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444 更新时间:2024/1/5 10:08:45

刘备最开始蜗居在小沛,这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地盘就这么大根本无法施展拳脚,因此才向刘表借了荆州,谁知却一借不还,历史上对此众说纷纭。

借半个南郡被夸张成“借荆州”,制造这种舆论的动机何在?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成了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刘备的信誉因此大打折扣。《三国演义》说到“三气周瑜”,多围绕荆州的“借”与“要”展开,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要债的快被逼疯、欠债的一味耍赖,不管做了怎样的艺术处理,对刘备显然不利。

正史对“借荆州”也多有描述,《三国志》鲁肃传、吕蒙传多次提到荆州是“借”出去的,刘备传等提到孙权要讨回荆州,不过这些记载往往又比较含糊,既没有详细说明刘备是怎么借到荆州的,更没有具体指出这个“荆州”指的是什么。

在东汉末年,荆州不是一个城池,而是一个很大的地域概念,具体说就是东汉的13个州之一。下辖南阳郡(河南西南)、南郡(湖北西部)、江夏郡(湖北东部)、长沙郡(湖南东北)、桂阳郡(湖南东南)、武陵郡(湖南西北)、零陵郡(湖南西南)等7个郡,曹操南下荆州之前南阳郡被其占去大部,江夏郡被孙权占据一部,其余尽归刘表父子所有。

曹操南下,刘表死、刘琮降,荆州的格局发生了改变,孙权的势力未变,其余尽归曹操所有。之后发生了赤壁之战,曹操虽战败,但并不意味着荆州7个郡归了孙刘,因为曹操仍占据整个南阳郡以及南郡、江夏郡的大部,江面四郡处于“自治”状态,孙刘控制的地方十分有限。

曹操由赤壁退到了南郡的郡治江陵,而不是向北方逃跑,说明他不想放弃荆州,但孙权、周瑜、刘备动作很快,迅速扩大战果,周瑜、刘备指挥孙刘联军追到江陵,孙权同时又走出一步好棋,于建安十三年(208年)12月亲自率队开辟了东线战场,出击曹军控制下的合肥。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仍未放弃,因为荆州实在很重要,他任命曹仁为南方军区司令(征南将军),由横野将军徐晃协助守卫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卫襄阳,做出这些安排后曹操率领其余主力北撤。

有曹仁坐镇江陵这一仗并不好打,孙刘联军前后攻了一年多。看到江陵城一时难以攻克,周瑜便指挥人马去占江陵上游的夷陵,即今湖北省宜昌市,在夷陵大破曹军,此战中年仅30岁的年轻将领吕蒙脱颖而出,被孙权任命为副军长(偏将)。

据《吴录》记载,看到江陵城无法攻克刘备向周瑜建议:“江陵城里粮食很充足,这是攻不下来的主要原因(城中粮多,足为疾害)。建议让张飞率1000人跟您攻城,您分给我2000人,从夏水绕到曹仁的后面,曹操听说后必然撤走。”

夏水是汉水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江陵一带,刘备的具体作战方案无法考证,但他提出的以另一种思路打破战场僵局的想法是有价值的,被周瑜所接受,周瑜后来给刘备增兵2000人(以二千人益之)。从这条记载可以看出,虽然孙刘联盟,但战场上以吴军为主导,指挥权也在周瑜手中,刘备所部只能充当协同的作用。

经过周瑜、刘备等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到建安十四年(209年)下半年,曹操看到江陵再守十分困难,决定撤出,回防到襄阳。周瑜带伤指挥作战,迅速攻下江陵及其以东长江沿线的许多重要据点,从柴桑到夷陵的长江防线基本上被吴军占领。

孙权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驻守江陵;程普为江夏郡太守,驻守沙羡;吕范为彭泽郡太守,驻守柴桑。这个彭泽郡是之前没有的,为孙权新设。

孙权的行动很果断,丝毫没有考虑联盟另外两方刘备和刘琦的感受,比如江夏郡太守,原本由刘琦担任,程普再去当太守,明显是内讧。换成别人,早就去吵架了,但刘备经历过也看到过太多这样的事,他丝毫不以为意。

普京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这句话在这时的刘备身上,也是很贴切的。

眼下不能和孙权弄僵,联手抗曹还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为此,刘备赶紧表奏刘琦为荆州刺史,为了不与程普争锋,把自己原来驻扎在夏口一带的人马也全部撤出。《江表传》说,孙权和周瑜给刘备指定了一个叫油江口的地方,让他在这里驻扎。

