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清朝海军访问纽约罕见照片,现在难以想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图为「海圻」号巡洋舰。「海圻」号巡洋舰是清朝政府于1896年从英国购买的防护巡洋舰。辛亥革命中,「海圻」号与清海军10余艘军舰一同起义,拥护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抗日战争初期,为阻止日本海军进入长江中上游,海圻号等11艘军舰在江苏江阴拦江自沉,为抗战尽了最后一份力。
图为「海圻」号巡洋舰统领程璧光身着英式海军军官服,着装已与国际接轨。程璧光(1861-1918),广东香山人;中华民国初年海军将领。程璧光原为广东水师广丙号舰管带,曾参加甲午战争。北洋舰队覆没后,由程向日军提交降书。事后程被革职,转而参加革命。民国成立后,一度任北洋政府下之海军总长。同乡老友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后,程率舰队南下广州支持护法。后于广州被暗杀。
「海圻」号巡洋舰由清政府订购于英国,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ArmstrongShipbuildingCo)建造,排水4300吨,装备203毫米主炮两门(舰艏舰艉各有单联装主炮一门)、十门120毫米(4.7英寸)炮、十二门47毫米炮、三门三37毫米炮。马力17
000匹,航速24节。乘员军官45人,水兵431人。
1909年「海圻」率“海容”舰赴南洋访问,访问了香港、新加坡、雅加达、西贡等地。1911年4月11日程璧光奉清廷命率本舰赴英参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典礼。其规格之高,兴办之隆,在清朝260多年外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图为1911年4月21日,海圻号巡洋舰由上海黄浦江杨树浦码头锚地起航。
由于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週游世界、途经厦门时备受中国海军优待,美国海军部多次邀请中国海军回访,于是「海圻」号在英国完成大修后,便向美国东海岸进发。经过两周连续航行,8月10日,「海圻」号抵达纽约。图为1911年8月10日,海圻号抵达美国纽约。
图为程璧光与纽约市长WilliamJayGaynor检阅海圻号舰水兵。程璧光成为第一个在美国阅兵的中国将军。「海圻」号停泊纽约期间,恰逢拉美一些国家发生排华暴乱,「海圻」号奉命顺访古巴、墨西哥,以宣慰侨胞。8月中旬,「海圻」号驶抵古巴首都哈瓦那,立刻受到古巴华侨的热烈欢迎。
图为程璧光与纽约市长WilliamJayGaynor在欢迎仪式上。更令官兵们感动的是,每当离舰登岸,一遇侨胞,无论男女老少,都竞相请至家中,盛情招待,临别还赠送各种纪念品。舰队的到访也让古巴政府对华侨的态度产生了变化,古巴总统接见程璧光时特意表示:「古巴军民决不会歧视华侨。」
图为海圻号舰水兵前往格兰特陵墓敬献花圈。纽约大街上围观者众。「海圻」号在古巴停泊10天后,原计划继续访问墨西哥,但因墨西哥政府已就排华事件正式向清政府赔礼道歉,偿付受害侨民生命财产损失,「海圻」号于是取消了访问计划。
图队伍右侧是与纽约市长WilliamJayGaynor并行的程璧光。在史无前例的万里远航中,统领程璧光做出惊人举动:他在后甲板集合全舰水兵,发表训令:「长发污衣藏垢,既不卫生,又有碍动作,尤以误害海军军人为甚,故实无保留之价值。」
图为为格兰特陵墓献花圈的海圻号舰水兵(此时已经剪掉大辫子了),已经有现代水兵的样子了。程璧光下令本舰士兵一律剪掉拖在脑后的髮辫,以符合世界潮流,此举获得士兵的一致拥护,但也有一些老兵捨不得长长的髮辫,便用红布包裹,寄回家乡。
图为「海圻」号上剪掉大辫子后的水兵。「海圻」号直到1912年才回国,去得时候还是前清,回来时却是民国。它因此错过了海军长江起义的壮举,但却开中国海军远航之先河。1912年5月,升起中华民国的五色旗的「海圻」号终于回到上海,完成了这次传奇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