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冷兵器时代,中国历史上威名远播的常胜军队

冷兵器时代,中国历史上威名远播的常胜军队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024 更新时间:2024/1/18 4:05:12

冷兵器时代,中国大部分时期有着绝对强大的陆上军队霸权,每个朝代都有着各自强大的军队,他们代表时代的最高战斗力水准,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

一、赵国李牧边军

赵惠文王末年,北方匈奴部落日渐强大,时常南下赵境骚扰,成为赵国大患。赵孝成王即位后任命李牧驻守代、雁门,防备匈奴。李牧边军正是在此时组建。李牧边军有战车1300辆,骑兵1.3万人,骁勇步兵5万人,弓弩兵10万人,公元前244年,李牧边军与匈奴一战,歼灭10万匈奴骑兵,致使匈奴十余年不敢南下。在与秦军作战中,李牧边军也具备极强战斗力,在肥之战和番吾之战中,李牧边军都成功将秦军击溃,李牧也因此被封为赵国武安君。

二、秦军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军作为历史上第一支完成大一统的军队,兵威之猛,世所罕见。在秦立国数百年的时间里,秦军对外战争胜多败少,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军先后歼灭六国军队200余万,六国谓之“虎狼”。最为可怕的是,秦军无论由谁指挥,都有较为辉煌的战绩,战力之强,让人瞠目结舌。秦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精良的战车和弓弩,以及标准化的武器生产线,这些都是秦军称霸天下的优势。

三、项氏楚军

项氏楚军建立于秦末,核心为江东子弟兵。定陶一战后,项梁身死,项羽成为了这支军队的统帅,开了称霸模式。在项羽统领下,巨鹿一战,这支楚军歼灭了王离章邯40万大军,威震诸侯。在楚汉战争中,又多次将刘邦打的大败亏输。最终,汉军只能凭借张良陈平计策,在鸿沟议和后发动突袭,才将这支楚军击败。

四、汉军骑兵

汉军骑兵组建于楚汉争霸时期,其组成为原秦军骑士,但受制于国力,此时的汉军骑兵战力平庸。汉武帝时期,经多年休养生息,国力强盛。为了征伐匈奴,汉朝再次组建了两支强大的骑兵,分由卫青霍去病统领。汉军骑兵是一支将游牧民族的野蛮精神与汉朝人的战术纪律发挥到极致的军队,仅霍去病一部在数次征伐中就累计歼灭了十余万匈奴骑兵,迫使当时强大匈奴帝国远遁漠北。

五、东晋北府军

北府军是由南渡的北方农民组成的精锐之师,每个人都与五胡有血海深仇,以光复河山为己任。《资质通鉴》记载:“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淝水一战,东晋8万北府兵击败了近90万前秦军队,符坚的王朝也因此崩溃。

六、唐朝玄甲军

史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皂衣玄甲,分为左右队,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玄甲军装备精良,马匹充足,以骑兵为主要作战方式,具备极强的攻坚和野战能力。李世民曾用1000玄甲精兵大破王世充,斩俘6000余人。虎牢关之战,3500名玄甲兵大破窦建德十余万众。

七、南宋岳家背嵬军

南宋中兴四将中,以岳飞的岳家军战力最为强大的,而他手下的“背嵬军”则是精锐中的精锐。《云麓漫钞》记载:“韩、岳兵尤精,常时于军中角其勇健者,别置亲随军,谓之背嵬,一入背嵬,诸军统制而下,与之亢礼,犒赏异常,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在岳飞北伐过程中,背嵬军多次以少胜多,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金军,8000背嵬骑兵更是大破十余万金兵,连金兀术都不得不感叹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

八、大明水师

大明水师脱胎于鄱阳湖水战,在收编和吸收陈友谅水军的基础上逐步壮大。至明成祖时,郑和下西洋所率海船200余艘,计27000余人。明朝立国近300年,水师未尝败绩,即使在明朝中后期,仍有击败葡萄牙和荷兰海军的绝对战力。郑成功收复台湾,所依靠的也正是大明水师。

九、明朝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是明末组建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多、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部队。关宁铁骑以“辽人守辽土,辽土养辽人”理念组建,是明末为数不多的可与八旗军正面交锋的军队。史载关宁铁骑装备有三眼火铳,远距离可以射击,近距离则可充当锤击武器。明朝灭亡后,关宁铁骑成为吴三桂的麾下私军,为清朝统一中原立下汗马功劳。

十、清初八旗兵

八旗兵脱胎于明朝建州卫,由努尔哈赤组建。在十七世纪的东亚,满洲八旗兵堪称横行天下的无敌之师,其总兵力不足20万,却先后征服朝鲜、明朝。其装备并不精良,所依仗的是极强的尚武精神和征服欲望。不过在完成统一后,这支军队迅速蜕化,至17世纪下半叶时,已经沦为绝唱。

