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也有剩男剩女这个概念,政府是如何出面解决的呢?

古代也有剩男剩女这个概念,政府是如何出面解决的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865 更新时间:2023/12/7 12:19:06

众所周知,人口是一个国家立国的基础,有人才有国家,但是剩男剩女问题直接导致国家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严重,这个问题在现代更加尖锐,那么在古代,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在我国古代,“剩男剩女”一直是个让官府棘手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古代受限于医疗条件和生活水平,人们的平均寿命比较短。而人口多寡又恰恰是决定国家实力的主要因素。人口繁盛,不仅能增加兵源和人头税,而且能促进粮食生产。所以,除战乱时期,历朝历代都想尽各种办法让剩男剩女尽早结婚生子。那么在古代,官府都会采取哪些方法解决剩男剩女问题呢?

方法1:法律强制规定结婚年龄

在《别笑,这22条都是历史上的真事》这篇文章中,小编曾提到:汉惠帝时规定女子15岁至30岁还没有嫁人,要罚款600钱;《宋书·周朗传》中说:“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即过15岁还不嫁人,家人要受牵连。这些都是官府采用法律手段,强制女子到了年龄必须出嫁。

当然,15岁并不是通行规定,如明朝规定的年龄是男子16岁、女子14岁必须结婚;也有的规定为女子17岁的,如越王勾践曾规定女子过了17岁、男子过了20岁不结婚,要治其父母之罪。这才真是“剩男剩女坑爹啊”。同时还规定:壮者不得娶老妇,老者不得娶壮妻,都是出于促进生育的考虑。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这些规定,都是给剩男剩女规定了结婚年龄的上限,即超过某一年龄不结婚要受处罚。而我们现在的法定年龄所设定的是下限,即不能低于一定年龄结婚,这主要是杜绝早婚,防止人口过快增长。

方法2:官府出面牵线搭桥

用法律限定结婚年龄,并不能完全解决剩男剩女问题,毕竟千里姻缘还需有人牵线才行。早在西周时期,官府就设有专门掌管婚配的官员,《周礼》曾载“媒氏掌万民之判”,《管子·入国》中也有类似记载:“凡国皆有掌媒”,官方媒人不仅要解决剩男剩女婚配问题,而且还要负责帮鳏夫和寡妇牵线搭桥,并赐予田宅安家。西晋时,如果女子到了17岁还没有嫁人,官府就要强行给她分配老公(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到后来,男女婚配甚至必须有媒人做媒才行,若结婚不经媒人从中牵线,就会于礼不合。

方法3:组织相亲会

除了官媒的牵线搭桥外,古代还会有官方的相亲平台。《史记》中曾提到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似乎是个淫荡君主。但后世学者认为,纣王的这种行为可能是氏族部落的一种遗俗,为的是解决未婚男女问题。毕竟在殷商时期,男女并无固定的婚姻制度,残存着类似原始社会的群婚、走婚现象也很正常。

《周礼》中记载道“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可见在西周时,官方也会在特定时节,组织剩男剩女聚集到某一个地方,相互结识。这种相亲平台就是仲春会,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因为古人认为这个季节万物能量旺盛。

方法4:限制权贵和富人纳妾

古代推行一妻多妾制度(直到民国时仍承认纳妾的合法性),除娶一位正妻外,有钱有势的人家还会纳数量不等的妾。不过纳妾过多,显然会对剩男造成严重影响。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官府会出台相关规定,对纳妾做出一定限制。

《春秋公羊传》写道:诸侯一聘九女,即诸侯最多只能娶九个女人。汉代时又规定“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当然,对于做出重大贡献的官员,放宽限制,最多可以纳八妾。唐代时规定:郡王以及一品官可以纳妾十人,二品官八人,三品官六人,诸如此类。蒙古人建立元朝后,更是规定普通庶民不得纳妾。

方法5:鼓励再婚

在先秦时期,再婚现象非常普遍。上文中提到,春秋时官方媒人不仅要解决剩男剩女婚配问题,而且还要负责帮鳏夫和寡妇牵线搭桥。早前,古人也并不排斥娶纳二婚女。如汉武帝的母亲王娡早前嫁给了平民金王孙,之后又嫁入皇宫,成为汉景帝的妃子。唐太宗也曾纳二婚女韦氏为妃。《唐律·户婚》甚至还规定:祖父母、父母可以要求寡妇再嫁。宋太祖的妹妹初嫁米福德,守寡后改适高怀德

不过随着封建礼法的日益严苛,丧夫女子以守节为上,再婚现象也就开始逐渐减少。值得一提的是,古时的北方游牧民族还有“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的习俗。如汉代的王昭君就曾先后嫁于呼韩邪、复株累父子。蒙古人入主中原后,还出现了很多叔嫂成亲的案例,这都是受游牧民族传统习俗影响所致。明朝建立后,这一奇特习俗被禁止,法律和道德对女子再婚现象做出了更加严苛的限制,《大明律》正式剥夺了有爵位的贵族之妇的再婚权,并推出《内训》、《古今列女传》等读物,倡导妇女守节。

