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陈圆圆出家的寺庙在哪里,陈圆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陈圆圆出家的寺庙在哪里,陈圆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00 更新时间:2024/1/19 9:17:42

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陈圆圆吴三桂有着一段传诵至今的凄美爱情,但却也躲不过吴三桂晚年的狠心冷落,那么这位传奇美女,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话说,在吴三桂所部和清军的联系夹击下,李自成农民军遭受重创,仓皇逃离北京,尽弃所掠辎重、妇女于道。吴三桂在兵火中找到了陈圆圆,军营团圆。此后,陈圆圆一直跟随吴三桂辗转征战。吴三桂平定云南后,圆圆进入了吴三桂的平西府,一度“宠冠后宫”

但吴三桂独霸云南后,阴怀异志,穷奢侈欲,歌舞征逐,构建园林安阜园,“采买吴伶之年十五者,共四十人为一队”“园囿声伎之盛,僭侈逾禁中”。此时的陈圆圆因年老色衰,加之与吴三桂正妻不谐,且吴三桂另有宠姬数人,于是日渐失宠,遂辞宫入道,“布衣蔬食,礼佛以毕此生”。

自此,一代红妆从此豪华落尽,归于寂寞。

以至于,在绝大多数史料中,关于陈圆圆这个历史人物的最终归宿,多为在云南剃度出家,然后,在沐家园的荷花塘中投水自尽。殊不知,这一史学界公认的说法,近年来竟有人提出了质疑。

质疑者不是别人,正是自称吴三桂后裔的马家寨传人。

根据《陈圆圆全传》的记载,陈圆圆亡于康熙十六年,也就是1677年。也就是说,在吴三桂过世的前一年,陈圆圆便已经去世了。

不过,近年来马家寨第十一代传人吴氏披露:陈圆圆死在了吴三桂之后,且并未死在昆明城中。根据这种说法,当年吴三桂发动叛乱时,陈圆圆在其部将马宝的掩护下离开了昆明城,来到古思州城隐居,并在这座城市了却残生。显然,这种说法与史料的记载存在极大出入。

根据绝大多数史料的记载,马宝在楚雄一战中败给了清军,沦为阶下囚,被判处凌迟极刑。显然,若马家寨后人的说法成立,史料中记载的马宝兵败被俘一事应该不属实。所以,以笔者的主观判断来看,马家寨传人的说法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毕竟,古思州在清朝时期隶属贵州,这里正是吴三桂的统辖范围。因古思州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以,吴三桂打算让马宝掩护自己的二儿子吴华和陈圆圆隐居于此,留住吴氏最后的香火。倘若这种说法真的成立,那么,此前史学界公认的史实将被全盘推翻。

毕竟,绝大多数史学家都认为吴三桂与陈圆圆之间晚年不睦,吴三桂在成为平西王后身边有了许多妾室,醋意大发的陈圆圆一怒之下遁入空门做了尼姑。从这个角度来看,陈圆圆自出家后,她便与吴三桂划清了界限,两人再无瓜葛。

那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才是真的呢?

看来想要了解历史的真相,我们需从古思州的陈圆圆墓处入手,寻找更多的线索。在马家寨的陈圆圆墓前总共有两块墓碑,上面分别刻着“若翁如吾翁,人祖即己祖”和“吴门聂氏之墓位席”的字样。遗憾的是,这两段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碑文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线索。更令人好奇的是,明明马家寨的传人是吴三桂的后裔,那么,为何这座村落又被称作“马家寨”而不是“吴家寨”呢?

看来,真正能证实马家寨传人的说法的,只剩吴启华墓了。所幸,在吴启华墓的碑文上,我们能看到许多暗示其身份的关键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我们能整理出葬在这里的吴启华正是吴三桂的后人。吴启华墓的发现为“思州说”提供了证据,增加了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据马家寨传人所言,吴氏后人一直收藏着几件祖上传下来的宝贝:

一是、两把做工精致的砍刀,这两把砍刀分别重八十斤和九十六斤,不过这两把砍刀在文革时期遗失。

二是、一顶黄色的皇伞,疑为清帝所赐,这把皇伞同样被后人改做被面,如今已不知所踪。

不得不说,这两件珍贵文物的遗失是史学界莫大的遗憾。

在马家寨的吴氏祖墓上,我们能看到绝大多数墓碑的规格都如出一辙。

这些墓碑上都有着相同的楹柱,上面图案高度相似。在贵州地区,这样的墓碑图案并不多见。在吴氏后人的墓碑上,既有象征着典雅高贵的兰麝图案,又有象征着文化的案台,还有象征着艺术的琵琶、羌笛。此外,在一些男性的墓碑上,我们还能发现杀气腾腾的刀斧图案。这些篆刻在墓碑上的图案,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这个家族的往日风采:

吴氏男子是久经沙场的大好男儿;

女子则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江南名媛。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素有阴阳相济的说法,吴氏祖墓中的乐器和武器,恰恰代表着阳刚与阴柔。以中国人的视角来看,这种阴阳相济的搭配是最协调的,也是最完美的。

