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王朝为什么要“禁甲不禁刀”?为什么不直接“禁刀”呢?

古代王朝为什么要“禁甲不禁刀”?为什么不直接“禁刀”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651 更新时间:2024/1/17 12:11:23

古代王朝为什么要“禁甲不禁刀”?为什么不直接“禁刀”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代王朝为什么要“禁甲不禁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因为比起刀来说,甲胄的作用更大。虽然刀是攻击性武器,甲胄是防御性武器,乍一看为什么不把攻击性武器给禁了,反而把防御性护具给禁止了。这里实际上牵扯到一个锻造工艺带来的问题,简单来说,刀剑在冷兵器时代实在太普遍寻常了。

在这个各种工具都十分落后的时代,刀剑的作用实在是太广泛了,它不仅是最重要的作战武器,也是最重要的生活工具。谁家里没有几把菜刀和斧头啊,打猎砍柴,切菜割肉,都需要使用刀具。即便在咱们今天,哪家没有几把水果刀和菜刀呢?

因为这些都是属于正常的生活工具,除了那种很明显不是拿来当做生活用途的且具有巨大杀伤力的武器以外(砍刀、开山)。

可见不是朝廷不想禁,而是压根就禁止不了。因为没有这些工具,正常的生活秩序就被打乱了。实际上古代社会对于刀具的管制还是相对宽松的,除了一些特定被禁止的兵器以外,民间百姓是可以持有刀具进行防身或者家用。

宋代词人贺铸在《此日足可惜》中就写“后日卖刀剑,买牛耕故陂”,大诗人白居易也收藏得有宝剑,他在《李都尉古剑》中写: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可见在古代私人佩剑是很正常的事情,李白就是一个剑术爱好者,他二十五岁时带着一把剑离开四川,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写“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

而像在秦朝对于武器的管制相对较为严格,《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秦始皇其实也只是对兵器进行管制,不可能完全将民间的刀具完全禁绝。最严厉的刀具管制是元朝,《元史·刑法志》中记载:

诸都城小民,造弹弓及执者,杖七十七,没其家财之半,在外郡县不在禁限;诸打捕及捕盗巡马弓手、巡盐弓手,许执弓箭,余悉禁之……诸民间有藏铁尺、铁骨朵,及含刀铁拄杖者,禁之。

正因为元朝时期对刀具的管制达到前无古人的地步,因此诞生了所谓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的传闻。这个传闻虚假的成分较大,但也体现当时元朝对于刀具的管控确实比较严厉。

但是不管怎么管控,刀具毕竟是古代最重要的生活工具,几乎不可能做到完全禁绝。老百姓该用就用,那甲胄就不同了,甲胄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打仗,为了保护士兵。

它的作用决定了一个人私藏甲胄所将给自己带来的后果,刀剑因为是生活中的重要工具。所以没办法禁绝,那甲胄就不同了,你一个平头老百姓一不是兵,二不是将军,你在家里私藏甲胄干什么?这就像咱们今天禁枪一样,你又不是警察或者士兵,你在家里私藏手枪干什么?

另外甲胄虽然是防御性武器,但是正因为它能够保护一个人免收刀剑的伤害。所以它的作用其实远比刀剑要更加巨大,一个不穿甲胄就上战场的人存活率很低,但是穿上甲胄就不一样了,存活率就成倍增加了。

如在周文郁的着作《辽西入卫纪事》中就记载了袁崇焕因为穿着重甲捡的一条性命的事情:

一贼抡刀砍值公,适傍有材官袁升高以刀架隔,刃相对而折。公或免,时贼矢雨骤,公与余两肋如猬,赖有重甲不透。

由此可见甲胄对于士兵的重要性,实际上能够提高士兵存活率的压根就不是手中的武器,而是身上穿的甲胄。加入把咱们现代的防弹背心放在数百年前,可以说将大幅度提高军队的存活率,而存活率提升了,自然也就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军队的实力不会出现过度损耗的情况。

而甲胄的制作水平自先秦时代以来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安全性得到不断的提高,防护性能更优良,形成了一整套的技术。一套完整的铠甲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兜鍪(mo)、眉庇(bi)、面甲、顿项、肩吞、胸甲、披膊、腹吞、捍腰、前裈(kun)甲、后鹘尾、裙甲、吊腿、拕泥遴

正因为制作工艺复杂,且作用单一,那么一般老百姓私自制造甲胄干什么用呢?这不能不引起统治者的担忧,所以在各朝各代都达成了“禁绝甲胄”的共识。比较有名因为甲胄而惹上祸端的就是周亚夫

