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清时期的这两位皇帝面对类似的动荡格局,迎来了同样悲惨的结局

明清时期的这两位皇帝面对类似的动荡格局,迎来了同样悲惨的结局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309 更新时间:2024/1/16 13:51:36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许多皇帝也曾经在类似的局势环境中面对同样的窘境,下面我们要说的两位皇帝,就是有着十分相同的悲惨命运的二人。

这两个皇帝很可怜,我对他们的评价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但是虽然他们很努力,怎奈生不逢时。最终也难逃失败的下场,结局令人唏嘘。

第一位皇帝就是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我们翻开历史看一看,大部分明朝皇帝都不太靠谱。有宠信宦官的,有炼丹制药的,有常年翘班不上朝的,有喜欢当木匠的,有在皇宫里开庙会的,有吃春药被毒死的,有封自己为大将军的。有这么多不靠谱的皇帝作对比,崇祯皇帝就显得那么的卓尔不群。他不但非常努力敬业,甚至是对自己相当的苛刻,经常加班工作到深夜。这在整个明朝里面,除了前面几个靠谱的皇帝之外,非常少见的。怎么看怎么都是一位明君,难得一见的好皇帝,对不对?可惜,他是一位亡国之君,整个明朝就亡在他的手里。

咱们说话要客观,任何一件事都不是简单的一个因素造成的。明朝灭亡的原因是多重的,主要的原因一个是大势所趋,前面不靠谱的皇帝太多,造成积重难返,内忧外患重重;还有的是天灾,也有人祸,朝廷党争等等原因。但是朱由检个人的原因也是不能回避的。

1644年,崇祯在煤山上吊身亡,临死之前发出“诸臣之误朕”的长叹,他把失败的责任全部推给了群臣。崇祯在位17年里,任用了50个内阁大学士,人称“崇祯五十相”,还换了14位兵部尚书。他觉得,正是因为大臣的不堪用,才是造成他如此勤政却最终失败的原因。但是实际上,不是群臣不堪用,而是他自己不会用人,特别是不会带着缺陷用人。任何人都是有缺点的,如果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看,苛求完美,那么自然眼里就看不到一个好人。事实上,在内忧外患重重压力之下,崇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抓大放小,不要去苛求细节,建立自己的核心团队。但是崇祯是反其道而行之,他迷信“kpi绩效考核”,用机械的方式要求大臣完成自己制定的任务,完不成就罢免甚至是杀头。从内阁辅臣和兵书尚书的换人频率来看,崇祯根本没有自己稳定的核心团队,他就是一次又一次的下任务,完不成就换一批人,根本没有耐心。他的眼里揉不得任何沙子,要求别人必须是完美的。“人至察则无徒”,朱由检的性格缺陷造成了他的悲剧结果。

接下来再谈另一位皇帝,清朝的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与明朝那些不靠谱的皇帝相比,清朝皇帝的素质要高得多,大部分都是勤勉有加,而道光皇帝也不例外。他自己曾经说“自御极至今,凡批览章奏,引对臣工,旰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不敢自暇自逸。”。《清史稿》中称他为“恭俭之德,宽仁之量”。除了勤政,还有节俭,据说他曾经穿带有补丁的裤子,引起群臣效仿。在个人修养和品德上,很难说他不是一个好人。那么他是一个好皇帝吗?

也许是,道光皇帝在位30年,他整治贪官污吏,清厘盐政,治理河道,开通海运,平定了张格尔叛乱,也算是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在他晚年的一个污点,就足以把他一生的功劳全部抹杀。那是因为,鸦片战争是在他当政的时候发生的,中国之后几百年的屈辱也是从他这里开始的,从此堕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如果说他是历史罪人也并不为过。

在鸦片战争的历史责任上,有人说是怪穆彰阿琦善,甚至有人说怪林则徐,但是,其实道光皇帝本人,要承担极大的责任。道光的错误,一个是无知,一个是懦弱。无知体现在对敌人的不了解和草率行动。英国在哪里,国力如何,他根本不了解,甚至还问大臣,“新疆有没有旱路通到英国呢?”道光曾经是坚定的禁烟支持者,他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展示了自己的决心。但是他就想不到,你禁了人家的鸦片,人家能善罢甘休吗?之后如果打仗,要如何收场?懦弱就体现在战争爆发后的软弱上。很快,道光就被英国的坚船利炮吓破了胆,直接缴械投降了。其实,当时英国的实力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清政府只要下决心拼一下,未必就一定会输。但是这时候道光皇帝体现出其“恭俭之德,宽仁之量”的一面,直接怂了。勤政是有的,节俭也是有的,但是骨气是没有的。这种刚开始极端强硬,出了事就直接垮掉,如此善变,也没有谁了。怪不得孟森说:“宣宗(道光皇帝的庙号)之庸暗,亦为清朝入关以来所未有。”

