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夺门之变”的中石亨、曹吉祥以及徐有贞最后下场如何?

“夺门之变”的中石亨、曹吉祥以及徐有贞最后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315 更新时间:2023/12/19 3:49:26

“夺门之变”的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最后是什么下场?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首先说说三人里倒霉最早,下场也最“幸运”的一位: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徐有贞。

其实,在谋划这场丑剧前,名声早已狼藉的徐有贞,也曾有机会做个名垂青史的良臣:作为明代书画大师祝枝山的亲姥爷,原名“徐珵”的徐有贞,少年起就以博学着称,从兵法韬略到天文地理,样样都有独家造诣。明英宗早年登基时,也正是徐有贞慷慨进言,怒斥明朝军政弊病,句句戳中要害。从此名声鹊起。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声名狼藉的徐有贞,却还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水箱放水实验”,首开人类物理学先河,领先欧美同类实验四百多年。他以此为理论基础创造的新型治水方法,帮助明朝在之后百年里,完成多项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不夸张的说,在潘季驯之前,他就是明朝最杰出的水利工程学家,没有之一。

但土木堡之战的噩耗,却叫身负奇才且胸怀大志的徐有贞,瞬间现了眼。面对瓦剌嚣张刀兵,徐有贞吓得腿发软,在朝堂上高呼“南迁”谬论,差点带节奏叫明朝变南宋。然后被大英雄于谦一顿怒斥后,才算灰溜溜闭嘴。随着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先前高呼“南迁”的徐有贞,也成了众人耻笑的对象。虽说于谦不计前嫌,对他极力提拔,但朝堂众臣对他厌恶已深。如此一来,满脑袋升官梦的徐有贞,当然仕途断送。

于是,这位权力欲上脑的“奇才”,也就彻底扔掉了仅有的廉耻心,硬是趁着明代宗病重机会,拉下脸皮上下串联,策动出所谓“夺门之变”。忽悠着本可合理合法接班的“太上皇”明英宗铤而走险搞政变,然后又罗织罪名,以“意欲谋反”的无耻理由,致使有救国大功的于谦含冤被杀。终于凭着一系列无耻操作,坐上了文官集团“第一人”的位置。

但屁股还没坐热的徐有贞万没想到,自己拿着明英宗当枪使,可另两位“老战友”曹吉祥与石亨,早朝他举起了黑枪。先是作为太监的曹吉祥,发挥“职业优势”,授意宫里的太监散布徐有贞坏话,把徐有贞坑到广东做参政。然后在徐有贞上任路上,做武将的石亨又凶狠补刀,派人到处散发关于徐有贞的匿名信,果然气的明英宗再下严旨,干脆把徐有贞流放云南,受了多年活罪。

不过也正因倒霉过快,这小人也因祸得福,躲过了接下来北京城的那几场血雨腥风,几年后被放归苏州家乡,算是捡了条命。

接下来,就是三人里最凶悍的一位:“忠国公”石亨。

如果说利欲熏心的徐有贞,也曾做过“英雄梦”。那么在“夺门之变”前,石亨却是大明上下公认的沙场英雄。相貌酷似三国名将关羽(小说里的)的他,常年以一身武勇着称。“土木堡之变”后的北京保卫战里,也正是他与于谦密切配合,北京城下战至流血凝肘却不退。终于以骑兵对冲的热血方式,杀出大明铁骑长出恶气的一胜。

但这以后,为了自家权位利益。石亨这个凶悍武夫,却对昔日恩人于谦(于谦对石亨有知遇之恩)下了狠手。“夺门之变”后,位高权重的石亨,更是彻底放飞自我。先把不久前的“战友”徐有贞往死里坑,然后又和太监曹吉祥互掐,各种不消停。

可最触犯明英宗忌讳的是,作为执掌兵权的武将,石亨大肆滥封亲信,仅在锦衣卫里,他就塞进了五十多个自家亲戚,边关各地的守将官员,只要不合自己心意,就罗织罪名坑掉。最嚣张的时候,他经常不经宣诏,就擅自窜进后宫溜达,有时还和明英宗撞个满怀,把这做过战俘的皇上都吓一跳。俨然曹操王莽附身的模样。

可问题是,大明不是东汉,决不许有曹操这样牛逼的人存在。石亨没有曹操的本事,却摆曹操的谱,结局也可以想:天顺四年,石亨被锦衣卫下狱。身经百战的他,却没抗住锦衣卫的酷刑,经过一系列严刑拷打后,啥都没招出来,就给活活打死在狱中。侄儿石彪随后以谋反罪被斩。嚣张一时的石亨家族,就此完蛋。

最后就是三人里下场最惨,也最作死的一位: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吉祥。

石亨的倒台过程,堪称步步作死。但曹吉祥接下来的表现,才证明啥叫花样作死。

由于死对头石亨死的太快,兔死狐悲的曹吉祥,竟生出造反的念头。他为何会有这么爆棚的信心?因为曹吉祥干儿子曹钦找人咨询:历史上有姓曹的做皇帝吗?结果人家回答:“您本家曹操家就是啊”。这下打了强心针。

当然,以明王朝的中央集权,曹吉祥也知道造反成功几率很低,所以他也很认真的准备,还专门找钦天监的亲信看天像,挑中了天顺五年七月的一个黄道吉日,真就在这“吉日”起兵了。谁知一开打就傻了眼:这天怀宁侯孙镗率领的西征军,恰好正在待命,这下正撞刀口上。曹吉祥的“亲兵”们,经一夜恶战悉数被杀。一败涂地的曹吉祥,也在三天后被拉上法场,以“凌迟酷刑”了结一生。

至此,当年扶持明英宗“复辟”的三位“忠臣”,都先后以可耻的方式倒台。对于号称“是个好人”的明英宗来说,着实啪啪打脸!

