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孟子放了个屁,把你变成了受虐狂,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弗洛伊德对于广义上的受虐狂,有如下解释: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自己好过一些。
把痛苦视为一种乐趣的便可称为受虐狂。
而我们的孟子对于生活中的痛苦,有这样的说辞: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弗洛伊德讲的是现代心理学,孟子说的是古代儒家的哲学。
这样一对比,发现我们课本中奉为经典的文章,原来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变态心理。
经过我这样的思考和分析,马上就会有很多人群起而攻我了,说我断章取义,说我受西方谬论影响亵渎传统文化。既然我敢这么说,我一定有充足的理由,况且我说的的确是真话。
孟子的这段话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上学的时候,这篇文章是考试的重点篇目,我们都背得滚瓜烂熟。我曾经也以此为格言,因为上学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件令我痛苦的事情。
但是后来,读了更多的书,走了更多的路,发现不是这么回事,我被孟轲给骗了。
再读这篇文章,孟子先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这几个例子,他们都是历经困苦,最终成就非凡。然后才引出「天将降大任」这一段话。
我想到之前有人说不经过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也能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于是就举出了比尔·盖茨等人作为例子。有人反驳说,比尔·盖茨这些人只是极少数不必在校园中深造就能成功的人,所以还是上学靠谱。
其实孟子这么举例,思路是和认为不上学也能成功的人是一样的。因为一生不经历困苦的人是很少的,那么在大多数人都在经历困苦的前提下,只有舜这些人走向了历史的巅峰。从现实来看,能吃苦的人也不少,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公司总裁或国家元首,而能当大老闆、大官的人所吃的苦很可能不如一个矿工多。
显而易见,天降大任,未必要苦你心智,而是要给予你足够的智慧和道德。所以光能吃苦,还认为孟子说得对的,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不是受虐狂最好,别把自己的身、心都累坏了。
我们国家总体上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很明智的,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可是有不少人只知道追传统文化的风,不管古代人的历史局限,只知道「传统文化好」,这是非常愚昧的表现。
比如有人依然信奉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不平等的等级观念,倚老卖老,打着国学的旗号,这是糟粕文化,国学的内容也不只有儒家的一家之言,还有道家、法家、墨家等等。
思想觉悟不高的人愚昧情有可原,但有些人凭着对「天将降大任」或「君君、臣臣」这些扭曲人性思想的不负责任的解读,再加上一些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成了「国学大师」,真他妈的不要脸。每当看到他们在讲台上表演的时候,总让我想起小瀋阳在春晚小品《不差钱》中的一句台词:「这还不错啊,唉呀妈呀,这样能上的话,我也能上。」
总之,我们的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力量的,以至于能养活一大帮骗子,以至于孟子的不实之谈,都被人奉为经典。
我希望我们的国家不只有传统文化,还有更具智慧的当代文化,这样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