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不倒宰相冯道是如何获得这个称号的?

不倒宰相冯道是如何获得这个称号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931 更新时间:2023/12/13 15:43:07

一般来说新皇帝上任,总会要大批更换官员,以彻底拔除前朝皇帝的影响,所谓人亡政息也就是这样来的,但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冯道却成了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宰相,这是什么原因呢?

冯道所处的年代为五代十国,他一生共经历了四个朝代,期间为十位皇帝建言献策。因为频繁换皇帝这一现象,所以,冯道也有了不倒宰相的称号。

后来,史学家认为冯道频繁易主这一现象,是为不忠的体现,后人欧阳修评价冯道为不知廉耻。但是,就冯道本人而言,他有很高的政治见解,这也是在他一直受到各位皇帝重视的原因,不仅如此,冯道十分体恤百姓的疾苦。

在五代十国的背景下,国家的动荡和频繁的易主,自然而言就会引起很多负面效应,比如百姓流离颠沛,国家经济落魄等现象,而身为文人,国家频繁易主,他们的政治抱负自然也得不到实现平台,冯道一生辗转多国,恐怕也是这个原因。

冯道之前在晋王李存勖手下做事,后来李存勖称帝,冯道官拜侍郎。因为冯道父亲去世,冯道不得已辞官回家为父亲守丧,守丧期间,冯道看见邻里的生活很是拮据,加上收成不好,很多百姓都吃不上饭。冯道将自己的俸禄拿出来救济百姓,自己住在破烂的草棚中,丝毫不介意。契丹首领一直听说冯道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想让他为契丹朝廷效力,因为边境戒备森严,冯道才免于被掳走。

后来,冯道为唐晋各位君主效力,官拜宰相,在朝廷具有很高的威望。冯道晚年间,辗转至汉和周,期间,冯道得以重用,最后病逝于周世宗年间,享年七十三岁。

冯道为人

冯道是著名的不倒宰相,后来史学家在评论冯道的仕途经历时,认为他的行为很是不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冯道是位贤明的人士,在他入朝为官之时,也会为朝廷提拔贤能的人才,以扩从朝廷的软实力。

而关于冯道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从这些故事中也能看出冯道的人品性情。

梁国和晋国两军交战时,冯道跟随军队出发。条件十分艰苦,白天行军赶路,晚上只能露天而睡,睡在干草堆上,为了不彰显自己的特殊,冯道和士兵们在一起吃睡。将领在打仗中,看见长相美貌的女子,就抓来献给冯道,冯道一个也没接受。相反,冯道把这些女子安排在别的房间,并且帮助她们寻找家人。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冯道是一位不搞特权,生活朴实无华的人。

冯道之前在晋王李存勖手下做事,后来李存勖称帝,冯道官拜侍郎。因为冯道父亲去世,冯道不得已辞官回家为父亲守丧,守丧期间,冯道看见邻里的生活很是拮据,加上收成不好,很多百姓都吃不上饭。冯道将自己的俸禄拿出来救济百姓,自己住在破烂的草棚中,丝毫不介意。而且,冯道知道乡邻家中有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夜深人静的时候冯道就会悄悄前往菜地中,为他们耕种,后来邻里知道实情后,前来道谢,冯道认为这是自己该做的。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关于冯道的故事还有很多,但是从这些故事中能感受的到冯道是一位体恤百姓的好官、是一位朴实的人、也是一位助人为乐、贵而不骄的人。在帮助君主处理政事上,冯道又是一位敢于谏言的明臣。

冯道传

《冯道传》是作家潘相陈的一部作品,讲述了不倒宰相冯道的人生轶事。冯道所处的年代是君王更替年代最快的五代十国时期,在这个背景下,各派强权混战,政治和国家动荡不安,百姓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而冯道就是出于这个乱世之中,冯道一生效力过十位皇帝,除此之外,期间冯道还为辽太宗效力。冯道虽然频繁易主,但是在职期间,冯道一直担任宰相之类的要职,在出使契丹时,冯道依然能谈天论地诉说自己的观点。在这部《冯道传》中,作者运用了章回体的形式,讲述了冯道传奇的一生,在开头第一节,以“借食店演说大背景仗侠义扶助落难姝”的为标题,讲诉了相关的故事。

在冯道的仕途中,可谓历经波折。早年间,冯道在后梁任职,刘守光打算讨伐定州,冯道因为此事劝阻了刘守光,刘守光为此特别生气,就将冯道关入了大牢,后来,有人营救了冯道,冯道才重见天日。不出所料,刘守光讨伐失败了,冯道知道后,逃到了太原,投靠晋王。晋王对刘守光十分重视,任命他为重要官员,朝中大小事都由冯道起书。随后,晋王李存勖攻打了河北等地,建都称唐庄宗,冯道得到提拔和重用,官至户部侍郎。

冯道一生同侍奉过十位君主,后人欧阳修评价他为“不知廉耻”,但是冯道在政事上,善于提拔人才,对待百姓十分要好,他了解百姓的疾苦,所以也有贤良之臣的美称。

通过《冯道传》了解不倒宰相冯道的为官之路,以及五代十国的社会背景。

冯道谈骑马

冯道谈骑马是一篇古文,原文比较简短:“天成、长兴之间,岁屡丰熟,中国无事。道尝戒明宗曰:”臣为河东掌书记时,奉使中山,过井陉之险,惧马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谓无足虑,遽跌而伤。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情之常也。”

