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元璋长子朱标死因解密:朱标为何英年早逝?

朱元璋长子朱标死因解密:朱标为何英年早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69 更新时间:2023/12/13 17:32:13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虽然历经了276年,有16位皇帝,但大多数都是短命皇帝,活得最长的是71岁的明太祖朱元璋,他在位31年;最短的是明代第14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人倒是活了39年,在位却只有1个月。在众多明朝皇子里,还有死后才被封为皇帝的人,那就是大明兴宗康皇帝朱标,一个一直努力学习,并且颇为开明的热血男子。他一生积极进取,可结局却很凄凉。

朱标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子,他出生时,朱元璋正在打天下。13岁时,他才被封为太子,开始了他长达二十五年的储君生涯。相对其他25位皇子来说,他最了解自己的父亲,看着自己的父亲一路走来,风风雨雨。他理应是明朝第二代皇帝,可惜他苦苦等了30多年,最后还是带着一身的无奈和哀怨离开了人世。尽管在世时,在26个儿子中,他并不是朱元璋最佳人选。

根据清朝张廷玉奉命编撰的《明史》第115卷记载,正值壮年的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时患病去世,未即皇位,谥懿文太子。至于是什么病,没有具体说明,只有寥寥几笔,说是风寒,就把这个温文儒雅、敦厚善良的皇太子淹没在历史尘埃中。但是根据明末清初傅维麟撰写的《明书》记载,朱标早逝是因为和朱元璋发生争吵,精神压力过大,郁闷而致。这和明朝何乔远撰写的《名山藏》中写的朱标的死因雷同,不过,这两种解释似乎都难以让人信服。即便是《名山藏》是在《明史》之前,何乔远为人也刚直不阿,但是他是万历十四年(1586年)的进士,崇祯年间的工部右侍郎,在记载上多少会考虑到天子的形象。

“因风寒而毙”这样的解释在布局上格调严整,因为皇宫看似精致美丽,但皇室里德政治斗争却不是一般的残忍。一点小事都会被人利用,煽风点火,引来灾难。为了保全皇家的威严和名声,皇帝会对一些影响到皇家威严的人采取不法手段剥夺其生命,然后把不能公之于世的死因归于“风寒”,其实风寒实质上就是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在《素问·玉机真脏论》解释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简言之,就是今日的感冒。

这是怎样的感冒?居然会夺取一个年纪轻轻的男人的生命?如若真是如此,那么明朝的缪希雍怎么可能在《本草经疏》里早有告诫:“肺经无火,因客风寒作嗽者忌之”呢?故此,说是风寒而毙,这似乎于理不合。

不过,所有史书对朱元璋和朱标父子关系的记载都很一致,生性猜忌的朱元璋对不喜欢讨好自己的朱标一直不冷不热。性格温顺的朱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父亲的恐惧也日益剧增,导致父子关系紧张。傅维鳞在《明书·懿文太子记》第一百十六卷列传记载:洪武七年,孙贵妃去世,朱元璋要朱标服齐衰杖期,朱标却以其不合礼法而拒绝,气得朱元璋要打他。

朱标身为太子,虽然不被朱元璋看好,但是也曾经帮助朱元璋管理过朝政,在这期间,他虚心纳谏、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力求能文治天下。只不过他所信奉的亲民政策,在很多时候与依靠戎马打天下的朱元璋相斥,所以朱元璋更喜欢英勇善战的二儿子朱樉。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朱元璋之所以喜欢权力欲望极强的朱樉,一度想立他为太子,可能和朱元璋自己的出身有很大联系,朱元璋出身平民,喜欢打仗。在他心中,男人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证明自己的生存价值。

据《明史》第一百十六卷列传中记载,洪武二十二年,朱樉被授为宗人令。朱元璋对身体肥胖、多病又是瘸子的太子朱标一直冷眼相待,偶尔还有点厌倦,但是还不至于要了自己儿子的命。根据《明史》第一百十六卷列传记载,在贪恋女色的明朝家族中,朱标和朱樉对女色的观念倒是一致,都只是一妻一妾,而且妻妾都是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元老之女。朱元璋通过儿女联姻来淡化开国名将对名利的追捧,时刻掌控他们的状态,以防他们联合起来造反,同时从侧面向他们证明了自己是有情有义的君子,兑现当年“有福共享,有难同当”的承诺,三全齐美。从这点可以看出,朱元璋做事滴水不漏,让人无缝可循。他在任时明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人民生活也进入了安居状态。

皇帝的喜怒常常牵扯着一群人的命运,稍微不妥,随时都会有人惹上杀身之祸。所谓:“伴君如伴虎”,针对生活在皇帝身边的人来说,一朝君子一朝臣,要想保全自己,就得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宦官们更是信奉这句话,即便是皇帝的儿子,这句话也不无道理。朱标自然也懂,可惜他为人较正值,很反感父亲对朝臣们的酷刑,常谏劝,这点和仁慈善良、以德行天下的马皇后不谋而合,所以年轻时的他虽然做了不少让朱元璋大怒的事情,不过那个时候有马皇后从中调解他们父子之间的矛盾,所以父子关系还不算太差。国事上有左右丞相李善长、徐达辅佐,也没什么大差错。但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病逝之后,他的处境便岌岌可危,很多次都差点丢掉太子之位。久而久之,饱读诗书的朱标似乎也看透了父亲的心思,他渐渐学会了保护自己。

