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什么说《红楼梦》的作者是个谜?

为什么说《红楼梦》的作者是个谜?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62 更新时间:2024/1/7 1:58:44

红楼梦作为我们四大名著之一,问世以来有无数学者去研究它,而它描写的桥段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这似乎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简单得就连一个小学生也可以张口答来:曹雪芹

指称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且让世人所接受,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胡适、俞平伯一大票新红学派的大力发掘、大力证明的结果。

▵胡适

在这之前,特别是《红楼梦》诞生的二三十年时间内,世人根本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随着《红楼梦》的流传范围不断扩大,关于它的作者说法是谁,答案不下数十种,可谓是众说纷纭,久悬而无定论。

即便是经过胡适、俞平伯,包括鲁迅等许多大师级别的学者不断着力论证,且“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的结论已经为大多数人所认可,争论的声音仍旧不绝于耳。

比如说,蔡元培、王梦阮等人就有相关著作否定“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之说,并且在红学界影响巨大。

其中否定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的最有力证明是与曹雪芹同时代的脂砚斋在庚辰本的第十三回的一条眉批曰:“读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声大哭,三十年前作书人何处耶?”曹雪芹是壬午年(1762年)除夕去世的,而庚辰本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秋定的。“三十年前”曹雪芹才十五岁,很难想象,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写出如此阅历深厚的巨著。

所以,说“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目前还是一种推断,尚不能作为定论。

造成这一现状,是因为《红楼梦》问世时,无论是以抄本形式流传还是刊印发行,均未署作者名字,人们因此无从得知它的作者是谁。

按说,《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中国古典小说,其创作技巧、涵盖的思想内容均号称已达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是作者扬名立万的大好机会,这作者怎么就放弃了署上自己的姓名的权利呢?

其实,搞不清著作者是谁,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不只是《红楼梦》有这个问题,《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演义》、《金瓶梅》、《水浒传》等等,统统都存在这个问题,到底今天为止,它们的作者是谁,同样没有百分百确凿的答案。

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现象?

在中国古代文人看来,写诗赋歌辞,都是很高尚的东西,如果是治史学、经学一类的文章,那更是等同于治国平天下的高度。

可是,在古代写小说,特别是写白话小说,那就是俗不可耐、深受鄙视。

甚至在近代,也还留存着这种思想。举一个近代很著名的例子,说在西南联大的时候,治史的刘文典看不起写小说的沈从文,沈从文评了教授,他大骂道:“在西南联大,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朱自清该拿4块钱。可我不会给他4毛钱!如果沈从文都是教授,那我是什么?我不成了太上教授?”

还有一次遇日机空袭,刘文典在跑警报途中见沈从文也往山上跑,大声骂道:“你跑什么跑?我跑是为了保存国粹,我被炸死了,就没有人讲《庄子》;学生跑是为了保留下一代的希望,可你这个该死的,跟着跑什么跑啊!”

这件事儿发生在近代,刘文典看待写小说的人尚且是这么个刻薄,要再往前推,写小说的人的社会尴尬地位可想而知。

可以这样说,在古代,在很多正统观念的人眼中,写小说其实是作孽,会遭报应的。

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就恶毒地说罗贯中编撰《水浒传》,“其子孙三代皆哑”,是“天道好还之报”。

清代的铁珊在《增订太上感应篇图说》中也称:施耐庵作《水浒传》,子孙三代皆哑。袁于令撰《西楼记》,患舌痒症,自嚼其舌,不食不言,舌尽而死。高兰墅(即续写《红楼梦》高颚)撰《红楼》,终生困厄。王实甫作《西厢》,至“北雁南飞”句,忽仆地,嚼舌而死;金圣叹评而刻之,身陷大辟,且绝嗣。

明初李昌祺是个大学问家,还做了官,但因为写了本短篇小说集《剪灯余话》,一生被人讥笑,死后还被取消入家乡庐陵乡贤祠的资格。

在这种背景下,具备创作才能的人创作的小说,多半是压制不住内心的冲动,为宣泄种种情绪而写就的文字,既然写出来了,又不忍心销毁,就只能采取不署名或不署真名的做法了。

《红楼梦》在第五回《红楼梦曲引子》也点明了这一创作意图,是要“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的。

有意思的是,关于《红楼梦》的成书过程,《红楼梦》在第一回是有交待的,所谓“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他所说的“根由”的确是真的很“荒唐”,但也很有“趣味”——一个神话故事: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央求路过的一僧一道把自己携入红尘,去经历人间的悲欢离合、生死歌哭。

于是那仙僧就大施魔法,让它变成扇坠般大小,镌上了字,把它带下凡,进入了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尝遍了人间百态。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看见了已经“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而人间回来的顽石。这块顽石将自己的前身后事,编述历历,全部刻记在石上。虽然故事的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已经失落无考,但空空道人见“实非别书之可比”,便“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

因为原书是刻记在石头上的,所以,书名就叫《石头记》。

但在《石头记》的流传过程中,“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根据这段话,可知《红楼梦》的著作者是“石兄”,空空道人是传抄者,又名情僧,后来经过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书。而且《红楼梦》书名一改再改,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多种。且曹雪芹只是“披阅”、“增删”、纂目分章而已,充其量是一个整理者、改定者。而以这一大段神话来介绍书的来历,目的也很明显,作者是有意隐匿自己,决心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

