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细数中国古代士兵制式铠甲的发展,一代比一代帅

细数中国古代士兵制式铠甲的发展,一代比一代帅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447 更新时间:2024/1/8 15:26:47

甲胄在兵器时代,往往起着决定战局的作用,细数我国冷兵器战争史上的甲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甲胄是随着时代科技变化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具有代表性的甲胄。

伴随着战争的发展,两军对阵之时,为了抵御敌方的武器攻势,具有防御性质的甲胄及盾牌也随之产生。在冷兵器时代,要在战争中取得优势,除了拥有锋利的武器之外,还需要拥有坚实的甲盾。其材质及形制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及战争矛盾的升级而发生。

中国冷兵器时代铠甲材质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时期:原始甲胄时期、皮甲时期、金属甲胄时期及绵甲时期

一.原始甲胄

甲胄的具体产生时间已经很难考证了,但大约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从材质来看,最原始的甲胄往往采用最容易到手的材料制造,制作的工艺也必然是从无到有。原始社会时期,最初的护甲只是未经加工的兽皮,其后再学会对兽皮进行初步的缝制。就如下图傈僳族的皮甲:以两片牛皮缝合,上留开口可让脑袋穿过,腋下有绳结可绑紧让皮甲贴身以便于行动并加强防护。

▲古代皮甲

除了皮甲以外,还有一种藤甲。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之时,孟获曾带来乌戈国那些刀枪不入的藤甲兵,造成了蜀军的一场大败,后被诸葛亮以火攻破除,上演了一出“火烧藤甲兵”的戏码。

在真实的历史中,藤甲也是存在的。就在上世纪初,在台湾居住的耶美人还使用着一种由藤条及藤皮编制的原始藤甲。其保护的部位,包括头、胸和背部,并且为了增强其防御力,耶美人还会在藤甲的表面覆上一层鱼皮。

▲《三国演义》剧照

在贵州省安顺市歪寨村定居的布侬族,至今还保留着跳“藤甲舞”的民俗。正月初六开始,村民们着藤甲、持兵刃表演“武舞”。双方在“刀刃相见”之时,动作均有严格的规范,这是沿袭了商周以“武舞”进行军事及武技训练的传统。此时的藤甲形制已经效仿其后的金属甲胄进行改变,但我们仍可看见藤甲在历史长河中所留下的一些痕迹。

二.皮甲

原始甲胄制作粗糙,防护的部位也只有前胸与后背,防御力极其有限。当军队出现后,制式的装备也开始出现。

首先是材料的选择统一化:选择皮质坚韧的牛皮或犀牛皮,而抛弃了藤、竹,并且将其裁成较小的甲片再进行缝合制成皮甲,在需要重点防护的部位也予以加厚。皮甲的甲片都要上漆以便于保养保存,其中大部分都上黑漆。甲片之间再以丝带或细皮条连结,合成一套制式皮甲。

经过如此一套规范化的操作以后,皮甲的防护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的同时,也使得使用的士兵不会被僵硬的皮甲所束缚(尤其是关节处的灵活性得到加强)。值得注意的是,在春秋时期,甲胄的制作已经规范化与制式化了,并且出现了专门制作皮甲的匠人——函人。

▲皮甲制作

皮甲是整个奴隶社会时期最主要的防御护甲,从商朝到战国时期除了制作工艺逐渐规范化与精细化之外,材料上并没有太多进步。这种皮甲总与大型的盾牌相互配合使用,并且常用于车战。我们也可以判断,皮甲对于青铜制武器的防护是有效的。

▲商代钺

除了牛皮甲之外,常见的皮甲还包括了犀甲、兕甲以及合甲。犀甲与兕甲都由犀牛皮制成;合甲则以两层皮革合在一起再编缀成甲。当时皮甲的制造,是以所用皮革的坚韧程度来决定甲片长度的。皮质越坚韧,则甲片越长,使用的年限也越长。

三.金属甲胄

(一)青铜铠甲

殷商时期,除了青铜武器之外,青铜甲胄也同样被制造出来。早期出土的青铜胄左右和后部下延伸,护住双耳和颈部。其上装饰的花纹各异,有的铸有兽面,有的铸有兽眼,有的则铸有葵纹。

与青铜胄(即头盔)及青铜武器的广泛使用不同,青铜甲只是作为少数贵族阶级的防具。西周时的青铜甲都需要将青铜片编缀于皮革之上,而且主要防护的只有胸前。可以推知:一、商周时期的青铜产量较低,因此无法大量生产耗材较多的青铜铠甲;二、青铜武器的杀伤力也较低,因此将皮甲作为主要的防护装备已能较好防御青铜武器的攻击。

(二)铁铠

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与战争矛盾的升级,铁制装备登上了战争的舞台。首先出现的是铁制兵器,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普及,到汉代铁制兵器便已经完全取代了青铜武器。但与兵器不同的是,铁甲尽管在战国后期就已经出现,但却是汉代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且也未能完全取皮甲而代之,只是使皮甲处于次要地位。在此之后,皮甲仍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性防护装备被使用。

州博物馆复原的汉代铁甲

铁铠时代,军队的制式防具在不同时期形制是不同的:汉代以大型甲片编缀的“札甲”与中小型甲片编缀的“鱼鳞甲”为主;两晋时期以“筩袖铠”为主;当板甲于南北朝时期昙花一现之后,“两当铠”又称为了军队的制式防;隋朝以后,“自带护胸”的“明光铠”又占据了主导地位;直到朝之时“步人甲”的出现,铁铠才脱离了明光铠的形制。

