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他身为皇帝,为什么死后被葬入太监的坟墓?

他身为皇帝,为什么死后被葬入太监的坟墓?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630 更新时间:2024/1/16 5:23:54

汉少帝是一个非常悲催的皇帝,刚刚继位就遇上了风雨飘摇的江山,黄巾之乱让人喘不过气来,随后又经历了被迫出宫,董卓乱政的劫数,最终被董卓毒死。

古人对于死后的墓葬,向来是十分重视。百姓家如此,皇室贵族更是如此。按理说,皇帝的墓葬,即使不是金碧辉煌,也是非常讲究的。但是,汉少帝去世后,却被随随便便埋入了宦官的墓穴。这在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令人难以理解。一代帝王,丧事为何如此不风光?可谓疑惑重重。

登上帝位

汉少帝刘辩,汉灵帝刘宏之子,母亲是来自南阳郡宛县的宫女何氏。刘辩出生后,何氏母凭子贵,被封为贵人。在刘辩出生之前,灵帝的皇子们皆纷纷早夭。所以刘辩出生后,灵帝没有将他养在皇宫中,而是养在道人史子眇的家里。传闻史道人通晓道术,所以何氏想凭借他的道术保护刘辩。并且,为了好养活,不敢叫他的本名刘辩,称他为“史侯”。灵帝对这位皇子不怎么喜爱,觉得他没受过严格的宫廷礼仪教育,礼节和气质远不如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刘协

于是,群臣奏请灵帝立皇太子时,灵帝以刘辩行为轻佻,没有帝王的威仪,不适合做皇帝为由,欲立刘协为太子。但是,由于何皇后在宫中地位非同一般,再加上此时何皇后的兄长何进在朝中位高权重,所以,立太子之事一直悬而未决。直到灵帝驾崩,太子之位仍然没有定论。随着何氏一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朝中立刘辩为太子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于是,刘辩终于在舅舅何进的强势拥立下当上了皇帝。而刘协,则被封为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

短暂的帝王生涯

刘辩即位后,东汉皇室内部暗流涌动。何进权倾朝野,一手遮天,朝廷比汉灵帝时更加黑暗没落。一众宦官和大臣借着先帝认为刘辩不适宜当皇帝的言论,欲拥立渤海王刘协。何进当然无法容忍这帮人动摇他的地位,于是,将他们统统诛杀。主犯杀尽,何进随即又把屠刀伸向其他宦官,准备制造一场屠尽所有宦官的血腥事件,肃清宦官势力。但是,何进还没有来得及下手,风声便走漏了出去。宦官张让、段圭等人先下手为强,趁何进宫时秘密将其刺杀。何进的下属袁绍等人见何进被杀,率军闯宫报仇,见到宦官就杀,共杀掉两千多名宦官。张让等人见势不妙,于是劫持刘辩、刘协逃离了皇宫。不久,张让、段圭被卢植追兵斩杀,其余的宦官没了领导人,也纷纷投河自尽。在逃亡期间,刘辩风餐露宿、缺衣少食,尝尽了人间疾苦。但他的厄运不止如此,因为他此时遇到了董卓。

董卓虽然是性格粗野的武夫,但政治嗅觉还算敏锐,投机意识也很强。董卓是何进请来诛杀宦官势力的帮手,途中听说宫中有变,刘辩被劫,立马前去迎驾,想以此捞取日后立足朝廷的政治资本。但是,在这种流离失所的环境中,刘辩由于不知董卓来意,见到大军不免心生恐惧,吓得泪涕横流。在董卓面前丝毫没有君主的威仪,说话也时磕磕绊绊,语无伦次。倒是刘协,神色从容,思维缜密,一举一动颇具帝王之风。于是,使董卓动了废掉刘辩而立刘协的念头。回宫之后,经历九死一生的刘辩改元昭宁,并大赦天下。这样的举动却丝毫没有动摇董卓叛乱的决心。董卓成功收编了何进的部队,之后,又将其与自己原有的西凉兵合二为一,使得自身实力大增。尤其是在将大将吕布收入帐中之后,更是得意非凡,内心变得更加狂妄自大。在刘辩改元后的第三天,董卓便迫不及待开始了新动作。他先是主持群臣大会,明确表示刘辩年幼且能力不足,实在难以胜任一国之君。紧接着,逼迫何太后下诏书废刘辩为弘农王,另立刘协为皇帝。

不寻常葬制的由来

董卓之所以有此废立之举,原因很明确。首先,连其生父都认为其“天姿轻佻,威仪不恪”,必然是有其自身原因。无威仪无能力,刘辩在战乱中留给董卓的印象印证了这一点。其次,刘协当时年仅九岁,比刘辩更小,所以董卓认为刘协控制起来更容易。另外,由于董卓初入宫廷,根基尚且不深,群臣不服,通过废立皇帝,足以提高自己的威望,令朝野震动,心生畏惧。刘辩被废之后,董卓也因擅自废立君主,祸国乱政,加之其恣意妄为,引发天下豪杰起兵讨伐。董卓对这样的阵势感到恐慌,因担心群雄会用迎废帝刘辩复位为名讨伐自己,于是,董卓决定将刘辩害死,以绝后患。于是,董卓派人进献毒酒给刘辩,并逼迫他喝下去。刘辩自知难逃此劫,含泪与妻子家人告别。这位曾经名义上是东汉帝国最高首脑的废帝,就这样潦草地结束了自己的人生,年仅十五岁。