为什么把这两个皇帝放在一起说呢,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特点:生不逢时。从结果来说,他们一个是亡国之君,一个是中国几百年来备受欺凌的始作俑者,都是自作自受。但是从个人角度来说,比他们差的皇帝太多了。哪朝哪代,没有几个荒淫无耻,不理政事,沉迷于酒色玩乐的昏君呢?他们不能说是不勤政,不能说是不努力,但是却仍然铸成大错。也许是他们的运气不太好,如果不是生于乱世或者是面对太过强大的敌人,给他们一个太平盛世的话,也许他们不失为一个治世的明君。以他们的勤勉和努力,在没有太大压力的时候,做一个好皇帝并不难。但是要求他们雄才大略,也是难为他们了。说到底,还是才华不够。他们既缺乏权谋与机变,又缺乏睿智与胸怀,崇祯至少还有玉石俱焚的勇气,而道光连这也没有。两个人的才能,只能用平庸来形容,正是所谓的才华与野心不成正比的典型,所以纵然如此勤政和努力,也只是枉然。

标签:

更多文章

  • 这个奇葩皇帝将自己岳母痛打一顿,理由让人哭笑不得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高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皇帝,他以嗜酒嗜杀而臭名昭著,但是他偶尔也会做一些搞笑的事情,下面几个故事虽然残忍,但是还是能反映出高洋的搞笑天赋。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南北朝时期的一位奇人,此人就是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高洋大概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酒鬼皇帝。他不但嗜酒如命,喝醉后更是好耍酒疯。一旦耍酒疯,不是杀人

  • 清朝时期的各种奇闻异事,且看现代的书籍是如何记载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关于清朝民间的真实情况,史书并不会花篇幅去记载,但是我们能够从一些民间书籍中窥得一二。北京街上之污浊,真是令人可怕,城中并无公家清道夫之设,所有一切残物皆随意抛在街头,以听犬鸟前来为之扫除。因此城中常有大批全野或半野之野狗,饱尝人肉。”——《清朝时的京津有多脏》“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

  • 蜀汉为什么会最终走向灭亡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三分天下之后,中国的格局就已经基本形成,但是曹操占据着最为富庶的北方,掌管着众多交通要道,如果放任不管,其他两国的灭亡是必然的。一部《三国演义》造就了无数英雄,读起来令人酣畅淋漓,欲罢不能!但《三国演义》与史实出入很大,那我们要怎样真实正确的看待三国呢?今天,三国君与你一同探索蜀国灭亡之谜.毛宗岗曾

  • 三国排名前十的谋士看看诸葛能排在哪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三国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他们有着超凡的远见卓识和渊博的知识储备,并能够审时度势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下面就给大家带来一个三国时期谋士的排名。郭嘉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具有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为其大局观出色,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

  • 揭秘史上八大奸臣,仇恨满心,手段凶残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中国古代出了不少奸臣,许多王朝的覆灭都与奸臣作乱有非常直接的关系,还有些奸臣陷害忠良简介导致各种危机的产生,因此,历史上奸臣的作乱比昏君更具有危害性。奸臣,是在决策中总是想着谋取私利,或者更猛些的想要篡位夺权。大多数奸臣都与皇帝有密不可分得联系,他们的“奸”多是皇帝纵容出来的。所谓的忠奸阵营分布,都

  • 晚清的戊戌变法到底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戊戌变法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尝试,不出意外,它像中国历史上无数次变法运动一样失败了,但是我们不妨猜想一下,如果它成功了,将会发生什么事情。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六人在北京菜市口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谭复生一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成为其

  • 为什么有的孩子喜欢读书?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喜欢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很少有小朋友喜欢坐在那里安安静静的看上一本书,但是总有一些小孩子是这样的,其实并不是他们天生能够坐得下来看书,而是需要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来培养的。很多时候,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常常抱怨,孩子不爱读书,给买了很多书,可就是看不进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常常会把矛头对准老师,说老

  • 小说的艺术创作需要,将这个无奈的皇帝活活写成了智障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演义小说因为艺术创作的需要,往往会与真正的历史有较大差距,因此历史上很多人物也都被演义小说坑惨了。刘禅就是这样一位。在我国俗语中,经常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说法。意思也就是子女一般会受到父母的影响,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在三国历史上,孙坚的两个儿子中,孙策被袁术称赞道“使术有子如孙

  • 盘点历史中的那些极品人妻, 不外乎两种类型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中国历史多写男人,女人似乎只要把厨房和卧室拾掇的井井有条就很好了,千万不要奢望她们去抛头露面,因为大多数的男人都喜欢“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的。然而就是这样的环境依然不可避免地催生了一些鲜活的妻子形象,他们或贤良温驯,或飞扬跋扈,或光鲜亮丽,或猥琐卑鄙,不一而足。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历史上可以提起来的

  • 晁盖最初在《水浒传》里的江湖地位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晁盖在水浒中到底是一个什么地位的人?为什么别人对他没有丝毫的尊敬,甚至还有些放肆呢?在四大名著《水浒传》里,晁盖一出场,就是雷横到他们家白吃、白喝、白拿。更主要的是,晁盖还在被窝里睡觉,雷横就毫不客气的敲起门来。我们看原著:“此时晁盖未起,听得报是雷都头到来,慌忙叫开门。”宋江一出场呢?就是何涛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