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尽人事,不问前程”这句话激励无数的人,不管别人怎么看,也不管未来怎么样,只管做好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但是这样所谓的专注,却遭到一些专家教授的冷眼,尤其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件事情。
张喜才出生于农村,小时候家裏条件有限,张喜才小学还没有上完就辍学了,以前那个时候也不像现在有手机有电脑,小时候家裏能有一台收音机就是非常不错的了,所以对于张喜才来说,他最喜欢的就是用笔写字画画,这也是他唯一的爱好。小时候家裏穷,也没钱买纸墨笔砚,练书法对于他来说也是非常奢侈的,于是他最开始是用毛笔蘸水在地上写,后来纸墨的问题解决了,又没有字帖应该怎么练呢?
张喜才只能到处去借,在几番周折之后,张喜才在同村的一位老私塾先生那裏借来了一本楷书和小楷,借到之后张喜才就开始认真练起来。这一坚持就坚持了50年,这50年并不是他都在地上写,在之后条件好起来了之后他还是会买纸墨来练,后来张喜才在他67岁那边决定用小楷来抄写四大名着。
要知道小楷是非常难掌握的一种字体,不要以爲字小就可以随意,反而就是因爲小所以才更是精,四大名着大约有400多万字,要写400多万小楷,让人看到就觉得疯狂,但是对于张喜才本人来说他反而觉得很有意思,有时间他就多写几张,没时间就少写几张,于是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喜才在他76岁的时候写完了这四部书,花费了9年多的时间。
而这件事情国内的某知名书法专家却表示“有惊无喜”,他表示对于这位老人的行爲十分吃惊,但是他这种写的是字根本算不上是书法,这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毫无意义和用处。我不知道这位专家是出于什么心理说出这样的话,也许这种确实不算是书法,但是无论是与不是,我觉得都不应该打击一个专注做事,执着奋进的人。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