阳刚之气需阴柔之气的抚慰,而阴柔之气又需要以阳刚之气作为依靠。何曾几时,吴三桂与陈圆圆这对情人的结合就印证了这种说法。

当然,仅以吴氏祖墓上篆刻的图案,尚不足以证实陈圆圆晚年隐居古思州。毕竟,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不知有多少英雄与美人的传说,马家寨葬着的未必是陈圆圆,或许是其他美人也未可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史学家能找到更详实的佐证,证实陈圆圆墓的所在,为我们揭开这段尘封的历史真相。

标签:

更多文章

  • 高阳公主想要造反的原因竟然是一个相好的和尚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公主嫁给宰相的儿子,在外人看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但是唐朝的这位公主并不安于现状,于是她在外出途中邂逅了她的真爱,并开始了长期的情人关系,这精彩的剧情,恰恰是发生在唐朝时期的真实历史。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个女儿,她也是她父皇最疼爱的女儿。对于高阳公主,最有名的就是她和辩机的故事了,这件事在《

  • 韩国也是战国七雄之一 也曾实行变法 拥有着战国最强的兵器 为什么第一个被秦国所灭呢?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韩国是先秦诸侯国,也是战国七雄之一,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公元前230年,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公元前231年,秦王政听从丞相李斯的建议,开始发动对六国的统一战争,而秦国灭掉的第一个对象就是韩国。秦王政

  • 皇帝举办“头鱼宴”命他跳舞助兴,他气得起兵造反了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在众人面前让别人丢脸,本身是一件非常让人气愤的事情,这样一来两个人必定会水火不容,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个帝王身上,那可想而知会是两个国家的问题了。这几天,查干湖的“头鱼”捕捞很火爆,一条特大号的鱼王据说拍卖到了78万!想起来,真是馋死个人。说起“头鱼”,历史悠久。史料记载,至少从辽代就有捕捞头鱼的

  • 造反的都是“清君侧”,那么问题来了,第一次清君侧是谁干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自从秦始皇开始将皇帝这个称号用到自己身上,“皇帝”二字就作为一个专属的代号,一个国家的象征而流传了下来,“清君侧”就是清楚皇帝身边的奸臣和亲信,这一积极的出发点却总是被奸臣当作铲除异己的手段。一提到“清君侧”,恐怕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靖难之役”。“清君侧”似乎成为中国历史上造反、叛乱的最

  • 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的能力是否被夸大,真实的庞统到底有多厉害?庞统为蜀汉做了哪些贡献?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庞统是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庞统的死,属实是一个意外。然而庞统短暂的一生,还是在青史留名,为刘备蜀汉的建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细说三国风流人物,就不能不忽略庞统,庞士元,一个生于战乱之中的旷世奇才,崛起于人才辈出的英

  • 李林甫不学无术 为什么能深得唐玄宗宠信并执掌朝政长达十九年,奸相李林甫为什么能长期得到重用?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李林甫是唐朝中期的宰相,历来受到责难,被视为口蜜腹剑的小人和促成李唐由盛而衰的罪魁祸首之一。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唐朝担任宰相18年又7个月,是唐朝任职时间最长的宰相。张九龄,姚崇等人都只是做了几年。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唐玄宗如此赏识呢?李林甫虽然出自唐朝宗室,但经过武则天对唐代李姓宗室的剿除

  • 一代明君汉景帝,为什么被自己的宠姬骂作“老狗”?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三个女人一台戏,后宫自古就是多事之地,各种明争暗斗简直比真正的战争还要让人难以捉摸,对于汉景帝来说可谓是深有体会,他虽然算不上是女人和子嗣最多的皇帝,却是在立后和立太子上最纠结的皇帝。汉景帝有封号的老婆不多,薄皇后、王皇后、栗姬、程姬、唐姬、贾夫人、王夫人,共七人。七个老婆中,若论早年感情之深,当属

  • 张灵甫的真正死因的真相:多年后终于被解开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1947年5月,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第一的整编七十四师被我歼灭于孟良崮。关于蒋介石最为钟爱的心腹将领张灵甫如何致死,几十年来,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死后张灵甫又葬于何处?更是鲜为人知。近年来,笔者采访了现任中共临沂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原全程参与张灵甫死亡调查及遗骨考证的崔维志等同志,对相关资料进行

  • 斛律光戎马一生战功卓著 身遭谗言含冤九泉 斛律光到底有多厉害,斛律光为什么会被冤杀?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斛律光是北魏到北齐时期名将,斛律光是个军事天才,骁勇善战、治军严明,在与北周近20年的争战中,他所指挥的战役多次获得胜利,为北齐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可悲的是,这么厉害的人物,最终却被谣言害死了。斛律光字明月,北齐朔州敕勒部人,高车族,出身将门,是北朝时期著名的将领。他的父亲斛律金擅长骑射,曾与北齐

  • 乾隆太过精明,为什么把资质平庸的嘉庆确立为接班人?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清王朝的皇帝们勤政是非常出名的,清朝皇帝几乎没有太过于荒唐的行为。之所以能够将这国运延续这么多年,除了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和雄才大略,对于自己继承者的精挑细选和悉心栽培,也是非常重要的。清朝初期能出现四海臣服、国威振奋的强盛局面,能够出现长达一百三十多年之久的“康乾盛世”,除了执政者们个个都具备匡扶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