油江口是长江南岸的一个小地方,属南郡,位于江陵沿江而下约百里的地方,归南郡太守周瑜管。南郡有三分之二在江北,三分之一在江南,在江南的部分,至少五分之四是荒无人烟的山区,孙吴一连得了3个郡,作为另一个战胜方,刘备只得到了小半个南郡,他这个荆州牧也就在油江口一带说话管用,确实不公。

刘备继续忍耐,为了换取孙权的支持,刘备主动表奏孙权为车骑将军。这时刘琦因病去世,孙权作为回报,表奏刘备为荆州牧。

油江口听起来总是一个小地方,不适合把荆州的治所放在这里,刘备便改油江口为公安,作为自己的大本营,此地即今湖北省公安县。但公安毕竟太小了,刘备想自己这个州牧手里至少也得有一个郡吧,他决定亲自去面见孙权,当面提出把南郡的其它地区也让给他。

赤壁之战后孙权回到京口,即今江苏省镇江市,听刘备说要去京口见孙权,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诸葛亮更深表忧虑,劝他不要去,以免遇到危险,但刘备执意前往,并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冬天出发。

刘备的举动让孙权也吃了一惊,但又不能拒绝。刘备于是到了京口,开门见山说出来意,孙权没有思想准备,让刘备先别急,他和属下们商量商量。

江东内部对此事的看法出现严重分歧,身在江陵的周瑜听说刘备到了京口,写密信给孙权说:“刘备是个枭雄,又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熊虎之将,不会久居人下。我建议把刘备留在吴地,给他修宫室,让他整天吃喝玩乐,使他与关张二人分隔起来,我趁机发起挑战,大事可定(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

在周瑜看来,如果割地给刘备,刘备必然如蛟龙得云雨,一定不是池中之物。周瑜的看法得到时任彭泽郡太守吕范的支持,他建议孙权趁机把刘备扣留,不要放他走(范密请留备)。

另一派意见以鲁肃为代表,认为应该答应刘备的请求。《汉晋春秋》记载,鲁肃建议把南郡的江北部分让给刘备,理由是给曹操树个对手,给自己添个盟友,这才是上计(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让之上也)。

鲁肃考虑得更加长远,赤壁大败后曹操把主攻方向放到了东线的合肥,目前正整顿人马以谯县、寿春、合肥等为基地向孙吴发起攻势,荆州虽然重要,但当务之急是全力以赴保东线,现在没有力量增兵荆州,所以不能和刘备闹翻。只要孙刘联盟在,曹操就不能不有所忌惮,在荆州一线就得保持足够的兵力,这样东线的压力可以减轻。

最后鲁肃等人的建议被孙权接受,孙权决定撤出南郡,把这里让给刘备。对孙权来说让地盘只有这一次,所让出的其实只是刘备实际控制的公安等以外的半个南郡。

从战略上看这的确是高明的一招,受益的不仅是刘备,还有孙权自己,《三国志》记载“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但需要注意的是,史书里对这件事一会儿说的是“给”、“与”,一会儿又说“借”,例如:

《三国志》鲁肃传:“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借之。”

《三国志》吕蒙传:“(鲁肃)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

《三国志》程普传:“周瑜卒,代领南郡太守。权分荆州与刘备,普复还领江夏。”

《江表传》:“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

“借”与“给”是不同的概念,“借”是要还的,但考察一下汉末三国的历史,“借地盘”的事似乎比较稀罕,还没有过“好借好还”的例子,从刘备一方来说估计也没有过“借”的概念,地盘拿来了也就归自己了。

但孙吴方面肯定想强调荆州是“借”出去的,唯有如此后来袭杀关羽、重夺荆州才有了说辞,所以在一些史书里开始出现了“借”的说法,《三国志》是集采众多史书写成的,因而在荆州的“借”与“给”上出现了矛盾。

但即使是“借”,当年“借”出去的也只是半个南郡,而后来夺回去的却是数个郡,刘备亏大了。

在这桩历史陈案里刘备显然吃了大亏,最后竟然还落下信誉不好的名声。

标签:

更多文章

  • 三国里面最显赫的家族原来姓-诸葛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三国时期有许多显赫的姓氏,它们的家族中除了很多优秀人才,例如夏侯,袁氏等,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国时期的名门望族诸葛家族。三国历史为人们熟知,三国英雄故事广为流传。那么,三国哪个家族最显赫呢?是荀家?王家?夏侯家?陆家?都不是。三国里面最显赫的家族是诸葛家。为什么诸葛家能比其他家族更牛?因为诸葛家是所有

