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曹操墓究竟在哪里,曹操为什么要建72座陵寝?

曹操墓究竟在哪里,曹操为什么要建72座陵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774 更新时间:2023/12/5 0:24:05

我国古代帝王大都非常讲究排场,对自己的陵墓一定要修建富丽堂皇,但是从曹操开始,这个观念逐渐被一些皇帝所摒弃,薄葬的现象开始出现。

曹操在丧葬上有别于历代帝王,他对自己的身后事,提出了“薄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权力与地位不比帝王低,为什么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体力行呢?

据说,曹操一生提倡节俭,他对家人和官吏要求极严。他儿子曹植的妻子因为身穿绫罗,被他按家规下诏“自裁”。宫廷中的各种用过的布料,破了再补,补了再用,不可换新的。有个时期,天下闹灾荒,财物短缺,曹操不穿皮革制服,到了冬天,朝廷的官员们都不敢戴皮帽子。

又据传,曹操早年曾干过盗墓的勾当。他亲眼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什物狼藉的场面,为防止自己死后出现这种惨状,他一再要求“薄葬”。

为了防止盗墓,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他还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当然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生前,他因多疑,错杀了许多人;死后,他的多疑也不例外。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各个城门抬出。

这72座疑冢,哪座是真的呢?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

千百年来,盗墓者不计其数,但谁也没发掘出真正的曹操墓。

传说,军阀混战年代,东印度公司的一个古董商人为了寻找曹操的真墓,雇民工挖了十几座疑冢。除了土陶、瓦罐一类的东西外,一无所获。

1988年《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说,“闻名中外的河北省磁县古墓群最近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在民间传说中被认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这片古墓,现已查明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也不是72,而是134。”关于疑冢的说法便被确证不是准确的了。

但是,关于曹操尸骨到底埋于何处,仍然是个谜。据诗曰:“铜雀宫观委灰尘,魏之园陵漳水滨。即令西湟犹堪思,况复当年歌无人。”由此推断,曹操墓是在漳河河底。

又据《彰德府志》载,魏武帝曹操陵在铜雀台正南5公里的灵芝村。据考察,这也属假设。那它还有可能在哪呢?

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陵在其故里谯县的“曹家孤堆”。

据《魏书·文帝纪》载:“甲午(公元220年),军治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亳州志》载:“文帝幸谯,大飨父老,立坛于故宅前树碑曰大飨之碑。”曹操死于该年正月,初二日入葬,如果是葬于邺城的话,那魏文帝曹丕为何不去邺城而返故里?他此行目的是不是为了纪念其父曹操?《魏书》还说:“丙申,亲祠谯陵。”谯陵就是“曹氏孤堆”,位于城东20公里外。这里曾有曹操建的精舍,还是曹丕出生之地,此外,又据记载:亳州有庞大的曹操亲族墓群,其中曹操的祖父、父亲、子女等人之墓就在于此。由此推断,曹操之墓也当在此。

但这种说法也缺乏可信的证据,遭到许多人的质疑。

面对“曹墓不知何处去”的感叹,人们对曹操的奸诈多疑可能有了更深的认识。曹操一生节俭,带头“薄葬”,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样做,既保护了自己,也使盗墓者无从下手,这也算是他的明智之举吧。

关于曹操的陵寝的真实情况至今仍是个谜,还有待于新的考古发现。

标签:

更多文章

  • 这个皇帝真的是被雷劈死的?揭秘殷商君王武乙的死因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在古代人们尚未开化的时候,对一切不明真相的自然现象都会呈现出莫大的恐惧,因此也就产生了鬼神之类的学说,更有老话说,暴虐无道自有天收,不知下面这个被雷劈死的皇帝,是不是能够证明这种说法。古语有云:“为非作歹,天打雷劈”。时至今天,依然还流传着这种说法。然而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一位遭天打雷劈之人,且此人还不

