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有没有人知道皮影的详细历史

有没有人知道皮影的详细历史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588 更新时间:2024/1/17 10:40:07

有没有人知道皮影的详细历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

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

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

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

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

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现代皮影艺术表演:北京市龙在天中华皮影化城,热河皮影剧团每天演出七场,袖珍皮影剧团。

【皮影戏历史】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

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据说,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

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

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

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当时很多官第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

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

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

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风雨劫难起落兴衰。

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

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

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jué)不

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

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编辑本段]【皮影戏起源】

皮影艺术堪称当今影视艺术的鼻祖,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先秦,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孝义是我国皮影戏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而得名。

据历史考证,孝义皮影已有2400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即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期间,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在孝义讲学,为吸引更多人听他的演说,曾在夜晚利用“影乐”的形式聚众讲学。

由于子夏从师于孔子,也会“乐、琴”,以影乐形式设讲,寓教于乐中,使“设教、乐琴、影乐”融为一体而成为“影、乐、教”的完善影戏形式。

子夏讲学被当地人所喜爱,当地人学会了表演影乐的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乐教的形式在当地变为影戏,这就是最早的孝义皮影戏。

标签: 有没有人

更多文章

  • 3首流传千古的唐诗,文采飞扬,让人一眼沦陷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采

    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爱。特别是那些经典的诗词,韵味隽永,流传千百年,让人津津乐道。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文化爱好者。记得关注我,和我一起欣赏3首流传千古的唐诗,文采飞扬,让人一眼沦陷。如果你喜欢这些诗词,可以背下来哦。第1首,《三月过行宫》: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垂帘

  •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年论文写点什么比较容易啊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学年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年论文写点什么比较容易啊,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目录一、现代汉语部分二、写作部分三、文学理论部分四、美学部分五、现代文学部分六、古代文学部分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八、语言学概论部分九、外国文学部分十、民间文学部分十一、古代汉语部分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一

  • 「南美拿破仑」:拙劣而悲壮的模仿秀(下)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南美

    1865年,巴拉圭军沿乌拉圭河南下,夺取了乌拉盖亚那城,但不久便遭到了盟军的包围,终因饑渴而降,数千倖存者被强行充入盟军。小洛佩斯得此消息,如闻晴天霹雳。为了发泄不满,他甚至把一种酷刑命名为「乌拉盖亚那」。此后,巴拉圭开始从国外撤军,战事由攻转守。经过数月行军与休整,盟军于1866年4月中旬渡过巴拉

  • 神经病也能当皇帝,史上最变态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皇帝

    神经病也能当皇帝,史上最变态的皇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五千年历史还是「怪咖」不断的,神经病也能当上皇帝,中国南北朝北方皇朝之一的北齐建立者高洋就是这样的一个「怪咖」皇帝。他在位期间发生了很多令大家意想不到的事。用神经病来形容他一点都不过分。高洋在金銮殿上设有一口锅和一把锯,每逢喝醉了酒,必须

  • 科学研究人类进化 将趋向身体变小脑袋变大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人類進化

    科学研究人类进化将趋向身体变小脑袋变大,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70.84KB)下载附件2014-5-2913:00上传据英国每日邮报报导,远古时期人类处于各种生存环境威胁之中,然而进化结果显示现代人类并未进化得更强壮,肌肉更发达。相反,人类进化得更加瘦弱,这是因为大量的能量供给大脑,这是人类最

  • 古代历史上的屡次中兴按含金量高低该怎么排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含金量

    古代历史上的屡次中兴按含金量高低该怎么排,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古代历史上的屡次中兴,按含金量高低,我认为分为:汉代的光武中兴,明代的万历中兴,南宋的建炎中兴,唐代的元和中兴。一个朝代,都有兴衰的时候,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追究其中的原因,包括历史规律,还有就是人的本性使然。当创建王朝的时候,

  • 清朝人着名的书法家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法家

    清朝人着名的书法家有哪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董鄂·铁保(1752-1824),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及两江总督,其书源墓颜真卿,专长草书,草法王羲之、怀素与刘墉、翁方纲足。也喜欢喜画梅,着有梅盒诗。铁保以文章和书法驰名朝野,他将旗人诗文编为《白山诗介》134卷,自

  • 许世友的刀枪神功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刀枪

    1928年4月,许世友带领农民协会的敢死队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5月,红七军攻打徐家围子。战斗中,当许世友和他的班长胡德云率领敢死队向敌人冲锋时,受到了民团喷砂枪的猛烈阻挡。许世友毫无惧色,他的大刀上下翻滚,编织成一片银波雪浪,把敌人打来的喷砂枪弹叮叮当当击得满地都是,敌人见状吓得大喊大叫:“快跑呀,

  • 为了修行,他抛妻弃子去流浪,高举右手47年,已定在肩上不能动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肩上

    为了修行,他抛妻弃子去流浪,高举右手47年,已定在肩上不能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喻世明言》里说:「人生最苦为行商,抛妻弃子离家乡。」行商常年在外做生意,见不到妻儿,远离家乡,自然苦不堪言。然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人竟然主动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不过他并非为了做生意,而是为了

  • 着名的359旅后来去哪了,发展成两个军,军长都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都是

    着名的359旅后来去哪了,发展成两个军,军长都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八路军最初的六个旅中,359旅可能不是最能打的,但名气却是妇孺皆知,因为那首着名歌谣的传唱。「359旅是模範」,它把不毛之地的南泥湾愣是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359旅是国共合作后,统一沿用的国民党军队番号,到抗日战争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