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日本古代历史上著名奇闻“天皇造反”成立南朝

日本古代历史上著名奇闻“天皇造反”成立南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4897 更新时间:2024/1/15 20:08:41

天皇“造反”,成立南朝

后宇多上皇一方的方案是先把皇位交给尊治亲,然后邦省亲王即位,最后再看时机把皇位传给后伏见天皇的儿子量仁亲王(也就是花园天皇的侄子)。这一方案迅速遭到了持明院统(伏见上皇、后伏见上皇、花园天皇)一方的反对。最后无果而终,幕府的使节仅仅待了一个多月就回了镰仓,事情算是搁置了。

后宇多上皇再次上台

然而事情最终又起了变化。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持明院统一方的支柱,花园天皇与后伏见上皇的父亲,53岁的伏见天皇在九月三日突然撒手人寰。于是后宇多上皇当即抓住了这一机会,第二年初,他就给花园天皇施加压力。这时花园天皇22岁,哥哥后伏见上皇31岁,而后宇多上皇52岁,在政治经验阅历方面,花园天皇哥俩完全不是后宇多上皇的对手。后宇多上皇在伏见上皇死后就恢复了与镰仓幕府的秘密交涉,再一次镰仓幕府派出使节,确保幕府方面的支持。使节在保二年(1319年)的二月十二日返回京都,带来了顺利的消息。

二月十五日,后宇多上皇开始着手准备即位各项礼仪。二十日,镰仓幕府驻京办“六波罗”的使者去了西园寺实兼的宅邸,再次传达幕府方面的意见。这一事件中,西园寺实兼这位与幕府关系密切的重臣自始至终都坚持站在后宇多上皇一边,镰仓幕府更是如此,在各方势力的支持下,后宇多上皇处于完全有利的位置。

二十一日以后,后宇多上皇与诸多重臣,以及东宫储君尊治亲王商谈。之后,后宇多上皇连自己执政的房子都选好了,他甚至心急地想在尊治亲王即位的同一天就把爱孙邦省亲王立为储君。到了二月二十六日,事情如期进展,花园天皇退位,尊治亲王正式即位。皇位交替十分顺利,这位尊治亲王,就是后来的后醍醐天皇。而后宇多上皇也再一次坐上了“治天之君”的位置,因为他两个儿子都当了天皇,所以他也两次以上皇的身份作为“治天之君”执政。这在日本历史上是少有的事情。

在皇位交接的过程中,后宇多上皇一方与花园天皇、后伏见上皇一方做了屡次谈判,也基本上达成了约定,即在尊治、邦省亲王继位之后,尽早将皇位传给后伏见上皇的儿子量仁天皇。两支皇统依旧和平共处,交替执政,这一约定也得到了镰仓幕府的认可。

夺权开的南北朝时代

两年之后,自觉年事已高的后宇多上皇主动交出了权力,让后醍醐天皇(尊治)亲政。三年后这位两度执政的后宇多上皇离开了人世。作为“过渡者”的后醍醐天皇在父亲死后越发感到不安,当时的储君邦省亲王与另一旁在野的花园上皇、量仁亲王也时时刻刻觊觎着皇位。这为皇权埋下了不安定的因素。

正中三年(1326年),自幼体弱多病的东宫储君邦省亲王去世。在幕府的裁定之下,后伏见上皇的儿子量仁亲王按照先前的计划坐上了东宫的位置。后伏见上皇为了博得幕府的支持可谓费尽苦心——他急忙向镰仓派遣使者的事情,被世人讥笑为“赛马”。这样下去,可能没过多久后醍醐天皇这位“过渡者”就会被赶下皇位。但这位已经38岁,对政治正处于迷恋之中的天皇当然不会轻易妥协。

再之后的事情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事件了。后醍醐天皇最终选择了打倒镰仓幕府,然而并未成功。事情败露之后,后醍醐天皇被幕府抓捕、流放。此事被幕府称为“主上御谋反”——“天皇造反了”。这可是轰动全国的大新闻。后醍醐天皇被镰仓幕府废位,量仁亲王如愿被推上皇位,就是后来的光严天皇。但是没过多久,全国的反幕浪潮就一个接着一个地爆发了。幕府一方的足利高氏(后来的室町幕府创建者)倒戈,攻陷了幕府在京都的据点六波罗,而幕府的总部镰仓,也被叛军攻克。于是,持续了一百多年的镰仓幕府宣告灭亡,镰仓时代正式结束。那位被镰仓幕府扶上台的光严天皇,位子还没有坐多久,就被迫退位,成为上皇,而且没有“治天”之权。后醍醐天皇如愿重返京都,实施亲政。

之后的历史如疾风骤雨一般。后醍醐天皇短暂的“新政”之后,足利高氏(尊氏)举起反旗,于是后醍醐天皇不得已逃出京都,后来在奈良南面的吉野山落脚。此后经过两方势力的多次拉锯战,足利尊氏一方占据了京都,并把那位已经下野的光严上皇又拉了出来,请他做了“治天之君”,同时把他弟弟请出来做了天皇。于是,光严上皇与逃到吉野的后醍醐天皇分土而治,在历史上分别被称作“北朝”和“南朝”,双方开启了长时间对峙和战乱的“南北朝时代”