  • 有“东方庞贝”之称的古泗州城时隔300年重见天日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庞贝古城是一座被火山灰掩埋的罗马古城,千年之前的样貌得以保存,中国也有一个深埋水下的古称,保存同样完整,为后人研究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真实资料,它就是古泗州城。约300年前因洪水肆虐而被深埋水下的古泗州城,被称为“东方庞贝”。记者6日从南京博物院获悉,近期考古人员不仅确定了古泗州城遗址范围,还发现了当年

  • 秦始皇陵中有水银流淌的江河湖泊,是真是假?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秦始皇作为我国首位皇帝,对后世有着极为突出的贡献,虽然他的陵墓还未被发现,但是也能想象到其中的宏伟壮丽,相传甚至还有贵重的水银在地下流淌成河流?秦始皇陵至今还没有得到确认,但是传说很多,传说这里边有江河日月,有阴兵,秦始皇想凭借这些在另一个世界当皇帝。可惜的是,目前我们并没有有效措施去开发这个皇陵。

  • 诸葛亮手中的鹅毛扇是什么作用,又有什么来历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说起关羽,我们总会想到青龙偃月刀,说起张飞,我们又会想到丈八蛇矛,那么说起诸葛亮,我们想到的,可能就是他从不离手的那把鹅毛扇了吧。有民间传说,诸葛亮博望烧屯,火烧赤壁,都是靠这把扇子扇风起火打败曹军的。后来街亭之役失利,据说也是因为忘了带那把羽毛扇。《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

  • 婉容是溥仪宠爱的皇后,最后竟死于精神疾病?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不单是清朝末期,婉容的颜值就算是放到整个大清历史上都是很好看的,也怪不得溥仪这么宠爱她,但是这样一位美丽的皇后,最后却死于家族遗传的精神疾病,真的非常可惜。溥仪的妻子婉容怎么死的,溥仪的妻子婉容野史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后,既没有获得皇后的尊贵感,也没有享受到皇后这个称谓所带来的无尚荣耀,而且溥仪妻子的最

  • 唐朝一代佳人梅妃江采萍跌宕起伏的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唐朝时期国力强盛,皇家的妃子自然也是美艳无双,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后宫之中,有这样一位美人,在杨贵妃入后宫之前最受恩宠,后来还被杨玉环视为最大的情敌,用尽手段对付她,这个可怜的妃子就是梅妃江采萍。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江采苹淡装雅服,姿态明秀,风韵神采,无可描画,她精通诗文,自比东晋才女谢道韫,尤擅长舞蹈,

  • 富可敌国的和珅被抄家之后,财产都去哪了?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和珅抄家之后,查封的财产总和,竟然相当于整个大清三年的财政收入,那么这些巨额的财产,最后都是怎么处置的呢?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一定对康乾盛世这个词并不陌生,没错,它说的正是清朝初期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时缔造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时期。然而就是在这个盛世的末期,一个以御前侍卫出身的满族正红

  • 秦姓出了个日本首相 , 他是谁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上,诞生了许多古老的姓氏,秦就是其中的一个。提起秦姓,人们马上就会想到秦朝。事实上,秦姓和秦始皇还真有点关系。甚至有一位日本首相都自称为是中国秦氏的后裔,他是谁呢?秦姓的来源不算太复杂:第一,舜。舜帝有七个朋友,其中有一个叫秦不虚,那么说明舜的时候就已经有秦姓了

  • 为什么都是“仙女下凡”而少有“仙男下凡”?原来是因为这!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在全球许多文明中都曾经诞生过仙女下凡的民间故事,天上的仙女下到凡间来与普通人相爱,这种故事在每个文明中都能找到相似的,但是这些文明是不可能进行交流的,那么这些故事相似度这么高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很多人认为这是基于男性性幻想造成的后果,例如牛郎织女之类的故事,是劳动人民智慧产物。事实

  • 揭秘消失的楼兰古城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楼兰古城是上个世纪在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被发现的,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发现的话,那就是轰动,这里蕴藏着数不清的文物和财宝,并有着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其价值根本无法估计。1900年3月27日,傍晚,塔克拉玛干沙漠。一个白人老头和几名向导、几头骆驼在缓慢地行走着,夕阳下,他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沿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