他的儿子看到周亚夫年事已高,想着父亲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于是就猪油蒙心的偷偷买了五百具甲胄准备给父亲当陪葬品,但是这件事被有心之人拿来大做文章,因为当时甲胄就属于民间严格禁止买卖和收藏的违禁品。

居无何,条侯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虽然周亚夫贵为丞相,但这反而更加增大了他的嫌疑。因此就在这件事上被拿来大做文章,结果郁闷而死。可见正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官方一直采取“禁甲不禁刀”的政策。

标签: 王朝

更多文章

  • 有没有那位愿意传授营山凉面的制作方法啊谢谢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营山

    有没有那位愿意传授营山凉面的制作方法啊谢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吃凉面杜仙洲凉面在我们这些地方只有夏天才受欢迎,然而在营山县,凉面却一年四季都会出现在餐桌上。凉面在营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当地鼎鼎有名的特色小吃,所以,能吃上一盘当地正宗的营山凉面,那就不虚此行了。前不久,我们出差来到营山县,当

  • 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补考有几次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几次

    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补考有几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没有限制次数。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须参加所有科目的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各科考试。学生高一第一学期不得参加学考,高一第二学期参加学考的科目不多于3门,高三第一学期结束前须完成各科目学考。每科一次机会,不合格者可继续报考。

  • 最美东华帝君靠滤镜,37岁高伟光素颜採访皱纹明显,有点显老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帝君

    最美东华帝君靠滤镜,37岁高伟光素颜採访皱纹明显,有点显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都说台上风光无限的明星只有经得起素颜的考验,才算得上是漂亮帅气的。毕竟靠妆容的确可以使自身的样貌焕然一新。不过最近《枕上书》中的东华帝君高伟光显然让大家大吃一惊。他在接受某报刊採访时,可以看到素颜的他的确与剧中差距

  • 日本当年爲何敢打中国?看完他们绘製的中国地图,一目了然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看完

    无论在哪个国家或者是哪个人,发动战争的时候都会做好充分準备,毕竟知己知彼才可以百战百胜,就像当年日本侵略中国一样,也是经过了万全的準备,就算是这样中国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在曾经还是名动的世界强国,就算清朝发展有些落后,但也不是一个小国就可以随便欺负的,那么爲什么日本会选择攻打我们中国呢?那时候的日本

  • 兼相爱与交相利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交相,必然,相爱

    兼相爱与交相利,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历史新知网中华上下五千年兼相爱与交相利的故事。“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提出的治国谋略,是墨子学说的基本纲领。墨子所谓“兼爱”,就是爱人如爱己,要天下之人都彼此相亲相爱。在墨子看来,天下一切祸乱,夺取、哀怨、仇恨等事产生的原因

  • 配合物的发展历史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配合物的发展历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金属二氢化物与σ-键络合物——结构、理论、反应性MetalDihydrogenandσ-BondplexesStructure,TheoryandReactivity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艳一、有关背景在配位化学的发展历史上,Kubas络合物的发现具有十分重

  • 明朝败家皇帝, 爷爷花大力气降服的省份, 他嫌穷, 不要了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

    在中国古代有不少败家的皇帝,何为败家呢?老子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江山,到了儿子这里却分分钟败光,堕落。历史上最坑爹的皇帝秦二世算一个,秦始皇何许人也?气吞八荒,武功盖世,但是到了秦二世胡亥这里就分崩离析了。,但我们今天说的不是胡亥,而是明朝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他爷爷是朱棣,就是那个篡位成功的皇帝。朱棣

  • 近千年历史世界最富五十人」,六位中国富豪上榜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富豪

    和珅:乾隆皇帝身边红人,满清大臣。拥有数之不尽的黄金,白银,珠宝,贵重皮草,贵重药材等。1772年和珅进入了皇帝乾隆的宫廷当一个侍卫但是很快地变成了老皇帝的知己。他笼络党羽排除异己。西方研究人员认为他的个人总资产达到22亿英镑之多,中方研究人员认为他的资产达到3300亿人民币左右。刘瑾:明朝大太监。

  • 临海长城历史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长城

    临海长城历史是什么样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临海古城墙,总长6000多米,至今已有1500多年。有“江南八达岭”之称。临海城墙,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据《辞海》载:东晋隆安四年(400年)至元兴元年(402年),郡守辛景所筑。第二阶段:《台州府志,建置》载:唐初,向东南平原扩建大城,系

  • 柳永自创一词牌,很少有人读过,最后一句值得异地情侣聊天使用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一句

    说起柳永,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很厉害的词人,在多次科举不中的情况下直接以填词为生,留下了许许多多经典的词,其中最被人熟知的当属《雨霖铃》,「……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自然也还有《蝶恋花》,「……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