这篇文章时冯道讽喻唐明宗的语言,冯道以日常骑马为例,告诉了唐明宗要生于忧患,处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中,要有忧患意识。

唐明宗年间,国家的收成都不错,加上国内外没有战争纷扰,国家得以安定,百姓也能安心的生活,身为统治者,看着这一切就有点自得。冯道以自己骑马为例,劝诫唐明宗说,自己在河东担任要职时,有一次接到朝廷的命令,让自己去一趟中山。于是自己便骑马前行,有些山路十分陡峭,走路都要小心翼翼,更别说骑着马前进。为了不让马蹄失足,路过险要陡峭的地方,都十分谨慎。等走过这段陡峭的地方,前面的路十分平坦,自己就稍稍有些大意,放松了缰绳。结果,马蹄失足,自己从马上跌倒,受了伤。通过这次的经历,冯道总结了经验,他认为往往身处险境的人都能考虑周全而使自己远离危机,反观那些处于安逸状态中的人往往都是因为自己出乎大意而惹祸上身。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所得的经验之谈。

冯道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诫唐明宗要有忧患意识,五代十国动乱之下,身为统治者更应该要有长远的眼光看待国家的发展。冯道敢于谏言,这也是他受到重用的原因之一。

标签:

更多文章

  • 太康是谁,太康失国又是怎么一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夏朝的历史距今十分久远,在5000年的历史中,夏朝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朝代,姒太康是启的太子,太康失国这一著名事件说的就是他的事情,那么太康失国是怎么回事呢?姒太康,姒姓,名太康,姒启长子,夏朝第三任君主,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声色

  • 揭秘蒙古帝国骑兵战斗力强悍恐怖的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说起人类历史上冷兵器时代的巅峰,蒙古骑兵可谓当仁不让,蒙古铁骑曾经让整个欧洲战栗不已,在冷兵器时代的背景下,蒙古依靠强大的武力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那么蒙古骑兵这么强,凭借的是什么呢?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东北亚的蒙古人,由成吉思汗创建并由他的继承者保持了一支与众不同的骑兵部队。这支蒙古

  • 赵匡胤为什么要迁都,大臣们为什么纷纷反对?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一个国家首都的位置,一定是与时代有着紧密的联系的,北京能够成为多个朝代的首都,就是因为其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为中原和北方民族交战的前线,因此可以看出,首都对于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大宋,此后定都开封。但是就当时的情形来说,开封并不合适,原因在于北方的契丹一直虎

  • 慈禧墓被洗劫一空,巨额财宝流向了何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慈禧作为一个贪婪的掌权者,自然不会轻易将自己的财宝赠与他人,即使在死后也要将它们带到墓穴中,这就吸引了大量的盗墓者,因此她也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不得安宁的代价。慈禧太后在世的时候极其的奢华,是史上最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等宝物,当然死后陵墓内自然少不了各种珍宝,死后其棺内陪葬的

  • 这位明朝皇帝20年不上朝,成为懒政之最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早朝是皇帝在每天早上接见群臣的例行会议,是朝政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偶尔有起不来的时候犯懒了,早朝中断几天的情况也是有的,但是像朱翊钧这样二十年不早朝的皇帝,历史上绝无仅有。明神宗万历皇帝为什么20年不理朝政?我们知道,万历皇帝亲政之初,还是很勤勉的,他按部就班做了不少事情。即便是后来,他也不能说就

  • 秦国没能灭晋国,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春秋时期,晋国还没有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秦国与晋国相互接壤,连年征战,但是却始终没有能力灭掉晋国,这是为什么呢?话说晋献公虽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但他对于女色方面却很糊涂。他除了原有的夫人之外,曾收纳他庶母齐姜,生了一男一女:女的嫁给秦穆公,男的名申生,立为太子。他又娶了大戎的女儿,叫做狐姬,生一子名

  • 历史上周瑜是如何死的,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周瑜是东吴大都督,是江东的著名人才,赤壁之战能够战胜曹操的最大功臣,但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才却英年早逝,那么他真的像小说中一样,是因为心胸狭窄,而被诸葛亮气死的吗?周瑜21岁时,和孙策一起征战沙场,平定了江东一带。随后,孙策遭到刺杀而亡,他将东吴之事全权交由孙权。孙权掌管东吴后,周瑜一直为孙权效力。公

  • 徐渭是谁,徐渭有什么著名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明朝时期有很多杰出的人物,徐渭就是一个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的通才,他有着很多超越当时时代的表现,因此在当时是时代的传奇人物。徐渭是明朝极为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戏剧家,在诗、书、画、戏剧方面都颇有建树,这一点即使在文风极盛的江浙,甚至其他地区都极为罕见。徐渭此人在当时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超越时代的色彩

  • 慈禧太后的陵寝,堪称历史最奢华丝毫不过分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历史上的罪人慈禧,集愚昧无知、刚愎自用、老旧顽固和贪婪无度于一身,可以说是历史难得的昏庸统治者,在她的实际统治下,我国开启了漫长的屈辱历史,而她则在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之后,将财宝都带进了自己的陵墓中。慈禧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

  • 赵匡胤身死的千古谜团,真的是死于赵光义之手?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史书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很多遗漏的部分我们现在都很难求证,这就给后世留下了不少谜团,其中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就是一件十分蹊跷的事情。唐宗宋祖,中国历史上唐宋两朝最杰出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为打天下,立下了赫赫武功,却在历史上传言死于自己的亲弟弟赵光义之手,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