没有。这种政治体制以及“重满抑汉”的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