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弱点,被司马懿17个字总结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弱点,被司马懿17个字总结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7 更新时间:2024/1/7 4:13:38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可谓料事如神,可是人无完人,是人总会有弱点的,那么他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呢?俗话说的好往往最了解你的,是你的对手,司马懿17个字总结了诸葛亮的最大的弱点。

诸葛亮是一个传奇人物,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故事,但是不同的时代对他的评价不一样。

在唐朝的时候,大将军李靖就特别欣赏诸葛亮,在与李世民交谈的时候提到自己自学的排兵和布阵的本领,都是来自诸葛亮的兵马八阵图,李靖本身就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不仅平定了南方大半的江山,还在北方击退了突厥人,这样一位军事上有谋有才的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很是客观与真实。

不过诸葛亮可不仅仅是一位军事家,他还是政治家、外交家、发明家、文学家还有书法家。

诸葛亮在政治上的作为体现在治国上,蜀国的位置比较贫瘠,虽然打仗要花很多钱,但是百姓仍旧过得的很好,他是一个赏罚分明的人,不会以为私人的交情就从轻处罚或者不被认可。

外交上的本事可不止表现在东吴舌辩群儒的时候,他为刘备准备了一个联合东吴以及周边少数民族的战略,如果没有优秀的外交手段怎么会有成功的战略,无论是孙权还是孟获,他们都与诸葛亮相聊甚欢。

文学家当然就表现在那篇《出师表》了,不仅文学水平甚高,书法的书写也十分优秀,可惜就是阿斗十分的不争气,没有发挥出这篇文章的真正作用,最后失去了蜀汉。木牛流马还有连弩就是诸葛亮是一个发明家最有力的证据。

这样看来诸葛亮就是一位英俊又优秀的男子了,但是他最大的弱点却被司马懿17个字总结出。

根据《三国志》记载,司马懿对诸葛亮曾做过两次评价。这两次评价有好有坏。首先司马懿承人诸葛亮是一个难得的奇才,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可是不多见的。那么司马懿的另一个评价才是重点,一句话说出了诸葛亮的弱点。

司马懿说出诸葛亮的弱点为:“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觉,好兵而无权。”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诸葛亮虽然足智多谋,但是不懂得变通。司马懿认为正是诸葛亮不懂得变通,才导致蜀汉北伐的失败。

诸葛亮一共发动了五次北伐,这五次北伐可以说全部是失败的。虽然诸葛亮是一个旷世奇才,但是诸葛亮依然存在弱点。司马懿找到了这个弱点,才能够将诸葛亮挡在曹魏的大门外。不过曹魏与蜀汉实力也相差很多。

现如今的人们认为诸葛亮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可否认,诸葛亮的智谋绝非一般人可比的,只可惜在北伐的过程中,诸葛亮过于谨慎,这也是北伐失败的一个原因。

诸葛亮除了性格上有缺陷,战略上的也有致命错误。

诸葛亮错在隆中对有战略设计,却没有抓住实现这战略的关键环节:归还荆州,吴蜀结盟。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想法真实、真切,他也明知单靠经营蜀汉积聚力量,然后策动军事攻伐无法达成这目的。

联吴伐魏是唯一可取的战略路线,诸葛亮也始终主张加强吴蜀联盟,但却没有认识到实现巩固的吴蜀联盟的关键环节是处理好荆州。

诸葛亮这位三国智慧第一的千古名相却的确没有掂量出荆州的份量和最佳利用,拒还荆州,逼友为敌,最终断送了原本可以成就的战略意图。荆州战略权重极大,对于蜀汉是或加或减都加乘一倍的份量。

吴国无荆州便与蜀国结怨为敌,以荆州换取与吴国巩固的政治军事联盟,灭魏复汉的前景则一片光明,得胜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诸葛亮贪荆州说明他战略思维能力其实一般,作为蜀国战略的主要制订者的诸葛亮的确错了,应负全责。不还荆州是两个敌人;放弃荆州是一个强大同盟和一个敌人,而且关羽20万荆军回归西川从纯军事角度说也将蜀国的军力提升一倍。

这个帐以诸葛亮的智慧没有计算清楚不能免责,他若算清楚了,以他对刘备的影响力和刘备为人一定会采纳,从接近正史的《三国演义》看刘备有归还荆州之意。

总结当时局势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当时魏国的国力比蜀国强很多,司马懿背后可以说是家大业大输得起,但是诸葛亮手下却只有蜀国这个烂摊子,要是败了很有可能就是被覆灭,这种思想包袱也是不同的,再换一个角度诸葛亮也是肉体凡胎,凡人有弱点不是正常的吗?对此你有何不同看法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曹操失去郭嘉,刘备失去法正,孙权失去周瑜 谁的损失最大?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相信大家知道天妒英才这个成语,其实在古时候太多有才能的人,因为各种原因,而在人生还没有大放光彩的时候就逝世了。今天我们来说说三国里面的郭嘉,法正,周瑜。不管是郭嘉、周瑜,还是法正,都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大才,可惜的是,他们恰恰都印证了“天妒英才”四个字——周瑜三十六岁早逝;郭嘉三十八岁被曹操,白发人送黑

