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写过讨伐武则天檄文的骆宾王,最后为什么还被重用?

写过讨伐武则天檄文的骆宾王,最后为什么还被重用?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495 更新时间:2024/1/19 21:21:16

在历史上的任何王朝,有才能的人才都是受到重用的,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最开始曾经写过讨伐武则天的檄文,这等大罪按理说该是诛九族的,那么最后为何还被武则天重用呢?

骆宾王一生自觉怀才不遇,为人正直,经常因为一时口角就得罪别人而被别人排挤孤立,所以在政治上骆宾王始终郁郁不得志,但是骆宾王却始终怀有报国的抱负,而此时正当武则天当政,骆宾王想要实现抱负就要和武则天搞好关系,那么骆宾王为什么要写《为徐敬业武曌檄》呢,武则天又为何想要重用骆宾王呢?

骆宾王为何要写讨武檄文

骆宾王不满意武则天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早在武则天还没当上皇帝,只是掌权的时候骆宾王就多次上书讽刺武则天,还因为这件事情被关到牢里面去了。但是骆宾王为人正直,就是看不惯女人执政、牝鸡司晨,在眼里武则天就是一个凶残成性、杀君王、杀母亲、杀姐姐的令人神共愤的人,他认为武则天把持朝政是不符合法纪纲常的。

当武则天废了中宗自立为帝之后,徐敬业就打算起兵造反,讨伐武则天这种“不伦不类”的行为。徐敬业找到了文采卓著而且谢了许多檄文的骆宾王,骆宾王当即答应下来,挥毫泼墨就写成了这篇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这篇檄文对仗工整,声势如虹,兼具了文采和情感,在当时也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都被这篇文章所煽动而加入到讨伐武曌的队伍中来,这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号召作用。

武则天为何要重用骆宾王

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流传到了武则天手中,文中对于武则天罪行的描写可以说是声色俱厉,把武则天骂的狗血淋头、一文不值,简直是一个没有人性的女魔头。武则天命自己身边的内侍把这篇檄文读给自己听,内侍都吓得不敢出声。武则天看了这篇檄文,看到前面对于自己罪行的控诉,武则天只是讪笑了之,但是当看到这檄文中的千古名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之时,武则天拍案而起,问到写这篇文章的是谁,旁人回答是骆宾王。惜才的武则天叹息道,让这样的人才流落,这真的是宰相犯的错啊。

武则天原本打算留骆宾王重用,无奈骆宾王实在是对武则天成见太大,跟着徐敬业起兵造反,兵败之后骆宾王是死是逃也就没有人知道了。

如果骆宾王和武则天能够出生在一个开明的社会,那时候没有人会去在意武则天一个女人能够当上一国的主宰,骆宾王也能够实现他为国尽忠的抱负,这对于他们二人来说都是最好的结果。但局限于当时人们的思想和眼界,骆宾王的一生也只能抱憾收场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嗜杀成性的朱元璋,竟然是因为有精神疾病?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朱元璋终结了元朝的残暴统治,带领汉人重新在自己的土地上当家做主,他的功绩固然值得赞颂,但是晚年的朱元璋嗜杀成性,身边没有马皇后劝诫的他,宛如一个失心疯一样疯狂造下了很多杀孽。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但他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一点为人所诟病。那么,朱元

  • 死亡时怀有五个月的身孕,这个公主死的也太惨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崇祯皇帝决定以死殉国,在死之前,以免被起义军凌辱,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皇子和女儿们,长平公主却在这个时候大难不死,不过更悲惨的是,多年后她死的时候已经怀有五个月的身孕。“汝何故生我家”这句中国历史上惨痛的名言,是崇祯皇帝说给长平公主的。1644年本来应该是长平公主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年

  •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白袍名将姓甚名谁?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喜欢身穿白袍的将领,三国时期的赵子龙,南北朝时期的白马探花陈庆之,以及下面我们要提到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史敬思。史敬思,唐末五代名将,李克用部下。骁勇善战,号称“白袍史敬思”。唐中和四年(884年),黄巢民变军围攻河南陈州三百日,救援的各路军马都被起义军打败,朝廷再诏李克用率藩汉劲兵五

  • 揭秘乾隆年间五阿哥永琪英年早逝的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乾隆执政后期,大清国力开始下降,虽然禅位给嘉庆后有所好转,但还是呈现出总体衰败的趋势,这与乾隆继承人的选择不无关系,其实颙琰并不是最优秀的皇子,但是其他优秀的皇子死的死,过继的过继,选择他也是无奈之举。清朝,从乾隆帝开始埋下了灭国的伏笔,而嘉庆帝又添上了重重的一笔。嘉庆帝碌碌无为,农民起义、鸦片走私

  • 朱然是谁,朱然活了多少岁?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三国后期,著名的人才逐渐减少,东吴在诸葛瑾、陆逊相继病逝后,功臣名将就只剩下朱然了,那么这个朱然是什么来历呢?他的结局又是如何的呢?朱然(182年—249年),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原姓施,朱治的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其曾任山阴令,临川太守,受到孙

  • 光绪帝的瑾妃,最后是如何升迁为端康皇贵妃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瑾妃是光绪的妃子,按理说不应升为皇贵妃,关于她死后升任皇贵妃,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瑾妃最后被封为端康皇贵妃,而且还是死后封的。端康皇贵妃(1873年—1924年),即瑾妃,他他拉氏,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满洲正红旗人,光绪帝妃嫔。为礼部侍郎长叙之女,瑾妃有一妹,同为光绪帝妃,即珍妃。光绪十四年(188

  • 这个皇帝竟然宽恕了自己弟弟与女儿通奸谋反的罪行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萧衍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勤政贤帝,他不仅各方面能力优秀,还有一副慈悲心肠,更是勤政节俭,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好皇帝。“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朝佛教的兴盛。佛教为何会如此兴盛呢?这与当时的统治者是分不开的。神奇的是

  • 历史上的项燕是什么来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又是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楚国大将项燕临死前的遗言,这位战功赫赫的大将的生平是什么样的?他又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下才说出这样的话呢?项燕(?-前223)楚国下相人(今江苏省宿迁宿城区),战国末年楚国著名将领,是抗秦名将项梁之父,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曾大败秦将李信。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大破楚军。次年,秦军攻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男神标准,与现代大不相同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每个时代对于男神的标准都不尽相同,现代社会对于男性的审美越来越倾向于阴柔,而在才人辈出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华则是衡量男神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人丑就要多读书,对于这句话,记者并不赞同,因为不论美丑,每个人都应该多读书,对知识的需求和索求,跟颜值没什么必然的关系。而且这一说法,带有严重的外貌歧视,人并

  • 徐盛是如何死的?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徐盛生平简介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三国时期东吴的将领之中,徐盛是比较有名的一个,他早年成名,凭借军功一路晋升,最终成为东吴大将。徐盛(177-228),字文向,琅邪莒县(今山东莒县)人,三国时吴国名将。他在汉末因战乱客居江东,由孙权所设“招贤馆”登用,从而开始辅佐孙权。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刘备伐吴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