标签:

更多文章

  • 清宫剧礼仪大吐槽 问候“吉祥”是要杀头的,原因是…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现如今泛滥的清宫剧让人目不暇接,剧情设计歪曲历史,甚至天雷滚滚。然则,刨除了这些挑战“智商”底线的糟点,剧中的称呼与言谈也是随口乱说,完全不符合历史。要知道,我们中国的古人最讲究礼仪,怎么会在面见君上这种场合中,如此没有分寸呢?比如说,在常见的一些清朝古装剧中,大臣们觐见皇帝,或者后妃见到皇帝皇太后

  • 刘备笼络了天下民心,建立了西蜀霸业,为什么最后却得假仁义之名?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刘备在演义小说中形象乃是汉室正统传人,以仁德之君形象示人,因此受到天下英雄的追捧,但据史料记载,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三国演义》中,刘备被罗贯中塑造成一位与曹操残暴嗜杀截然相反的仁义之君,然而,以仁立国的刘备,在许多通读《三国演义》之后的人眼中看来,是假仁假义,这又是如何一回事呢?今天,陈老师就来和

  • 恭喜屠呦呦得诺贝尔奖,那她能得多少钱?为啥诺奖的钱永远发不完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中国目前为止也就只有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分别是文学奖莫言和生物学家屠呦呦,那么这次我们就来聊聊诺贝尔奖的来历以及里面的一些道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与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脑洞老师比较俗,最关心的是奖金是多少。查了一下

  • 为什么那么多人才愿意追随根基差的刘备?十分钟读懂三国第n弹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我们前面说过,曹老板干掉发小袁绍,成为了北方唯一一个大户。为了拓展市场,曹操把目光盯向了南方荆州的刘表。刘表,皇亲贵族,学生会主席,著名社团“八俊”成员。一人一马夹着公文包杀进荆州接管政务,灭过孙坚,打过袁术。管理水平也很高,荆州年年被评为模范军民共建示范小区,唯一短板是不思进取。曹老板的ceo郭嘉

  • 三国演义中最厉害的人为什么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相信不少朋友都喜欢读三国的故事,很多人也对这段历史颇为精通,但是各位觉得,三国之中最为厉害的人物是哪一位呢?这里并不是说武力,而是说这个人成就一番霸业的能力。三国历史是一个风云际会豪杰四起的特殊时期,也是华夏历史舞台上最为精彩的一幕戏。而三国鼎立的局面之所以最终形成,当然和一个人息息相关,这个人就是

  • 《水浒传》中真正当了皇帝的好汉,不是宋江,而是不起眼的他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开国皇帝无不都是刀山火海过来的,经过长期的军事争霸最终脱颖而出,那么作为宋朝时期的大规模军事集团,梁山好汉们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呢。大家都看过水浒传,这一百零八条好汉汇聚梁山,何不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称个孤道个寡,红红火火闯九洲呢?事实上,也不是没有想法,当年李逵就叫道:“放着我们有许多军马,便

  • 胡服骑射之赵军pk商鞅变法后的秦军,巴萨vs皇马式对决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赵武灵王针对军队的改革,作为历史上一次重大军事改革,为什么能够被后世大书特书这么多次,原因就是,它产生的效果实在太好,甚至大大超过了预期,使得赵国一跃成为军事强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初成,效果如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骡子是马,该拉出来溜溜啦。最能检验“胡服骑射”改革成色的,当然是经过

  • 大俄罗斯、小俄罗斯、白俄罗斯,普京都分不清了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俄罗斯是我们的邻居,历史上跟我们打过很多交道,那么你对斯拉夫这个民族了解到底有多少呢?最近脑洞老师看到一个新闻,很有意思,说乌克兰议员提议让俄罗斯改名为“莫斯科维亚”,而“俄罗斯”这个名字是属于乌克兰的。估计普京大帝的表情是这样的。但这个提议是不是信口开河呢?还真的不是,这要从乌克兰跟俄罗斯之间的历

  • 曹操死的时候,最操心的不是儿子,而是一个离婚的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曹操作为乱世枭雄,各方面的才干自不必多说,同时他还是一个很好色的人,尤其喜好别人的老婆。1.曹操既然名操,当然就有操蛋的时候。建安二年,曹操就干了一件不地道的事情。那一年,他跑到南边打张锈。张锈同志是个老实人,不爱折腾。我打不过你,我就给你写个服字呗。张锈投降了,原本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情,而曹操硬是

  • 大清国“海归”首次参加光绪皇帝主持的殿试,一瞅题目当场傻眼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大清面对工业革命之后的西方社会就像一个婴儿一样无力,因此李鸿章主张开展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是第一批派出去留学的学生,面对着传统的科举考试犯了难,这是两种制度、两个体系之间的鸿沟,短时间很难跨越。在李鸿章的努力下,清国开办了新式军事学堂,并向西方派出了留学幼童,看上去不错。但是,这些学生毕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