标签:

更多文章

  • 清朝文字狱让人无语以及可怕的地方。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清朝的文字狱是很严苛的,很多时候你写过的东西都会被牵强附会成为想要谋反,动辄杀头抄家,十分恐怖。查嗣庭,浙江海宁人,康熙年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雍正四年,他出任江西主考官,因文字狱被抓,死于狱中,并且还受到戮尸之辱。查嗣庭的儿子惨死狱中,族人遭到流放。浙江全省士人六年不准参加举人与进士的考

  • 红颜祸水?细数那些被女人逼上梁山的好汉们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俗话说红颜祸水,梁山好汉们虽然个个身怀绝技,但是还是有很多人逃不过红颜这个诅咒,下面我们就来细数那些因为女人而被逼上梁山的好汉们。梁山一百零八将,将将上山的细节不同。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不能不引起读者的注意。除去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三位女性,其余的一百零五位男性好汉中,竟然至少

  • 这个 历史上著名的色狼,贪色不成,反倒误了卿卿性命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男人本色,没有一个男人的本性是不好色的,只不过有人不屑于隐藏而有人隐藏的很好。话说从古至今,人类在用权谋和强暴打造历史悲剧这一部大戏的时候,还同时留下了无数花边趣事,只能说这或许就是人的本性,当然有些人摘花不成反倒被自己蠢死,让人哭笑不得,其中有一个叫妫览的就是典型。妫览这个人或许在历史上不怎么出名

  • 三姓家奴吕布诛杀丁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吕布和丁原的关系本就是互相利用的从属关系,互相认作义父义子就很不合理,本来就是根据利益走到一起的,因为更大的利益而撕破脸皮可太正常了。三国志中,吕布和丁原是从属关系,你和你领导关系好,领导什么好事都关照你,升职、加薪、帮你迎娶白富美,但是你会因为这些原因而任领导当干爹吗?答案是no。加上吕布和丁原本

  • 他预测皇帝活不过八天,结果皇帝就在厕所掉进粪坑淹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就算是普通人,掉进粪坑里淹死也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吧,何况是皇帝呢,但是下面这位皇帝就真真的掉进粪坑中把自己活活淹死了。在我们一般人看来,古代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生的高贵,死的也一定伟大。可是现实却不一定如此,我们见惯了一些在权力争斗的过程中被自己的父亲,儿子,甚至妻子害死的皇上,可却不一

  • 清朝时期广东武术界的绝世高手大盘点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清朝时期民间武术家很多,尤其是两广一带,各路好手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其中有很多我们后来熟知的大名鼎鼎的人物。清代一朝,广东的武侠层出不穷,最有名的诸如铁桥三、洪熙官、方世玉,稍晚一点的还有苏乞儿、黄飞鸿以及“广东十虎”,他们在近些年成为重要的影视剧题材,无论是票房还是影响度都很高,尽管剧情有虚构,但也

  • 这个皇帝改革政策太超前,得罪了所有利益集团之后的他被虐杀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王莽被后人定位为篡位者,其实这个说法是因为他得罪了很多利益集团,他其实是一个很有野心的改革家。东汉王莽这名字大家应该都听过,他是历史课本上的人物。今天笔者要说的就是他所创立的制度。他的制度不是不好,实在是因为那是太先进了,先进到人们根本不理解,而从上到下反对他。王莽改制:又称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

  • 宋代最兴旺的口岸城杭州——《京城图》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南宋虽说是一个比较窝囊的朝代,但是经济水平还是很可以的,偏安南方定都杭州后,下面这幅图反映出了都城的繁华。大宋退居南方成了南宋,丢了半壁江山,在南有滋有味地偏安了百多年。宋廷偏安,把大宋的文化产业也移到了江南,这大大活跃了南方的出版业,浙江一时成了全国的刻书中心。出版便利的直接成果就是促进了南方地方

  • 《大唐西域记》残卷新解:玄奘西行的得力助手竟然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玄奘高僧出使西域带回来的宝贵佛经,在我国佛教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通过现存的《大唐西域记》写本残卷,我们也能发现很多东西。《大唐西域记》写本残卷(吐鲁番学研究院提供)“近期,我们在组织力量对吐峪沟出土的众多文物文书进行整理时,发现了它。”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局长王霄飞所看重的,就是最早的《大唐西

  • 历史上形容皇帝的词很多,为什么却没有贪污腐败这一类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作为国家中央集权的金字塔尖,皇帝的地位可谓是至高无上,可是你是否想过,为何贪腐这种词多是用来形容大臣,而不是用来形容皇帝呢?在中国历史上,登上皇帝宝座的大约有几百人,后世学者给他们的评有的是明君,昏君,或者是暴君。为什么没有哪个皇帝被认为“贪腐”呢?古代没有贪腐的皇帝,并不是说全部的皇帝都清正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