有一次他又惹得朱元璋大怒,当他感觉朱元璋想杀他时,他假意不小心,露出马皇后的画像,朱元璋的怒气顿时烟消云散。从这点可以看出,朱标也算聪明,他深知朱元璋和马皇后患难与共,感情深厚,在关键时候,他借助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感情让自己逃过一劫。

朱元璋自己没有受过诗书礼乐的教育,但是他很崇尚孔孟之道,年轻时写过不少诗词。登上皇位之后,他认为打天下需要武力,想让天下人服从需要教育,于是,朱元璋大力兴建学校,选拔学官。作为长期接受儒家教育的朱标来说,朱元璋理应不会让一个才华横溢而且知识渊博的人才去死。况且,朱标还是自己的长子。在封建体制里,继承皇位的第一人就是长子,除非长子早逝,次子才有机会和权利坐上皇位。但是没有朱元璋的呵护,自身处境艰难的朱标无所依靠,只能任人宰割。

综合种种史料查询朱标死的真正原因,极有可能是朱元璋对朱樉的喜爱让朱樉开始觊觎皇位,导致兄弟之间矛盾重重,相互怨恨,生出谋杀之心。虽然《明史》记载朱标乃为马皇后所生,但《南京太常志》和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三都认为朱标不是马皇后所生。其中《南京太常志》明确指出,朱标和朱樉都为朱元璋的淑妃李氏所生。据有关史料记载,马皇后只生过两个女儿,即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所以,很有可能是为了维护马皇后的尊严和面子,所以有史料说马皇后生有五子二女。但是不管是谁生的,他们都是亲兄弟。兄弟为皇位相争,这一点印证了曹植的那一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标签: 英年早逝

更多文章

  • 《易经》裏最重要的三句话,细细感悟其中的智慧,令人终生受用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最重要

    《易经》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爲汉族文化之根。这样广大精微的一本书,但很多人都会觉得很难读、难记、难懂、难应用。其实,整部《易经》最重要的,就是三句话。细细感悟其中的智慧,定能令人终生受用不尽。01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易经》裏面多次提到一句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很多书裏面说,“自天佑之”就是

  • 李孝恭的军事才能如何,为什么说他的命特别好?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李孝恭(591年~640年),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名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真实的李孝恭,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唐朝给

  • 欧洲的中世纪是怎样的,为何期间的科技停滞不前呢?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是一个朝代接着另一个朝代,不间断地延续下来的,但是世界历史却不是这样顺畅。历史上也只有亚洲能如此连贯的有一个朝代进入另一个朝代的统治,并且社会经济生产都通过朝代的更迭,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今天雄踞全球的欧洲,却是另一番景象。他自从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确切的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进入

  • 魏元忠曾担任武周政权的宰相,他的表现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魏元忠(?~707年),原名魏真宰,字元忠,宋州宋城县人,唐朝宰相。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武周时期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时代。所谓武周时期,就是指一代女皇武则天在位的那十几年时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女子,武则天从一个尼姑奋斗成了皇后,而后又成了太后

  • 古代皇帝都是穿龙袍的 宋朝皇帝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龙袍是帝王的象征,为什么到了宋朝,皇帝突然都不穿龙纹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代社会中,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其鲜明的服饰特点,都形成了这个时代的特色。哪怕是皇帝所穿的龙袍也一样,在色彩、花纹、配饰以及制作工艺上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所以后世的人可以通过

  • 历朝历代都习惯立太子,为何清朝不那么做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古语云: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说的就是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国家都应该有其领导者。而作为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皇帝,自然是权御天下。但是,就算是再伟大的皇帝,也会有离开人世的那一天,所以皇帝一般都会在生前选择一个儿子来作为他的继承者,从而将这个朝代延续下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太子。可是太子这个

  • 邯郸之战的经过如何,为何白起不原因去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邯郸之战是是公元前259至公元前257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进行的决战,此战秦军战败,损失惨重;这也是秦昭王的错误决定,刚开始秦王想让白起统兵,但是白起遭到了拒绝,白起从军事角度看是正确的,可以说白起的想法是正确的,此时攻打赵国,秦国不只是和赵国作战,而是和魏楚国作战,就是白起这番话让

  • 一带一路历史考点高考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考点

    重点内容勾画如下:语文:重点文言文及作文话题“孟夏之日,万物并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金字塔是一块块石头垒成的”“伟业非一日之功”“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道路通,百业兴。”“万事开头难”历史&地理“陆上丝绸之路”、“凿空之旅”、“张骞

  • 【云台二十八将】云台二十八将都有谁?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二十八

    【云台二十八将】云台二十八将都有谁?野有蔓草,零露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长按二维码扫描关注【诗经】,神交君子,邂逅佳人!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大将,东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汉明帝刘庄在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2

  • 铁饭碗这个词反映了我国那一历史时期下的什么政策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铁饭碗

    铁饭碗这个词反映了我国那一历史时期下的什么政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铁饭碗“铁饭碗”这个词,出自改革开放之初。当时的企业,多是国有。而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就是吃“大锅饭”。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工资是按年头涨,福利是按人头发。几乎每个企业,都养着一大批闲人、懒人、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