▲明光铠

四.绵甲

随着火药及火器在战争中的应用及改进,传统的铁铠已经无法再提供有效的防护,因此自元代以后,铁铠逐渐被淘汰,而绵甲则登上战争的舞台。

▲元代棉甲画像

绵甲外为布料,并钉有“甲泡”,要害部位则内缀铁甲片以提高防护能力。一部分绵甲会在胸前加上护胸镜,这又吸取了“明光铠”的优质特点。绵甲对早期火器的防御能力较好,因此一直沿用至清代。除此之外,明代以后,传入中原地区数百年的锁子甲才再次走入军事家的眼帘之中。

▲清代绵甲

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的战争史中,铠甲材质的变化往往处于生产力急剧改变的某一个时间点。生产力在促进武器升级的同时,也促进了铠甲材质对这些武器的适应性调整。通俗地说,就是在穷屌丝变成高帅富的那一刻,铠甲材质才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标签:

更多文章

  • 高欢是谁,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结局是如何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频繁,整个中原局势错综复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地界建立起的北齐,就是其中一支比较强大的政权,北齐的开国皇帝正是高欢。高欢,字贺六浑,是南北朝时期东魏权臣,北齐的实际创建者,北齐高祖神武皇帝,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卒于东魏武定五年(547年),渤海蓨县人。高欢出身

  • 顺治帝痛恨多尔衮?细数这对叔侄的恩怨情仇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顺治帝和自己的亲叔叔多尔衮素来不和,这个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但是多尔衮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后来继位的顺治会如此恨他,以至于要挖坟鞭尸呢?多尔衮酷爱狩猎,饲养了三千多只各种名犬,还有不知数目的良马与猎鹰。当时,一位外国传教士目睹过多尔衮出猎时的壮观景象。在他的笔下,多尔衮一次出动的大型猎鹰就有

  • 他作为心直口快的大臣,是如何做到让皇帝认错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在皇帝的立场上,为了自己的威信,低头认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下面这位进尽忠言的大臣,用一种聪明的办法,让皇帝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保护了所有人的面子。公元444年春,北魏大臣古弼接到了一封上谷地区(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群众来信,信中反映:“(上谷皇家)苑囿过度,民无,乞减太半,以赐贫人。”由这短短十六

  • 震惊,唐朝时期的女道士出家之后竟然兼职娼妓?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富庶的朝代,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帝国,富庶的生活也滋生了享乐主义的情绪,民众的生活逐渐变得奢靡甚至放荡。而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作为出家人的道士,竟然还有时候要作为娼妓。唐代的开放之风,是众所周知的,就是因为有开放,才造就了大唐盛世的传奇。而在这种泱泱世态之下,就连佛教的寺

  • 明朝七下西洋的郑和,竟然是穆罕默德的后世子孙?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大明的航海技术世界顶尖,早在永乐年间就具备了远洋航行的能力,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弘扬了我大明国威,也向世界展示了这个东方强大国家的实力。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十五日(公历7月11日),郑和率领27800多人,分乘208艘木制帆船,由太仓刘家港出发,开始了持续28年之久的七次下西洋的壮举,因此

  • 慈禧有一"恐怖"爱好:曾用京剧诅咒光绪皇帝早死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京剧是清朝时期皇家最为喜爱的艺术形式,也在民间大力推广,全国上下都非常痴迷,但是慈禧还有一个病态的爱好,那就是用京剧诅咒光绪帝早死。1901年的中国,曾经出现过这么一幅图景,作为占领者的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一天被一群中国商人请去听京戏。在咚咚呛呛的皮簧声中,老瓦如坐针毡,头痛欲裂,好不容易捱了一个钟

  • 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却死于荒唐的借种生子?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在当时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但是他虽然活的风光,但是死的却非常窝囊,这是怎么回事呢?战国末期,随着秦国的日渐强大和对其他诸侯国的不断蚕食,一些诸侯国贵族为挽救本国灭亡的命运,开始竭力招揽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使养“士”之风盛行。魏之信陵君魏无忌、齐之孟尝君田文、赵之平原

  • 辛者库在清朝是个什么地方,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清朝有许多专门设立的机构,用汉文读起来比较拗口的“辛者库”就是其中一个特殊部门,那么这个机构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这个难读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辛者库”,是满文“sinjeku”的音译,乃管领下食口粮人也。八旗之下一个旗人组织—管领,这是一种包衣组织,而绝不是专门监管罪奴的机构。辛者库人分原有的辛者库

  • 庞统被刘备安排做县令,如此大材小用,是否是刘备有意为之?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庞统是三国时期与卧龙诸葛亮齐名的著名谋士,他学识渊博智慧过人,但是却并未得到刘备的重用,只是被刘备安排了一个类似县令的职位,这是什么原因呢?刘备此人爱才、重才,并且识才。在汉末诸侯中,论起有伯乐之明的诸侯,首推曹操和刘备。于是刘备虽然起身微末,却能够拥有关羽、张飞这样的骁将生死相随不离不弃,能够拥有

  • 细数春秋战国南方两个强国吴越之间的恩怨情仇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吴越是春秋战国我国南方的两个强国,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个国家连年征战的历史背景。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吴侵越时所获战俘剌死吴王余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吴大举攻楚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又曾攻越,占领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十五年,吴军主力在楚都郢时,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