  • 明清以来,票行千里,无处不在的“山陕商人”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中国古代有很多成功的商人,他们走南闯北,带动了商业的发展,也使得自己积累了大量财富,今次我们就来聊一聊陕西、山西两地的商人。从明朝开始,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物资交流的主动脉,两岸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纷纷到这里,抢占商机,分攫市利,使这一区域逐渐形成了以运河为商品流通主干线的城

  • “其若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废掉刘禅自己称帝呢?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后,亲口说出了“其若不才君可自取”,我们不知道这是一句客套话还是真的有这个诚意,但是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或许诸葛亮取代刘禅对蜀汉是一件好事。提到三国中蜀汉帝国的灭亡,很多人将责任推在了扶不起的阿斗身上。甚至有激进的观点表示,如果诸葛亮真的取代了刘禅的王位,说不定就一统中原,恢复汉室了

  • 历史上能讨的原配欢心的小三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小三是婚姻中插足的第三者的俗称,也是现代社会才有的称号,但是这个行为在人类社会由来已久,只不过古代男子能将小三正大光明娶回家称为妾室。女人做小三,往往让人寒心,让人不齿。不过做小三,做到极致,倘若能让原配为之动容,帮腔说好话,方才是真女人。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历史上的确有这样的人,此人名叫聂胜琼

  • 民国七大奇案之:鬼市人头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在上个世纪的天津,文玩市场逐渐兴盛起来,在每天凌晨天还漆黑的时候,就有文玩贩子聚集在城楼根,这吸引了大量的文玩爱好者,久而久之,这里不仅贩卖文玩,越来越多的商品也加入到了小贩的列表中来。在天津西广开,总有那么一群人,天没亮就在那儿转悠,等到天亮了,才散了各自回家,有人说了,你说的这是邪教组织吧?不是

  • 李斯其人,不甘于苟且却又死于苟且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说起大秦的兴衰,我们难免会想到秦始皇的功绩,但其实秦国能够实现迅速富强,与李斯有着很大关系。对于大秦帝国的丞相李斯,想来大家都不会陌生,对于他的很多事迹,我们也是耳熟能详。现在有一个流行词叫“苟且”,我想从苟且的角度,再来解读一下李斯的一生。(图)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

  • 洪秀全死后也不得安宁,被挫骨扬灰,侍女全被连累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洪秀全是我国清朝最大,也是历史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的领袖,但是这次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他也遭到了挫骨扬灰的对待,死后仍旧不得安宁。《清史稿·卷四百七十五·列传二百六十二》有传,本传中用简短的文字记载了洪秀全墓的兴废情况:“是月洪秀全以金陵危急,服毒死。群酋用上帝教殓法,绣缎裹尸,无棺椁,瘗伪

  • 慈禧亲自督办的刺马案,到底造成了如何的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清朝时期发生的大案有很多,但是能惊动朝廷,让慈禧亲自督办的案件却寥寥无几,作为清朝四大奇案之首的刺马案则更加离奇,那么这到底是个怎样的案件呢?刺马案作为清朝四大奇案之首,其影响力之大是其余案件无法比拟的。这件案子当时可谓震惊朝野,就连慈禧太后都被惊动,慈禧太后钦点曾国藩为主审大臣。刺马案是一个怎样的

  • 古代妃子做裸体模特,被皇帝处以极刑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裸模是现代艺术的产物,但是如果在保守的古时候,有女子甘愿做裸模,那可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西汉的这位恃宠而骄的妃子,就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据《汉书·广川惠王去传》记载:西汉时期广川惠王刘去的一名妃子叫做陶望卿的,曾经请画工为她画像,画像时“袒裼粉其旁”,充当裸体模特,这是岂今为止,中国有史料记载

  • 刘邦死后吕家大权独揽,清除吕氏外戚的功臣竟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刘邦死后,太后吕雉专权,并拼命提拔吕氏族人,自此西汉皇室刘氏大权旁落外戚干政,若不是他的即使出手,很可能会酿成灾祸。这个人就是刘邦临死前托付的周勃。周勃除掉吕氏家族也是不得已的,在他的眼里不负刘邦的嘱托就是他最大的使命。临终前汉高祖刘邦还将大汉的江山托付他照看,并说:“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天下者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