文中并未将蒙古骑兵列入,这是由于蒙古骑兵属于蒙古帝国,是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统称,其范畴应纳入世界历史,而不是局限于中国史。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银币揭露历史真相,埃及艳后并非绝世美女,只不过是普通人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埃及艳后是我们印象中绝世美人的象征,是引得凯撒和安东尼不合的红颜祸水,可是历史上的种种蛛丝马迹告诉我们,克里奥佩特拉可能没那么美。莎士比亚曾经这样描写埃及艳后:“岁月不会使她的容颜老去。”然而,似乎不等岁月摧残,埃及艳后的真实面貌已是惨不忍睹。为何这样讲呢?原来,一枚银币颠覆了世人心中埃及女王克里奥

  • 《永乐大典》真迹下落不明,大明王朝的一代巨著终成遗憾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永乐大典》是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它著成于永乐年间,最终目的是彰显国威,造福万代,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明朝嘉靖年间重录《永乐大典》后,有关大典的记载就很少见了,特别是永乐正本的下落更是人云亦云、变得扑朔迷离

  • 乾隆皇帝痛斥文坛宗主钱谦益,原因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自古以来,忠君为国的大臣都是受到人们敬佩的,而那些立场不坚定反复横跳的叛臣,往往受到人们的嫌弃,清朝的钱谦益就是这样一位。钱谦益是清初投降满清的著名贰臣,后因不受清廷重用,又复为清廷贰臣,欲反清复明而不得,郁郁寡欢而死。他身经明朝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弘光四朝,经清顺治、康熙两朝,死后百余年,仍被

  • “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为什么古人这么说?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许多老话,它们有的是俏皮话,有的却饱含着人生的哲理,让人听后茅塞顿开。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流传着很多俗语,比如“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等。其中,针对描绘我国三国和宋朝两个历史阶段下的著作——也即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施耐庵的《水浒传》,人们却常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那么,

  • 清朝的新疆叛乱猖獗,但为什么却都是家族式领导?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一部分,清朝时期的新疆叛乱规模比较大,多亏了左宗棠雷霆手段才得以平息。清初,我国西北地区的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明代称鞑靼)和漠西厄鲁特蒙古(明代称瓦剌)三大部。漠北喀尔喀蒙古内部分为扎萨克图、士谢图、车臣三部;漠西厄鲁特蒙古内部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

  • 汉匈第一次全面战争的历史渊源,刘邦逃出生天的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刘邦统一中原建立大汉王朝后,内患是平定了,外忧还没有解决。虎视眈眈的匈奴侵犯边塞,汉匈战争不可避免。匈奴,是曾经活跃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集团,其民披发左衽,逐水草而居。秦统一中国后,为了彻底解决匈奴骑兵对关中的威胁,曾发兵30万北击匈奴,成功收复河套以南地区。秦军虽然击败了匈奴,却无法彻底消灭这个飘

  • 清朝皇帝的死因,寿终正寝竟然是一种奢望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清代皇帝相对于其他朝代,是出了名的勤奋,这一点没有人能够否认,但是清朝皇帝非正常死亡率也大大高于其他朝代。清代皇帝死因较复杂,得寿终正寝者少,非正常死亡的多。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在宁远之战中,努尔哈赤败给无名小卒袁崇焕,郁郁而终,死后葬沈阳福陵。清太宗皇太极(1592年-164

  • 咸丰做错了三件事,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历史长达百年之久。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在清朝晚期,慈禧太后掌权,给大清乃至中国后世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而咸丰,正是慈禧踏上权利顶峰最大的一块垫脚石。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zhǔ)(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即咸丰帝。清朝第九位皇帝,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蒙族称图格莫尔额尔伯特汗,清代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手中握有实际

  • 归根结底,东吴是怎么在孙权的手下灭亡的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东吴是三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与其说它是被曹魏所灭,更不如说是毁于孙权之手。三国孙权怎么灭亡的,说起三国时期的吴国,想必很多人肯定会想到孙权,可以说没有孙权就没有后期三分天下的吴国,那么在三国中孙权是怎么被灭亡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三国孙权怎么灭亡的,喜欢孙权的朋友可以一起进来了解下吧。

  • 古代深宫里的嫔妃,每月例假来了会怎么处理?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古代皇宫里人数最多的除了太监宫女,应该就是皇帝的嫔妃了,历代皇帝嫔妃数量都不相同,不过要管理好她们,还是需要耗费很多人力物力的。妃嫔,就是皇帝的妻妾。妃嫔进入皇宫后,唯一的工作就是伺候皇帝,如果能把皇帝伺候好了,各种赏赐自然不在话下。若是诞下龙子,甚至有可能在皇帝百年之后晋升为太后,家人也能跟着飞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