  • 英国战神蒙哥马利和隆美尔想比 谁的军事才能更加出色?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二战期间,德军著名将领隆美尔在战场上被英军将领蒙哥马利打败,虽然说隆美尔战败了,但对于这两人的军事才能谁更出色,一直都是热议的话题,那么他们两之间谁的军事才能更加出色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不落帝国似乎已经日暮西山,在诺曼底登陆中,海面上大部分舰艇都是美军的,已经不见皇家海军曾经

  • 张居正和徐阶同是首辅,又是师生,为什么下场却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十年,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生前遭同僚嫉恨,死后被皇帝清算,但流芳百世;徐阶隐忍多年,打倒奸臣严嵩,活到八十一岁,但是后世之人却不常提起他。徐阶还是张居正的老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两个曾经是师生又是战友的能臣结局如此不同呢?徐阶和张居正都是明朝中期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两人有很多相同点

  • 商鞅变法实导致秦国灭亡的直接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历史上秦国一统六国后仅仅十五年就灭亡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秦始皇滥用民力,秦二世昏庸残暴等等,然而,真正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却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商鞅变法,为何这么说呢?其一,因为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他是个法家,刑名从商,苛刻的赏罚制度,商鞅所学之术,也就是当年商朝的那一套。商朝实行的是苛政,

  • 魏国魏武卒战斗力惊人 为什么魏国后期再也无力组建魏武卒了呢?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战国前期,阴晋之战吴起率五万魏武卒战胜了五十万的秦军,由此可见魏武卒的强大,魏国也正是因为魏武卒独霸一时,到战国中期,魏国被秦军打败,魏武卒同时也损失惨重,到战国后期魏国为何无力重建魏武卒呢?第一、魏国依靠雄厚的国力,组建了魏武卒方阵赵魏韩三个国家原本是一个国家,也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晋国。三家分晋之

  • 千古一帝李怡,传奇的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著名皇帝,例如千古一帝秦始皇,汉武帝等等,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就是唐朝的第16位皇帝李怡,为何称他为千古一帝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生平吧。唐宣宗李忱,原名叫李怡,是唐宪宗的儿子,因为是宫女所生,所以在宫中一直不受待见,后来被封为光王。在李怡很小的时候,因为一次刺杀而变得呆傻。此人傻了36

  • 中国近代的屈辱史 若是没有清朝 中国历史还会受如此屈辱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中国的近代史亦可说是一部屈辱史,每当提到中国近代,一想到的便是清朝,那么,若是没有清朝,中国历史还会受如此屈辱吗?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是否归结为满清朝的统治?乾隆末年,贪污腐败的风气开始弥漫,就和珅而言,作为朝廷官员的二十年间,由于贪污受贿,家里腰缠万贯,单单是田地就有上百万亩,白银十亿两,相当于朝廷

  • 名将檀道济,悲惨的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著名将领,如霍去病,岳飞,袁崇焕等,可是南朝时期有位名将,战功堪比霍去病,结局却比岳飞更冤,他就是檀道济。檀道济,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北)人,出身寒门,是刘裕的最早追随者之一,也是刘宋王朝中最著名的将领。历任扬武将军、宁朔将军、征南大将军、司空、江州刺史、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等要职

  • 辛弃疾如何被隐退,转而在诗词文学上有所成就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因为官场的失意,而成就了诗词文学这方面的成就,例如著名的词中之龙辛弃疾,今天我们就说说他是如何被隐退,转而在诗词文学上有所成就的。生平经历小时候,辛弃疾的家乡济南被金国占领,有一天,爷爷带着他出去玩,恰好金国皇帝的仪仗队路过,小辛目视金军,怒气几乎忍不住,恨恨出声:早

  •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难道只是因为和珅过于贪财吗?实际上是另有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嘉庆皇帝刚上位的时候就要直接处决和珅,此次事件也彻底暴露出了和珅的万贯家财,也就流传了一句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实际上嘉庆要杀和珅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和珅过于贪财。说起嘉庆和和珅的梁子,早在乾隆这个太上皇还活着的时候就结下了。乾隆是个有意思的人,让儿子做皇帝,自己还要捞了太上皇当当,这个太上皇可不是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