不过,有人根据“石头”,“石公”,“空空道人”,“无道人”等种种说法,曾推测《红楼梦》最初作者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方以智在明亡后削发为僧,有“情僧”之称,又有石公、木公、药公、昌公、混沌、三萍、愚者智、愚道人、无道人之号等。也有人说是清初名诗人吴梅村,还有人说是“京师某府西宾常州某孝廉”,也有人说是雍正年间进士曹一士、甚至有人推断是谙纳兰性德……

诚如前人所慨叹:“《红楼梦》,称古今第一,惜文献无征,不能评其为人。”

标签:

更多文章

  • 李隆基也有童年阴影?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很有胆识的人,他对于自己的祖母武则天霸占李家江山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对于武家子弟的专横跋扈也是十分看不惯,这与他小时候的经历不无干系。长寿二年(693年),宫中传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皇嗣李旦的两个妃子刘氏、窦氏被武则天召入宫中,最终竟然被杖杀,尸体被随便埋葬。消息传来,大家都

  • 明朝的庚戌之变,罪魁祸首竟然是这个人。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大明的没落,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因为明朝本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盛唐,如果可能,甚至可能首先走向工业社会,成为世界强国。明王朝的没落始于正德,却在嘉靖一朝加速了质变,嘉靖29年的庚戌之变和自嘉靖26年起的东南倭患看似只是外族对明朝边防、海防的挑衅,其中却暴露出明朝边防军制弛废,军队腐败成性的深层次原因。

  • 惊艳两帝的花蕊夫人死因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古代皇帝迷恋女色的不在少数,因为女色而逐渐荒废朝政导致江山日下的也屡见不鲜,因此,杀掉这些皇帝的宠妃成了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历史上因此死去的妃子皇后有很多,花蕊夫人就是其中一个。花蕊夫人后蜀后主孟昶的费贵妃,一个歌妓出身的贵妃红颜薄命,才貌双全名重一时的花蕊夫人也不能幸免。她不仅国色天香,美艳绝世,而

  • 刘备和诸葛亮:信任与怀疑相互交织的罗生门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三国乱世,名气最大的谋士当属诸葛亮了,他不仅用兵如神,还精通内政,几乎是一个全方位的人才。在《三国演义》中,求贤若渴的刘备身边一直没有顶级谋士,这也是刘备在三国初期颠覆流离,始终找不到战略方向的重要原因。公元207年,投靠荆州刘表后,刘备通过三顾茅庐的诚意,终于打动卧龙出山。而在得到诸葛亮之后,刘备

  • 刘备入蜀第一功臣,也是刘备最为信任的人,为什么丞相不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诸葛亮千古奇才,又忠心耿耿,虽然刘备知道他的一片忠心,但是还是因为诸葛亮过人的智慧而隐隐担心,因此还是有些许的提防的。刘备提防诸葛亮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诸葛亮太“聪明”了,聪明到刘备甚至有的害怕。那么,三国之中还有比诸葛亮更善于用计谋的人吗?但是肯定,他就是法正。刘备出兵打孙权发动夷陵之战。姑且不讨论是

  • 清朝皇帝是如何过新年的?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春节是我国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全国上下民众张灯结彩庆祝新年到来,那么清朝时期皇家是怎样庆祝新年的呢?在清朝,新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围绕着元旦有一系列的节日活动。从腊月初八开始,即进入“过年”的时节。腊八不仅作为年的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腊八也是佛教的一个传统节日,许多寺庙会在这一天煮粥,赠与周围居

  • 从皇帝降为普通公民,溥仪由奢入俭的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可谓深切体会到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皇帝的位子一下子变为平民,不知道他当时是怎样一种心理落差。溥仪,爱新觉罗氏,乳名“午格”,字耀之,号浩然。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其曾祖父为道光帝,祖父为道光帝第七子、咸丰皇帝-醇亲王奕譞,父亲为醇亲王奕譞五子、同治帝堂弟、光绪帝

  • 历史上第一位女皇竟然是她,在她之后才是武则天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古代社会男尊女卑,几千年来杰出的女性豪杰虽然也有很多,但是相比较于男性来说就少了太多,我们都知道武则天是女皇帝,但其实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另有其人。若问谁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许多人便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改大唐为大周的武则天。殊不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另有其人。那么,究竟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 奸臣还是忠臣?解密历史上鲜为人知的鳌拜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历史上许多大人物都有着很复杂的性格,或者他们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鳌拜早年也是忠心耿耿的大臣,只不过后期的他更加狂妄肆无忌惮。鳌拜,因为影视作品的影响,他留给我们的印象总是十恶不赦的奸臣。其实,影视只是片面放大了鳌拜某一个时期的缺点。前半生的他军工赫赫,作战勇猛,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为清朝前期的

  • 明代海上漕运的实践指南——《广舆图.海运图》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这幅《海运图》出自罗洪先的《广舆图》。它是一部迄今为止能见到的最早的综合性地图集,初刻年代大约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广舆图》有六个刊本存世,诸多刊刻人中,王宗沐是与海运有着密切关系的一位,史载王宗沐在嘉靖时曾提学江西,其间曾就学于著名的阳明学者江西地理学家罗洪先,并刊刻了罗洪先的《广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