刘辩死后,他的葬制也是个大问题。新帝刘协年幼,难免要看董卓脸色。更何况,刘协和刘辩还有一些历史过节。据说,当年王美人怀刘协时,何皇后为保儿子刘辩的地位不受威胁,曾逼迫王美人堕胎。王美人畏惧皇后,于是服下了堕胎药。但是,由于胎气异常稳固,并没有威胁到胎儿。后来,王美人顺利生下了刘协,何皇后气急败坏地将其鸩杀,致使刘协自幼无母。正是因为这一些因素,刘协无力也无心为刘辩厚葬。于是,刘协下诏将刘辩葬于已故宦官赵忠生前为自己修成的墓穴。赵忠是汉灵帝时期著名的“十常侍”之一,后来,赵忠在宫变中被袁绍诛杀弃尸,其墓穴也就成为一座空墓,这座空墓便成为了刘辩最后的归宿。将刘辩葬入赵忠墓穴,可以看作是刘协对这位皇兄的报复。曾经的帝王却只能葬在宦官之墓,刘辩自己肯定做梦也不会想到。

标签: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朱允炆削藩会失败?把皇位拱手让给朱棣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朱棣和朱允炆的叔侄大战始于削藩而终于靖难,朱允炆削藩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直接导火索。也就是说,朱允炆的悲剧追根究底是源于削藩失败。纵观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史,但凡出现地方强权威胁中央,帝王为了摆脱藩王制衡,增强中央集权,大多都会选择削藩,其中最著名的除了明朝建文帝削藩,还有汉朝汉景帝削藩,以及清朝康熙

  • 北齐尤物冯小怜有多漂亮?皇帝直接在朝堂之上与她亲热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南北朝时代北齐后主高纬荒淫无度,残忍暴戾,宠爱美女冯小怜,终于被北周武帝宇文邕所灭,他也成了俘虏,继而被杀,年仅21岁。高纬宠幸的那个冯小怜似乎比高纬更有名,当然也真的比褒姒和妲己还要可恶。冯小怜原是后主高纬皇后穆黄花的一名贴身婢女,也正是因为有如此机会,冯小怜才得以见到高纬,或者说高纬才得以见到冯

  • 历史上因为一只猫而当上皇帝,被后世称为明君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历史上的最尊贵的职业那非皇帝莫属了,那么你知道么历史上有一位因为一只猫而当上皇帝,被后世称为明君,那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众所周知,宋高宗也就是南宋第一任皇帝赵构当年被金军追杀时,吓得不能生育,所以他没死子嗣。但大宋不能没有子嗣,因为国祚要延续,于是他便诏令官员在宗室中征选十名七岁以下

  • 古代战争结束后是如何处理尸体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在中国古代,权势、土地、财富等是众人争夺的对象,为此各方势力间发生过无数次战争,造成了不少伤亡。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秦始皇灭六国期间,攻魏杀8万人,伐韩杀1万人,击楚杀8万人,攻韩杀6万人,伐楚杀2万人,伐韩、魏杀24万人,击魏杀10万人,白起击赵杀42万人……这些数字,看起来相当触目惊心,让人感叹

  • 司马懿一直是忠臣形象,为什么到老年要造反?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众所周知,三国中最后的赢家是司马懿。司马懿是这场争斗中命最长的,正因为这样,他熬走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在当时,司马懿并没有一个名门望族的出身,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总共辅佐了曹家整整四代人。原本他们都是帝王臣子,后局势跌宕,情势几变,司马家族乘风破浪,夺取魏国王权,建立新朝。司马懿在人们的印象里,普遍感

  • 战国时期秦国的实力一直都是排名第一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可以说的上是最为动荡的年代了,秦国虽然最后一统六国,但是最初的秦国可是比较弱的,那么问题来了,秦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实力排名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春秋末年,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战国初期战国早期,上述大

  • 太平公主为一个男子自甘堕落 但野心又促使着她妄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说起太平公主,我想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她是我们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而太平公主的母亲,则是我们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女君王武则天,而他的父亲则是当时的唐高宗李治,那么身为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的名讳也在我们历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名声,因为他的厉害之处,我想了解历史的人应该都会知道。那么说起太平公主的父亲

  •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坐上太后的位置之后不守妇道 和嫪毐生下的两名儿子被秦始皇活活摔死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秦始皇在位期间留下了众多的杰作,评价也很高,但是他的母亲赵姬从古至今便被打上了生性淫荡、纵容男宠、误国误民的坏女人的标签,后世评价相当低。赵姬。真实的姓名已经无从考究了,多大的年纪也无法考究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赵姬的评价则是:绝美。可以想见,赵姬绝对是战国第一美女。应该说,作为秦始皇的生母应

  • 为什么唐玄宗当上皇帝后急于除掉他姑姑太平公主?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自古为了争夺帝位,父子反目、兄弟相残的不在少数,在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亲情又算得了什么呢?自然大唐盛世也不例外。太平公主与唐玄宗李隆基本来是铁杆盟友,姑侄二人合力,以雷霆之势搞掉了韦后集团,夺取了大唐的政权,但在李隆基当了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赐死自己最亲爱的姑姑,这是为何呢?首先,李隆基并不是嫡长子,

  • 如果公子扶苏未死顺利继承皇位 秦朝会在第二世就灭亡吗?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但是仅仅经历2世就亡国,秦始皇在做皇帝时还梦想自己是始皇帝,之后二世、三世以致无穷,梦想是美好的,然而碰到一个不争气的儿子胡亥,把秦国搞得一团糟,德高望重的长子本来是个明君,却被赵高害死,假想一下要是扶苏继位,秦国的结果会如何呢?提到秦朝的二世而亡,就不得不提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