从当年的王振,到这时的三位“忠臣”,这位“仁厚”皇帝的看人眼光,多年如一日的歪。大明朝,也真是被坑得不轻。

标签: 下场

更多文章

  • 洛阳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洛阳

    “千年帝都”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名胜古迹多多,令人向往迷恋:八大景观1、龙门山色2000年龙门石窟荣列世界遗产名录。古称伊阙,隋唐以后始称“龙门”。这里两山夹峙,形若门阙,伊水流经其中,宛如一条长龙穿门而过。白居易曾说“洛阳西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因而

  • 《风云》雄霸为了能够坐稳霸主之位,为什么先拿步惊云开刀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雄霸

    《风云》雄霸为了能够坐稳霸主之位,为什么先拿步惊云开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当初雄霸听信泥菩萨那句:「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便将聂风、步惊云收为弟子,按理说他只要收了这两个弟子就可以助他称霸武林了,可偏偏还多收了一个弟子秦霜,看到最后才知道,原来秦霜用来对付步惊云的。这段预言总共有四

  • 昔日最强上单「弈」战成名!童扬登顶国服,推荐两大上分套路!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套路

    昔日最强上单「弈」战成名!童扬登顶国服,推荐两大上分套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前段时间LPL七周年纪念日,很多玩家也都跟随着英雄联盟官方记录,感受了一下这七年来的名场面,其中振奋人心的一刻就是2015年MSI季中赛,EDG以3-2战胜SKT夺得冠军的一幕,那是属于LPL赛区的荣耀一刻,那时候

  • 中国龙的来历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来历

    中国龙的来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不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些是采拾得来的野果了,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

  • 年羹尧神秘发迹之谜:难道雍正是他私生子?(图)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节选自《四爷很忙:纪连海辣评雍正帝》,中国工人出版社前面我们曾经说到了雍正皇帝的“舅舅”隆科多聪明反被聪明误,断送了自家性命;而雍正皇帝的另一大心腹——年羹尧年大将军,也同样没有好下场——这可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说起来,年羹尧年大将军鞍前马后跟随了雍正皇帝30多年,好不容易从一个奴隶做到了将军,却在

  • 奇葩:洪秀全原来是这样调教老婆的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文/王逸风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本是一个连秀才都没考中的童生,可能屡试不第让他心里憋了一肚子气,于是后来就造反了。洪秀全造反,最初并无大志,只是想着权力、女人。他是靠传教起家的,金田起义最初的跟随者,主要就是他忽悠来的教众。他这位教主,很懂得享受生活,早在起义之前,已经拥有十五位娘娘。这个数字,已经远比

  • 趣闻传说:赵飞燕陪侍皇帝数十年为什么不孕?(图)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赵飞燕,是汉成帝第二任皇后,她妖冶冷艳,舞技绝妙,受成帝专宠近十年,贵倾后宫。按照通常人的理解,一位受到皇帝专宠的皇后,生下龙种只不过是迟早之事,但是赵飞燕得宠的数十年间却从未怀孕,这到底是何原因呢?如果说杨贵妃的美丽是一种肥胖美,那么赵飞燕之美则可以说是一种现代美,前者的体态丰盈和后者的身材苗条,

  • 明代女医谈允贤:《女医明妃传》的正确打开方式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古装传奇励志剧《女医明妃传》,日前正在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播出。虽多有诟病,倒也不失喜爱。我们知道,六七百年前的大明朝国体昌盛却礼教严苛,女子地位低下,不得从医,隐疾难治。《女医明妃传》谭允贤便是其中一个例子。电视剧中,谭允贤祖上几代均为御医,为医学世家。因被奸人所陷害而遭遇灭顶之灾,从此留下祖训,后

  • 记得黄日华《十三太保》里的李存孝吗,五代堪比吕布的悍将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第一次对十三太保李存孝的印象,是儿时的一个香港电视剧,黄日华饰演李存孝,剧情几乎都忘记了,只记得那一版的李存孝是个武功高强,重情重义的英雄形象,李存孝爱的那个公主是陈玉莲演的,最后死了,李存孝也伤心出家做和尚了。李存孝本命安敬思,是唐末最著名的战将,勇猛无双,当世无敌,有“王不过项,将不过李”之说。

  • 秦皇陵里到底有什么奥妙,最新考古成果告诉你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文/王逸风中国人最好奇的一件事,可能就是秦皇陵里有什么秘密了。作为中国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秦皇陵从其修建开始就有很多是非。皇陵的设计者是当时秦朝的丞相李斯,后来的大将章邯负责监工。据说,修建皇陵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接近80万,而那时全国的总人口还不到两千万。秦始皇和秦二世滥用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